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楼的前面是一大片茂密的树林,西面是一望无际的田野,东面是一个水草丛生的池塘。也许是这里的环境适合麻雀生存,所以,有很多的麻雀在小区里安家落户。

一入冬,麻雀们是不大睡得着的了。凌晨四五点钟,它们就在我的窗外叫,叫得欢快极了。叫得我的心像吸足了水分的青草啊,轻轻一掐,就是满把的柔情。我每天都在麻雀的叫声中醒过来,又在它们的叫声中洗漱、阅读、码字。

今天早晨,我又被窗外的闹钟──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唤醒。披衣起床。我不忍心惊动鸟儿忘情的鸣唱,便隔着窗户玻璃向外张望。循声望去,一群麻雀聚集在地上、树上,旁若无人的鸣唱着属于它们的歌谣,撒着欢地想要争一分宠爱。

这些天使般的小鸟不知疲倦地欢唱,也打破了小区的清幽、安谧。有的叫声连成串,像是一首完整的歌;有的叫声是在和鸣,相呼相应,左唱右和。有的叫声高亢嘹亮,有的叫声低回婉转……我听不懂鸟儿在说什么,也不晓得它们在唱什么的调。但我知道,它们在用它们相互听得懂的语言在交流、在倾诉;也许是在聊着海陵岛这个海边小镇不断扩容的绿和日益焕发的新颜,聊着它们之间那些或淡或咸的故事,聊着它们曾在小区里觅食被一只饿猫吓得魂飞魄散的陈年旧事……

听着听着,我突然发觉,这些麻雀真的好可爱,在这个静谧的清晨,它们婉转的叫声,清澈而单纯,就像天籁之音,悠扬地飘荡在海陵岛的上空,让那些如我一样先是在沉睡中被唤醒,尔后聆听着它们的叫声回到了大自然怀抱的人,尽情地享受着喧嚣来临前难得的一份惬意和宁静。它们那叽叽喳喳的声音里流淌着属于它们的快乐与幸福,尽管这种快乐与幸福过于卑微,过于细小,但在这寒冷的清晨里,带给我的却是一份难得的温馨和从容。

天空渐渐明亮起来,初升的太阳朗照在树林里。麻雀们开始穿梭在林子里觅食,跳跃的爪子声雨点一般,不经意间,犀利的尖喙掠起一只只还在沉睡的昆虫。

我看到几只麻雀,柔软的小身子,柔软的黄绒毛,柔软的小眼睛,还有淡黄的小嘴。它们在垃圾桶里跳跳蹦蹦,像玩耍的幼童。特别是地上那只麻雀,它一下一下地啄着一块猪骨头,啄得兴致勃勃。猪骨头似乎是被它当作琴弦,它用嘴在上面弹乐曲,“笃——笃——”,它完全陶醉在它的音乐里。

“我亲爱的老朋友,你们还记得我吗?”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推开门,想与雀们来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不觉被垃圾桶上的一只麻雀察觉,它抬头瞅了我一眼,便害羞起来,扑棱着翅膀尖叫着倏地飞起,呼啦一声,雀们一窝蜂的鸣叫着紧随而去。但并没飞远,而是又在不远处的榕树或桉树上落下来,叽叽喳喳,伸缩着枣儿般的脑袋,黑黝黝的小眼睛警惕地向这边张望着,活泼而又生动的样子给寂寥的晨曦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不一会,它们又对着天空,旁若无人地拉长音调,唱它们的歌。一会儿轻柔,一会儿高亢,自娱自乐得不行。

独有桶边那只麻雀,并不理睬左右的声响,或许它是抵档不住已经到嘴的那片面包屑的诱惑,或许是它没有留意同伴们已经离开,依旧在那里不紧不慢地啄食着那片香喷喷的面包。就在我举起手机想拍下它的爽爽英姿时,它刚好抬头,一瞬间,挥动翅膀,迅速飞上了枝头。

看着这些小精灵,听着它们欢快的叫声,我突然问自己,这些麻雀是从哪里来的?是从遥远的乡村“农转非”来的吗?如果是从乡村来的,那它们因何而来?是厌倦了乡村还是向往着城市?它们也许像我一样,在乡村里感受不到希望,无法栖息,便逃离村庄,成了都市麻雀的吧。城市好啊!这里的垃圾桶里满满的都是诱惑,面包屑、剩饭和瓜果,多得吃不完。但是,我无法知道,这些已经城市化的麻雀,它们在灯光中睡觉,会不会像我一样,想念遥远的乡村,想念睡在月亮的臂弯里的宁静?但我知道,这些身材娇小、外表朴素的麻雀,它们时常成群结队地从海陵岛的上空一掠而过,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引得哪些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孩子们驻足观望。而在这座热闹的海边小镇,麻雀已经散落于公园、小区,甚至道路边的树上。它们和我一样,已经融入海陵岛这个海滨小镇,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默默地为小镇增添一份活力与生机。

又是一阵扑楞楞的飞动声,把我的思绪拉回到前面的树林,这些小家伙也许是认为已经没有危险了吧,一个个从树上箭一般地俯冲而下,落在垃圾桶边,用它们的尖嘴在地上使劲地啄着、咬着……

貌不出众语不惊人的麻雀是渺小的、卑微的,但是,在这冬天的晨曦中,固守自己的家园,过着平淡的日子,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悲歌与放歌 朱海明 我泱泱中华,历史悠久,英雄辈出,千古风流人物不胜枚举。 楚霸王项羽就是一位英雄,他自幼学万人敌,后来起兵伐无道、诛暴秦,消灭了秦朝的有生力量,攻下了咸阳。可...

浅说《青山不墨》的印象 朱海明 近年来,电视屏幕风气更新,一片焕然,特别是一部部堪称经典的新中国年代大戏纷纷亮相,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好评如潮。就在广大观众喝彩不迭、余波未...

家乡古镇的记忆(七十八) 朱海明 1965年夏,驻抚宁县于关镇的4673部队,响应毛主席“到大江大河学游泳”的号召,到洋河水库进行游泳训练,是当时颇为轰动的大事件。 一天下午,我们抬头营...

可怜情种赵士程 朱海明 去过绍兴的沈园,读过陆游的《钗头凤》,看过王馥荔与计镇华主演的电影《风流千古》的朋友都知道,陆游和唐琬曾经伉俪相得,恩爱有加,被列为古代著名的知音夫妻...

谈诗论典说劳动 朱海明 劳动节也称五一国际劳动节,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后来在法国巴黎定为国际劳动节,1949年落地新中国,从此逐渐中国化,成为我国广大劳动者共同的节日。 劳动,是人类社...

也说导演李文歧 朱海明 最近,由央视热播的新中国林业建设年代大戏《青山不墨》,是一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完美结合又接地气的优秀作品,一经播出便好...

好一个大哥王胡子 朱海明 最近,由央视热播的新中国林业建设的年代大戏《青山不墨》,是一部并不多见的以男子汉为主体、充满阳刚之气的优秀剧目,塑造了一群伐木工人的艺术形象,其中有...

家乡古镇的记忆(七十四) 朱海明 天、地、君、亲、师,过去所说的“五常”,现在可以赋予新的内容,这也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啊。 苍天和大地,也叫皇天和后土,古今一样,指的是滋...

回眸历史说U-2 朱海明 公元1962年,中国的虎年,农历壬寅年。这一年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发生了很多震惊世界的事情,值得我们铭刻在心,永志不忘。 这一年,我们刚刚度过困难时...

难忘的庙会印象 朱海明 逝去的岁月回归无期,难忘的故事经常入梦,记忆的宝库丰富多彩,打开它,我似乎重踏人生旅途,从而延长了有限的生命...... 年龄稍长(zhǎng),就会经常回忆往事,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