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也被叫做红芋,地瓜等。在日常生活中,地位几乎和土豆差不多。在很多地方,是仅次于面粉的主食,在粮食短缺的年代,可以代替粮食充饥。红薯也可以被做成各种美食,比如烤红薯,蒸红薯等。在现在物质丰富的时代,红薯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很多时候人们被要求多吃杂粮,红薯更是成为很多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我的老家位于渭北旱塬,靠天吃饭。记忆中,老家人似乎不种红薯,只种土豆。估计是气候不行,或者是那时候自留地比较少,大家觉得还是种土豆更实惠一点-----土豆既可以当菜吃,也可以当主食,而且相比红薯来说,吃了胃里不太作酸吧。总之,小时候红薯对我来说就是奢侈品。每年秋冬季节,泾阳或者三原的人-----我们叫山前里的人,套着马拉车,拉着红薯到我们村子里来,用他们的红薯换我们的土豆。那时候大家都没钱,所以会物物交换。按照大家都能接受的比例,各自获得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那时候粮食紧张,似乎烤红薯是一种浪费。更多的是削了皮,切成小块,放在开水里煮,然后给水里下点玉米榛子,熬成稀粥,然后喂饱一家人。老家还有一种吃法:红白喜事的时候,吃席的时候,最中间的一道菜被叫做“品”。往往是在大碗底下放好多油炸的红薯块,这些红薯用蜂蜜浸泡过,很甜,上面覆盖一层两厘米左右厚的五花肉(也是油炸过,并且抹了蜂蜜的)。那种切成两厘米左右见方的小块肉,肉皮朝上,红彤彤的颜色,看着都香。那道菜曾经是很多人的最爱。对于能吃肉的人来说可以大饱口福,对于不爱吃肉的人来说,浸透了肉汁的甜红薯却是舌尖上的美味。
  上高中的时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虽然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实施好几年了,粮食是够吃了。但是我们家的经济情况依然不够好。除了父亲每个月的三十块钱工资,再就是家里的几亩薄田,基本没有别的经济来源。加之父母身体也不好,所以我不能有太多要求,只能满足于不饿肚子就行。记得那时候,学校门口经常有农民担着担子卖那种很小的蒸红薯,我口袋里常常是空的,虽然有时候也眼馋,但是常常会默默地走开。我的一个关系好的同学,家里条件可能相对来说比较好点,她常常会买一些小红薯来解馋,偶尔也会给我吃点。我因为没有钱去还人家人情,也是常常拒绝。这是我中学时期关于红薯的一点记忆。
  后来在西安上大学的时候,我跟一个关系好的舍友,常常下午从学校走到小寨,逛一圈,然后再走回去。每次几乎都是一个样。买一个或者两个烤红薯,二两瓜籽,俩人边走边吃,那时候的红薯真好吃啊。我们几乎连红薯皮都舍不得扔掉。那些烤红薯,成为我记忆中难以磨灭的美好。
  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挣的钱少,要养孩子,养两家老人。记得过年的时候,大姐经常会给我捎些红薯来。自己舍不得吃,准备留下过年的时候招待客人。结果因为老家的房子特别冷,加之过年期间人都回老家了,房子里没有烟火气,更加冷了。等到过完年,满心欢喜地准备招待客人时,发现红薯全坏了。这时候才知道,红薯不能受冷。
  这几年,年龄慢慢大了,加之多年的生活习惯,觉得粗茶淡饭才是最好的,能消化,吃了也舒服。所以,每年,我们吃的红薯加起来差不多有一百斤了吧。当然,最多的吃法也是烤红薯。而且还知道了一种红薯叶子的吃法:把红薯叶子洗干净,切碎,加入调料,拌上面饭,蒸成麦饭。出来后再加点蒜蓉,用热油泼一下,简直太好吃了。吃到嘴里滑滑的。尤其是对便秘,效果特别好。
  红薯性味甘、平,可以补益脾胃,生津止渴,养血下乳,通利大便。适用于脾胃虚弱,少气乏力,烦热口渴,产后缺乳,大便秘结等。营养分析表明,红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钙、磷、铁等。红薯所含的赖氨酸,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红薯与米、面混吃,可以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红薯所含的纤维素可吸收肠内水分,预防便秘,防止肠癌发生,还可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红薯含有具有延长寿命和防癌作用的去氢表雄酮,可以调节人体激素水平,防止癌症发生,从而延长人的寿命。
  红薯适合和粳米,白萝卜,牛奶,南瓜,螃蟹,虾,土豆,玉米,山药,牛肉等搭配,有补益脾胃,通利大便的功用,适用于产后大便秘结,缺乳等。红薯和白萝卜搭配有养阴生津的功用,适用于酒醉烦渴,小便不利等。红薯和牛奶搭配可促进牛奶中钙质吸收。红薯和南瓜搭配可以保护胃黏膜,帮助消化。
  吃红薯要注意以下事项
  红薯性味甘甜,故中满者不宜多食,以免引起腹满胀气。红薯含有许多糖分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宜选用。平素不能吃甜食的胃病患者,不宜多食。吃红薯粥时,要趁热服食,冷后吃或吃后受凉,易引起泛酸,烧心。
  固然,红薯没有土豆那样在世界范围广泛使用。而且吃多了会胃里反酸,会有副作用,但是,又有哪种食物是万能的呢?什么东西都是有利有弊,只要我们把握好量,记住那些禁忌,对于喜欢的人来说,它依然是不可或缺的美食。过去,人们物质匮乏的时候,是有啥吃啥。现在,物质这么丰富了,人们更关注健康了,所以就会什么对于健康好,才去吃什么,有选择的吃,而不是纯粹填饱肚子了。所以,喜欢是一方面,是否适合你又是另外一方面。如果你喜欢红薯,刚好也适合吃红薯,那就多吃红薯吧!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一 走出车站,踏上几级弧形的阶梯,一座繁华的城市耸立在我的眼前。 宽阔的街道,高低错落的楼群,各种车辆鱼贯而过。虽然是冬季,寒风料峭,但行走的人们依旧带着各自的微笑。尤其是那些...

血和泪不仅仅是人所特有的,动物也是有的,连猪呀狗都有的东西便是贱货,所以,人们对于血和泪,也不再有多少尊重,多的则是调侃,看电视里的血与泪,常常被伟大的艺术家们摆拍出来,成...

每逢佳节倍思亲!与亲人天隔一方,最怕的就是过节。尤其每当过春节的时侯,思念之情也就无法抑制地涨潮。春节就象一个想家的节点,更是一种温柔的情丝,总是连起异乡与故乡。故乡是一个...

11月25日黄昏,妻说女儿明日要回广州,何不乘月去尚禺谷。没等我表态,她就跟女儿说,听人讲那里的夜景如何如何迷人,不输广州公园。我想,夜游,感受肯定不同寻常。过潕水大桥,左拐几百...

黑龙江春天的脚步,总是姗姗来迟。到了四月下旬,被冰雪覆盖一冬的黑龙江终于开始解冻了,进入了一年中第一次流冰期,江面上飘浮着大块大块冰排,一起顺流而下,在宽阔的江面上流淌。 每...

寒冬腊月,山乡农忙稍歇。到了腊月二十三,出门在外捞世界的乡邻们都陆陆续续地回归,亲人团聚。于是就开始筹备过大年。二十三掸蓬墉,二十四赶长工,这句话说的是到了腊月二十三,要清...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潜心研究,其乐无穷。 我是一个喜欢咬文嚼字的人,今天就这个“子”字,谈一点自己的感想。 说到“子”,一般人首先想到的大概是儿子。国人非常重视亲情,家庭观念浓厚...

我最早认识的炉子,是我家的炕炉子,也叫地炉子。炕围子窝进去一个槽,炉膛就在这个槽里,炉坑在炕围子外的地面上。炉膛和炉坑连着。也有的人家,干脆把炉膛也放在地面上。为防止家人进...

【题记】:你能送送别人,那个都是一件大幸事的呀!那么,您,几时也能送送自己的呢? 今晨,不知为何,我也就想到此话题的也……还是?也许,就是我的气数已尽?还是弹尽粮绝?还是病入...

一 一直觉得赤峰很牛气,一座地级城市便敢冠名“中国赤峰”。这多少需要几分勇气和魄力,最主要的是赤峰人的牛气不是信口而来。 前些年,我一共两次造访赤峰,都是应同学老牛的邀约。那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