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一天清晨,我迷迷糊糊感觉到火车窗外的景色渐渐明亮起来。这里已经进入天府之国,绿色的山峦,小河、桥梁、稻田、民居,还有无数长长短短的隧道……除了绿色,还是绿色,到处是绿色起伏的海洋……
  在隧道和绿色的交替明灭中,一幅幅秀美的南国画卷闪过眼帘,心中充满了渴慕、期待。这里的气温暑气尚未褪去,加上湿热,穿夏装正当合适。沿途的大站主要是南充北站和重庆西站,尤其是重庆西站,建筑宏伟壮观,人流如织,一派繁华景象。重庆的洪崖洞夜景非常具有当地的风味,也是很多人纷至沓来去重庆的打卡之地。这里除了景色之美,风土人情之美,人多热闹也能愉悦身心,毕竟少有人喜欢荒山野岭人迹罕至的地方。嘴上说习惯了孤独、安静,长此以往,内心却往往在煎熬与去留间纠结、徘徊。
  离开重庆西站不久,进入群山连绵、翠色欲流的贵州。都说七彩贵州,风景这边独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里连接成都、重庆有高铁圈分布,交通非常方便。应该说方便得让我有点不习惯。路上经常可以看到高铁或动车并驾齐驱或擦肩而过,尤其是当两车会车时,除了风驰电掣的速度之快,更有车厢的微微晃动,气流的冲击感能加速心跳的节奏。贵阳的高楼大厦、繁华都市交通景象也改变了我初到时的看法,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贵州站的站内设施富有人性化,给旅客以宾至如归的感觉。而贵阳北站空间非常大,候车环境很舒适、大气,是旅客南来北往的重要中转站。
  某天到了遵义,人生地不熟,自己一个人坐公交车因为零钱不够,也没有支付宝,当时有点着急,一时竟不知该怎么办。一位带小孩的年轻妈妈看出我这个外地人的窘态,热心帮忙付了车费。我感激且感动,给她小孩零食也不要。至此我对红城遵义有了初步的好印象。到酒店已经很晚了,抓紧时间休息,也确实太累了有点吃不消。早上去附近早市转转,看到一些市民排队吃羊肉粉,也跟上去排队点餐。这家是老字号的店,味道很正宗,就是汤里的调料有点多不习惯。吃完羊肉粉,路过一家卤肉店,称了一包卤牛肉,有嚼劲,应该是水牛肉,口味稍重跟自己平时的有点不一样。在遵义,手机上可以查到公交车到哪一站,距离下一站还有几分钟等信息,乘车还是很方便、快捷的。中午我经过歌剧院旁边的步行街去遵义纪念馆参观,这里人流很多,两边的建筑都是当地民俗特色,古色古香的一条老街。一个小店门口围了一群年轻人,原来卖的是特色小包子,个头很小,一个不够填牙缝,当零食吃还不错。我绕来绕去终于到了纪念馆门口,用提前预约的程序扫码进去,首先看到的是外院。东南角的小二楼就是遵义会议旧址,里面面积不大,房间摆设简陋,复原了当时的场景。二楼暂未开放,二楼北窗外有一棵合抱老树,据说当年才碗口粗。进入宽敞的内院,眼前是高大的纪念馆大厅正门,里面的展品十分丰富,很多文物都是第一次见,全面了解红军反围剿战斗及爬雪山过草地的光荣革命历史。
  第二天,我去了花茂村。沿途的农村民居整齐而富有民俗特色。往东先去了苟坝会议纪念馆,之后前往苟坝旧址旅游点。这里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位置也相对偏僻。路旁的围墙上长满了青苔,院内绿竹森森,环境优雅、安静。苟坝旧址的房屋是朝东的四合小院,里面的正屋与两旁的厢房全部有门相通。木板结构的房子,光线幽暗,里面的摆设极为简朴、厚实。解说员讲的关于一盏马灯的故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同时也切身了解到苟坝会议的重要性不亚于遵义会议。回到花茂村,顺便体验了长征馆的穿越之旅,仿佛亲身回到了当年艰苦卓绝、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花茂村,我还品尝了一些地方特色小吃,参观农家小院、土特产集市,印象深刻的是当地农村用土法收稻谷的朴素场景。
  离开遵义后,我坐高铁前往成都。到成都的时候天色已晚,外面一直在下雨,把头发、肩膀、鞋子全部淋湿了,也怪自己从来没有打伞的习惯。天府广场的夜景很美,灯火辉煌,人来人往,车流滚滚,十分热闹繁华。晚上住的一家酒店,36楼看都市夜景正好。第二天,我坐地铁去天府机场,在地铁广场三绕两绕的迷了路,问了几个市民,得到热情指引,总算顺利进入地铁站。可能是夜里没有休息好,早上迷迷糊糊的,自助买票时被机子吞了纸币,又去找到工作人员取出来,最后为了保险起见直接在人工售票处买票进站乘车。经过一番倒车转乘,提前到达天府机场,取票托运安检后进入候机大厅,去登机口的大厅差不多走了八百米左右才到。四小时后落地河谷机场,已是万家灯火、寒意四起。
  九月的时光匆匆,十天的南方之旅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当时因时间紧,未能顺路去云桂走一趟,心中稍有遗憾。沿途领略了川贵的山水秀美风光、多彩的风土人情,还有红城遵义的革命传统教育,真是不虚此行。心中期盼着,能有幸再次踏上南方之旅,体验更多的大好河山之美。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每到深秋时候,妈妈开始收拾门口的菜园子,将不结瓜的藤连根拔起,砍倒掰完的玉米杆,清理完熟地草,火一燎就将它们烧个干净。犁地的土翻成垄浪,把大块的泥嵌细,这样就能得到一片可以...

又到中秋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桂花飘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是我的内心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盘腿坐在炕头,眯着眼看着我们兄妹的老人——我亲爱...

每年都会有一个冬天,而以前冬天里都离不开母亲缝制的棉衣。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自不用母亲再操心,可以歇下心来,好好安度自己余剩不多的晚年生活。 提起棉衣,现在的棉衣款式多样,穿起...

这次随着寒流一起袭来的,还有悄无声息的病毒。这是一种很狡猾的病毒,专挑儿童与年轻人下手,起初它会伪装得和普通感冒相似,吃点药便退了烧,让人误以为病快好了,等到胸闷咳嗽不止时...

这是一条跨越了无数个世纪的河流,历经了岁月的沧桑,闯过了多少重重险滩,伴随着日月星辰,从大山深处走出,不舍昼夜,奔腾不息,一路向西注入湘江,汇入洞庭湖。 这条河因一首歌而出名...

“蓉儿!”想到古人装水的羊皮皮囊,我就会想象:在一条潺潺的溪水旁,郭靖拿羊皮的水囊于溪边灌装了水,递到黄蓉的手上,然后温情脉脉地看着他的蓉儿,看桃花在她脸上一朵朵地盛开。这...

每年的十一月上旬,住在东北老屋的老婶都会点上炉火,并把视频发给我。看着柴火在灶膛里熊熊燃烧,一股家的温暖扑面而来。此刻,我多想飞回东北,再回到老屋。围坐在暖暖炉火前,嗑着毛...

一 凤梨紫美人水果萝卜,不知是谁给她起了这么一个妖娆令人遐想的名字。 冲着这名字,我下单捧回了她。我小心翼翼地解开塑料袋子,“拔出萝卜带出泥”,尽管覆盖着一层细泥沙,也掩盖不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似乎是弹指间,我人生的年轮已悄悄地画了六十圈,让人顿生“时光易逝岁月难留”之喟叹。六十岁古称“花甲之年”或“耳顺之年”。年届六稚,标志你已进...

七个老顽童说走就走,追逐青春的脚步,寻找同学少年的梦想,“张牙舞爪”来到西双版纳老同学景芝的家。金芳如同姜子牙,为大家“封神加官”,人人美滋滋,带顶新“乌沙”上任,扔掉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