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明
从小接触苏联文化,看过《日日夜夜》、《夏伯阳》等许多连环画,后来学了几年俄语,读了电影剧本《丹娘》、《乡村女教师》和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苏联特别是苏军产生了崇敬之情,50后有很多我这样的人。
最近,网上再看根据鲍里斯·里沃维奇·瓦西里耶夫所著同名经典小说改编,由中国人投资中国人编剧中国人导演俄国人表演的电视连续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再次领略战斗民族女战士的英雄风采,不禁感慨颇多并记录下来。
作品内容来源于真实的故事,苏联卫国战争时,驻守在一个小小铁路“会让站”的男兵被调到了前线,接防的是吉丽雅诺娃中士带来的一队女兵,这让最高长官瓦斯科夫准尉不太高兴,但还是为这群可爱的姑娘们解决了住宿和洗澡等生活中的问题,还组织她们强化了军事训练,很快与女兵们打成了一片。不久,女兵班击落了一架敌机,更让瓦斯科夫对她们刮目相看了。
一天清晨,女兵班长丽达在树林在发现了两名德军空降兵,引起了瓦斯科夫的高度警惕,立即向少校汇报。少校分析一定是德军派特战人员深入苏军后方破坏铁路桥梁,即派瓦斯科夫进行阻击。于是,丽达、热尼娅、索尼娅、里莎、嘉尔卡等5名女战士随着瓦斯科夫穿山林过沼泽搜索前进,终于发现敌人竟是16名火力强劲,凶悍健壮的德军官兵。
瓦斯科夫立即命令里莎会回让站汇报敌情,请求支援,谁知她一去不回,牺牲在那片沼泽中。瓦斯科夫率领4名女战士与德军展开了生死搏斗,消灭了几名敌人并大大迟滞了德军的前进速度。战斗中索尼娅、嘉尔卡先后牺牲,丽达也受伤了。热尼娅为了把敌人引开,击毙两个敌人后壮烈牺牲,她是红军军官的后代,目睹了全家死于德国人的枪口后勇敢的参加了战斗部队。她也是个热情开朗聪明漂亮的姑娘,像一股清泉给“会让站”带来了激情和快乐,他的牺牲让瓦斯科夫十分悲痛,同时也激起了对敌人的无比仇恨。
最后一位牺牲的是丽达,她是烈士的遗孀,也是优秀的高炮手,平时沉默寡言,战斗中非常勇敢,此时身负重伤的她不愿拖累瓦斯科夫,把儿子托付给他之后举枪自杀,瓦斯科夫用树枝掩盖好丽达的遗体,怀着满腔仇恨痛打敌人,最后俘虏5名残敌,迎来少校和吉利雅诺娃中士带来的援兵……
该剧在战争与和平的两大背景下展开,涉及乡情亲情友情和爱情,军民关系和战友情谊,内容丰富蕴意深刻,令人叹为观止。年轻的俄罗斯演员,非常了解名著的精髓、战斗的岁月、英雄的丰神,以真情的表演还原历史,再现历史,并且把历史升华,使之更生动形象而传神,把经典演成了经典。
再看我们有些抗日神剧的女兵,在那么恶略的环境下,穿着质地优良的服装,小脸儿抹的雪白,口红鲜嫩欲滴,用的现代的武器,配以荒诞的剧情和蹩脚的演技,让人看了,怎一个“烦”字了得!
- 上一篇:小议输球与金钱
- 下一篇:家乡古镇的记忆(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