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很迷恋故乡的夏夜,离开故乡已有四十多年,每每想起故乡夏夜的那些美好景致,比如那璀璨的星空、提灯飞舞的萤火虫、蛙鸣虫叫等,便会把我拉回旧时光。
  12岁那年,我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来到城市生活。我并没有像当初送行的乡亲们口中所言的那样,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是感觉与陌生的城市格格不入,总有距离感。或许是与自己的性格有关,总想着逃离城市的喧嚣,返回故乡。每当夜幕降临,城市的街灯亮起,却燃不起我对城市生活的一点乐趣。我站在街上,看灯火璀璨中来来往往的车流和人流从我眼前而过,这极富生动的画面,却让我感觉到了孤独。忙忙碌碌的人们,行走的方向究竟是不是他们归途的终点方向,我不知道。而我,在用心找寻属于我的那个人生坐标。我仰望城市夏日的夜空,总觉得城市的夏夜比故乡的夏夜少了点什么。那一刻我会呆呆地望着故乡的方向,乡愁涌上心头。
  故乡的一切深藏在骨髓,记忆中故乡的夏很长,白天是火热的天,烈日炎炎。而夜晚则有赏不尽的璀璨的星空,听不厌的蛙鸣虫叫,把故乡的夏夜吵得热热闹闹。河边、草丛还有成群结队的萤火虫,它们提着小灯笼飞舞。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在夏夜捉萤火虫,该是童年最快乐的事了。
  要怎么形容故乡的夏夜呢。夕阳悄悄退去,夜幕降临。故乡的夏夜被黑暗笼罩,村庄褪去了白天的五彩斑斓的外衣和鲜活,换上一袭黑衣重塑它的形象。但村庄并没有被夜的黑裹挟,夜空中高悬的那一轮明月的光,是那么的明亮。而浩瀚的星空中那些眨着眼、亮晶晶的星星,也令故乡的夏夜多了一份灵动和意境。白天燥热的风,那一刻也仿佛多了一分清爽,丝丝凉凉地吹来。老宅院子的那棵合欢树自是感觉到了一丝清凉,花儿招摇着、叶子发出簌簌声,故乡的夏夜真美!
  故乡的夏夜很美,再有毫不矫情的故乡人融入其中,便有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夏夜盛宴。劳作了一天的故乡人,到了夜晚在院子的地上铺一张旧草席,一家人或是左邻右舍围坐在一起,一边乘凉一边唠家常算是解乏了。此时,已被关进鸡窝里的家禽们,偷偷观望院子里的热闹场景,不由得从木栅栏门伸出脑袋,顶着鲜红鸡冠的大公鸡尤其躁动,恨不得冲出鸡窝来凑热闹,但还是被女主手里挥动的笤帚吓得缩了回去。家狗在院子里溜达,偶尔“汪汪”几声,见没人理它,也便自顾自地玩乐去了。记忆中,故乡的夏夜,从来都不缺这人间烟火气息。而小一点的娃娃常常喜欢依偎在奶奶或是妈妈的身旁,听着故事享受快乐。大人们手中的那把蒲扇摇个不停,扇摇啊摇,摇来了夏夜的清凉,摇走了嗡嗡叫的蚊子。中年女人们勤劳得很,嘴上叽叽喳喳地东家长、西家短地聊个没完,手上也不闲着。借着银白的月光编草墩、搓麻绳,闲聊、干活两不误。男人们更是不讲究,蹲着或是席地而坐聚在一起,吧嗒着老旱烟,把白天的辛劳吐成一个个白色的烟圈,日子苦中也就有了那么一点点生活的乐趣。
  “爸爸,我也要吐烟圈圈。”男孩子缠着自己的父亲,他哪会懂得大人们的辛苦啊。
  “小小年纪,把你的书念好就中了。”男人用沾满泥土的布鞋,踩灭了烟头,仰头看了看夜空。
  我不知道男人眼中的夜空是什么样的,但我知道,他一定是看到了那轮明月和满天的星星。我也知道,故乡的夜空也曾经有过他的梦。
  我喜欢静静地站在葡萄藤下,看透过枝叶间的缝隙,洒下来的一地月光。落影如一地碎银,我踩着光影蹦蹦跳跳满是欢愉。有时候还会竖起耳朵偷听,一串串绿葡萄或是一片片叶子们的窃窃私语。其实,我最好奇的是能否早一点听到牛郎和织女的窃窃私语。大人们常说,每年的七月七,牛郎和织女会在那一天相会。夏日太漫长,我等不及,可是等来了无数个七月七,却不曾听到私语声。就这样,在希望和失望的交织中,我学会了成长。
  故乡的夏夜,夜的黑永远也不会笼罩得住孩子们的乐趣。淘气的男孩子爬上树,说是去摘星星、勾月亮,逗得婶子、大娘们笑弯了腰。
  “大嫂子,你家虎子将来一准有出息。”
  “能有个啥出息,就是疯淘。”
  还没等夸声落地,那个淘气的男孩子已经出现在了房顶。
  夏夜,到房顶上乘凉也是有趣的事。三五成群,或是一个人,各有各的情趣。我则是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待在房顶上,或站或坐或躺,一切皆随心。站得高看得远,村庄笼罩在夜色里,各家各户忽明忽暗的煤油灯光闪着一道道温暖的光。躺在房顶上,此刻你才发现,辽阔的夜空与你似乎是平行。两者之间虽说永远不可能有交集,但这并不妨碍其实现各自的梦想。夜空的梦想是什么我并不关心,躺在房顶上遥望着辽阔、深邃的夜空,我也无数次想象着,若是能够得着天上的那轮明月该有多好。够不着月亮,哪怕有一颗闪亮的星星落在我的手上,该是多美的事啊!想着美事睡着了,梦中自己变成了一颗小星星,多么单纯快乐的童年啊。
  故乡的夏夜不只是让我有过无数个梦,也让我听着无数场音乐盛宴而快乐地成长。
  故乡夏夜的月光好美,银白色的月光如水流淌在田野、村庄。田野被月光镀上一层银白,寂静中你会听到月光与玉米的亲昵声。泥土、野花和庄稼花们的芬芳混杂在一起,你已分辨不清哪一种芳香更胜一筹,伴随着潜入耳膜的玉米“咔、咔”拔节的脆响声,早已把你迷住。在故乡静谧的夏夜之中,有无数个生命在绽放。你看,那些白天潜伏在瓜藤枝叶间的纺织娘,自以为是个夜行侠,“轧织,轧织”地跳出来,打算蚕食篱笆墙上的丝瓜、南瓜的花瓣。鸣叫声早已吸引了我和小伙伴们,我们蜂拥而上、左右夹击,即便它是个跳远能手,也逃不出我的围攻。接下来,胆大的男孩会把它们用细铁丝串起来,玩腻了,它们的生命也到了尽头。我常常不忍看到它们被折磨而死的过程,也为没能阻止折磨它们的小伙伴的行径而自责。后来想想,或许那就是害虫应有的下场,也便有了释怀。离开故乡后,我再也没有机会听到那“轧织,轧织”声,或许,我该将它遗忘吧。
  令故乡的夏夜永不寂寞的何止纺织娘的“轧织”声,与它齐鸣共欢的,还有青蛙、蛐蛐、蝈蝈、蝼蛄、蝉鸣和不知名的虫鸟们。虫鸣鸟叫不仅是故乡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也成了故乡人生活的一部分。它们的存在,是行走在乡间的美丽音符,让单调枯燥的农耕生活多了一份乐趣。俗话说:“蝉鸣蟋蟀叫,各唱各的调”,故乡的夜晚属于它们。无需搭台、无需指挥,父老乡亲都会用心聆听它们的歌唱。夏夜,天上一轮明月高悬,星河灿烂,地上的虫鸟齐鸣。坐在院子里乘凉,听着虫鸟们齐唱是何等惬意的事啊!先是远处传来的清脆蛙叫声打破夏夜的静谧,青蛙“呱呱”地做起来“带头大哥”。“唧唧吱”,蛐蛐随之来和。“咕咕”,雄性蝼蛄趁机出来唱情歌,来呼唤雌性蝼蛄,将它们的爱情故事融入故乡的夏夜。白天嘶躁了一天的夏蝉,此时也来凑热闹,仿佛这夏夜的演唱会,少了它的清唱就会冷清些似的。一时间,蛙声一片,此起彼伏。青蛙王子不愧为“带头大哥”,其洪亮又深厚的嗓音响彻夜空,声音不绝于耳。那些在泥土中打盹的虫儿们,也被惊醒了,加入了合唱团。故乡的夏夜,天天都会有一场免费的音乐会。唱者乐此不疲,听者沉醉其中。这天籁之音,是大自然馈赠于故乡人的厚礼。在故乡流传着“一声虫鸣解千愁”的说法,也正是那一声声虫鸟们的欢叫声,陪伴着一代代故乡人,在他们留恋且赖以生存的故乡繁衍生息,过着朴素而又平凡的生活,固守着他们内心的那份本真。
  离开故乡四十多年,我再也没有机会欣赏到故乡的夏夜。儿时夏夜看着流星划破夜空的兴奋情景,只能在梦里重现。而留在记忆深处故乡的夏夜,成了再也寻不到的乡愁。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一 落叶,是季节的精美信笺,一枚枚落叶从深秋翩然走来,以最美的姿态和从容的步伐。 落叶是大自然的魔术师,总是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深秋,叶的颜色从绿变黄或者变红,然后,离开...

一 一只蜗牛是怎么爬到洗菜池里的,我不得而知。 下班急匆匆回家,拎起刚买的蔬菜,挽起袖子走向洗菜池,就看到这只把自己拉得长长的软件动物。心一下子缩紧,丢下装菜的塑料袋跑回客厅,...

银杏绿了又黄了,岁月便在不经意间流逝。眼下秋已深,银杏叶子金黄一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不悲秋,只是想起银杏地里曾经的故事,羞于启齿的往事,总会隐隐地心痛。 上世纪九十年代...

10月31日至11月7日,我有幸参加原34668部队老战友开展为期8天的故地重游活动。紧凑的行程,总觉得时间过得快,感觉没聚好,没看够,没玩好。尽管如此,还是感慨颇多,归纳起来有以下6个关键词...

一 在那个小村上,住着一位65岁的老太太。她的头发如银丝般闪着光,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她曾有一个温暖的家和一个慈祥的老伴,但命运的无情让她失去了这一切。老伴的离世,就像一场突...

把石头向上推,很难;使石头从山上滚下来,很容易。风吹雨打,地质运动,甚至一声咳嗽,一时的不耐烦,都足以引起石头顺坡下滑。坚持一样东西,只需要一种动力,抑或一个理由;而放弃一...

走在秋日的明媚里,感受着天高云淡,心情如天空一样高远、空灵。即便偶有一阵风吹来,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寒意与怅然。人间有朝暮,落叶已惊秋。其实秋来时岁月的回眸并未走远,总有些风景...

一个村庄的脱变 一 一直以来,有一个念头在折磨着我,它折磨了我很久很苦。我一定要抽空到一个叫过湾的地方去看看,这个地方位于舒城县的东北角,离县城大约20多公里,是南港镇和百神庙镇...

客旅西宁厦门一路攻略 蒲萍 西宁市是座美丽的都市,她是青海的省会。我在西宁旅游了一个月,所以我爱这个城市。西宁有美丽的青海湖,得天独厚的湖光山色。 西宁紧邻新疆咫尺,新疆享有水...

◎芥菜丝和柿饼 周日下午,我在家中忙碌着,一心想要腌制出完美的芥菜丝来。刚才,小区门口的小贩叫卖着新鲜的芥菜疙瘩,价格便宜得令人惊喜,我兴冲冲地买了六斤,打算将这平凡的菜根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