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一个真空包装的鸭腿,现在真不是什么稀罕物。一般情况下很少吃它,毕竟现在满大街都是周黑鸭之类的现卤鸭货。而且很多店基本晚上十点还不打烊,什么时候想吃就去买了。
  乖由于工作原因,需要经常值夜班,而每次值班我也是必陪班。有时,晚上饿了就忍不住煮一袋泡面,所以,泡面是日常必备食物,家里的泡面从来没有断过。但是,光吃泡面,未必太单调,常常是打一个鸡蛋,或者下一根火腿肠,有时也会去周黑鸭买点鸭头、鸭架、鸭腿之类的卤货。
  那天值夜班,晚上十点又来了一个输液的病人。乖去给他扎上针,我们也没法休息,就在值班室看电视。突然,我就觉得饿了。我常常是上一秒还不饿,下一秒就饿了,饿意说来就来。
  我说:“咱们下一袋泡面吃吧?”
  乖说:“好啊。”
  于是,我就刷锅接水煮泡面。刚把泡面煮上,突然想在吃泡面的时候配个卤鸭腿。我就跟乖说想吃鸭腿了,我出去买点,让她看着锅里的泡面。
  于是,我骑着电车就出去了,跑到周黑鸭店门口,发现竟然已经关门了。是啊,毕竟已经十点多了,街上店铺基本都关门了。无奈,我又跑到五谷鱼粉店看看。到门口,发现店内除了收银台的灯,其它灯都关了,一个店员正在收银台收拾。我停好车,走进店内。
  刚进门,那店员说:“我们打烊了,没有饭了。”
  “鸭腿还有吗?”
  “哦,鸭腿还有一个。”
  顿时觉得非常幸运,就把最后一个鸭腿给买了,又买了三个鸭架,一个鸭头,顺带去超市买了一瓶可乐。回到值班室,吃着泡面,配着鸭腿和可乐,真是美味。不知为何?泡面总是半夜吃起来比较香。
  父亲生日的时候,实在不知道给他买点什么。乖说:“咱爸每天去工地干那么重的体力活,天天下白水面条,没什么营养,给他在网上买点吃的吧。”
  于是,在网上看到了真空包装的鸭腿,看评价还不错。乖就给父亲买了一箱鸭腿。鸭腿到后,才告诉母亲,让母亲去快递点拿。
  母亲说:“永飞又给我们买东西了啊?这次买的啥啊?”
  我说:“你去拿回来就知道。”
  拿回去,母亲立马拆开包装,看到是鸭腿。就问怎么想起来买鸭腿了?
  我说:“永飞觉得俺爸天天在工地上吃不好,就给他买点鸭腿,让他带着。”
  母亲又不免一场感动说:“永飞,咋什么没事都能想起来啊?这点儿小事也能记心上,真是个好儿媳。”
  母亲比较感性,谁要对她好一点儿就感动得不行。乖每次给她买点什么东西,都能开心好久,逢人便夸她儿媳妇懂事、孝顺。
  父亲下班回家尝了给他买的鸭腿,说鸭腿很好吃,一箱鸭腿可以够他俩吃好久了。可是,一箱鸭腿一共才十个。
  听父亲说鸭腿好吃,我跟乖说咱们也买点吧,等值夜班的时候可以吃。于是,我们也买了一箱,拆开一个尝尝,乖说不如周黑鸭的好吃。我尝了一个也觉得没有父亲说的那么好吃啊。这种真空包装的鸭腿,对我们吃惯了周黑鸭的人来说确实不够美味。但是,父母这么大年纪了,从未吃过周黑鸭,所以觉得好吃。
  想起来这些,心里不免一阵伤感。父母一辈子为子女为家庭操劳,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给他们买点什么,他们就觉得非常美味。前几天,乖在网上买了一箱四川大凉山的石榴,皮薄粒大,非常甜美。我们都觉得好吃,乖于是又给母亲买了一箱,发了货她才告诉我给母亲也买了一箱。
  “本来不知道这石榴好吃不好吃,于是我先买了尝尝,好吃了才给咱妈买的。”乖说。
  我听了,不免一阵感动,总觉得她这个当儿媳的比我这个当儿子的还有心。母亲收到石榴,给我们打电话说这石榴真好,非常好吃,要是在北京至少也得七八块钱一斤。还说前几天在路边遇到一个开大车买水果的,本来想买点水果吃。苹果六块钱一斤,称了一个苹果要七块钱,然后母亲就把苹果放下走了。确实,在北京什么物价都比家里高,父母在那想吃什么都要考虑考虑。
  给父母买的那箱鸭腿,他们没几天就吃完了,而我们买的快一个月了还没吃完。平常不想吃,只有晚上值班的时候,想吃了才吃一个,于是单位这边还有两三个,家里还有几个。
  前天又轮到乖值夜班。下午刚下班,我们吃过晚饭,准备去院子里散散步。下楼的时候,一个老太太也要下楼,但是不会按电梯,正好有一个年轻点的病人也要下楼,她们就一起坐电梯下去了。我们走楼梯下去的,我们刚到一楼,那老太太从电梯里出来接着又走楼梯上楼了。乖问她才下来怎么又要上去了。她说本来想出去买点饭吃,但是又担心出了大门迷路了回不来,说完她就上楼了。
  我们往大厅外面走。我问乖:“这老婆儿,什么病啊?怎么也没见她家里人啊?”
  乖说:“她有点老年痴呆,又有点心梗,天天在这住院输液,她老头照顾着几个孙子孙女,也不管她,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就过来看看她,能不是今天没有来?这老婆儿昨天在病房里看人家吃饭,一直说她饿,人家就把吃的给了她一点儿。”
  我说:“嗯,那怪可怜的,以前咱姥也是老年痴呆。这也没人给她买饭,这一夜不是要饿着了?”
  乖说:“咱们还剩下一个馒头,不然给她吧?”
  我说:“好的,走上楼把馒头给她,咱们还有几个鸭腿也给她一个,光吃馒头不能没有菜。”
  我们上楼后,发现她在走廊里转悠。我拿着馒头和鸭腿去给她。她推让着不要说:“我不能要你们的东西。”
  乖说:“你拿着吧,这馒头是单位食堂给的。”
  她接过馒头,没有接过鸭腿。我说:“这鸭腿也是给你的,你就拿着吧。”推让了几次,她才拿着鸭腿。然后回病房里去吃饭了。
  回到值班室,发现抽屉里还有几袋燕麦粉。乖说再给她两包吧,光吃馒头太干了。我就拿了两包燕麦粉去病房里找她,发现她正准备拿着缸子去接开水。
  我把燕麦给她:“给,再给你两袋燕麦,你泡着喝,省得光吃馒头太干。”
  她默默接过燕麦粉,眼里满是感激和感动。
  给了她这些吃的,我们接着去楼下散步了。乖说:“你看看这人老了多可怜?养这么多儿女,一个人也不管她,反而老两口还要照顾孙子孙女。生病了,一个人住院没有一个子女回来照顾。咱们要是不给她吃的,今天晚上又要饿肚子了。”
  我听了乖的话陷入了沉思。都说“养儿防老”,如今养儿不仅不能防老,还要坑老。不说那些不孝顺的,就算是子女非常孝顺,但是现在天天在家待在的又有几个呢?“养儿防老”这句话感觉只适合当初种地的时候,一家人全靠几亩地过活,天天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有什么事及时发现。可如今,父母与子女往往是天各一方,工作的工作,打工的打工。一年见不上几次面,天天只有微信联系。所以,给他们在网上买点什么东西,他们就觉得非常孝顺了。父母辛苦一辈子,自己不舍得吃穿。子女给他们买点东西,嘴上说着别乱花钱了,可是心里又很开心。他们对子女总是只讲付出,不讲回报,只要子女生活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一个对于我们来说,不是那么好吃的真空包装的鸭腿,却可以让父母开心一整天,也可以让需要帮助的人饱腹一餐。可见,所谓的美食,并不取决于它是不是美食,而是取决于吃它的人,这就是最简单的相对论。
  我们上楼后,那老太太看到我,满脸微笑,接了一饭缸的开水,问我渴不渴。我想这时,她的大脑是清醒的,也是愉悦的。因为能吃饱喝足,是最大的幸福,也是人们最容易获得的幸福。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左宗棠由泾州进驻平凉,接陕甘总督印。他和当地人民关系融洽,百姓称赞他有“孔子之雅风”。《清史稿》亦载:“(左宗棠)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

我每天早晚打开手机里的收音机,将频率调到100兆赫,就听到一个非常熟悉的呼号——“利川人民广播电台”!这个久违了的呼号,这个音质优美清晰、带有磁性的播音,唤起了我在40多年前与广播...

这张照片陈旧、泛黄,甚至隐约看得出因潮湿留下的斑渍,一切都在说明这是年代久远、之间经历诸多变故、辗转等的缘故造成的。但是这些都丝毫不减照片上那位军人英武帅气、潇洒俊朗的形象...

离开故乡差不多快二十余年,我的脑海中一直装满了儿时的记忆,这么多年来,走南闯北,寄居异乡,都未曾与故乡脱过节,故乡的每一处山坡沟壑,田间地头,老屋禾场,男女老幼,小桥流水…...

赵家沟秋日的天,就像被人捅破了一样,下着绵绵不断的细雨。 第二天一早,隔房老辈子赵东尧来到远斌家,进门就说:“东祥老弟啊,听说你家大崽回来了,我女今天结婚,请你们吃酒,还有你...

人生在世,总会出现与某人或与某物的一次不期而遇。当我再次看到土豆花开的那一刻,我宁愿相信是命运的安排。 夏日的风,把我吹到郊外。漫步在田埂上,放眼望去田野一片郁郁葱葱,空气中...

一 延安有个享誉海内外的“枣园”,那是中国红色革命的发源地。我说的是“枣院”,在我的老家老街上,一处散石墙,没有院门,一棵大枣树,生在散石墙根,是老街的第二风景,人们都称这里...

一 2017年国庆曾去到敦煌鸣沙山,让我一直意犹未尽那次的沙漠之旅。在2023初秋时节,来到响沙湾,说偶然,也不偶然。 响沙湾位于库布其沙漠的最东端。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而响沙...

如果说每个地方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那么湘西天雷山的大山里就有那么一口水井,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天泉。天泉就位于天雷山的半山腰上,是一口全年不干也不会溢出去的泉眼。传说清朝中...

一 癸卯年八月十四,太阳只剩下小半拉脸,,留下最后一丝光辉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老杨开着黑色轿车沿105省道直行,路过华英村时,坐在副驾驶的江大师提醒老杨“右拐,慢点……” 我的身体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