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我与老婆的金婚纪念年。携手人生50年,患难与共,甘苦同尝,有过多少酸甜苦辣,有过多少喜怒哀乐,仿佛就在昨天。
感谢老婆,你给了我一个温馨的家。
老婆,我不会忘记,在我多次相亲均遭遇失败以后,在我对结婚已经几乎绝望以后,在我的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你却意外地嫁给了我,让我有了一个温馨的家。
记得是25岁(1972年)那年,父母见村里别人家的儿子20来岁就结婚了,就为我的婚事着急了,特别是母亲是个操心人,家里虽然有一个班(10个)的孩子,虽然家徒四壁,穷得三个孩子共一条裤子,但是自信满满,一定要为我这个大儿子成一个家,娶第一个媳妇,让我这个六个儿子中的长子能先动婚姻,先成个家,免得遭村里人的白眼和闲言冷语,免得被瞧不起的阴云笼罩,于是拜托人给我做媒说亲。
母亲人缘好。因为她虽然穷,但人穷志不穷,她勤俭持家,待人诚恳热情,乐善好施,从不叫穷,从不叫苦,不但不叫穷叫苦,而且还喜欢吹牛皮,分明米缸里没米了,她总说有,还要别人来家里借米;家里有什么杂粮,她都要喊邻里乡亲们来分享,诸如摘了蚕豆、玉米,挖了芋头、红薯,收了高粱、小麦,甚至有了冬瓜、南瓜、丝瓜、萝卜、白菜等蔬菜时,她都要吹牛皮,家里有好多好多,吃不完,都要主动与邻里乡亲们分享。所以她的为人品德,深受乡亲们爱戴,所以当母亲请人帮我做媒时,就有热心人陆陆续续给我当月老了。竟有十来个人,先后为我做媒,带我先后看了十来个青葱少女,都以希望的激情开始,结果均以失望的沮丧结束。于是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理无来莫强求”自我安慰一通以后,我便不想再找对象了。
在我绝望的时候,老婆你意外出现了。你一个穷苦家庭的姑娘,一个十八岁的妙龄少女,一双纯净如碧玉的眼睛,一颗透明似水晶的心灵,在媒人的巧舌煽动下,在母亲的牛皮烟雾里,没要彩礼,没要当时结婚流行的“三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没要做婚酒,只怀着朦胧而美好的憧憬,于1973年3月26日欣然来到了我家,与我举行了最简单的婚礼——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夫妻对拜,然后送入洞房——一间披在横屋墙壁下的茅草房。
我的闪婚,让生产队和大队乡亲们吃了一惊,传为新闻。
谢谢老婆,从此你让我有了家,有了温馨幸福的港湾。你成了我心灵和精神的寄托,生活和希望的靠山。
谢谢老婆,你为我撑起了一个艰难的家。
老婆你嫁来的时候,除了姐姐已远嫁南县大通湖,大弟远去他乡入赘外,家里还有四个弟弟三个妹妹,加父母、我和你,共有11人。此时家里共有4间房子,分配如下:一间没有光线的“黑屋子”做厨房;一间横屋(紧挨“黑屋子”)算是厅屋,靠门口摆个四方饭桌,供全家吃饭,靠里面墙角摆一张挂黑蚊帐的床,是父母睡的;横屋后面披了一间茅屋,摆两张挂黑蚊帐的床,供四个弟弟和三个妹妹睡;横屋的侧面披了一间茅屋,摆了一张木架床,苎麻织的蚊帐有八成新,一张我不知道年份的书桌和一个油漆还有点泛红的衣柜,这是我的新婚洞房。
由于家里人多房窄,父母睡在吃饭的横屋里实在不雅,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父母决定要我分家,搬出去租屋住。于是在结婚三个月后,父母没给一分钱,也没给一件家具,我便搬到了一里多外的洪家湾屋场。
老婆,真的要特别感谢你,你没有说半个“不”字,高高兴兴地答应搬出去了。
从此租来的两间烂茅屋成了我们新婚后的家,老婆你成了这两间烂茅屋的一道风景,你用稚嫩的柔弱的肩膀撑起我的艰难的家。
为了生计,搬家后我就到湘潭拉板车去了,让你一个人住在烂茅屋里,每天出工,做家务,胆战心惊过上了一段“幸福”的日子。
如果茅屋不烂不漏,那叫“竹篱茅舍风光好”,倒还挺有诗情画意的。但这茅屋烂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烂,简直烂得千疮百孔,惨不忍睹。只见盖在屋面上的茅草烂得黑乎乎的,屋面上形成了数不清的坑槽。每逢雨天,大落大漏,小落小漏,不落还漏。
这个时候,老婆你已经怀孕在身,不但天天要喂猪做家务,而且还天天要到生产队去出工;你身怀六甲,吃不饱,穿不暖;你每天形影相吊,担惊受怕。这些情况,对你来说,家常便饭,无足为奇。值得称奇的是,你应对雷暴风雨的从容。每当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家里便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你便手脚麻利地将家里所有能接屋漏水的大小水桶、脚盆脸盆、大小罐子、大小锅子、大小塑料布塑料袋,都用来接屋漏水,大大小小的屋漏水滴,敲击着大大小小的桶子、盆子、罐子、塑料布,演奏一曲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交响乐。为了防止把被褥漏湿,你在床架上盖一块大塑料布。漏下的污水打在塑料布上,发出的“嘭哒嘭哒”的响声,在寂静的夜晚,足以把你从睡梦中震醒。说来也巧,灶台上的屋顶正好有一处漏水漏在锅子里。因此,每当下雨要做菜时,聪明的你便撑着一把旧油布伞,遮住锅上的漏水,一手打伞,一手炒菜。可惜那时没有照相机,丢失了一个多么珍贵的镜头啊。
老婆啊,说来惭愧啊,你怀孕后,我没有让你吃过鸡、吃过猪脔心,甚至连鸡蛋你都舍不得吃一个,你将五分钱一个的鸡蛋全部拿去换钱买盐、买煤油,或做其他零用。
你从1973年嫁到我家后,便成为我们生产队的社员,队长便有权每天安排你到生产队出工。你必须去,不去就是破坏农业学大寨。当然你会主动积极地去,因为你要去争工分,工分是每个社员的命根子。没工分就没粮食分,就没饭吃,就会饿死。
你的老家那里地势平坦,没有多少山田,稻田都在大塅里,生产队出工很轻松。可是到我们队里以后,由于山田多,且不说别的,山田每年都要“三面光”,把那些山田的田磡薅光,都要把人折腾个半死。
有几桩事是你从没做过的,但你却做得很好。
一是薅草皮。我们队多茅草荒山,这便给生产队提供了一个不要本钱的肥料库——草皮。于是,生产队每年都要组织几次上山薅草皮运动,将山头剃成光头。把薅下的草皮,一担一担地挑到水田里的大凼中去。在凼中翻沤以后,便变成了据说比化肥还好的凼肥。
为了提高工效,队长决定把薅草皮的任务落实到户,每户必须完成N吨草皮。但草皮必须讲究质量,由队长亲自验收:一等草皮不打折,二等草皮打八折,三等草皮打六折。对四等以下的草皮,不但不计数,而且要算“破坏农业学大寨”的罪状。队里的“土政策”一出台,谁敢不尽心尽力去薅优质的草皮呢?
聪明的队长在田边扎了一个称架,会计掌握过秤,队长负责验收,记工员负责记数。于是,一幅薅草皮的“大跃进”的画面出现了:山坡上插了一面“农业学大寨”的大红旗,全队的各家各户都在山坡上拼命地薅草皮,看谁家薅得快,看谁家薅的草皮质量好。老婆你生来是个好胜之人,从来不想被别人低看,什么事情都想做得最好。天还没亮,你就背着一把又快又宽的板锄上了山,在别人到来之前就选了一块山坡,山坡地势好草皮也好,你挥舞锄头,迅速把这山坡薅出一条分界线,把那一大块山坡圈住,别人就不再薅你的圈子里的草皮了。圈好地盘后就拼命地薅,薅成一堆一堆的草皮,上午把圈地内的草皮薅完,下午你就集中力量挑,把薅的草皮一担又一担地往山下挑,你挑得重,跑得快。结果你的草皮不仅都评了一等,而且重量抵得上那些两公婆一起薅的家庭。你一个抵俩,队里的人都叫你“得力牛”。
二是担塘泥。我们队里有九冲十八坨,每冲每坨都有一口山塘,山塘里都有塘泥,这些塘泥也变成了宝贝—样的好肥料。每年冬天,队长照例安排社员们将每口山塘的塘泥挑尽,把塘泥挑到每丘田里去。队长又将草皮过秤的绝招,应用于挑塘泥:按重量计工分,每担塘泥都过秤。没有完成规定重量的,就加上破坏“农业学大寨”的罪状,进行批斗。这办法真管用,连姑娘、老太婆也不要命地挑重担。
老婆你不示弱,挑着一担空水桶,嚓嚓地来到塘泥边,放下空桶,拿起铲子,几下就把水桶装满,挑起水桶就往塘堤上爬,再往塘堤下跑,过完称就倒到指定的田里。
可怜的老婆,你冒着呼呼的北风,挑着一百多斤一担的塘泥,来回不停地挑着。你身上只穿件夹衣和一条单裤,脚上穿双烂套鞋,套鞋里面尽是塘泥和水,跟打赤脚没多少区别。她卖劲挑着塘泥,以此抵御寒冷。果然你不但不冷,额头上还冒汗呢。你挑的塘泥的重量是女社员中最多的,比那些没结婚的“铁姑娘”还要“铁”呢。
三是砍茅柴。老婆你娘家没有山,不需要砍茅柴。但到我们队上以后,家里天天要烧茅柴,你总是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上山砍茅柴。天气凉快的季节还好一点,要是炎热的夏天,不仅热得大汗淋漓,而且蚊虫叮咬,全身瘙痒起泡,可老婆你全然不顾。
还有几年,因为生产队会计是个砖瓦匠,他提出队里烧砖瓦开辟副业门路赚钱,生产队队委会同意了,于是生产队办起了砖瓦厂。砖瓦厂烧窑需要大量的木柴,于是安排社员上山砍柴、批树枝等,砍的柴也是过秤称重量记工分。老婆你也跟着去砍柴,去批松树枝,打成捆,把一百多斤一担的湿柴湿树枝挑回去,那些柴是怎么砍下来的,怎么打成捆的,是怎么挑回去的,只有你自己知道啊!
1973年,老婆你嫁到了我们生产队,1983年我们生产队分田到户,你在我们生产队干了整整十年。你不仅要操持家务,带养两个孩子,还要坚持到生产队出工,还要干那些你吃不消的农活。这十年是你最艰难的十年,你所受的苦、所受的累,所承受的孤单、恐惧、威胁等等,有谁能说得清呢?
谢谢老婆,你为我带养了两个儿子。
1975年正月24日,我们的大儿子在洪家湾烂茅屋里降生了。降生的那一天,春雷滚滚,春雨纷纷,屋里漏水绵绵不断,家里所有的盆子、桶子摆在地上接漏水,发出滴滴嗒嗒、咚咚嘭嘭的美妙声音。在这美妙的声音和你痛楚的呻吟声的交响乐中,我升级为爸爸了……
老婆你坐月子了。老人说月子里不能吃盐,因此你连用盐炒的蔬菜都不敢吃。吃的是开水冲饭。后来托人买到了一包片糖,于是你有了片糖送饭的奢侈享受。你产后三天,便下床干活了……
老婆,你从此既要带孩子,又要做家务,还要到生产队出工。大儿子小时候的身体素质很差,特别是肠胃消化功能差,每天总是拉肚子,看了医生吃了药也没用,你急得出眼泪。有好心人叫你到旁边大队去找某法师收惊,吃法水。你把我从湘潭叫回去,晚上抱着孩子,摸黑走山路,找到法师家,法师看了后,为孩子收惊,画了法水,当场喂了一些,还拿一些回去喂。说来也巧,果然有效。后来再请法师来家里画了法水,大儿的拉肚子的毛病就渐渐好了。
1979年2月26日,我们的小儿子来到了世界上。那个时候,我正在大学读书。小儿子的出生是老婆你后来写信告诉我的。
从此,老婆你撑起了抚育两个年幼孩子的家。且不说烧茶煮饭,喂猪出工,光是照顾两个孩子的事就够忙够累的了。
小儿子出生不久,头上长了不知名的毒疮,溃烂发脓,找医生开药不见效果,于是好心人为你提供土单方,不知试过多少个土单方,才慢慢好了。期间你有过多少心急,受过多少苦楚啊?
老婆啊,真的要好好感谢你啊,两个孩子从怀孕到诞生,到学前抚养,到开始读书,甚至到高中、大学毕业,我都没操过心费过神啊!在别人看来,我是个老师,两个孩子读书的事,应该是我在管他们呀,别人那里知道,读书的事也是你在操心劳神呢!
如今两个儿子都不错,成为了我们的骄傲。大儿子研究生学历,是某公司的掌门人,他们公司生产的是高端科技产品——芳纶蜂窝纸,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轨道交通,打破了美国等的垄断,成了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小儿子留学博士,是某名牌大学正教授,担任该大学某学院副院长,研究生导师。两个儿子的成功,都是你的功劳啊!
老婆你不仅抚养了两个儿子,而且还为带养双胞胎孙子作了无私的奉献。两个孙子从呱呱坠地到如今的初中学生,期间都没有离开过你的带养。你为他们付出的劳苦和操心,谁能说得清呢?
谢谢老婆,你热心地支持了我的工作和爱好,细心地照顾着我的生活和身体。
忘不了,你在湘乡二中备尝八年的辛酸苦。
1986年8月,我从湘乡五中调到了县城的湘乡二中。为了集中精力搞好教学,老婆你和孩子都跟着我一起进城了。
但是你没有工作单位,我那时每月工资只有四十多元,要养活两个孩子,供他们读书,还要赡养父母,靠我一个人的工资是不够的,但学校的“半边户”有四五个,都没有安排临时工。学校想办法让你去学理发,说到学校开个理发室,为学生理发。你学了三个月后,在自家腾一间房子开了个理发室,给学生理发。你理一个发收一毛钱,理10个才一块钱。你每天辛辛苦苦,握理发剪的右手关节酸痛了,也赚不到多少钱。
感谢老婆,你给了我一个温馨的家。
老婆,我不会忘记,在我多次相亲均遭遇失败以后,在我对结婚已经几乎绝望以后,在我的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你却意外地嫁给了我,让我有了一个温馨的家。
记得是25岁(1972年)那年,父母见村里别人家的儿子20来岁就结婚了,就为我的婚事着急了,特别是母亲是个操心人,家里虽然有一个班(10个)的孩子,虽然家徒四壁,穷得三个孩子共一条裤子,但是自信满满,一定要为我这个大儿子成一个家,娶第一个媳妇,让我这个六个儿子中的长子能先动婚姻,先成个家,免得遭村里人的白眼和闲言冷语,免得被瞧不起的阴云笼罩,于是拜托人给我做媒说亲。
母亲人缘好。因为她虽然穷,但人穷志不穷,她勤俭持家,待人诚恳热情,乐善好施,从不叫穷,从不叫苦,不但不叫穷叫苦,而且还喜欢吹牛皮,分明米缸里没米了,她总说有,还要别人来家里借米;家里有什么杂粮,她都要喊邻里乡亲们来分享,诸如摘了蚕豆、玉米,挖了芋头、红薯,收了高粱、小麦,甚至有了冬瓜、南瓜、丝瓜、萝卜、白菜等蔬菜时,她都要吹牛皮,家里有好多好多,吃不完,都要主动与邻里乡亲们分享。所以她的为人品德,深受乡亲们爱戴,所以当母亲请人帮我做媒时,就有热心人陆陆续续给我当月老了。竟有十来个人,先后为我做媒,带我先后看了十来个青葱少女,都以希望的激情开始,结果均以失望的沮丧结束。于是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理无来莫强求”自我安慰一通以后,我便不想再找对象了。
在我绝望的时候,老婆你意外出现了。你一个穷苦家庭的姑娘,一个十八岁的妙龄少女,一双纯净如碧玉的眼睛,一颗透明似水晶的心灵,在媒人的巧舌煽动下,在母亲的牛皮烟雾里,没要彩礼,没要当时结婚流行的“三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没要做婚酒,只怀着朦胧而美好的憧憬,于1973年3月26日欣然来到了我家,与我举行了最简单的婚礼——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夫妻对拜,然后送入洞房——一间披在横屋墙壁下的茅草房。
我的闪婚,让生产队和大队乡亲们吃了一惊,传为新闻。
谢谢老婆,从此你让我有了家,有了温馨幸福的港湾。你成了我心灵和精神的寄托,生活和希望的靠山。
谢谢老婆,你为我撑起了一个艰难的家。
老婆你嫁来的时候,除了姐姐已远嫁南县大通湖,大弟远去他乡入赘外,家里还有四个弟弟三个妹妹,加父母、我和你,共有11人。此时家里共有4间房子,分配如下:一间没有光线的“黑屋子”做厨房;一间横屋(紧挨“黑屋子”)算是厅屋,靠门口摆个四方饭桌,供全家吃饭,靠里面墙角摆一张挂黑蚊帐的床,是父母睡的;横屋后面披了一间茅屋,摆两张挂黑蚊帐的床,供四个弟弟和三个妹妹睡;横屋的侧面披了一间茅屋,摆了一张木架床,苎麻织的蚊帐有八成新,一张我不知道年份的书桌和一个油漆还有点泛红的衣柜,这是我的新婚洞房。
由于家里人多房窄,父母睡在吃饭的横屋里实在不雅,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父母决定要我分家,搬出去租屋住。于是在结婚三个月后,父母没给一分钱,也没给一件家具,我便搬到了一里多外的洪家湾屋场。
老婆,真的要特别感谢你,你没有说半个“不”字,高高兴兴地答应搬出去了。
从此租来的两间烂茅屋成了我们新婚后的家,老婆你成了这两间烂茅屋的一道风景,你用稚嫩的柔弱的肩膀撑起我的艰难的家。
为了生计,搬家后我就到湘潭拉板车去了,让你一个人住在烂茅屋里,每天出工,做家务,胆战心惊过上了一段“幸福”的日子。
如果茅屋不烂不漏,那叫“竹篱茅舍风光好”,倒还挺有诗情画意的。但这茅屋烂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烂,简直烂得千疮百孔,惨不忍睹。只见盖在屋面上的茅草烂得黑乎乎的,屋面上形成了数不清的坑槽。每逢雨天,大落大漏,小落小漏,不落还漏。
这个时候,老婆你已经怀孕在身,不但天天要喂猪做家务,而且还天天要到生产队去出工;你身怀六甲,吃不饱,穿不暖;你每天形影相吊,担惊受怕。这些情况,对你来说,家常便饭,无足为奇。值得称奇的是,你应对雷暴风雨的从容。每当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家里便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你便手脚麻利地将家里所有能接屋漏水的大小水桶、脚盆脸盆、大小罐子、大小锅子、大小塑料布塑料袋,都用来接屋漏水,大大小小的屋漏水滴,敲击着大大小小的桶子、盆子、罐子、塑料布,演奏一曲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交响乐。为了防止把被褥漏湿,你在床架上盖一块大塑料布。漏下的污水打在塑料布上,发出的“嘭哒嘭哒”的响声,在寂静的夜晚,足以把你从睡梦中震醒。说来也巧,灶台上的屋顶正好有一处漏水漏在锅子里。因此,每当下雨要做菜时,聪明的你便撑着一把旧油布伞,遮住锅上的漏水,一手打伞,一手炒菜。可惜那时没有照相机,丢失了一个多么珍贵的镜头啊。
老婆啊,说来惭愧啊,你怀孕后,我没有让你吃过鸡、吃过猪脔心,甚至连鸡蛋你都舍不得吃一个,你将五分钱一个的鸡蛋全部拿去换钱买盐、买煤油,或做其他零用。
你从1973年嫁到我家后,便成为我们生产队的社员,队长便有权每天安排你到生产队出工。你必须去,不去就是破坏农业学大寨。当然你会主动积极地去,因为你要去争工分,工分是每个社员的命根子。没工分就没粮食分,就没饭吃,就会饿死。
你的老家那里地势平坦,没有多少山田,稻田都在大塅里,生产队出工很轻松。可是到我们队里以后,由于山田多,且不说别的,山田每年都要“三面光”,把那些山田的田磡薅光,都要把人折腾个半死。
有几桩事是你从没做过的,但你却做得很好。
一是薅草皮。我们队多茅草荒山,这便给生产队提供了一个不要本钱的肥料库——草皮。于是,生产队每年都要组织几次上山薅草皮运动,将山头剃成光头。把薅下的草皮,一担一担地挑到水田里的大凼中去。在凼中翻沤以后,便变成了据说比化肥还好的凼肥。
为了提高工效,队长决定把薅草皮的任务落实到户,每户必须完成N吨草皮。但草皮必须讲究质量,由队长亲自验收:一等草皮不打折,二等草皮打八折,三等草皮打六折。对四等以下的草皮,不但不计数,而且要算“破坏农业学大寨”的罪状。队里的“土政策”一出台,谁敢不尽心尽力去薅优质的草皮呢?
聪明的队长在田边扎了一个称架,会计掌握过秤,队长负责验收,记工员负责记数。于是,一幅薅草皮的“大跃进”的画面出现了:山坡上插了一面“农业学大寨”的大红旗,全队的各家各户都在山坡上拼命地薅草皮,看谁家薅得快,看谁家薅的草皮质量好。老婆你生来是个好胜之人,从来不想被别人低看,什么事情都想做得最好。天还没亮,你就背着一把又快又宽的板锄上了山,在别人到来之前就选了一块山坡,山坡地势好草皮也好,你挥舞锄头,迅速把这山坡薅出一条分界线,把那一大块山坡圈住,别人就不再薅你的圈子里的草皮了。圈好地盘后就拼命地薅,薅成一堆一堆的草皮,上午把圈地内的草皮薅完,下午你就集中力量挑,把薅的草皮一担又一担地往山下挑,你挑得重,跑得快。结果你的草皮不仅都评了一等,而且重量抵得上那些两公婆一起薅的家庭。你一个抵俩,队里的人都叫你“得力牛”。
二是担塘泥。我们队里有九冲十八坨,每冲每坨都有一口山塘,山塘里都有塘泥,这些塘泥也变成了宝贝—样的好肥料。每年冬天,队长照例安排社员们将每口山塘的塘泥挑尽,把塘泥挑到每丘田里去。队长又将草皮过秤的绝招,应用于挑塘泥:按重量计工分,每担塘泥都过秤。没有完成规定重量的,就加上破坏“农业学大寨”的罪状,进行批斗。这办法真管用,连姑娘、老太婆也不要命地挑重担。
老婆你不示弱,挑着一担空水桶,嚓嚓地来到塘泥边,放下空桶,拿起铲子,几下就把水桶装满,挑起水桶就往塘堤上爬,再往塘堤下跑,过完称就倒到指定的田里。
可怜的老婆,你冒着呼呼的北风,挑着一百多斤一担的塘泥,来回不停地挑着。你身上只穿件夹衣和一条单裤,脚上穿双烂套鞋,套鞋里面尽是塘泥和水,跟打赤脚没多少区别。她卖劲挑着塘泥,以此抵御寒冷。果然你不但不冷,额头上还冒汗呢。你挑的塘泥的重量是女社员中最多的,比那些没结婚的“铁姑娘”还要“铁”呢。
三是砍茅柴。老婆你娘家没有山,不需要砍茅柴。但到我们队上以后,家里天天要烧茅柴,你总是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上山砍茅柴。天气凉快的季节还好一点,要是炎热的夏天,不仅热得大汗淋漓,而且蚊虫叮咬,全身瘙痒起泡,可老婆你全然不顾。
还有几年,因为生产队会计是个砖瓦匠,他提出队里烧砖瓦开辟副业门路赚钱,生产队队委会同意了,于是生产队办起了砖瓦厂。砖瓦厂烧窑需要大量的木柴,于是安排社员上山砍柴、批树枝等,砍的柴也是过秤称重量记工分。老婆你也跟着去砍柴,去批松树枝,打成捆,把一百多斤一担的湿柴湿树枝挑回去,那些柴是怎么砍下来的,怎么打成捆的,是怎么挑回去的,只有你自己知道啊!
1973年,老婆你嫁到了我们生产队,1983年我们生产队分田到户,你在我们生产队干了整整十年。你不仅要操持家务,带养两个孩子,还要坚持到生产队出工,还要干那些你吃不消的农活。这十年是你最艰难的十年,你所受的苦、所受的累,所承受的孤单、恐惧、威胁等等,有谁能说得清呢?
谢谢老婆,你为我带养了两个儿子。
1975年正月24日,我们的大儿子在洪家湾烂茅屋里降生了。降生的那一天,春雷滚滚,春雨纷纷,屋里漏水绵绵不断,家里所有的盆子、桶子摆在地上接漏水,发出滴滴嗒嗒、咚咚嘭嘭的美妙声音。在这美妙的声音和你痛楚的呻吟声的交响乐中,我升级为爸爸了……
老婆你坐月子了。老人说月子里不能吃盐,因此你连用盐炒的蔬菜都不敢吃。吃的是开水冲饭。后来托人买到了一包片糖,于是你有了片糖送饭的奢侈享受。你产后三天,便下床干活了……
老婆,你从此既要带孩子,又要做家务,还要到生产队出工。大儿子小时候的身体素质很差,特别是肠胃消化功能差,每天总是拉肚子,看了医生吃了药也没用,你急得出眼泪。有好心人叫你到旁边大队去找某法师收惊,吃法水。你把我从湘潭叫回去,晚上抱着孩子,摸黑走山路,找到法师家,法师看了后,为孩子收惊,画了法水,当场喂了一些,还拿一些回去喂。说来也巧,果然有效。后来再请法师来家里画了法水,大儿的拉肚子的毛病就渐渐好了。
1979年2月26日,我们的小儿子来到了世界上。那个时候,我正在大学读书。小儿子的出生是老婆你后来写信告诉我的。
从此,老婆你撑起了抚育两个年幼孩子的家。且不说烧茶煮饭,喂猪出工,光是照顾两个孩子的事就够忙够累的了。
小儿子出生不久,头上长了不知名的毒疮,溃烂发脓,找医生开药不见效果,于是好心人为你提供土单方,不知试过多少个土单方,才慢慢好了。期间你有过多少心急,受过多少苦楚啊?
老婆啊,真的要好好感谢你啊,两个孩子从怀孕到诞生,到学前抚养,到开始读书,甚至到高中、大学毕业,我都没操过心费过神啊!在别人看来,我是个老师,两个孩子读书的事,应该是我在管他们呀,别人那里知道,读书的事也是你在操心劳神呢!
如今两个儿子都不错,成为了我们的骄傲。大儿子研究生学历,是某公司的掌门人,他们公司生产的是高端科技产品——芳纶蜂窝纸,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轨道交通,打破了美国等的垄断,成了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小儿子留学博士,是某名牌大学正教授,担任该大学某学院副院长,研究生导师。两个儿子的成功,都是你的功劳啊!
老婆你不仅抚养了两个儿子,而且还为带养双胞胎孙子作了无私的奉献。两个孙子从呱呱坠地到如今的初中学生,期间都没有离开过你的带养。你为他们付出的劳苦和操心,谁能说得清呢?
谢谢老婆,你热心地支持了我的工作和爱好,细心地照顾着我的生活和身体。
忘不了,你在湘乡二中备尝八年的辛酸苦。
1986年8月,我从湘乡五中调到了县城的湘乡二中。为了集中精力搞好教学,老婆你和孩子都跟着我一起进城了。
但是你没有工作单位,我那时每月工资只有四十多元,要养活两个孩子,供他们读书,还要赡养父母,靠我一个人的工资是不够的,但学校的“半边户”有四五个,都没有安排临时工。学校想办法让你去学理发,说到学校开个理发室,为学生理发。你学了三个月后,在自家腾一间房子开了个理发室,给学生理发。你理一个发收一毛钱,理10个才一块钱。你每天辛辛苦苦,握理发剪的右手关节酸痛了,也赚不到多少钱。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 上一篇:梭布垭石林
- 下一篇:木脚盆,盎然着岁月包容的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