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皈依,总让人会觉得是剃度投身法门,其实皈依只是佛门的一个入口而已。小雨淅沥的三月,正是观音圣诞,借着这个佛会,我受家里的佛家弟子指引去圣水泉寺皈依。
  之前曾在心里感叹,会在四十岁左右皈依,为心找个灵魂左岸,而今四十多了,也该了此心愿。去年大病一场,这愿力更因被累世所拖,因而变得愈发强烈。其实,多年,我一直在佛号里生存,一直禀承着佛的友善之说,即便做不了大善之人,也无害人之心。但要做到心之清净,那便太难。于是,皈依成了我的清净法门。
  倒春寒的天气,虽见不得多冷,但与前几天却是天差地别,单衣突变厚了好几层,一日三季的城市让人感到无所适从,幸而因身体变差穿得倒是不少,保暖是身体的重心。
  因凡事所误,好几年没到圣水泉寺,记得从前每年大年初一来这里祈福,也来此为故去的先人念经,祈福只是一阵,烧香、诵愿、跪拜等。而那次七月诵经持续了一夜,我和家里的姐姐在百人的大殿内,与众佛、众僧、众居士一起诵读经文,念经对于我这个初入佛事的人来说,确实会有些陌生与不易,念时对节奏把握不好,且经文繁体字不说,读音难以把握,于是只能将就着滥竽充数罢,在众人的念佛声中与他们混合在一起。时隔数年,我不太记得当时是如何熬过一整夜时间,也不太明白当时自己怎么会答应留在那里,是什么促使我置身于此?有时候,人也会不太了解自己。
  圣水泉寺相对于从前,面貌已有了极大的改观,从前入园后要的路程较远,周边也未开垦,而现在踏上小坡便能看到新的房舍,建筑面积的扩大,象征着香火愈来愈盛。记得以前我们进入寺庙,总是会从一扇木门进入,见佛拜佛不论大小皆是礼仪周全,双膝之下均是无上诚意。
  现在沿石子路下行,便看到新做的办公居所,先要去办皈依证,家里的姐姐让我先去登记。登记处是位团圆脸白净的中年女居士,她戴着眼镜正在一堆小册子上盖红印,家里的姐姐侍佛多年,在圣水泉寺不仅念佛诵经还兼顾其它相关事务。中年女居士旁站着一位同样等待皈依的女性,那人看上去近五十岁上下,身材偏瘦,她拆开桌上的海青(皈依发的衣物)在身上试看,海青纱质布料,极有垂感,庄严肃穆的棕色映入眼帘,我极有兴趣的看她,姐看她身型与我差不多,便说我穿39码即可。
  皈依便要拜师傅,姐领我去旁的屋内,指着一位瘦而含笑的男师傅,叫诚心跪拜以示尊重,师傅以我名字中的华,赠我法名“仁华”。我合掌而谢,而内心却希望,是否有更好的名字,可法名取便取了,证以证名,随缘罢。随以示谢意,给了师傅谢金。
  八点半,在热心居士的帮助下,我穿着新发的39码海青,拖着飘逸轻纱随众人到大殿。殿内鲜花、圣果以及佛号与香火氲氲,隆重而庄重。用目光刷视周围,我随刚皈依的弟子站在大堂的左侧,顺势站了一排,前一排是男居士,男居士前依旧是几排女居士站定,左右两边站满了人,而中间则是佛菩萨与僧众一行。
  木鱼、铃铛等佛事乐器此起彼伏的演奏,其中最大声出自于一个僧人的耳麦,大家随僧人一起诵经、唱诵,其间寺里还为每人颁发了一本佛本,有了书的指引,便能更好的跟着大师们的语调如入佛门之境了。
  在大殿受皈依的戒,发愿、敬诵几个轮回下来,双膝有些生痛,年岁大的人就着刺绣干净的蒲团坐下,有的埋头不语,只是任耳边不断响起佛号,我想,也许即便不读,听着佛号他们内心也是平静的,就像当初母亲病重,每日听着收音机里的佛音,就会感到说不出的舒畅,也许这即是心灵相惜,这即是佛渡众生的慰济罢。
  信佛,亦是信仰,我不太喜欢表达自己有多信佛,多向佛,只是在内心觉着人若有自知,会在无形中体现。而非有些人,口里说着如何敬佛,却又做着违背初衷,为一些小利而不休不已的事。佛说,清净心,平静心,无分别心,而世间有几人能如此坦然的做到呢?就说我家里信佛的姐姐,在午时庙里随众人吃过便饭后,还特意为我要了两个庙里的馒头装下,虽是小事,但人性的弱点却如此明显。
  或者,这正是需要修行的部分,是人在入世之中,一层层需要修正自己的部分。从外至内,一点点剔除已见,分别与私念。但她又是值得我学习的,她仅凭着一心信念,几乎熟读了佛堂常用的几大经文,《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楞严经》等。从前我也念过《心经》、《金刚经》、《阿弥陀经》、《大悲咒》但究竟没有坚持荒废了,除了简单的圣号能读几遍以外。看来,没有坚定心志,便没有如愿的获得。
  一场皈法法事在不知不觉中散去,雨仍在继续,清寒飘浮空中。在路上我一直回味着皈依的场景,仿佛一场梦,之前说的皈依终于如愿,我心有岸,是否今后我亦要认真学习,执一心跪于佛前,忏悔今生前世过错,是否;自此以后,要放下世俗种种因怨,不再浮于表面纷争,又是否;我要在心内根植“仁华”之名,无数的问,看来还需引以时空来细细作答。
  回去前,姐说每周六有法事,有空可来参加,我说好的,其时,来不来,我都一样会以佛之名肃清内心,一样会莫名受着佛的指引,因子已皈依,以善之名——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每到深秋时候,妈妈开始收拾门口的菜园子,将不结瓜的藤连根拔起,砍倒掰完的玉米杆,清理完熟地草,火一燎就将它们烧个干净。犁地的土翻成垄浪,把大块的泥嵌细,这样就能得到一片可以...

又到中秋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桂花飘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是我的内心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盘腿坐在炕头,眯着眼看着我们兄妹的老人——我亲爱...

每年都会有一个冬天,而以前冬天里都离不开母亲缝制的棉衣。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自不用母亲再操心,可以歇下心来,好好安度自己余剩不多的晚年生活。 提起棉衣,现在的棉衣款式多样,穿起...

这次随着寒流一起袭来的,还有悄无声息的病毒。这是一种很狡猾的病毒,专挑儿童与年轻人下手,起初它会伪装得和普通感冒相似,吃点药便退了烧,让人误以为病快好了,等到胸闷咳嗽不止时...

这是一条跨越了无数个世纪的河流,历经了岁月的沧桑,闯过了多少重重险滩,伴随着日月星辰,从大山深处走出,不舍昼夜,奔腾不息,一路向西注入湘江,汇入洞庭湖。 这条河因一首歌而出名...

“蓉儿!”想到古人装水的羊皮皮囊,我就会想象:在一条潺潺的溪水旁,郭靖拿羊皮的水囊于溪边灌装了水,递到黄蓉的手上,然后温情脉脉地看着他的蓉儿,看桃花在她脸上一朵朵地盛开。这...

每年的十一月上旬,住在东北老屋的老婶都会点上炉火,并把视频发给我。看着柴火在灶膛里熊熊燃烧,一股家的温暖扑面而来。此刻,我多想飞回东北,再回到老屋。围坐在暖暖炉火前,嗑着毛...

一 凤梨紫美人水果萝卜,不知是谁给她起了这么一个妖娆令人遐想的名字。 冲着这名字,我下单捧回了她。我小心翼翼地解开塑料袋子,“拔出萝卜带出泥”,尽管覆盖着一层细泥沙,也掩盖不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似乎是弹指间,我人生的年轮已悄悄地画了六十圈,让人顿生“时光易逝岁月难留”之喟叹。六十岁古称“花甲之年”或“耳顺之年”。年届六稚,标志你已进...

七个老顽童说走就走,追逐青春的脚步,寻找同学少年的梦想,“张牙舞爪”来到西双版纳老同学景芝的家。金芳如同姜子牙,为大家“封神加官”,人人美滋滋,带顶新“乌沙”上任,扔掉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