人们常把万里长城比喻成一条蜿蜒的巨龙,耸立在山海关海边明代万里长城的起点常被人们称作“老龙头”。可天津人为什么把天津火车站称作“老龙头”火车站呢?1876年,李鸿章派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赴唐山开平一带勘测,发现了优质煤矿。1878年6月,“开平矿务局”成立。为了把煤炭运到天津,供应北洋海军、天津兵工厂等使用,急需修建从唐山到北塘的铁路,但遭到清政府的反对。开平矿务局只好把铁路线路缩短,从唐山修到胥各庄。1881年修成通车,命名为“唐胥铁路”。1887年延修至芦台,1888年扩修至天津,全长130公里,命名为“津唐铁路”。天津火车站初建时站线为两股(后扩建为九股),站台一处,简陋公事房屋数间。

  最初的天津火车站站址建于河东区旺道庄,当时,车站按“运煤为主,兼办小型客货运输”设计建成。为满足修建津榆、津芦铁路的需要,天津火车站移至季家楼、火神庙重建。清光绪十八年(1892),新建火车站竣工,取名“老龙头”火车站。据说,“老龙头”地名与乾隆帝莅津有关。当年乾隆乘龙舟行于海河,经过马家口附近,河道忽而折东,忽而折西,乾隆随口对左右说“此处酷似游龙”。随行的人回复说,此处乃老龙头是也。乾隆龙颜大悦,说了一句“好一个老龙头”,陪同的人齐刷刷下跪,谢御封老龙头!从此,这个地方就叫“老龙头”了。1900年时车站被毁。1902年在原址重建车站,并在车站广场中央修筑“老龙头”纪念碑一座(后拆除)。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了,车站也迎来了新生。之后,“老龙头”火车站更名为天津站。1950年,天津站扩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候车室。之后,虽然少不了修修补补,但还是难以适应天津这个北方港口大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后,天津火车站经历了两次大的改造。

  第一次是1987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和铁道部决定,并报国务院批准,天津铁路枢纽改造工程被列为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工程。1987年4月15日开工,1988年10月1日正式竣工。天津新客站位于天津市河东、河北两区的交界处,是市中心繁华地带,西、南两面由海河环抱,是主要的城市交通枢纽。1988年建成的天津站,按10000人最高聚集人数设计。站房分为主站房、子站房和高架候车厅三部分,建设规模为41000平方米。车站与解放桥遥遥相对。站前站后共设4个广场。当时参与天津站改扩建工程设计的共有三家单位:天津大学、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和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三家单位的设计方案经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审定,几经修改。搞设计方案的高级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曾集中到水上公园会宾楼统一搞方案,但出了点小问题,就是线路走向与海河呈八字形。按铁路功能要求车站必须要与铁路线路平行,而市里规划则要求车站要与海河平行。问题出现后,又请示李瑞环市长。最后车站设计成“丫”字形,这样既平行线路,又平行海河。车站设计方案确定后,由铁三院负责施工设计。天津站设计有两个突破:一是打破了过去候车室放在车站主楼内的传统,这次把候车室放在铁轨股道上,也就是搞高架候车厅;二是设计了地下通道,上进下出,避免了人流出入互相干扰。高架进站、地下出站、两侧进出口的布局设计极大地方便了旅客上下车。

  2004年,中央决定修建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与此相配套,要改造天津站。而天津市也要承办第29届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部分运动项目,新形势新要求让天津站又到了提档升级的关键时刻。这一次由铁三院负责改扩建设计,经过专家深入研究,铁三院提出了新的天津站改扩建的五项方案:一是拆除原高架候车厅,取消分室候车,改建为大空间高架候车厅;二是引进绿色环保设计理念,屋顶采用透明天窗,把阳光直接引入候车大厅内,设置大面积屋顶采光窗,在高架候车厅内引入自然光,在90米跨度进深尺度下,通过屋顶天窗和侧窗,白天可以满足照明要求;三是改建站台雨棚,取消站台柱子,放在股道间;四是扩建子站房,面朝河东区,成为京津城际旅客上下车主要出入口;五是打通往河东区地下通道,并同城市市政交通的地铁2号、3号和9号线无缝连接,天津站真正成为铁路、地铁、公交三位一体的城市交通枢纽站。

  天津站在新世纪的改扩建并没有破坏原有的结构,新老站房相互协调统一,在功能与形式上新站房与老站房相互匹配,使老站房的面貌得以改善,外在形象和内在功能得到提升,为来自海内外的旅客提供全方位、更加周到细致的服务。改造后的天津站,总建筑面积达到18.5万平方米,年运送旅客三千多万人次,已成为北方大型客运站之一,也是全国较早建成的高铁车站之一。(周纪鸿 周肇甲)

原载《天津日报》

作者简介

  周纪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北作协会员。系1978年恢复高考的中文系毕业生,文学学士学位。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生。1995年任海关总署秦皇岛海关学校高级讲师,历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和学校办公室主任等职。2002年调海关总署驻天津特派员办事处,任干部监督处副处长,研究室负责人(正处级)兼海关学会秘书长。曾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河北日报征文一等奖、第十届河北省文艺评论奖文章类三等奖等。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难忘的岁月 第三十章 一块六角二 庄稼院的苦孩子也总是与青菜野菜打交道。一到春暖花开至霜落严冬这漫长的日子里,就天天跟花草打交道,结缘为伴。我记得有一年的春天,母亲领着我到野外...

本帖最后由 王群 于 2023-11-29 10:04 编辑 男人是远航的船,女人是那不熄的航标灯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度过甜蜜的热恋与新婚期,便开始了漫长而平淡的日子:买油盐酱醋,吃五谷杂粮,有兴奋欢...

本帖最后由 王群 于 2023-11-27 13:03 编辑 咏荷 夜来的一场飓风可谓是凶猛异常,凌厉无比,犹如山呼海啸,地动山摇,摧枯拉朽,令人心惊。早上出门看到不远处的湿地里,那么坚韧的芦苇居然被狂...

本帖最后由 姚宝东 于 2023-11-27 10:29 编辑 分 钱 作者:姚宝东 父(母)亲一生养育了我和大哥两个孩子。11月3日,在办理完父亲的葬礼后,我和大哥在老家的东屋里商量葬礼收入的分配事宜。因我...

[size=10.5000pt]难忘的岁月 [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第二十二章 [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我的寒窗之屈 [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 我的母校 ――“张庵子小学校”,属于公社级的“六年全日制”小学...

[size=10.5000pt]难忘的岁月 [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 第二十九章 苦中求乐的孩子们 [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 我是苦命之人。虽之命苦,但我十分的实足。要拿我和父亲母亲相比,我得算是个有大福...

本帖最后由 王群 于 2023-11-25 14:51 编辑 坚强的蝴蝶兰 我喜欢蝴蝶兰,还曾为她写过一首小诗,诗中这样写道:“蝴蝶兰,我已经分不清你,是如兰花的蝴蝶,还是如蝴蝶的兰花,你开得如此惊艳...

本帖最后由 王群 于 2023-11-23 12:27 编辑 石柱山游记 在山东济南长清县境内,有一无名奇山。山顶怪石嶙峋,有一巨大石柱突兀而起,如一剑指天,蔚为壮观,游者因之为其取名曰“石柱山”。 晴...

今天是感恩节,下午出来公园散步,突然看到树上有只好可爱的小松鼠,可惜还是来不及抢拍,它灵巧的身姿实在是窜的太快了 说起松鼠,我想起了曾经有过的一次近距离对视,甚至不到半米的距...

本帖最后由 王群 于 2023-11-22 13:27 编辑 别了,那一片水塘 我常喜欢在吃完午饭后,走出餐厅大门,独自一人沿着工业园南面的围墙慢慢地散步,在处理了繁杂沉重的事务之后,让身体和思绪得以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