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姥姥家曾在山间住。姥姥喜欢山的美,姥爷喜欢山的静。二位老人家一合计,竟然搬到山里住,在山道边开了一个小卖部。
姥爷常常喜欢写信给母亲的,大事儿小事都写给母亲。母亲最高兴的事儿,就是读姥爷写给她的信。姥爷把他和姥姥搬去山里住的事儿一说,我就再也坐不住了。我也想去,想去跟姥爷姥姥山里住住。
我什么也不顾及了,央求着母亲把我送到姥姥家。母亲当即说:黛玉,你忘了姥爷的家法大,礼数多了吗?真不怕姥爷再给你立规矩,讲礼法呀?你能受得了吗?
我知道,这是我还小的时候,五六岁吧。姥爷生病,母亲带着我一起回老家看望病中的姥爷。记得,天气很热了,姥爷病才稍微见好,姥爷就坚持着起来,去往院子里坐着。
当时还记得院子里有一棵梧桐树,姥爷就坐在那棵高大蓊郁的树下,他坚持着坐在那里,静静地看书。其实他病得很厉害,刚刚动过手术呢,恢复阶段,医生一再嘱咐他卧床的。可是稍稍好转,他就要去院子里树下坐着,呼啦啦的梧桐树叶子在姥爷头顶翻卷,梧桐树叶子绿得销魂摄魄一样,闪着阳光色。一棵杨桃树,花开得正艳,朵朵粉嫩嫣红。桐花早已凋落得无影无踪,小鸟儿落在树叶间,叽叽喳喳在鸣叫着,姥爷边小口啜茶边默默读书。姥姥就在一边一会儿水一会儿茶的伺候着姥爷,还不住地说:才刚刚好些,不急着读书,以后有的是时间读呢。
姥姥青布裤子,月白的上衣。姥爷原白的纯棉汗衫,黑色的裤子。姥爷虽然病着,却已然腰杆直直地坐着,捧着书,聚精会神,很认真地读着书。
我在母亲怀里抱着,也不知为什么,我总是哭闹不止,任谁哄我,也哄不好。姥姥就给我摇拨浪鼓,逗我笑,我小手抓过拨浪鼓来,扔在地上,依然哇哇大哭大闹。大妗子小妗子来抱我,我躲在母亲怀里,也不肯让她们抱。姥爷看见身边的桌案上有糖果,就拿给我吃,我就使劲摇头不吃。姥姥给我放进嘴里,我就吐出来,坚决不吃,继续大哭大闹。姥爷看看我,又看看我母亲,很严肃,低声说了句:黛玉这孩子,中管了,不能总是由着她,才好呀。
姥姥、妗子和母亲都护着我,说:黛玉还小呢,知道什么?要管也得大大再说呀。姥爷却又说:黛玉已经知道事了。你看看她眼睛忽闪着,机灵着呢。她这是睁眼淘气呐,知道事儿了,孩子就得早管,越早越好。
慢慢饮了口茶,姥爷又说:管孩子,就得从小管起。看看小树苗,哪个不是很小就管理起来,大了,再去整理,只好折断了,生就了的秉性,再也管不回来了。因为姥爷对我太严格,什么也不顺着我,动不动就会对我说:黛玉,再不听话,要动家法了哈。
二
然而,说来奇怪,我哭闹不听话,只要姥爷一读书,一讲故事,我就安静下来。姥爷说:这孩子,好呢。再大大,先把《三字经》教给她,再大大呢,就叫她读读,背下来。
母亲说:爹呀,孩子太小,学不会什么的,看看再累坏了她的小脑袋。
学习要从小娃抓起。脑子是累不坏的,而且呀,越用越好。不用,就锈住了。
姥爷说着,点了一下我的脑门。
我忽然想起那些事,现在想来,没觉得姥爷苛刻,反而,觉得姥爷管得对,小孩子就是贪玩的,不管可不行呢。
没几天,我呢,被母亲送到了姥爷姥娘身边。因为母亲的工作太忙,也确实没时间管我,与其像个小野孩子放在家里,没人管,不如送到姥爷姥姥身边。母亲心想,早想这么办了,怕我不愿意,这下好了,自己倒是主动要去,那就去吧。母亲送下我,暗自吐一下舌头:幸亏姥姥姥爷住进山里,也幸亏开了一家小卖部。生生把黛玉吸引过来了,呵呵。
虽然山里艰苦,生活诸多不便。然而,就是喜欢山里,喜欢山里空气清新,喜欢山里草绿花红,喜欢山里的鸟鸣花语,喜欢山里溪水潺潺,尤其喜欢山里景色,如画如诗。
小小的女娃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来到老家,虽然刚刚开始,有点不习惯,但是,适应力比较强的,因为偏爱着山呀水呀的。早被山水吸引了去,天天在山间乱跑乱奔,这花那草,这蝴蝶那蜻蜓,再有刀螂、豆娘、蜻蜓、蝉各种昆虫,还有野兔狐狸刺猬各种小动物,吸引着我,牵缠着我。以为可以展开翅膀,随心所欲了,再也没有人束缚我,管着我了。
可是,大错特错了。姥爷开始向姥姥发出警告:黛玉这孩子,要学点什么了,不能由着到处乱跑,天天只知道玩耍了。姥爷读书多,喜欢吟诗读古文,也常常练书法。
姥爷知道强制我去读书或是写字儿,绝对不会奏效的。要循循渐进,慢慢引导。
每天清晨,姥爷坐在山间岩石上,或是花草间,不是读《三字经》就是读《百家姓》,一字一句,拉着长声,很是优美。姥爷在读,小鸟在鸣叫,蝉也在叫,花儿在盛开。山间的溪水,潺潺流淌,仿佛间,有小野兔小刺猬远远地往小卖部的方向张望着。我听着蛮好的,就跟着学,自然而然,没有丝毫牵强。姥爷见我入了道,暗自高兴,读得更是起劲。
山雾叠嶂,峻岭丛丛,绿树,蓊蓊郁郁,白花,嫣红姹紫。一老一小,一如洪钟一如金铃,一震耳欲聋一清脆嘹亮。在山峦里循环往复,美妙,动人。
路过的人,都会驻足听听,微微点头,冁然而笑。
其实姥爷喜欢的书籍很多,其中的《诗经》姥爷反复阅读,姥爷说那是孔老夫子精心编订的。要多读,认真读才行呢。当时小,只是跟着姥爷读着,感觉好听,好似歌曲一样,没有往深层次上去想。还记得,站在河水边,摇晃着小脑袋,背着小手,迈着小步子,学着姥爷读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越来越长大,慢慢才知道,原来《诗经》真的太美了,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好似音乐一样有韵调。《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有道是:不学诗,无以言。姥爷常说:一个人只有学了诗,学了礼,那样才能提高自己,有了素养,文质彬彬了,有礼貌,懂得做人道理呐。不要小看了《诗经》,里面的诗可谓是包罗万象,对生物界的禽鱼鸟兽都有描述,还有那些植物、动物也都描写得尽善尽美。
姥爷呢,还喜欢那本《本草纲目》,每天都要翻几遍。还有四大名著,再就是《老子》《庄子》也都读了再读,真是百读不厌。
我呢,最喜欢听姥爷讲故事,姥爷的故事都很新奇,在书本里很难找到了,到底是他自己编的还是听来的,不得而知。姥爷随口就能讲出一个个故事来,绘声绘色的,精彩极了。而且,每个故事的情节曲折又离奇,令人耳目一新,脑洞打开。讲完了,姥爷让我做一下总结,或是说一说听后感,复述一下故事里精彩片段。
因此,每次听故事,我都要认真仔细,不敢溜号的。若是答不上姥爷的提问,担心姥爷下次不再给我讲呢。
三
山间的露水大,感觉到处都湿漉漉的。
隔着玻璃窗,往外看着,门前的一棵棵高大的树,都在往下滴着水滴。几只叫不上名字的小鸟儿,缩着脖子端着翅膀,瑟瑟地落在树枝上。树叶哗啦啦被风吹着,小鸟并不怕,也不飞走,也不鸣叫,只是瑟瑟地,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姥爷的小卖部,也很小,两间半屋子大。是灰瓦青砖垒成的,很古朴的样子。灰瓦的屋顶,屋檐边是一溜儿猫瓦,青砖墙的泥缝儿用白灰勾勒。远远一看,青山绿水间,有几间这样屋子立在山边,倒也古朴,素雅。小小院落,柴扉大开,门边是姥爷的亲自书写的:山间小卖部。白色的底色,红色的字迹,倒是显得尤其醒目与遒劲。
小卖部,说是小卖部,其实,最多卖的就是书本笔墨书籍什么的,别看在山脚下,却临近几所学校的,有小学也有中学,还有几所技术学校呢。
这里离着县城远,来买学习用品的人多。也有烟酒糖茶,也有一些如用百货的,不用说,小卖部的生意还可以的,足够我和姥爷姥姥生活用的,再加上姥姥喜欢种菜种稻谷,山间开垦出好几片土地,种菜种瓜种豆的,姥姥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
有时候,有学生穿得很破旧,却喜欢读书,来买学习用品,钱不足,或是根本就没钱。姥爷就摆摆手说:算了算了,下次吧。
有时候,姥爷得知学生家里困难,就主动帮学生些钱粮的。总是鼓励说:越是家里条件差,越要好好读书。不要分心,读好了书,将来一定会有希望的。
转眼到了上学的年龄了,我只得回家去上学了。舍不得离开姥爷姥姥,姥爷帮我整理书包,姥姥帮我整理行李,两位老人都是默默的,我知道他们也舍不得我呢。我就说,等我放寒暑假再回来,姥爷嘱咐我说:记得好好读书,好好听老师的话。
姥姥还说现在学生多幸福呀,老师不打也不骂的,对学生很宽松的,从前读书,学不会,老师是要打戒尺的嘞。
我听了,就问:姥爷,你读书时,挨过老师戒尺没?
姥爷笑了,说:没有,一次也没有。
姥姥说:放心吧,黛玉也不会的,也一定会学得很好的,我的外孙女儿,我知道呢。
姥爷说:还是那句话,好好读书,一定要刻苦。
难分难舍,还是回家去了。
时光匆匆,转眼我已长大了。
虽然中间也回来过几次,都是来去匆匆。当再此回到姥姥家时,姥爷却已经不再了,姥姥也早已搬回了村庄里,那间山脚下的小卖部也早不存在了。
常常的,我一个人独自向山间走去,清风习习,鸟语花香,山色依旧,溪水也依旧潺潺流淌,一切都是那般熟悉与亲切。仿佛间,还可以听到姥爷朗朗的读书声音:“人之初,性本善……”
我也随着读着,不知觉,泪水漫漫溢出,低低地说:姥爷,您教我的,我都牢牢记得呢。
姥姥家曾在山间住。姥姥喜欢山的美,姥爷喜欢山的静。二位老人家一合计,竟然搬到山里住,在山道边开了一个小卖部。
姥爷常常喜欢写信给母亲的,大事儿小事都写给母亲。母亲最高兴的事儿,就是读姥爷写给她的信。姥爷把他和姥姥搬去山里住的事儿一说,我就再也坐不住了。我也想去,想去跟姥爷姥姥山里住住。
我什么也不顾及了,央求着母亲把我送到姥姥家。母亲当即说:黛玉,你忘了姥爷的家法大,礼数多了吗?真不怕姥爷再给你立规矩,讲礼法呀?你能受得了吗?
我知道,这是我还小的时候,五六岁吧。姥爷生病,母亲带着我一起回老家看望病中的姥爷。记得,天气很热了,姥爷病才稍微见好,姥爷就坚持着起来,去往院子里坐着。
当时还记得院子里有一棵梧桐树,姥爷就坐在那棵高大蓊郁的树下,他坚持着坐在那里,静静地看书。其实他病得很厉害,刚刚动过手术呢,恢复阶段,医生一再嘱咐他卧床的。可是稍稍好转,他就要去院子里树下坐着,呼啦啦的梧桐树叶子在姥爷头顶翻卷,梧桐树叶子绿得销魂摄魄一样,闪着阳光色。一棵杨桃树,花开得正艳,朵朵粉嫩嫣红。桐花早已凋落得无影无踪,小鸟儿落在树叶间,叽叽喳喳在鸣叫着,姥爷边小口啜茶边默默读书。姥姥就在一边一会儿水一会儿茶的伺候着姥爷,还不住地说:才刚刚好些,不急着读书,以后有的是时间读呢。
姥姥青布裤子,月白的上衣。姥爷原白的纯棉汗衫,黑色的裤子。姥爷虽然病着,却已然腰杆直直地坐着,捧着书,聚精会神,很认真地读着书。
我在母亲怀里抱着,也不知为什么,我总是哭闹不止,任谁哄我,也哄不好。姥姥就给我摇拨浪鼓,逗我笑,我小手抓过拨浪鼓来,扔在地上,依然哇哇大哭大闹。大妗子小妗子来抱我,我躲在母亲怀里,也不肯让她们抱。姥爷看见身边的桌案上有糖果,就拿给我吃,我就使劲摇头不吃。姥姥给我放进嘴里,我就吐出来,坚决不吃,继续大哭大闹。姥爷看看我,又看看我母亲,很严肃,低声说了句:黛玉这孩子,中管了,不能总是由着她,才好呀。
姥姥、妗子和母亲都护着我,说:黛玉还小呢,知道什么?要管也得大大再说呀。姥爷却又说:黛玉已经知道事了。你看看她眼睛忽闪着,机灵着呢。她这是睁眼淘气呐,知道事儿了,孩子就得早管,越早越好。
慢慢饮了口茶,姥爷又说:管孩子,就得从小管起。看看小树苗,哪个不是很小就管理起来,大了,再去整理,只好折断了,生就了的秉性,再也管不回来了。因为姥爷对我太严格,什么也不顺着我,动不动就会对我说:黛玉,再不听话,要动家法了哈。
二
然而,说来奇怪,我哭闹不听话,只要姥爷一读书,一讲故事,我就安静下来。姥爷说:这孩子,好呢。再大大,先把《三字经》教给她,再大大呢,就叫她读读,背下来。
母亲说:爹呀,孩子太小,学不会什么的,看看再累坏了她的小脑袋。
学习要从小娃抓起。脑子是累不坏的,而且呀,越用越好。不用,就锈住了。
姥爷说着,点了一下我的脑门。
我忽然想起那些事,现在想来,没觉得姥爷苛刻,反而,觉得姥爷管得对,小孩子就是贪玩的,不管可不行呢。
没几天,我呢,被母亲送到了姥爷姥娘身边。因为母亲的工作太忙,也确实没时间管我,与其像个小野孩子放在家里,没人管,不如送到姥爷姥姥身边。母亲心想,早想这么办了,怕我不愿意,这下好了,自己倒是主动要去,那就去吧。母亲送下我,暗自吐一下舌头:幸亏姥姥姥爷住进山里,也幸亏开了一家小卖部。生生把黛玉吸引过来了,呵呵。
虽然山里艰苦,生活诸多不便。然而,就是喜欢山里,喜欢山里空气清新,喜欢山里草绿花红,喜欢山里的鸟鸣花语,喜欢山里溪水潺潺,尤其喜欢山里景色,如画如诗。
小小的女娃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来到老家,虽然刚刚开始,有点不习惯,但是,适应力比较强的,因为偏爱着山呀水呀的。早被山水吸引了去,天天在山间乱跑乱奔,这花那草,这蝴蝶那蜻蜓,再有刀螂、豆娘、蜻蜓、蝉各种昆虫,还有野兔狐狸刺猬各种小动物,吸引着我,牵缠着我。以为可以展开翅膀,随心所欲了,再也没有人束缚我,管着我了。
可是,大错特错了。姥爷开始向姥姥发出警告:黛玉这孩子,要学点什么了,不能由着到处乱跑,天天只知道玩耍了。姥爷读书多,喜欢吟诗读古文,也常常练书法。
姥爷知道强制我去读书或是写字儿,绝对不会奏效的。要循循渐进,慢慢引导。
每天清晨,姥爷坐在山间岩石上,或是花草间,不是读《三字经》就是读《百家姓》,一字一句,拉着长声,很是优美。姥爷在读,小鸟在鸣叫,蝉也在叫,花儿在盛开。山间的溪水,潺潺流淌,仿佛间,有小野兔小刺猬远远地往小卖部的方向张望着。我听着蛮好的,就跟着学,自然而然,没有丝毫牵强。姥爷见我入了道,暗自高兴,读得更是起劲。
山雾叠嶂,峻岭丛丛,绿树,蓊蓊郁郁,白花,嫣红姹紫。一老一小,一如洪钟一如金铃,一震耳欲聋一清脆嘹亮。在山峦里循环往复,美妙,动人。
路过的人,都会驻足听听,微微点头,冁然而笑。
其实姥爷喜欢的书籍很多,其中的《诗经》姥爷反复阅读,姥爷说那是孔老夫子精心编订的。要多读,认真读才行呢。当时小,只是跟着姥爷读着,感觉好听,好似歌曲一样,没有往深层次上去想。还记得,站在河水边,摇晃着小脑袋,背着小手,迈着小步子,学着姥爷读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越来越长大,慢慢才知道,原来《诗经》真的太美了,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好似音乐一样有韵调。《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有道是:不学诗,无以言。姥爷常说:一个人只有学了诗,学了礼,那样才能提高自己,有了素养,文质彬彬了,有礼貌,懂得做人道理呐。不要小看了《诗经》,里面的诗可谓是包罗万象,对生物界的禽鱼鸟兽都有描述,还有那些植物、动物也都描写得尽善尽美。
姥爷呢,还喜欢那本《本草纲目》,每天都要翻几遍。还有四大名著,再就是《老子》《庄子》也都读了再读,真是百读不厌。
我呢,最喜欢听姥爷讲故事,姥爷的故事都很新奇,在书本里很难找到了,到底是他自己编的还是听来的,不得而知。姥爷随口就能讲出一个个故事来,绘声绘色的,精彩极了。而且,每个故事的情节曲折又离奇,令人耳目一新,脑洞打开。讲完了,姥爷让我做一下总结,或是说一说听后感,复述一下故事里精彩片段。
因此,每次听故事,我都要认真仔细,不敢溜号的。若是答不上姥爷的提问,担心姥爷下次不再给我讲呢。
三
山间的露水大,感觉到处都湿漉漉的。
隔着玻璃窗,往外看着,门前的一棵棵高大的树,都在往下滴着水滴。几只叫不上名字的小鸟儿,缩着脖子端着翅膀,瑟瑟地落在树枝上。树叶哗啦啦被风吹着,小鸟并不怕,也不飞走,也不鸣叫,只是瑟瑟地,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姥爷的小卖部,也很小,两间半屋子大。是灰瓦青砖垒成的,很古朴的样子。灰瓦的屋顶,屋檐边是一溜儿猫瓦,青砖墙的泥缝儿用白灰勾勒。远远一看,青山绿水间,有几间这样屋子立在山边,倒也古朴,素雅。小小院落,柴扉大开,门边是姥爷的亲自书写的:山间小卖部。白色的底色,红色的字迹,倒是显得尤其醒目与遒劲。
小卖部,说是小卖部,其实,最多卖的就是书本笔墨书籍什么的,别看在山脚下,却临近几所学校的,有小学也有中学,还有几所技术学校呢。
这里离着县城远,来买学习用品的人多。也有烟酒糖茶,也有一些如用百货的,不用说,小卖部的生意还可以的,足够我和姥爷姥姥生活用的,再加上姥姥喜欢种菜种稻谷,山间开垦出好几片土地,种菜种瓜种豆的,姥姥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
有时候,有学生穿得很破旧,却喜欢读书,来买学习用品,钱不足,或是根本就没钱。姥爷就摆摆手说:算了算了,下次吧。
有时候,姥爷得知学生家里困难,就主动帮学生些钱粮的。总是鼓励说:越是家里条件差,越要好好读书。不要分心,读好了书,将来一定会有希望的。
转眼到了上学的年龄了,我只得回家去上学了。舍不得离开姥爷姥姥,姥爷帮我整理书包,姥姥帮我整理行李,两位老人都是默默的,我知道他们也舍不得我呢。我就说,等我放寒暑假再回来,姥爷嘱咐我说:记得好好读书,好好听老师的话。
姥姥还说现在学生多幸福呀,老师不打也不骂的,对学生很宽松的,从前读书,学不会,老师是要打戒尺的嘞。
我听了,就问:姥爷,你读书时,挨过老师戒尺没?
姥爷笑了,说:没有,一次也没有。
姥姥说:放心吧,黛玉也不会的,也一定会学得很好的,我的外孙女儿,我知道呢。
姥爷说:还是那句话,好好读书,一定要刻苦。
难分难舍,还是回家去了。
时光匆匆,转眼我已长大了。
虽然中间也回来过几次,都是来去匆匆。当再此回到姥姥家时,姥爷却已经不再了,姥姥也早已搬回了村庄里,那间山脚下的小卖部也早不存在了。
常常的,我一个人独自向山间走去,清风习习,鸟语花香,山色依旧,溪水也依旧潺潺流淌,一切都是那般熟悉与亲切。仿佛间,还可以听到姥爷朗朗的读书声音:“人之初,性本善……”
我也随着读着,不知觉,泪水漫漫溢出,低低地说:姥爷,您教我的,我都牢牢记得呢。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