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闲时,我时常会把书柜里的相册一本本抱出来,翻开一张张看着。光阴似箭,一去不复返,但照片定格还原了那些精彩的瞬间和难忘的场景。往事如电影般一幕幕在脑海里浮现,思绪也跟着飞回到了从前。
  七岁那年,时值初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我一大早和小伙伴们吆喝着上山放牛,刚到坡上,家住寨子南面,与我同龄的王元元跑来对我们说,昨天下午,他爸爸一个好朋友扛了一架人多高的大照相机来他家了,要照相的赶紧去。我们这些山里娃,从小到大从未照过相,听元元这样一说,犹如哑巴讨老婆——说不出的高兴,早早就收工回家。
  刚踏进门槛,母亲就对我说:你二哥正要去叫你,刚才你王大叔来找你爸办事,说他一个照相的好友来了,照相技术好,收费又便宜。你赶快换件衣服,洗把脸,和你大姐、二姐一起去照张相吧。我心里正打着小九九,盘算着怎样给爸妈讲这事,没想到爸妈早知道这事,并允许我们去照相。可高兴的同时又有些忐忑,没有好衣服、好鞋子穿,怕照相难看。妈妈见我呆站着,好像猜出了我的心思,又看我头发乱糟糟的,进屋找了一顶二哥小时候戴过的黄色帽子给我扣在头上,然后对我说,其实这照相穿新穿旧没啥关系,照出来相差不大。再说你长得这么乖,脸白白净净的,肯定出相。
  听妈妈这么一说,我“噗嗤”一声乐了,洗完脸,跟在大姐、二哥他们屁股后头,来到了小元元家。唉哟,他家院坝里像办酒席一样热闹,村里男女老少,来了好多人。再看那赵师傅,年近中年,高大结实,正满脸笑容招呼着大家呢。那时村里没啥收入,一些人听到照一张相要五角钱,头摇得像拨浪鼓,哪舍得掏钱。还好,前不久,大姐种地喂猪卖力,爸妈奖给她两元钱,她听说来了个照相的,别提多高兴了。机会难遇,大姐愿意把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让我们几兄妹合影一张。
  照相时,赵师傅叫我们站成一排,大姐、二姐站两边,我和二哥站中间。那相机像小米斗一般大,下面有一个半人多高的三角架支撑着,相机上盖有一块暗红色的布。照相时,赵师傅把前面的布揭开,露出摄相头。接着又转到照相机后面,弯着腰,将头伸进布里,调好相机焦距,对准我们。随后站在相机左侧面,右手握着一个汤圆般大的椭圆型汽球,左手举起来,握成一个拳头,伴着口里 “一、二、三” 的呼喊声,拳头对应伸出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 ,话音一落,右手一捏手中汽球,摄相头灯光一闪,就算照好了。
  照完相,我站在相机前,好奇地打量着,感到那东西好生神奇。赵师傅见我没走开,以为我还要照一张,就对我说:“小家伙,还照一张吗?” 我赶忙回答:“想照,可我没钱。”他笑着走过来拉着我说,没关系,只是你脚上穿的鞋子是破的,大母指都露出来了,照全身相不好看,我给你照张半身相吧,免费给你照。我一听,心里乐开了花。随后,他叫我往前靠一点,站着别动,给我照了一张单人半身照。
  回到家,心里一直牢记赵师傅说的半月之后取照片的话,扳起指头一天天数着,盼望时间快点过去。果真,半月后的一天上午,小元元给我们送照片来了。那照片虽是黑白照,可照得一点也没走样。尤其是我的那张单人照。师傅在我的颈下边配了一串竹叶,脸白白的,眼睛大大的,满脸高兴的样儿,可爱极了。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弥足珍贵。我小心翼翼把它收藏在一个小木箱里。
  
  二
  因老家边远贫穷,自那次照相后,一直到我小学毕业都没照过相。上初二时,教我们数学的徐坤华老师有一台小相机,可他不轻易给学生照相,据说他不会冲洗照片,要把胶卷拿去城里照相馆冲洗,既麻烦,花费又太大。还是那次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春游时,我们才有机会照了两三张。令我终身遗憾的是初中毕业那一年,学校组织初三学生照毕业相,恰遇我生病躺在床上,浑身无力,没能去学校,毕业照上就没有留下我的身影。
  在流长中学读高中时,离学校不远的流长街上有一家照相馆,照相的姓苟,中年人,瘦高个头,是个独眼龙,照相时一只眼天生闭着。他照相仔细认真,一丝不苟,照相者准备充分后才照。我们几个玩得好的同学经常把生活费一分一角节省下来,找他照相。学校前面有一片茶山,茶山上有不少光滑的石头,印象最深的是我坐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手捧着书,掩映在翠绿的茶树中,充满朝气的那张照片。它不仅记录了我的青春和校园生活,还带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最难忘的是一次没成型的照相。那是一个夏天的周六,放学后,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满头大汗从学校回到家中。进门一看,大哥和一个陌生的年轻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唉哟,桌子上还放了一架小型照相机呢。大哥见我后,急忙站起来,对那年轻人说:这是我幺兄弟,在流长中学上高中。随后又对我说:他是我们单位的同事,名叫赵顺福,你叫他赵哥,他会照相。对了,你不是一直都喜欢照相吗?等会他给你照两张相吧。
  举眼一看,赵顺福身体胖胖的,脸白白的,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中等个头。听大哥这样一说,我顾不上擦去脸上的汗水,准备把书包放下,找一个好的背景照相。这时,赵哥立马站起来,拿起相机,笑着对我说,就这样照最好,这照片就叫《放学回家》。随即“咔咔”两声,光影一闪,就给我照了一张。然后又叫我坐在家里的书桌旁,装着读书的样子,又给我照了一张。随后,在院子里拍了一张全家照,还分别给家里其他人照了相。我本以为我那两张是很理想的照片,没想到,过了好久,大哥回到家中对我们说,小赵回去后操作不当,胶卷全曝光了。我听了心里很难过。大哥说,小赵是热心人,也想把相照好,照片没洗成功,感到是光屁股叹气——自愧丢人,许诺有机会再来给我们好好照相。
  后来,听大哥说,赵顺福父亲是南下老干部,是他们单位的领导。那时,供销部门是令人羡慕的好单位,烟、酒、白糖什么的都只能在供销部门购买。赵顺福在家里是独儿子,父母挺宠他,就给他安排了一份好工作。可他性格大大咧咧,成天贪玩,不把上班当回事,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父亲正直无私,骂他生在福中不知福,给了他处分。他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去县城开了照相馆,由于他待人热情,办事认真,把照相馆经营得风生水起。
  说也奇怪,我对于得而不至之物,总是难以忘怀。其实,我怀念的岂止是那两张未成型的照片,想得最多的是那个不安于现状,敢吃螃蟹的人。后来,我虽一直没见过他,但他的样子一直留在我心中。我时常梦想着自己长大后,像赵哥那样,敢想敢干,做自己喜欢的事。要是有钱了,就买个相机,给别人照相,或把最好的景物拍下来,最好能当一名摄影记者,把自己照的照片登在报刊杂志上。
  
  三
  参加工作后,对照相的喜爱只增不减。只要有机会,就会照上一两张,把工作、生活中难忘的场景记录下来。记得我工作的第二年,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妻子。
  有一天,我去她家玩,回家时她送我,刚好车站旁有一个照相馆,心想我俩即将步入婚姻殿堂,就和她商量来个合照。那年头,摩托车是稀罕物,我看到照相馆门前停有一辆摩托,一问是照相师傅的,就突发奇想,我坐在摩托车上,两手扶着车把,妻子在后面抱着我的腰,像骑车在路上行驶的样子,岂不潇洒。照相师傅见状,说这造型洒脱自然,比简单的排排照有意思。我和妻子听后,开心笑了起来,师傅眼灵手巧,趁机给我俩照了合照。那是我和妻子的第一张合照,也成了我俩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那些年,保存照片的方式是做一个镜框,把照片放在镜框里,挂在墙上。最直接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桌子上放一块胶垫,上面贴张白纸,可以摆大大小小的照片,然后用一块厚玻璃板盖上。但令我没想到的是我在息烽县原王家坪乡工作时,几个朋友来家里玩,趁我不注意,悄悄把玻板下的几张珍贵的照片取走了。那些照片只能留在我的脑海里。
  说实话,当我看到别的同事胸前挂着相机,走到哪里拍照到哪里,心里好生羡慕。想买一台照相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可工资低,心有余而力不足。1996年6月,我调息烽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工作后,工资增高了一些。有一天,我去省城开会,狠心花了一个月工资,在省城外贸大楼买了一部索尼牌傻瓜相机。有了相机,我首先想到的是回家里给父母及家人照相。那天,秋风习习,天气晴好,我给父母分别照了一张单人照。没想到,事隔半年,父亲生病辞世。因家境贫寒,父亲从未照个相,这是第一次照相,也是父亲一生留下的唯一的一张照片。
  自从有了相机,出去游玩时就不用蹭别人照机,可以随时随地拍照。不过,我照相技术一般,刚开始给别人照相时,时常有一半是地面,或者只照了半张脸,别人见后,哭笑不得,自己也认为是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于是我在工作之余,不断向专业人士讨教,不断实践,照相技术越来越好。外出旅游时,总会把一幕幕“美”的瞬间拍下来,留作纪念。现在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手机的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能拍出各种各样精美的照片,比原来的照相机方便多了。我又把手机当成相机,只要看到优美的景色,有趣的画面,就会顺手拍下,放入朋友圈里,与大家分享。
  时至今日,一部手机走天下,人人都会拍照。照相越来越简单容易,可它失去了原来照相那份等待的快乐和意义,我还是怀念过去照相的日子。那些珍藏的旧照片,留下了我多年来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成为永恒的记忆,让我终生难忘……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一 落叶,是季节的精美信笺,一枚枚落叶从深秋翩然走来,以最美的姿态和从容的步伐。 落叶是大自然的魔术师,总是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深秋,叶的颜色从绿变黄或者变红,然后,离开...

一 一只蜗牛是怎么爬到洗菜池里的,我不得而知。 下班急匆匆回家,拎起刚买的蔬菜,挽起袖子走向洗菜池,就看到这只把自己拉得长长的软件动物。心一下子缩紧,丢下装菜的塑料袋跑回客厅,...

银杏绿了又黄了,岁月便在不经意间流逝。眼下秋已深,银杏叶子金黄一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不悲秋,只是想起银杏地里曾经的故事,羞于启齿的往事,总会隐隐地心痛。 上世纪九十年代...

10月31日至11月7日,我有幸参加原34668部队老战友开展为期8天的故地重游活动。紧凑的行程,总觉得时间过得快,感觉没聚好,没看够,没玩好。尽管如此,还是感慨颇多,归纳起来有以下6个关键词...

一 在那个小村上,住着一位65岁的老太太。她的头发如银丝般闪着光,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她曾有一个温暖的家和一个慈祥的老伴,但命运的无情让她失去了这一切。老伴的离世,就像一场突...

把石头向上推,很难;使石头从山上滚下来,很容易。风吹雨打,地质运动,甚至一声咳嗽,一时的不耐烦,都足以引起石头顺坡下滑。坚持一样东西,只需要一种动力,抑或一个理由;而放弃一...

走在秋日的明媚里,感受着天高云淡,心情如天空一样高远、空灵。即便偶有一阵风吹来,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寒意与怅然。人间有朝暮,落叶已惊秋。其实秋来时岁月的回眸并未走远,总有些风景...

一个村庄的脱变 一 一直以来,有一个念头在折磨着我,它折磨了我很久很苦。我一定要抽空到一个叫过湾的地方去看看,这个地方位于舒城县的东北角,离县城大约20多公里,是南港镇和百神庙镇...

客旅西宁厦门一路攻略 蒲萍 西宁市是座美丽的都市,她是青海的省会。我在西宁旅游了一个月,所以我爱这个城市。西宁有美丽的青海湖,得天独厚的湖光山色。 西宁紧邻新疆咫尺,新疆享有水...

◎芥菜丝和柿饼 周日下午,我在家中忙碌着,一心想要腌制出完美的芥菜丝来。刚才,小区门口的小贩叫卖着新鲜的芥菜疙瘩,价格便宜得令人惊喜,我兴冲冲地买了六斤,打算将这平凡的菜根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