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岁的我,却意外地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自学中医。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的兴趣无疑是被那些发黄的医书页面所吸引。家人对此一笑置之,仿佛这只是我又一个三分钟热度的新奇玩意儿。但他们不知道,我心中的这把火,已经悄悄燃烧起来。引用我先生的评价“半吊子医生”,我不是科班出身,没有行医从业资格证,但拥有一颗炽热心灵,对抗着家人们半信半疑的眼光,我的双手,开始了它们的神奇旅程。
  故事始于我母亲的失眠与脾胃之病。每当夜幕低垂,城市进入梦乡,但我母亲的夜晚是长长的,饱受失眠的折磨。而我们在第二天早晨看到她的充满血丝的眼睛,总是带着等待日出的疲惫。是的,疲惫,比病痛更令人难以承受。吃过汤药,吃过阿普唑仑,睡是睡着了,但本就胃气弱的母亲脾胃连带着刺激的更加难受。
  于是,我想我们总把修复生命的任务毫不犹豫地交付给医生,为什么不自己也想点办法呢?本着这个心态,我开始自学中医。无论是古典医学基础,还是当下穴位点按、腹诊等,我都认真研读,一次次在自己身体上体验不同穴位它的酸麻涨痛的感觉。我开始给母亲按摩,后来又学了耳穴治疗,我按病症的反射区,在小小的耳朵相应部位悉心找寻痛点,从而撬动病基。同时我细细把脉,母亲瘦弱,湿气不明显,指下发现脉管里有隐隐颗粒状,我知道这是血瘀的症状,我对症用上三七和丹参,再加上祛寒的肉桂、补骨脂,和祛痰的半夏和川贝,每样至多0.2克,用量安全,像服用“速效救心丸”似的在舌下含服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经过多方治疗,母亲的失眠得到改善,常常是轻轻点按着耳穴,听她细细的呼吸,在点按几分钟后,往往是这样的情况,再问她痛不痛时,答非所问。我就明白母亲已开始浅睡了,于是轻手轻脚地关灯,退门而出,让母亲自己安静地睡个好觉。
  药粉的味道虽不甘甜,但母亲依然很信任地服用。这让我非常欣慰,这更是我对中医深刻认知的第一次肯定。通过母亲病情地好转,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古老医书中的智者们在点头微笑。我不是医生,也许在别人眼中,我学的不过是些鸡肋的技艺。但在这一刻,我的内心充满了骄傲。我知道,这是一个开始,家庭疗愈的奇迹才刚刚开启。在家人们渐渐消散的怀疑和逐步建立的信任中,我,这个半吊子医生,也许真的能拥有一次属于自己的小小奇迹。
  
  二
  然而,挑战与怀疑总是并行的。当我把这些带着古风的治疗方式应用到我的先生身上时,他那个顽固的痔疮,就像是测试我们婚姻的小怪兽。起初,他坐拥着医院的诊断书与药方,对我的中医之道半信半疑。他的不屑,像是一道道隐形的壁垒,将我们的理解与信任隔开。
  俗话说“十人九痔”,表明了痔疮的普遍性,巧得是,他也在那个九之内。若分析原因的话,我不知是不是和他十多年的游泳有关,尤其冬泳,养成的寒湿体质;加之坐着工作的时间较长,还有偶尔还会喝酒,一喝酒就犯病。因此我常在他每每出去吃饭时,扯耳朵嘱咐,千万别喝酒啊。他每次都痛快答应,但这落实起来往往南辕北辙,怎么说呢,就像小学生对老师布置在家好好学习的教育,小学生一回家却在家偷偷打游戏似的,不听话呢。同样呢,他一旦在外面玩得高兴起来,我的话也就当耳旁风了。因此,先生的痔疮,那个始终不愿提及的家庭话题,终于在一次酒后的偷溜中暴露无遗。
  同事朋友中的“痔友”众多,他们的故事在他耳边绕梁,他们亲身体会的多年传统的结扎、省城医院的切割手术,每一种选择背后都似乎藏着无尽的痛苦。诸如老王的描述切割手术“痛不欲生,生不如死”,成了他拒绝手术的坚固盾牌。我明白,每一次痛苦的反复,都像是在他心上刻下深深的痕迹。但是,我还是不明白的是,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控制不住地喝酒呢?
  再不听劝,好歹地也是在一起过了半辈子的人了,我决心好好帮他治疗下。作为一个自学成才的半吊子中医,我知道,这一次,不仅是对疾病的挑战,更是对亲情和信任的考验。在他一次次的否认中,我依旧坚持我的治疗,从脉诊到耳穴,每一步都谨慎而坚定。我的手法可能不像那些白衣天使般娴熟,但我的每一次按压,都蕴含着深深的关爱。
  把脉,明显的寒湿体质,脉象呈现出的是脉管凉凉的,且不清晰,“像云像雾又像风”,根据脉象配制小药粉,人参、黄芪各0.2克,吴茱萸0.2克,白术0.1克,茯苓0.1克,肉桂0.2克、枳壳0.2克,他很听话地服下,倒不怎么抗拒。但耳穴点按时,刚点了一个穴位,他恐惧起来。刚开始时,他像是受到惊吓的小鹿,痛叫声中透露着对我的不信任。他甚至以为我在报复,我却只能用更多的耐心和细致去回应。我现在深刻地理解当今社会存在的医患关系紧张问题,不仅体现在医院里,也体现在家庭中。而让一个患者真正地信服你的医术的最有力证据,就是效果,它比任何苍白的语言都有说服力。我告诉他,“痛是疗愈的先声”,就像是春天里嫩芽破土而出前的颤动。比起打麻药动手术来说,这点小痛可以忽略不计。
  那天经过耳穴治疗,当他感受到了自己身体的变化,当那被湿气和寒气侵蚀的“门”终于感到了一丝暖意,我知道,我那把医术仗剑终于展现了它的力量。他的脚心开始出汗,像是体内多年的湿气在找到了出路。而患处的不再疼痛,似乎是他身体深处的感激。
  就在我以为先生会再次嘲笑我的治疗时,他那被痛苦扭曲的面容竟悄然舒展。"门"处的热流、脚心脚掌的汗水,这些都不再是我单方面的期望,它们成为了疗效显现的有力证据。那天,先生第一次对我这“半吊子医生”致以谢意,语气中竟透露出一丝丝得意与感激。
  每一次治疗的过程都是一场静默的辩论。当我把脉,调配药粉,逐一点按穴位,那份专注比起任何言语都来得有力。每一次,他的痛苦都在我的指尖消散,直到有一天,那道隐形的壁垒在温暖的笑声中轰然倒塌。那句“你嘴不承认,但你的‘门’很诚实地告诉我,你又喝酒了”成了我们之间的笑话。
  我知道,无论是母亲还是先生,我已经收获了家人的认可,这比什么都重要。即便外人眼中,我只是医术平庸的业余爱好者,但在这个小小的家庭舞台上,我却是那个能带来微笑和康复的“医生”。
  
  三
  时光荏苒,春去秋来,先生的“门”愈发稳固,不再频繁地向我们报警。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我用我的手,我的药粉,还有那几分匠心,织起了一个个温暖的故事。日复一日,每当夜幕低垂,家的灯火温柔地亮起,我会坚持为亲人们治疗,他们也渐渐习惯了那些刺痛感,甚至能在我的点穴之间找到些许的乐趣。
  我依旧是那个认真严肃,带着几分孩子气的“半吊子医生”,在耳穴反射区上寻找着最能触动他心弦的点。他则在我的指尖跳动中,学会了与病痛和解。就在这样平凡而温馨的夜晚,我发现,我们家的每一个角落,都染上了治愈的色彩。那沙发,那茶几,甚至是那些时不时探头探脑的绿植,都在默默地见证着我们的变化。家,不仅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更成了治愈心灵的圣地。
  如今,当我们回首这段旅程,所有的疼痛和不解都已烟消云散。先生再也不抗拒我那“纯属好奇心作怪,只要不添病”的治疗方法,甚至在茶余饭后还向朋友夸赞起我的妙手回春。
  在生活的大海中,我们都是小舟中的水手,而爱与信任则是那永不息的风,引领着我们穿过波涛,抵达彼岸。曾经,我们以为病痛是无法逾越的山岳,却不知,在细水长流的关怀中,它们早已被温柔化解。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治疗方法,或许不那么专业,不那么理想,但只要有爱,有信任,便足以撑起一片天空,让家成为最温馨的医院,让每一次的治疗,都充满了匠心与温情。
  随着家中的痛苦和争执被渐渐化解,我在这家庭的港湾中继续前行,即使我只是一名半吊子医生,我的医术或许不完美,但对于家人的爱与治愈,我永远自信满满。在这场家庭中的疗愈旅程上,我终于明白,最好的药方,是由耐心、信任和爱精心调配出的。
  
  2023-11-8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一 落叶,是季节的精美信笺,一枚枚落叶从深秋翩然走来,以最美的姿态和从容的步伐。 落叶是大自然的魔术师,总是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深秋,叶的颜色从绿变黄或者变红,然后,离开...

一 一只蜗牛是怎么爬到洗菜池里的,我不得而知。 下班急匆匆回家,拎起刚买的蔬菜,挽起袖子走向洗菜池,就看到这只把自己拉得长长的软件动物。心一下子缩紧,丢下装菜的塑料袋跑回客厅,...

银杏绿了又黄了,岁月便在不经意间流逝。眼下秋已深,银杏叶子金黄一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不悲秋,只是想起银杏地里曾经的故事,羞于启齿的往事,总会隐隐地心痛。 上世纪九十年代...

10月31日至11月7日,我有幸参加原34668部队老战友开展为期8天的故地重游活动。紧凑的行程,总觉得时间过得快,感觉没聚好,没看够,没玩好。尽管如此,还是感慨颇多,归纳起来有以下6个关键词...

一 在那个小村上,住着一位65岁的老太太。她的头发如银丝般闪着光,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她曾有一个温暖的家和一个慈祥的老伴,但命运的无情让她失去了这一切。老伴的离世,就像一场突...

把石头向上推,很难;使石头从山上滚下来,很容易。风吹雨打,地质运动,甚至一声咳嗽,一时的不耐烦,都足以引起石头顺坡下滑。坚持一样东西,只需要一种动力,抑或一个理由;而放弃一...

走在秋日的明媚里,感受着天高云淡,心情如天空一样高远、空灵。即便偶有一阵风吹来,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寒意与怅然。人间有朝暮,落叶已惊秋。其实秋来时岁月的回眸并未走远,总有些风景...

一个村庄的脱变 一 一直以来,有一个念头在折磨着我,它折磨了我很久很苦。我一定要抽空到一个叫过湾的地方去看看,这个地方位于舒城县的东北角,离县城大约20多公里,是南港镇和百神庙镇...

客旅西宁厦门一路攻略 蒲萍 西宁市是座美丽的都市,她是青海的省会。我在西宁旅游了一个月,所以我爱这个城市。西宁有美丽的青海湖,得天独厚的湖光山色。 西宁紧邻新疆咫尺,新疆享有水...

◎芥菜丝和柿饼 周日下午,我在家中忙碌着,一心想要腌制出完美的芥菜丝来。刚才,小区门口的小贩叫卖着新鲜的芥菜疙瘩,价格便宜得令人惊喜,我兴冲冲地买了六斤,打算将这平凡的菜根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