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汉文化

朱海明

20多年前,在北京前门大栅栏(Dàshílànr,大石滥儿)的广和剧场,观看老友叶金援主演的京剧《三岔口》和谭孝增、阎桂祥夫妻主演的京剧《牧羊卷》,后排十几位碧眼金发的大洋妞儿引起我的极大兴趣,敢情她们也懂得京剧啊,肯定是留学生。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也是中华文化精髓的结晶,百多年来登上世界五大洲包括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和美国纽约林肯中心的各大舞台,早已独步世界艺坛而备受推崇,被誉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好高的荣誉啊。

中国文化也称汉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精神血脉,不但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文明成果,而且早就流传到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个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的汉文化圈,并对其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我们对全人类作出的卓越贡献。

回顾历史,我们曾经经历了几次民族大融合的阶段,从五胡乱华到清军入关,多少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期,掌握权力的统治集团总是不可避免的最终认同汉文化,最终在强大的汉文化面前被同化了,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这就是所谓的“野蛮的征服者最终被被征服者的文明所征服”的历史现象。

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华文明带来勃勃生机,我们一直在继承和发展汉文化,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文化复兴。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媒介,开发了“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成语英雄”“汉字英雄”“中国汉字书写大会”等文化类电视节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一股股汉语热热遍全国并波及到海外。

汉字是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记录符号,中国的传统历来重视汉字的书写,要做到横平竖直,再加上一撇一捺两边支撑,这也是人体的主要架构,写字和做人是一个理。即有“文如其人”之说。当然,未必人人都是书法家,但是写出字来起码要横平竖直一撇一捺撑得住,决不能把横竖规整的方块字写得折腰拉胯、扭里歪斜谁也不认识。

那几年曾有一股英语热越炒越热,热得摸不得碰不得,还有人在不断煽火加柴,非把英语热炒爆了不可。但是,中国人还在讲汉语写汉字,而且越来越多的东西洋外国人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汉文化,我们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玄妙无比,灿烂辉煌,是我们中国人肌体内的精髓,精神中的灵魂,更是支撑我们民族复兴的永远不倒的支柱产业。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德艺双馨的二月河老师离开我们已经整四年了,他的音容笑貌至今萦绕在我的脑海心间。我和二月河是我出专著找他做序结缘相识的。 我出书找二月河老师做过两回序 第一次二月河老师只给我二...

“三条!”三婶每用力打出一张牌,便气呼呼地报出所打的牌张。也难怪,都快一圈了,老太太一把也没有胡,只起了一个明杠。别看三婶已经七十多岁,但打起牌来一点也不含糊。 “杠!”,“...

一次,我被邀请去观摩戏剧汇演,有幸看到各个地方不同的传统剧种,各种剧种人才济济,风格多样,各有千秋,在我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现象。可是,十分遗憾的是,我没有看到自己十分熟悉与...

乡村轶事之阿真 原创 山岚深处一声笑 山岚深处一声笑 2023-05-31 00:02 发表于河北 “三条!”三婶每用力打出一张牌,便气呼呼地报出所打的牌张。也难怪,都快一圈了,老太太一把也没有胡,只起...

孝道 文/张清明(萧月月) “百善孝为先”,正确。 纷纷扬扬,空自洒落,仿佛…… 万千言语凝一身,怎一个,千絮绕指柔,衷情频表,难以言诉。 “有好大脚穿好大鞋”。穷人,富人,贵人,乞...

小村 张艳军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小村离城并不远。一路蜿蜒,一路风沙,含风饮沙三十里,就来到了小村边。到了这里,你或许会明白,为什么...

本帖最后由 范范 于 2023-5-29 16:40 编辑 又是一年清明到了,窗外细雨霏霏,灯下的我思绪纷飞。 想我的母亲了。 往年的这个时候,我都是以悲伤的心情追忆母亲,今天略略有些不同,想起母亲,我...

好,放下自在...

夏季是成长的季节,像着了魔法,更像妙龄少女,千变万化。时时变,日日变,越变越好看。刚刚送走俏皮的黑牡丹,香椿也等来了新芽,等不及的槐树也竞相开放。...

春夜里的华夏园,一片寂静。 明亮的星星,虽不是很多,却如钻石一般,镶嵌在黑色的天幕中,这里一颗,那里一颗。正北方向,白日里远处的碣石山,近处的晾甲山,这时候都不见了,悄悄地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