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年轻人,一看到汇票二字,可能只是从电影、电视剧,小说里了解到老板大笔一挥,刷刷刷地写上一串数字符号,然后拿到银行去汇兑,它就会变成一沓沓的现钞了,这里可是支票;还有如今的手机银行一开通,或者是微信一转账,纵使你远在千里,分分钟钟,24小时包管你帐上会得到一笔钱,随时随地可以去银行,跨行也行,还有ATM机上去取用,这就像把钱放在口袋里一样方便得很。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村镇,在大哥大都是凤毛麟角的年代,有钱人腰上挂个pp机,走在路上屁股都会傲骄地翘起来的时候,正是农村人外出打工的鼎盛时期,老幼留在家里,挣得的工钱,大多数是以汇票的形式寄来,不比现在可以手机微信转帐等。
  汇票就是从外地汇过来的钱。用汇票形式,加上户口簿,后来还有身份证作为汇兑的凭证,那个时间段都是邮政汇票。中馆,狮山,万户,芗溪,南峰五个乡镇在外地打工的人,都是把钱通过外地的邮政所汇票到中馆邮政所。到了中馆邮政所,有邮政的邮递员把汇票再送到每个人家中,然后家人又拿着这个汇票再到中馆邮政所汇兑现金。
  那几年,刚好我家属在中馆镇街上开了一个小店,而中馆邮政所又在我家小店的旁边。特别是下年,天寒地冻的,来得早的人,凌晨四五点就到了,邮政所旁边就不断有脚步声,夹杂着断断续续的说话声,从店面木板门的缝隙中,还有店屋盖着的石棉瓦的间隔中传来,有男人的,也有女人的,还有老人的声音,他们都在小声地说着在外地的丈夫,儿子,女儿,或者是老婆,这次汇了多少钱来,还有上次的汇票是多少。
  这些人,远的要走三十几里路,摸黑赶到邮政所排队,等到8:00上班的时候,又拿着送到手中的汇票从邮政所兑现金。有时候,人家半夜摸黑赶来排队,结果轮到自己汇兑的时候,邮政所又没钱了。这样只好第二天再来,这早也白赶了,队也白排了,路也白走了。
  有一次有位老人半夜跑来排队,结果轮到他汇兑的时候,才发现放在枕头底下的汇票没有带过来,气得他大哭一场,这一趟白跑了;还有一位十三四岁的女孩,父亲得病走了,母亲在外打工,她和奶奶在家相依为命,等母亲寄来的汇票给奶奶治病,结果她把一直攥紧在手心里的汇票给弄丢了。后来在一起兑汇票的人,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硬是自发地你1元,他2元不等,很快就凑成了近100多元给女孩带回家去,让她先给奶奶治病。当时女孩用随身携带的一张纸,一笔一划地把凑钱人的名字都一一写在纸上,说不写上凑钱人的名字,她就不收这些人的钱。她的奶奶一直教育她不能要别人的钱,这些钱算是借,以后再还给人家。
  现在很多人都不记得,也不知道中馆邮政所前曾经发生的这一回事了。十多年以后,你经常会在当地媒体上看到一位身穿爱心红背夹,头戴爱心小红帽的女孩,穿行在各乡镇的敬老院,奔走在孤残寡困难家庭的爱心天使,有人认得她就是当年弄丢汇票的那个女孩。
  当时兑汇票的人们,自发的一百多元的爱心凑,不但给了少女奶奶治病的钱,还在少女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爱心的种子。这棵爱心的种子慢慢的在生根、在发芽、在开花、在结果,而且结出了一件件善行、一颗颗善果。后来了解到这位女孩她从高中起,直至大学毕业,到参加工作至今,她一直在做义工,利用节假日,空闲时间献爱心,用善行,爱心回馈社会,回报当年那些给她爱心凑的人。你能看到当地那里有因难,那里就有她风尘仆仆前往献爱心的身影。
  当时还有一位瘦高个,下颌上长着一绺花白胡子的卢姓老人,那个时候他已经有七十古来稀,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精神饱满,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只是当门两粒,还是三粒牙齿掉了,难以关到风,吐出来的字很走调,要认真地听他讲才能听得清楚他所说的话。以前他在景德镇撑船,船运公司的职工,后来解散了,他又到建筑公司,直至退休,一个月的15号单位会按时寄来他的退休金汇票。每个月他都会带上邮递员送给他的汇票,从狮山卢家走上近10公里的路程,来到中馆邮政所领取退休金。好在退休金工资之类的汇票和在外地打工的人汇票不在同一个窗口,还不用排队,一到就可以领取。
  我记得他一领到钱,会到我店里坐上一会儿,买上一些生活必需品,一边喝茶,一边稍事休息,一边讲他在景德镇撑船摆渡时的故事。他讲当时自己15岁的时候就跟着人家跑去景德镇谋生,开始帮店家烧砖窑,做瓷胚,后来他又跑去昌江渡口撑船。在家里的时候,他就一直跟在父亲打鱼的船上,卢家的南面就是浩瀚的鄱阳湖,撑船他从小就在行,不用学,一手一只船浆在水面上会弄得哗哗地响,小船会像箭一样向前行驶。
  那时有一个经常过渡的女孩,跟他年龄不相上下,经常会坐他的船从昌江东面到西面的窑里去做胚。有一次女孩走得匆忙,忘记带坐船的钱,他就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1角钱上交公司,把女孩渡了过去,下班的时候又渡了个回来;还有一次,女孩坐在船上发着高烧,过去叫做打摆子,也叫打疲寒。在人家都避之不及,生怕被传染的情况下,他二话不说,请了假,雇了脚踏车把女孩及时送到了医院。医生讲要是再晚一点,后果不堪设想,那个年代,有因为打疲寒送医不及时,丢了性命的。
  这样一来二往,女孩就对他产生了好感,慢慢地相爱了,后来两个人就走到了一起。女孩就没有再在砖窑里做胚,也来到了船运公司,后来又一同到了建筑公司,干点小活,直到退休又同他一起回到了老家卢家。老人在讲这些过往的故事的时候,双眼闪闪发亮,冒出星星点点,表情非常兴奋,内心特别激动,仿佛又回到了青春年少,在昌江渡口来回摆渡荡桨的日子。他的青春岁月,他的情感恩爱都在记忆的时空里一一倒流,他替女孩付船费,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带女孩去治病,根本没有想到女孩日后会嫁给他,伴他一生。每每讲到这里,老人都会幸福得用手去摸一摸下颌上抖动的一绺长胡子,并发出爽朗的笑声,仿佛又恋爱了一回。
  那时我也会被他所说的幸福情绪感染,加上咱俩又都是狮山人,有一种骨子里的亲切感在,那就是乡情吧!我就陪他一起哈哈地笑起来。老人讲当时自己一个在外飘荡的穷小子,上无片瓦,下只有渡船可以立足,没有想到还有这个福报,上天居然会赐给他一个出生在城里姑娘的爱情,而且还不顾家人的不同意,毅然决然地嫁给了当时手中只有会摆弄船上一双木桨的农村人,真的不敢去想象。好在后来不用划桨用船过渡了,船上都有发动机,再后来在昌江上又建桥了,不用再摆渡了,他就去建筑公司上班了,一直到退休。儿女们都留在城里工作生活,有了各自的家。自己两口子就回到了老家,过起了儿时的田园生活,间或去城里看看儿孙们,说着这些往事的时候,老人心中的喜悦,不断地洋溢在他的脸上,丰盈在他的肢体动作上,满满的甜蜜。这个过去了的故事,他讲了一遍又一遍,从不厌其烦,每次都有新的意境。
  老人讲他一生非常满足,一双赤脚来到瓷都景德镇撑渡,上天赐给了他一位女孩,有了一个家,如今儿孙满堂,在老家月月还有汇票寄过来,知足常乐。我说是啊,过去很多人去了景德镇,甚至是去外地谋生的,不少人都杳无音信,更别说成家了。我家就有一位叫育德的小爷爷,兄弟俩吵嘴之后负气外出景德镇,一直到曾祖母哭瞎了双眼,盼着他归来,最后带着遗恨离世,也没有看到他儿子,我家的小爷爷育德回来。为此我还专门写过一篇《小爷爷育德》的文章,在当地媒体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我说你卢老人家是幸运的,又是幸福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想到如今各个乡镇都有银行、ATM机、邮政储蓄,还有手机银行都可以转帐的多样方式。不管你身在哪个城市,纵使远在千里,不讲分分钟钟,至多24小时之内会到账的便利,感觉发展变化之快。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却时时会想到,那些年在中馆邮政所门前,起早摸黑赶二三十里路,排队兑汇票的人们的艰辛;想起那个长长的队伍,想起那个因把汇票放在枕头底下,白跑一趟,不停地哭泣的老人;想起那个为弄丢汇票的女孩,人们自发的一百多元的爱心凑;想起那位古来稀的老人,以及他来兑汇票时,所讲的他撑渡时收获的爱情故事。
  不知道这位老人还在不?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医又方便,退休金年年增加,再也不用去中馆邮政所兑汇票了。坐在家里,一个电话,手机一刷一点就能收到所需的钱和物。
  一个人不管在何时,也不管在何地,只要心存善念,行有善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总是对的。纵使你没有想到会有回报,那幸福也会随着你而来。一颗善行的种子,它会落地开花,结果,善行四方。
  汇票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确实给外出打工的人们带来了便利,除了带现金回家,汇票是最直接的、唯一快捷的流通方式。如今汇票就和过去的银票、粮票一样,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历史,只留下了那个弄丢汇票的女孩的故事,当年播种的爱心在延续;还有那位撑渡老人的美好爱情故事在流传;不,还有那个白跑一趟的老人哭泣声,再也不会出现了。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一 落叶,是季节的精美信笺,一枚枚落叶从深秋翩然走来,以最美的姿态和从容的步伐。 落叶是大自然的魔术师,总是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深秋,叶的颜色从绿变黄或者变红,然后,离开...

一 一只蜗牛是怎么爬到洗菜池里的,我不得而知。 下班急匆匆回家,拎起刚买的蔬菜,挽起袖子走向洗菜池,就看到这只把自己拉得长长的软件动物。心一下子缩紧,丢下装菜的塑料袋跑回客厅,...

银杏绿了又黄了,岁月便在不经意间流逝。眼下秋已深,银杏叶子金黄一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不悲秋,只是想起银杏地里曾经的故事,羞于启齿的往事,总会隐隐地心痛。 上世纪九十年代...

10月31日至11月7日,我有幸参加原34668部队老战友开展为期8天的故地重游活动。紧凑的行程,总觉得时间过得快,感觉没聚好,没看够,没玩好。尽管如此,还是感慨颇多,归纳起来有以下6个关键词...

一 在那个小村上,住着一位65岁的老太太。她的头发如银丝般闪着光,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她曾有一个温暖的家和一个慈祥的老伴,但命运的无情让她失去了这一切。老伴的离世,就像一场突...

把石头向上推,很难;使石头从山上滚下来,很容易。风吹雨打,地质运动,甚至一声咳嗽,一时的不耐烦,都足以引起石头顺坡下滑。坚持一样东西,只需要一种动力,抑或一个理由;而放弃一...

走在秋日的明媚里,感受着天高云淡,心情如天空一样高远、空灵。即便偶有一阵风吹来,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寒意与怅然。人间有朝暮,落叶已惊秋。其实秋来时岁月的回眸并未走远,总有些风景...

一个村庄的脱变 一 一直以来,有一个念头在折磨着我,它折磨了我很久很苦。我一定要抽空到一个叫过湾的地方去看看,这个地方位于舒城县的东北角,离县城大约20多公里,是南港镇和百神庙镇...

客旅西宁厦门一路攻略 蒲萍 西宁市是座美丽的都市,她是青海的省会。我在西宁旅游了一个月,所以我爱这个城市。西宁有美丽的青海湖,得天独厚的湖光山色。 西宁紧邻新疆咫尺,新疆享有水...

◎芥菜丝和柿饼 周日下午,我在家中忙碌着,一心想要腌制出完美的芥菜丝来。刚才,小区门口的小贩叫卖着新鲜的芥菜疙瘩,价格便宜得令人惊喜,我兴冲冲地买了六斤,打算将这平凡的菜根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