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之前叫“樊洲”,三国以后逐称“橘子洲”,沿袭至今。其实,我更愿意称之“吾洲里”。心想,只有称吾洲里,才能更好地表达那份亲切与热爱,心里才觉更安宁,更痛快,更自豪,更霸气!
  这里,请允许我称“吾洲里”吧。
  从2号线的地铁口出来,我满腹猜疑,四下张望:这就到了橘子洲?洲枕着水,水挽着洲,洲头洲尾,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橘树告诉我,对,你已在橘子洲,你在吾洲里。
  橘子洲一手挽着岳麓,一手挽着长沙古城,从三世纪的春秋走来,投入湘江的怀抱,平铺十里,从此与湘江做了永恒的恋人,与天地共长情。其实,在我眼里,橘子洲是湘江开出的花,那层层叠叠的楼台水阁是花蕊,错落有致的路是花丝,葱葱茏茏的各种植物是花瓣。而我们人,是暂时流连在花瓣的一只小虫子。这朵花啊,轻灵、高贵、朴素,充满激情而又深沉内敛。
  来橘子洲的,不仅仅是人,还有白鹭、云朵、晨雾。与它们比起来,倚赖车船出行的人,是多么可怜啊!白鹭来,迎着霞,乘着风,扇动着美丽的大翅膀,倏然间就翩然而至了。云朵呢,如果思念身下这片枕江入梦的土地,把自己染成湖蓝或靛青,从天宇的某个角落出发,载歌载舞,飘飘悠悠,说到就到,它或慵懒或浪漫,一会儿凝眸沉思,一会儿活泼游弋,随意一扬手,一扭腰,都动人魂魄。比起白鹭和云朵,晨雾不是远客,它就栖息在橘子洲纵横交织的水流处,只要某天起了顽皮,就一哄而起,缚住太阳,把橘子洲幻化为镜花水月,犹抱琵琶半遮面。哦,那是给我们关于橘子洲足够的意境,我有些期待了,快进洲吧。
  
  二
  我静静地在洲里来回穿梭。我看竹浪高摇,香樟远动。看木荷流香,紫薇摇铃欢笑。看橘红柳绿,柔肠百结,说不尽的甜言蜜语。看梅凝枝静气,待到雪花纷飞时,凌寒而开。黄桷兰的香如潮水般涌起,一浪叠过一浪……尘世的纷繁,抵达这里,都变成只不过如此。在这儿,我只想做个纯粹厚朴,灵魂有香气的人,水一样纯粹,洲一样厚朴,花一样香气。我摸摸这个,闻闻那个,空气中,满是花香水味,润润的,甜甜的。七月的天空,本是流火,我却染一身香,一身甜,一身的清爽。一个上午,我就浪费在这儿,浪费得心甘情愿,心满意足。我忽然对身边的人没头没脑说一句,我们要幸福啊!
  是的,要幸福啊!我今生无所大志,也不贪求,只愿随着天地欢喜,愉悦从容。
  你肯定会问,为什么不叫桃子洲,竹子洲,梅子洲,或者陶家洲,李家洲,梅家洲什么的,为什么是橘子洲?答案很长,让我慢慢说来,话题不得不追溯到三国时期。
  李衡官至孙吴丹阳(今镇江市)太守。他为官清廉,治家严谨,从不利用职权谋官贪财,在他晚年之时,在老家樊洲(现橘子洲)栽种木奴(橘树)千株,以度时日。自谓“吾洲里”。
  其妻习氏,知书达礼,为人善良仁厚。李衡去世后,母子俩在樊洲,过着清苦的日子。当地百姓感慨不已,为了帮助母子俩,把之前橘林扩植到万株。洲头洲尾全是橘树,郁郁葱葱,流芳溢香,成了洞庭西滨一道精美的景观。后来,樊洲的叫法慢慢成为了“橘子洲”。
  我放眼橘子洲,正值仲夏,一个绿莹莹的世界啊。橘叶是绿的,橘枝是绿的,橘子是绿的。满树满枝满叶满果流淌着一腔的绿。几只鸟儿在墨绿丛中跳跃,叽叽啾啾,活活泼泼,与隐在叶间的绿果相互挑逗,绘就着一幅灵动的画面。有人替我可惜,告诉我说来早了,若是再晚些时日,这些橘子全红了,才叫好看呢。我笑而不言,心中满是欢喜。毫无逻辑地在心里默默吟诵着杜甫的诗句,“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颜色,不是决定风景的唯一元素,有情趣才是我们喜欢的。
  我知道,这些橘树早已不是“吾洲里”的橘树,但那么漫长的历史,橘子洲依然种植着橘子树,证明太守种橘的清廉美德没有丢,中华文明没有丢,他为我们留下永不磨灭的精神财富。
  一阵风吹来,柔情款款,似花吐蕊,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我家乡的禾溪。禾溪江心也有一片沙洲,春来桃红柳绿,沙睡鸳鸯。夏来竹林听风,鸥鹭点点。秋来水光粼粼,能解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冬来梅香剪冰,江风戏雪……突然生了想法,某日,我回家,也学太守李衡夫妇,在洲上建草房两间,种花、种菜、种水果,养鸡三五,牛羊数只,也曰“吾洲里”,有朋来访,我们吃酒赏花,与江花风月相伴,是风景,也是生活。任我想,谁会说我妄想!
  
  三
  橘子洲北面,有一亭子,曰“朱张渡”。亭,长方形,深棕色,黛瓦覆顶,檐角高翘,四面通透。柱子、梁架、藻井,都有着精致的雕花和秀美的彩绘,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空灵飘逸的感觉。
  其实,我迷恋的并不是亭的外观,我更在意它的文化意象和人文内涵。在“亭”的背后一定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闻之张栻得衡山胡宏之学,并在长沙开学授徒,从福建启程来到长沙,与张栻会友、讲学,并展开学术辩论。他俩长时间往返湘江两岸的“城南书院”与“岳麓山书院”。后人为纪念朱张二人渡江讲学的美德,就将当时的渡口称为“朱张渡”,设亭以念。
  望着朱张渡亭,我想得更多的是张栻。在文本上,我对张栻早有认知。
  张栻,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自办城南书院,又应邀在岳麓山书院做山长并授课。等于他是一心挂两头,担任两所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他父亲是当朝宰相张浚。张栻从小由父亲张浚亲自辅导,学习了四书五经,可以说当时的他已经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了,一般人比不得。可他在二十七岁那年闻五峰先生(胡宏,程颢、程颐再传弟子)在衡山传“二程”之学,遂去信求教。通信三年,在二十九岁那年终于拜五峰先生为师。
  张栻老师胡宏,在与一位好友书信中是这样评说张栻的:我们一见面就好像旧交相见,说话投机契合。他是天下英才,心中有正气,日进不息,学派之门,后继有人,真是幸事。
  朱熹是这样评论张栻的:学之所就,足以名于一世。
  提到张栻,我不得不反省。这些年,我总以自己年纪大了而拒绝学习、工作。想想张栻,我还有什么理由继续躺平?
  当然,我还要把“张栻拜师”的故事告诉我的学生,让他们懂得不耻下问,学无止境才是人间正道。
  我从亭头走到亭尾,又从亭尾走到亭头。我感觉一柱一木,梁台檐角,都是有表情的,它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古渡口,它承载着巨大的空间体量和严整的礼拜仪式,更承载着思想和寄托。
  我轻轻地倚在亭边,望着滔滔的湘江水,恍惚中,江面上仿佛盛开着一叶小舟,正从远处悠悠地荡来,我仿佛看到了朱熹和张栻手扶船舱,或在诗词唱和,或在开展着学术辩论,或在指点江山。我很想跑过去告诉他们,如今湘江之上建了八座大桥,两座过江隧道,我今天就是坐地铁来到橘子洲的。我还想告诉他们,你们经办和任教的两所学校依然在,并都升为高等学府,培育着一代又一代杰出人才……江水滚滚,江风猎猎,仿佛在回应,是的,即使滔滔江水干了,精神也将奔流不息地传衍。
  妙高(张栻创办的城南书院原址)、麓山(岳麓山书院原址)在望,湘水前横,给了我思维高度和宽度,它让我一再盘桓不舍离去。
  
  四
  橘子洲中部,各种花树掩映,有两座风格独特的“小洋楼”。小洋楼粉墙红瓦,上下两层。宽阔的走廊,豪华的门洞,粗大的罗马柱子,还有房顶上耸立着分外耀眼的壁炉烟囱。这些,仿佛都是宣示着它的主权和与众不同。我怀着无比好奇的心情走了进去。
  里面游人如织,每一间房,每一个柜台,甚至每一角落都站满了人。奇怪的是,大家像相约好了,没有一个人说话,没一点儿的嘈杂声,有的,只是静静地观看和手机拍照的“咔嚓”声。
  里面的史料告诉我,这两座楼是曾经的英国领事馆和长沙海关旧址。话题要回到咱们中国晚清时期。1904年,长沙被辟为对外开放商埠。于是,好多国家都来长沙开工厂、建洋行、设教堂、办学校……而美丽的橘子洲更是红房别墅,洋楼林立,什么英国领事馆,德国俱乐部,美国福音堂,日本巡捕房……事实上,当时的橘子洲已沦为外国殖民地,我们中国人踏入,他们将进行驱赶殴打。更可气的是洲头还建了一个“万国球坪”,专供外国人打球、娱乐、休闲,四周围有铁丝网,并挂上“华人与犬勿入”的牌子。呜呼,从此,吾洲里不再是吾洲里……
  当我走出小洋楼时,尽管外面烈日当空,四周风景如画,可我怎么觉得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曾经的不幸和曾经的耻辱。我的心情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郁与悲凉。尽管事情已过几十年,祖国人民早已当家作主,早已繁荣昌盛,可我恨不能现在就捡块石头,砸向这座“小洋楼”。可门头的牌子告诉我,它早已不是什么领事馆,现已成为“长沙近代历史陈列馆”。它的存在,让我们懂得什么是落后、什么是软弱、什么是欺凌、什么是强盗、什么是民族大义、什么是气节、什么是奋斗。
  
  五
  离开“小洋楼”,我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游览了整个洲,在各个景点反复移步。占地350平方米的扇形问天台,让我联想了毛主席在此发问的场景,我默读着毛主席的诗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望着高32米,长83米的毛主席的雕塑,除了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我想到的是他领导中国人民驱除鞑虏,改变人民命运和祖国面貌。我想到了长沙会战,想到湘江战役,想到了抗日号角响彻神州大地,想到了一个个中华儿女奔赴沙场视死如归的画面,想到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惨烈,想到了日寇在湖南芷江投降如同丧家之犬的惊喜激动画面。我望着广场上百米喷泉、焰火广场、水上运动看台……这不仅显示了园林特色与繁华,也做了最响亮最幸福最自豪的回答,一切仿佛在宣告,今天的橘子洲是真正的吾洲里,我们尽情欢畅自豪吧!
  一辆又一辆的观光火车环洲奔忙,发出轰轰之声。有人在我耳边嘀咕,免去这些现代交通工具就好了。我笑而不答。我知道,那是驮载着一个南来北往的经济大流畅,驮载着诗和远方,驮载着扬鞭千里的英武气,驮载着幸福的感觉。
  朋友,如果你不满足于文本钻研,我提议你来这里走一走。这里是文明的现场,是生态之洲,是文化之洲,是生命之洲。也许这里文物古迹并没有多少保存,也许这里并没有一线城市的繁华与热闹,但你只要在这里站一站,靠一靠,一定会把你推到一个广阔深厚的文化背景里,让你审视、对比、碰撞。
  橘子洲的历史太长,故事太多,可惜啊,我与橘子洲相遇时间太短,还有许多遗迹和现代文明来不及踏足染目,那就留作我下一次相逢的念想吧。我与橘子洲初遇,还会离别重逢。
  朋友,一生中,“吾洲里”要来一次。一定。此处,美得纯粹,悠远,看不够,爱不够啊!
  站在洲外,我做了个拥抱的动作。哦,我们的吾洲里!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每到深秋时候,妈妈开始收拾门口的菜园子,将不结瓜的藤连根拔起,砍倒掰完的玉米杆,清理完熟地草,火一燎就将它们烧个干净。犁地的土翻成垄浪,把大块的泥嵌细,这样就能得到一片可以...

又到中秋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桂花飘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是我的内心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盘腿坐在炕头,眯着眼看着我们兄妹的老人——我亲爱...

每年都会有一个冬天,而以前冬天里都离不开母亲缝制的棉衣。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自不用母亲再操心,可以歇下心来,好好安度自己余剩不多的晚年生活。 提起棉衣,现在的棉衣款式多样,穿起...

这次随着寒流一起袭来的,还有悄无声息的病毒。这是一种很狡猾的病毒,专挑儿童与年轻人下手,起初它会伪装得和普通感冒相似,吃点药便退了烧,让人误以为病快好了,等到胸闷咳嗽不止时...

这是一条跨越了无数个世纪的河流,历经了岁月的沧桑,闯过了多少重重险滩,伴随着日月星辰,从大山深处走出,不舍昼夜,奔腾不息,一路向西注入湘江,汇入洞庭湖。 这条河因一首歌而出名...

“蓉儿!”想到古人装水的羊皮皮囊,我就会想象:在一条潺潺的溪水旁,郭靖拿羊皮的水囊于溪边灌装了水,递到黄蓉的手上,然后温情脉脉地看着他的蓉儿,看桃花在她脸上一朵朵地盛开。这...

每年的十一月上旬,住在东北老屋的老婶都会点上炉火,并把视频发给我。看着柴火在灶膛里熊熊燃烧,一股家的温暖扑面而来。此刻,我多想飞回东北,再回到老屋。围坐在暖暖炉火前,嗑着毛...

一 凤梨紫美人水果萝卜,不知是谁给她起了这么一个妖娆令人遐想的名字。 冲着这名字,我下单捧回了她。我小心翼翼地解开塑料袋子,“拔出萝卜带出泥”,尽管覆盖着一层细泥沙,也掩盖不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似乎是弹指间,我人生的年轮已悄悄地画了六十圈,让人顿生“时光易逝岁月难留”之喟叹。六十岁古称“花甲之年”或“耳顺之年”。年届六稚,标志你已进...

七个老顽童说走就走,追逐青春的脚步,寻找同学少年的梦想,“张牙舞爪”来到西双版纳老同学景芝的家。金芳如同姜子牙,为大家“封神加官”,人人美滋滋,带顶新“乌沙”上任,扔掉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