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月满西楼 于 2023-5-2 06:17 编辑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从最初的立春,经雨水的滋润和惊蛰的萌动,到春分的桃红柳绿,再翻过清明的“点瓜种豆”,就来到了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一谷雨。一个春夏交替的“三八线”。

虽然这个节气雨水颇多,但也只是多在夜间,白天是没有雨水的,反而多明媚的阳光。如此,非但气温宜人,景色也更显迷人。充满活力的绿到了谷雨更显苍翠欲滴,无怪乎唐朝的元稹能写出“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如画一般的诗句。

到了暮春的谷雨,整个春天便会毫无保留的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看那茶香柳绿;看那穿梭飞燕;看那滴血杜鹃…,一切的一切让整个山川河流一片生机盎然。

谷雨节气中,最富特色的习俗那便是品茶。谷雨时节采摘的茶谓之“谷雨茶”,与“清明茶”同为一年之中的佳品。明代的许次纾曾在《茶疏》中写道:“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由此可知“谷雨茶”较之“清明茶”更显珍贵。此时泡开的“谷雨茶”芳香四溢,沁人心脾;可以清火、明目、辟邪。据说能喝到真正“谷雨茶”的人非富即贵,一般的平民百姓也只能于文字中品茗嗅香了。后梁时代的诗人徐寅在《贡馀秘色茶盏》一诗中曾写下“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的经典诗句,可谓是写“谷雨茶”的巅峰之作。

徐寅其人学识渊博,一身傲骨随性洒脱。梁开平元年,徐寅在殿试中夺魁。当朝皇帝梁太祖朱温指其文章《人生几何赋》中“一皇五帝不死何归”一句,问其可否改写?徐寅答:“臣宁无官,赋不可改”,惹得梁太祖怒削其名籍,遣回。相反曾写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为了当官,奉唐明皇之命为杨贵妃写诗,其奉承肉麻之程度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诚然杨贵妃是美,但也非美得赛花欺仙压飞燕之地步。两项比较,徐寅风骨尤胜李白,至少目前还没发现徐寅为权贵写的奉承诗。当然,现实生活总归是俗世生活,偶尔为了生活适当地低低头,也不伤大雅。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这首宋朝范成大的《晚春田园杂兴》道出了对于谷雨暮春的伤春情绪。我偶然看到这首诗时正是刚进入谷雨时节的四月二十日。于是就想着什么时候踏一下青,看一眼即将逝去的春。无独有偶,没过几天在市围棋公众号上得知市围棋协会位于幽静的鸿恩寺森林公园,与江北图书馆接邻。对于文字与棋类皆有兴趣的我,一下萌生出拜访之意。一来如能向职业棋手学习两盘,则幸莫大焉;二来也可顺道伤春踏青。

灰墙别致的协会楼栋位于鸿恩寺公园深处。周边葱郁的林木将其掩隐其中,围棋的雅静内蕴悠然而现。于此,倒是可见设计选址之人用心了。此次拜访虽未能与职业棋手手谈学习一局,倒是入了会,解决了今后定段、升段参赛的问题,也算是一个收获。

在回来的公园路上,映入眼帘的步道两侧林木繁茂苍翠。林荫深处,鸟鸣之声清脆亮丽;茂密的小草经过夜间谷雨的润泽显得更加楚楚动人,着实让人欣喜不已。如此地看着,欣赏着,读惯了伤春诗词的我全然没有半点的神伤,倒是宋之曹豳的闲适洒脱的《暮春》一诗浮现于脑海,“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一物尽而有一物兴之愉悦心情,这大约就是“景随情生”之缘由吧。

对于春天,一个如画似诗的季节,古今华夏文人墨客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咏叹诗词。于我也曾情不自禁的写有《三月浅春》、《人间四月天》、《彩云湖赏梅》、《樱花祭》等散文歌颂它、赞美它。然每到春天,仍觉得意犹未尽。今在立夏之前谷雨之际,再次执笔写下《谷雨随笔》,纪念即将逝去的春天,并以愉悦的心情问好即将到来的夏天。

写于2023.5.2晨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本帖最后由 范范 于 2023-5-29 16:40 编辑 又是一年清明到了,窗外细雨霏霏,灯下的我思绪纷飞。 想我的母亲了。 往年的这个时候,我都是以悲伤的心情追忆母亲,今天略略有些不同,想起母亲,我...

好,放下自在...

夏季是成长的季节,像着了魔法,更像妙龄少女,千变万化。时时变,日日变,越变越好看。刚刚送走俏皮的黑牡丹,香椿也等来了新芽,等不及的槐树也竞相开放。...

春夜里的华夏园,一片寂静。 明亮的星星,虽不是很多,却如钻石一般,镶嵌在黑色的天幕中,这里一颗,那里一颗。正北方向,白日里远处的碣石山,近处的晾甲山,这时候都不见了,悄悄地隐...

诗韵里堆积出感情 文/吉日木吐 一切都是谜团难以揭开 事实又不是想象中那样 时代新陈代谢面目全非 新老交替房主更换频繁 再过一年我也黯然离去 对未来茫然到哪里都不知道 壮年岁大了秋收在...

念人写作总是有一种独特写作手法,即以小见大,以短见长的拟人写作手法赢得读者欢心。如最近写作的《在交通亭旁》一文,在一个雨夜,作者就将要告别知音远去,为了表达当时种种惜别的情...

微阅宋亡之腥风血雨 清雨晨至,开窗迎风 ,正是清凉岁月 ,冷爽之至 ,正读到襄阳既失,南宋飘摇。对贾似道虽有新论,似乎忠奸可辨, 但是更信《南宋纪》的述录。只是不记得当年是何风雨...

微阅宋亡之正笏眉批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是文天祥牺牲之后,发现的衣带之言,是最后的绝笔吧。 办公室呢,清冷肃...

雨兮 文/张清明(萧月月) 上邪!雨兮漾雨兹,更哉一晚淅。惝恍未停歇,惟任天徜倚。 吾之晓晨曦,咋会预消息。凡俗本体纵,蝼蚁于世栖。 坎坎属月荷,莲蓬水泡淤。湖沿媛步漫,雨丝飘尘衣。...

坐在这个世上值班 坐在这个世上值班,不得不与世人交道。有仍在上班的同事,迎着过来,亲热的招呼。她说不用开门,不进去了,先到医院里老母亲那里 ,然后搬出一辆折叠轮椅 ,我连忙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