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推开窗子,哇,好大雪!住的是高层,看到的下面是白白的房顶。

老伴说:“快点吃饭,去看看梅花吧,难得的踏雪寻梅哦。”是的,梅花在江城开放已经一个月的时间了。前几天也下了不小的雪,只是那雪落地即化。今天可不同,树冠上都被白雪覆盖着。好,一定要去看看。

吃罢饭,丢下饭碗,带上雨伞,穿上冲锋衣,出发。

去541路公交车站,一路上满是雪水。

车上人不多,经过几站,车子从黄鹤楼旁驶向了长江大桥。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向外望去,雪花飞舞,江面一片迷蒙。忽然记起,今天是正月初七了。正月初七,雪,心头一震,恍然中一个镜头切换……

1978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初六,星期日,我结婚的日子!

古老的村庄,萧瑟、肃杀的冬季。墙壁上醒目的红色标语: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反击右倾翻案风;翻案不得人心;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纲举目张。

“文革”此时已经结束了,但历史车轮巨大的惯性还在。

这年我虚岁26岁,我的新娘子25岁。我们订婚两年,该结婚了。那时候物资紧缺,一般的人家都会把结婚这样的事情放到过年来筹办。为啥?省钱!

父母年前就开始张罗了。依我三伯父的意见,悄悄、草草地办算了,在这个阶级斗争弦绷得紧紧的年代,稍有不慎,便会给我们这个“黑五类”的家庭招来麻烦。可是父亲不同意,他坚持要请上几桌,毕竟是儿子的婚姻大事,否则也太没有面子啊!老哥俩意见不统一,三伯父拧不过父亲,他躲出去了。

父亲虽然胜利了,但也不敢太声张。除至亲外,没喊几个外人,我的姨家表兄杨向春从枣园王各庄赶来充当厨师。虽然简朴,院子里还是洋溢着喜庆的氛围,我这一辈子的大事就在这天完成了。

二哥是开滦煤矿的矿工。在那个年代,每逢春节正是体现无产阶级的积极性、革命性的关键时候,过年是不放假的,而且要过“革命化”的春节。越是春节,越加班加点搞突击。整个矿区都是鲜红的标语。二哥不知道想了什么法子来参加我的婚礼。第二天,他必须赶回去,赶回去“革命”啊!

第二天,正月初七。早晨要送二哥走,所以早早起来。赫!白白的一片。雪虽然不大,但在北方,还是深冬,一片雪花也不会融化的。二哥就在这白白的大地上留下一行清晰的足迹,延伸到远方……

四十四年了。那一幕如此清晰,仿佛就是昨天。

我的父母,还有长一辈的乡亲们都已作古。那天的女主角,我的新娘子也因病离开我十年多了。

人世茫茫,人世茫茫!当年的我现在年近古稀,历尽沧桑,好比那山崖边的老树,枝疏叶稀,满树干的疤痕,可还倔强地生存着。今天,他站在武汉的琴台公园看雪中的梅花,梅花虽然不惧雪,但她真的喜欢雪么!

故乡啊,故乡!“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故乡在哪里,我的“阿娇”你又在哪儿啊!

此刻我身在武汉,故乡远在三千里外!

2022-2-7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size=11.0000pt]难忘的岁月 [size=11.0000pt] [size=11.0000pt]第一章 [size=11.0000pt] [size=11.0000pt]不该记恨母亲 [size=11.0000pt] [size=10.5000pt] 公元一九五二年四月,我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 [size=10.5000pt] 一个无知...

悲歌与放歌 朱海明 我泱泱中华,历史悠久,英雄辈出,千古风流人物不胜枚举。 楚霸王项羽就是一位英雄,他自幼学万人敌,后来起兵伐无道、诛暴秦,消灭了秦朝的有生力量,攻下了咸阳。可...

浅说《青山不墨》的印象 朱海明 近年来,电视屏幕风气更新,一片焕然,特别是一部部堪称经典的新中国年代大戏纷纷亮相,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好评如潮。就在广大观众喝彩不迭、余波未...

家乡古镇的记忆(七十八) 朱海明 1965年夏,驻抚宁县于关镇的4673部队,响应毛主席“到大江大河学游泳”的号召,到洋河水库进行游泳训练,是当时颇为轰动的大事件。 一天下午,我们抬头营...

可怜情种赵士程 朱海明 去过绍兴的沈园,读过陆游的《钗头凤》,看过王馥荔与计镇华主演的电影《风流千古》的朋友都知道,陆游和唐琬曾经伉俪相得,恩爱有加,被列为古代著名的知音夫妻...

谈诗论典说劳动 朱海明 劳动节也称五一国际劳动节,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后来在法国巴黎定为国际劳动节,1949年落地新中国,从此逐渐中国化,成为我国广大劳动者共同的节日。 劳动,是人类社...

也说导演李文歧 朱海明 最近,由央视热播的新中国林业建设年代大戏《青山不墨》,是一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完美结合又接地气的优秀作品,一经播出便好...

好一个大哥王胡子 朱海明 最近,由央视热播的新中国林业建设的年代大戏《青山不墨》,是一部并不多见的以男子汉为主体、充满阳刚之气的优秀剧目,塑造了一群伐木工人的艺术形象,其中有...

家乡古镇的记忆(七十四) 朱海明 天、地、君、亲、师,过去所说的“五常”,现在可以赋予新的内容,这也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啊。 苍天和大地,也叫皇天和后土,古今一样,指的是滋...

回眸历史说U-2 朱海明 公元1962年,中国的虎年,农历壬寅年。这一年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发生了很多震惊世界的事情,值得我们铭刻在心,永志不忘。 这一年,我们刚刚度过困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