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喜欢喝绿豆粥,没有原因的喜欢。

那时候,一听母亲说要煲绿豆粥,我便垂涎欲滴。守在厨房里寸步不离,攀着母亲的手臂依偎在她身边,虽然总要被她推搡,然后笑指为“蚂蝗样的缠人”,却是童年时的一大乐事。

傍晚,几朵夕阳的余晖打在灶台上,母亲捧一些绿豆淘洗干净,放进一只熏得黑咕隆咚的瓦罐,加上几瓢水,然后,母亲系着围裙坐在灶膛前,用不疾不徐的火,温暖着这罐绿豆粥。灶膛里的火苗,像是一条条馋嘴的舌头舔舐乌黑的瓦罐。渐渐的,一股股绿豆粥的香味从热气氤氲的瓦罐中涌流出来,像波浪似的把整座屋子淹没。母亲神情专注,好像她不是在煲绿豆粥,而是在虔诚地完成一件艺术品,她把火侍候得温顺而精致,宛若一位恬静娴雅的江南女子。

绿豆粥蒸发出绵软的香味不过五分钟,母亲就抽出还在熊熊燃烧的柴火,灶里只剩下通红的火炭,等着火炭渐渐变成白色的灰烬,火候也就差不多了。

随后,母亲打开瓦罐,她的神情严肃极了,用陶瓷小勺舀起一点绿豆粥送进嘴里,抿着嘴唇半天不出声,等到她的眼里浮现出欣喜的微笑,我便将早已准备的欢呼躁闹出来,抢过小勺舀上满满一勺填进嘴里,那是一种令人浑身几乎要颤抖的香甜。

开饭了,一家人聚在一起用餐,每人先来一碗清热解暑的绿豆粥。伴着袅袅的绿豆粥香,唠着家常。我端起滚烫的盛满绿豆粥的大瓷碗,嘴里“噗噗”地吹着气。不等喝进嘴里,光是那香味就足以令我温暖和陶醉了。坐在门槛上,遥望着天边的血色晚霞,看着从眼前掠过的鸟雀,呼吸着弥漫在空气里的绿豆粥的香味,才发觉童年的味道是甜甜的、香香的。

那时候,尽管绿豆粥不是什么珍馐美馔,只是农家的平常饭食,它却以毫不张扬的质朴与实在、温暖与美好,滋养了我和我的家人。

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圆了我的大学梦。

随后,我告别了亲人和朋友,也告别了故乡的绿豆粥,走过村头,跨过那条伴我成长的藕池河,在长沙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涯。

四年之后,我带着大学生活积累的学富南下广州……

他乡的日子,只要有空,我就寻思着熬一锅绿豆粥。打开液化气,水温慢慢升高,绿豆逐渐感知到了水的温暖,起初还有点不适应,有些忸怩,躲躲闪闪。随着水一点点的沸腾翻滚,不停地示好,绿豆终于欢快起来,厨房里也渐渐弥漫起绿豆粥的香味。我把火调到很小,既能让水“咕噜——咕噜——”地滚着,又不让氤氲出来的热气散掉。

随着水的追求,绿豆逐渐变得懒懒的,躺在水的怀抱里,一副惬意舒心的样子。而水,性急的已经化作袅袅蒸汽,缭绕四散,动了情的钻进绿豆的怀抱不肯出来了。炉火始终不声不响,绿豆渐渐沉不住气了,“咕噜——咕噜——”从锅底里翻腾起来,一个个原本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绿豆裂开了嘴,露出它们的乳白来,又渐渐地与水融合偎依。于是,水中有豆,豆中有水,相亲相爱再也分不开了。就像一对夫妻,那浓稠,那缠绵,都是寻常烟火慢慢熬出来的,起初也有不适和激烈,慢慢就进入一种状态——互相依存又不干扰。

绿豆和水的激烈逐渐平和,终于,一锅浓稠的绿豆粥熬成了。我为自己盛一碗绿豆粥,先用嘴唇轻轻碰触感知它的温度,再用牙齿撞进它绵香软糯的怀里细细品味……我的味蕾一点点地通透舒展,我的心一寸寸地扫去凡尘喧嚣,世事远了。

抬头低眉间,忽然觉得,这个飘着绿豆粥香的生活,竟添了那么一点风雅了,人也潇洒得不要不要的……

唉!当步子越来越快,生活越来越好,能静下心来煮一锅养身又养心的绿豆粥,是一件极为闲适优雅甚至略显奢侈的事。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悲歌与放歌 朱海明 我泱泱中华,历史悠久,英雄辈出,千古风流人物不胜枚举。 楚霸王项羽就是一位英雄,他自幼学万人敌,后来起兵伐无道、诛暴秦,消灭了秦朝的有生力量,攻下了咸阳。可...

浅说《青山不墨》的印象 朱海明 近年来,电视屏幕风气更新,一片焕然,特别是一部部堪称经典的新中国年代大戏纷纷亮相,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好评如潮。就在广大观众喝彩不迭、余波未...

家乡古镇的记忆(七十八) 朱海明 1965年夏,驻抚宁县于关镇的4673部队,响应毛主席“到大江大河学游泳”的号召,到洋河水库进行游泳训练,是当时颇为轰动的大事件。 一天下午,我们抬头营...

可怜情种赵士程 朱海明 去过绍兴的沈园,读过陆游的《钗头凤》,看过王馥荔与计镇华主演的电影《风流千古》的朋友都知道,陆游和唐琬曾经伉俪相得,恩爱有加,被列为古代著名的知音夫妻...

谈诗论典说劳动 朱海明 劳动节也称五一国际劳动节,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后来在法国巴黎定为国际劳动节,1949年落地新中国,从此逐渐中国化,成为我国广大劳动者共同的节日。 劳动,是人类社...

也说导演李文歧 朱海明 最近,由央视热播的新中国林业建设年代大戏《青山不墨》,是一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完美结合又接地气的优秀作品,一经播出便好...

好一个大哥王胡子 朱海明 最近,由央视热播的新中国林业建设的年代大戏《青山不墨》,是一部并不多见的以男子汉为主体、充满阳刚之气的优秀剧目,塑造了一群伐木工人的艺术形象,其中有...

家乡古镇的记忆(七十四) 朱海明 天、地、君、亲、师,过去所说的“五常”,现在可以赋予新的内容,这也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啊。 苍天和大地,也叫皇天和后土,古今一样,指的是滋...

回眸历史说U-2 朱海明 公元1962年,中国的虎年,农历壬寅年。这一年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发生了很多震惊世界的事情,值得我们铭刻在心,永志不忘。 这一年,我们刚刚度过困难时...

难忘的庙会印象 朱海明 逝去的岁月回归无期,难忘的故事经常入梦,记忆的宝库丰富多彩,打开它,我似乎重踏人生旅途,从而延长了有限的生命...... 年龄稍长(zhǎng),就会经常回忆往事,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