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流水一样逝去,社会也在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已经步入老年的一代人,享受着社会的福利,每月都有退休金入账,吃穿不愁,高枕无忧。这是我们这代人早年的梦想,如今,都如期实现了,我们特别知足。
  几十年的风霜雪雨,吹散、磨灭了好多记忆,或苦、或乐、或酸、或甜,都已经成为过眼云烟,淡去了。可是,有些事情却深深刻在脑子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鲜活。
  一
  那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正是三年困难时期,家家缺吃少穿,生活特别拮据,可以说是捉襟见肘。
  我家东院三间正房,住着姓白的一家人,他家房子多,人口少。东侧住着白大爷、白大奶老两口,西侧住着白大叔、白大婶和一个孩子三口人。房子的西侧和南面是两个偌大的菜园子,里面种了好多蔬菜、玉米和向日葵等作物。
  白大奶是个有文化的人,她个子不高,一头白发,白皙的皮肤。没事儿总爱戴着一副老花镜看书,等她摘下花镜时看人总是眯着眼睛,面容慈祥可亲。
  他们一家人生活很富裕,在我们邻居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当时,我家已经六口人了,父亲一人挣工资,每月42元钱,母亲在家编苇席,补贴家用。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有缺钱的时候。记得有一次,父亲刚刚开了工资,他把工资袋放到裤子后边的兜里,继续干活儿,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工资袋掉了出去,父亲也不知道。回到家里,想把工资交给母亲,才发现工资袋不见了。这是我们一家人一个月的花销啊!父亲急的眼睛通红,母亲赶紧说:“别上火啊!咱们家都指着你呢!没钱不要紧,咱们去借钱,度过难关。”父亲说:“家家都这么穷,跟谁借钱啊?”母亲想了想说:“我去找白大婶借钱。”父亲想了想说:“也就白家能有点儿闲钱,咱们去借,人家能借给吗?”父亲担心人家嫌我们家穷,会还不起的。
  母亲领着我去白大奶家。虽然邻居住着,我们从来没有进过她家的院子。到了白家,只见院子里收拾得干净利落,在院子西边还搭了一个凉棚,白大奶经常在那个凉棚下面看书。屋子里更是窗明几净,各种家具、物品摆得规规矩矩的;擦得铮明瓦亮的大镜子;墙上挂着字画,高雅、整洁,充满文化气息,我被这种氛围深深吸引住了。
  只见母亲微笑着问候白大奶,然后说:“大婶,我有事儿求您。”白大奶也微笑着说:“有啥事儿尽管说吧,只要我能帮助你的一定帮忙。”母亲说:“我家遇到了困难,她爸把一个月的工资弄丢了,我们一家六口,没有一点儿积蓄,还请大婶帮帮我们,借我们点儿钱,下个月开支马上还给您。”我看见母亲的脸一下子红了,母亲说出这番话得下多大的决心啊!
  白大奶马上说:“哎呀呀!一个月的工资都丢了,那可怎么过日子啊!用多少钱,我马上拿给你,别着急还钱,什么时候有钱了,什么时候还,不能亏了孩子们啊!”
  母亲千恩万谢地接过钱,感动得流出了眼泪,我也为母亲借到钱感到特别高兴。从此,白大奶在我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
  母亲起早贪黑地编苇席,卖了钱就攒起来。日子也过得更加节约,就是为了到时候把钱全部还给人家。还钱的日子到了,母亲又领着我去白大奶家还钱。一到白大奶家,母亲把钱如数还给她,白大奶说:“干嘛这么着急还钱啊?先花着吧,一大家子哪哪都需要钱啊!”母亲说:“大婶,您帮我们度过难关,我说了开工资就还钱,一天也不能差啊!”白大奶被母亲的真诚和守信誉的精神感动了,她说:“嗨,你也太不容易了啊,还这么讲信用,以后缺钱尽管来找我,随时随地都行啊,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从那以后,我家缺钱的时候,母亲就去找白大奶借,然后,按时还钱,和白大奶成了至交。白大奶也特别喜欢母亲的为人处世,总夸母亲人好。
  二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下乡插队返城参加了工作,当年十月就结婚了。因为双方家里都很困难,我们结婚不但没有什么陪嫁和礼钱,还欠了外债。过日子柴米油盐,还需要继续添置生活用品,再加上转年有了孩子,我们两个人的工资一共才有70元,根本不够日常生活支出。
  当时,我在县第三百货商店上班,商店成立了互助会。互助会由全体职工组成,每人交10元钱,作为互助金。每人每月只能借10元钱,而且不能随便借,必须经过负责互助会的王乃华师傅审核后,才能借款,下月开工资即刻扣回。
  我休完产假上班了,孩子由婆婆看管,我和婆婆说好了,每月给她10元钱。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工资35元,给了婆婆就剩25元,加上老伴35元,还是入不抵出啊。于是我想到互助会借钱,可是我又担心王师傅不批准。再说了,张口借钱的滋味真是难受啊!我性格腼腆,不好意思张口借钱。
  有那么几天,我在王师傅跟前转来转去的,就是不敢张口。一天我终于忍不住了,就站在王师傅的办公桌前好久,王师傅看看我说:“小宫,你有事儿啊?”我说:“嗯,有事儿,我想借点儿钱。”王师傅说:“借钱做什么?”我说:“婆婆给我看孩子,我每月给她10元钱,我的工资不够花的。”此刻我满脸通红,低着头不敢看人。王师傅看出我的窘迫,笑着说:“给老婆婆钱是好事啊!这样吧,你每月开支借10元,下月开支扣回,然后你再写条借10元。”我一听,心里即刻释然了,一股暖流涌便全身,没想到王师傅这么宽厚待我啊!我激动得眼泪差点儿流出来,赶紧写借条借钱,连连点头说:“谢谢王师傅!谢谢王师傅!”
  从那以后,每月开支我就写借条借钱,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了,一直到我调离第三百货商店为止。王师傅的暗暗支持和帮助,让我度过了最艰苦的那几年。王师傅给予我的关照我牢记在心,他那慈祥的笑容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一直温暖着我不断前行。
  三
  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往事历历在目。人这一生总有遇到困难和坎坷的时候,关键时期,有人帮一把,就度过了难关。这些好心人的善举,给暗淡的日子带来了阳光,让生活过的更红火;给清冷的日子带来温暖,让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给拮据的日子带来希望,让人的精神更加顽强。
  十元钱或许几十元钱,数额并不是很大,却在特殊时期发挥了无法估算的能量,给人以自信,给人以激励,迸发出巨大的潜能,化作一种精神力量,温暖我们的心,促进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一 看呢,看呢,白云紧贴着村庄了。 是呢,玉儿,那是白云在吻着村庄的额头呢。 那个叫玉儿的就是我,那个说出“白云吻着村庄的额头”诗句一样的人,是我的母亲。 白云朵朵,飘逸,悠然,...

品味红尘 对红尘的眷恋,让情在不断的蜿蜒;在红尘中徘徊,让爱,充满了整个胸怀;却有多少无奈,在慢慢地归来。慢慢品味红尘,就会知道那些曾经经历的风尘,早已经不是天空的白云,早就...

一 “各位旅客,车辆已启动,请坐稳扶好。下一站,草堂路口……” 草堂路,让人想起杜甫草堂——天府之国的名胜古迹。小城里的这条路,是附庸风雅呢,还是东施效颦? 家就在草堂路口,时...

岁月之花 走在岁月的路上,总是想要有着自己的一个梦想,在那里永远都没有风沙,永远都可以看到鸟儿在头上的叽叽喳喳,在笑,在不断地骄傲。而我,可以慢慢地走着,可以慢慢地欣赏着,可...

失意?得意? 一层淡淡的雾,在犹豫,在踌躇,在缭绕,在缥缈,就像是一层神秘的面纱,看不到后面到底是怎么样的岁月之花。而我,还是这样走着,前行着。早就过了懵懵懂懂的年纪,但是从...

记忆的芬芳 记忆,在不断荡起涟漪,在那些向往海洋里面,不断地蜿蜒。岁月的伤感,在不断地依恋,看不到尽头,却在心头,留下着淡淡的忧愁。那些彷徨,会带着些许的忧伤,在不断地旋转,...

新的开始 一个人走在路上,东面的阳光,在头上徜徉,就像是散步一样。尽管已经是春天了,但是风还是有些苦涩,带着凛冽,在描绘着日子里面的圆缺;冰也开始融化,而雪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挣...

家里的柚子,于一场漫长的干旱后居然大丰收。金灿灿地,艳丽在乡村萧索的冬日里。那是父亲闲种在门前菜园子里的,收了两千来斤,堆在屋角里。父亲四处呼亲唤朋来家搬运。如果母亲在,就...

一 那年秋天,我坐着王向前的越野车,满心欢喜地去阿尔泰山里拍摄,总觉得能捞到几个不错的好片子出来。这年的秋色特别好,天气也冷得晚,山外的树叶都是一点点由绿变红变黄,把秋天的味...

带着拍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的兴奋,我们继续前行,没想到在哲古草原的路边,又遇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只是阴雨天,光线不理想,总觉那金雕的细节没能拍到,其英武的形象没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