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我都不知道李二娃的大名叫什么,虽然来上海已经一月有余了。只要听到有陕西乡党在叫“二娃,二娃”,他那略显驼背的高大身躯会慢慢地转过来,盯着来人,用那标准的“陕普”(陕西味的普通话)慢条斯理的问道“咋——哪?”
  这就是李二娃!一位身材高大,表情木纳,慢言慢语,张口闭口都是“陕普”的四十多岁的男人。或许是在外省呆习惯的原因吧,和乡党说话都不会用方言,一律是用他那具有特色的普通话。
  我与李二娃初次见面,是我来上海一周后的某天晚上。领班方天久带领着一位身材高大、上身穿着红色花格布衬衣、手提行礼的男人走进了我们的宿舍。
  “程,给你们宿舍安排个人。”方天久微笑着对我说。“好,欢迎欢迎。”我同宿舍里的两位河南室友们齐声说道。方天久是一位性急手快之人,我们的话语刚落地,他就急忙在房门正前方的空床位上帮忙铺起了床铺。“他也是你们陕西的,认识不?”他边忙边对我说话。“不认识……”我看了一眼这位身材高大略显驼背的偏瘦男人说道。
  “你是——陕西——哪里的?”一种犹如慢镜头的语速从这位身着红花格衬衣的男人嘴里缓缓吐出。“乾县的。”我用地地道道的陕西方言快速地回道。其实,我是最不善于说普通话的那一类人,只要对方能听懂,我决不会强迫自己的舌头在囗腔内艰难的运作。“你是陕西哪达的?”我继续用方言反问道,企图他回到方言上来。“我——咸阳的。”他依然陕普回敬。“咸阳啥地方?”“礼——泉。”“礼泉哪达?”“史——德。”一问一答,一土一洋我自己都感觉到太滑稽。
  “你是张银良他妹夫李二娃吧。”我猛然记得哥哥说过张银良妹夫李二娃在礼泉县史德镇,就忙问道。“就是那——你是乾县哪儿的?”他又用陕普反问我。“乾县大墙乡上程村。”我干脆直接说出村名。“哦,那你是老程他弟。”显然他知道我也来自上海的消息。“就是。”我只好如实回答。“老方,那你就直接说他是老程他弟就行了么,让我问那么多。”这次他竟然不慢,很流利地数落了方天久一句。正忙着的领班方天久闻言,抬起头望着我,显出一脸的无奈……这就是我们初次见面的场景。
  关于李二娃的传说,我来上海后听到了不少。哥哥说:“二娃不好好弄,老板也说不下他……”银良说:“二娃爱吸烟爱喝酒,也爱逛……”总之,缺点多多,优点少有。在他与我同宿舍的那段时间,我却发现他每晚虽然睡的迟,不停地在玩弄着手机,但每天早上却是第一个起床,吃早餐上班都很准时。这不得不让我对他另眼相看,甚至于怀疑我所听到的传闻。只是不知道他干活的态度如何?
  终于有一天,领班老方安排我俩在一块打磨采光井的外墙墙面。我们那天是从十二层开始打磨,我们扛着那个长把儿的圆头打磨机,迅速将电线挂在钢管架上,将插座悬吊在十二层,我站在十一层,说好每人各打磨一层清理一层。他就将打磨机插头插入悬吊的插座中,开启打磨机,一瞬间灰尘突起,土黄色的外墙腻子粉沫飞满采光井的十二,十一层的空间……就这样约有不到半小时的时间他将十二层打完。将插座及电线同打磨机一同给我递到了十一层,我将插座线又重新挂在十一层的钢管架上,一切就绪后就开始打磨……缘于我对打磨机操作不是太熟练,打磨总能慢一些,当我还未打完十一层时,李二娃已将十二层清理检查完毕,下了十层等待我将上层打完给他递插座线同打磨机。
  就这样,他打十层时,我检查清理十一层,但这次或许是十层腻子平整,还是他速度太快?还未等我清理完,他已将十层打磨完毕。他向上望了一眼正在清理的我说:“我在前边打磨,你在后边清理好了。”“好。”我只能如此说了。
  凡是打磨墙面时,我们一般都是每人必须戴上口罩以防灰尖吸入体内。但李二娃却偏偏不喜欢戴口罩,我问过他为啥不戴?他说嫌闷。只是两只手拿着打磨机认真地打磨墙面,任凭灰尘飞满面目,进入鼻孔。以至于,我们正打磨期间,来了一位监理。监理是我们工地干活人最讨厌的一种人,无论你干的如何好,他总能给你挑出无数的不足与缺点,甚至当场让你停工。而那一天的监理发现李二娃没有戴口罩在打磨墙面,就反复叮嘱他戴上口罩再打。而李二娃的回复却是我不喜欢戴。监理再也没有说什么就下楼了。那是我唯一一次感到监理的可爱与可敬!
  通过这次的合作,我终于知道了李二娃干活的速度还是挺快的。那天他打磨完刚距下班仅剩不到十分钟,而我的清理总是比他少一层,那天下午最终我还是没有清理完……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难忘的岁月 第三十章 一块六角二 庄稼院的苦孩子也总是与青菜野菜打交道。一到春暖花开至霜落严冬这漫长的日子里,就天天跟花草打交道,结缘为伴。我记得有一年的春天,母亲领着我到野外...

本帖最后由 王群 于 2023-11-29 10:04 编辑 男人是远航的船,女人是那不熄的航标灯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度过甜蜜的热恋与新婚期,便开始了漫长而平淡的日子:买油盐酱醋,吃五谷杂粮,有兴奋欢...

本帖最后由 王群 于 2023-11-27 13:03 编辑 咏荷 夜来的一场飓风可谓是凶猛异常,凌厉无比,犹如山呼海啸,地动山摇,摧枯拉朽,令人心惊。早上出门看到不远处的湿地里,那么坚韧的芦苇居然被狂...

本帖最后由 姚宝东 于 2023-11-27 10:29 编辑 分 钱 作者:姚宝东 父(母)亲一生养育了我和大哥两个孩子。11月3日,在办理完父亲的葬礼后,我和大哥在老家的东屋里商量葬礼收入的分配事宜。因我...

[size=10.5000pt]难忘的岁月 [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第二十二章 [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我的寒窗之屈 [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 我的母校 ――“张庵子小学校”,属于公社级的“六年全日制”小学...

[size=10.5000pt]难忘的岁月 [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 第二十九章 苦中求乐的孩子们 [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 我是苦命之人。虽之命苦,但我十分的实足。要拿我和父亲母亲相比,我得算是个有大福...

本帖最后由 王群 于 2023-11-25 14:51 编辑 坚强的蝴蝶兰 我喜欢蝴蝶兰,还曾为她写过一首小诗,诗中这样写道:“蝴蝶兰,我已经分不清你,是如兰花的蝴蝶,还是如蝴蝶的兰花,你开得如此惊艳...

本帖最后由 王群 于 2023-11-23 12:27 编辑 石柱山游记 在山东济南长清县境内,有一无名奇山。山顶怪石嶙峋,有一巨大石柱突兀而起,如一剑指天,蔚为壮观,游者因之为其取名曰“石柱山”。 晴...

今天是感恩节,下午出来公园散步,突然看到树上有只好可爱的小松鼠,可惜还是来不及抢拍,它灵巧的身姿实在是窜的太快了 说起松鼠,我想起了曾经有过的一次近距离对视,甚至不到半米的距...

本帖最后由 王群 于 2023-11-22 13:27 编辑 别了,那一片水塘 我常喜欢在吃完午饭后,走出餐厅大门,独自一人沿着工业园南面的围墙慢慢地散步,在处理了繁杂沉重的事务之后,让身体和思绪得以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