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淅淅沥沥,汇聚在瓦片上,又顺着房檐形成水帘,冲到地面上,发出霹雳啪啦的声音,溅起的水珠四下开来,旋即落下,消失在院子汇聚的水洼里。房顶上、院子里、树上,有一层白色的雾气,那是它们积蓄的热量在升腾。
一群仙女在翩翩起舞,她们的衣服五彩缤纷,身体婀娜多姿,衣袂飘飘,如杨柳,如丝绦。她们时而连贯穿梭,像鱼群嬉戏,时而围成圆圈,缩小扩大,像盛开的花朵。一个仙女舞出圈外,落到地面,看到了大柳树放牛的少年郎。两人一见钟情,互诉肝肠,立下海誓山盟。一道闪电,一声闷雷,把牛郎织女分开,也把我从幻境中拉回现实。雨水不再柔柔弱弱,变得急促。下了一会儿,那雨又变得淅淅沥沥起来。
一把雨伞,遮挡了飘落的细雨,踏着涓涓的流水,走出小区,走过繁华的街道,走向镇子。来到郊外,眼前顿然开阔,一片片的庄稼地,映入眼帘。玉米苗只有尺巴高,喝饱了甘甜的雨水,绿油油的叶子支棱起来,精神抖擞,像一排排列队的士兵,威武雄壮。和雨前那耷拉脑袋,病恹恹,死气沉沉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黄澄澄的麦浪,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一年中,农民最开心的时间点就是麦收,也是最劳累,最忙碌的时刻。要赶在雨季到来前赶紧抢收,否则,也许一场大雨,就让人们的辛苦与期盼,化为泡影。过麦秋是最重要的事情,在城里上班也要赶回家帮忙。所有的人都在忙碌,男人女人起早贪黑,割麦打场,一把镰刀一身汗水,夜晚拖着酸疼的双腿倒在炕上,一动不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母亲做熟的晚饭,也不想起来吃,那可是只有麦秋才能吃到的鲜鸡蛋和凉面。
早晨,天还在黑暗中,就被父亲喊起来,揉着惺忪的双眼,伸伸酸疼的腰,又躺下,实在不愿动弹。麦芒上还挂着露珠,打湿了库管和衣袖。手上的水泡昨晚母亲已经用针小心地挑破,浸入露水,钻心得疼。看着望不到边的麦田,极不情愿地弯下酸疼的腰,刷刷刷,一镰镰,一把把,收割着麦子。收完的麦子还要拉到场里晾晒,母亲最累,不但早晨跟着收割小麦,还要做饭,中午毒辣的太阳下,翻晒麦子。父亲中午要睡一觉,然后才套上牛,拉着石碌压场。傍晚的时候,借着徐徐的西南风,开始扬场打麦。最后装进袋子里。看着自己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一家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喜悦,我和哥哥在打完的麦秸上打滚,母亲装完麦子,又回家做饭,父亲坐在石碌上,卷了旱烟,望着那些装满粮食的袋子,慢慢吸烟。
收秋要十来天,在收完麦子晾晒期间,人们没有闲着,赶紧再抢种玉米。骄阳似火,在烈日下的父亲,汗流浃背,一䦆头下去,一个土坑,母亲弯腰点下一粒或者几粒玉米种子。我在后边,用脚把土驱进土坑里踩实。收割后的麦地里布满麦茬,那些土夹杂在麦茬里,不容易再收拢,如果踩不实,玉米就很难发苗,会被父亲一顿臭骂。
麦秋过完了,玉米苗也长出几片叶子,这时候也把麦茬锄掉,把地豁得松散,为的是不长杂草。锄地是非常累的活,为了让那些杂草尽快死亡,因为这时候已经开始下雨,杂草生长很快,农民们大部分要在在太阳高照的时候去地里锄地。现在都用除草剂,但那时候还没有,只能靠人锄地,或者套了牲口豁地。等到锄过三遍地,那玉米也长到了小腿高,农民们便挂了锄,直到收玉米的时候,都不用下地。这是农民一年中难得休闲的一段时光。
继续前行,来到了小河边。雨点大了起来,打在雨伞上啪啪直响,好在雨伞还算结实,没有出现我担心它会被雨水压坏。曾经清澈平静的河面,此时变得浑浊散乱。那些随波摇曳的水草,不觅其踪。那些游弋的小鱼儿,也躲进了水底。河面上只有漂浮的树叶杂草,顺着河道飘向远方。这次的雨水太小,还没有形成洪流,那种波涛滚滚的情景没有出现。
每年的这个季节,雨水频繁,有时候就会产生洪水,河水漫过河堤,倒流进玉米田里,人们都非常焦急,盼望着洪水快点下去。由于靠近海边,除了非常年份,洪水来得快,去的也快,一般两三天就露出河道,地里的水又流进河里。很多来不及逃走的鱼,就被搁浅在地里,或者低洼的小坑里,这时候是我最开心的时期。我能逮到很多鱼,让母亲炖了,给贫苦的生活,带来无限的快乐。
六月的天,像小孩子的脸,说翻脸就翻脸,不知道怎么惹着就哇哇大哭,可一会儿就雨过天晴,喜笑颜开。不知不觉间,雨停了,天空飘着一朵朵白云,慢慢飘向远方的天际。太阳从云朵后边露出来,耀眼的光芒,刺得我睁不开眼。
河里传出蛤蟆的叫声,呱呱呱,此起彼伏,竟然响起一片的歌声。人们都说这是蛤蟆吵湾,平时虽然也有蛤蟆叫,但那是独唱,顶多有几只正在求偶的蛤蟆叫,也掀不起风浪,只有在雨后,这种大合唱,才能让人振奋。我想,不久后,河里就会出现很多蝌蚪,它们成群结队,游弋在浅水草丛里,等待着长大。
树上传来刺耳的蝉鸣,那尖锐的叫声,让我很难想到这是歌唱,在我的脑海里,只有女人歇斯底里的嚎叫,才能和蝉鸣比拟。柳树和杨树,经过雨水的冲刷,绿的晶莹剔透,非常夺目。一阵微风吹过,树叶哗哗直响,把那些沾浮在树叶上的雨珠纷纷抖落,掉在地上,消失不见。地上有几个灌满雨水的小洞,那是昨晚蝉蛹爬出来留下的巢穴。
虽然厌烦蝉鸣,但是却喜欢蝉蛹。每天晚上,我们都拿着手电,在地上树上寻找着,那些小东西看着呆头呆脑,慢悠悠地往树上爬,看到有人靠近,它们就会停在那里,一动不动。我们伸手拿起来,放进罐头瓶子里。一晚上的时间,能抓十几、二十几只。母亲用油炸了,放点盐巴,一口咬下,嘎嘣稀脆,那股焦香的滋味儿,能回味很久。
人们扛着锄头铁锹从村里走来,都怕地里有水。六月酷热的太阳下,很快就能把地里的水晒得滚烫,会把玉米都烫死,所以要尽快把地里流不出去的水放掉。还好,这次的雨不大,地里的雨水差不多都渗入地下。人们的脸上露出笑容,互相问候,违心地指着别人的庄稼夸好,其实内心里充满了嫉妒,都希望自己的庄稼比别人的好,可是看着人家的庄稼粗壮,也比自己家的高,心里就会酸酸的。
我得赶紧回到家里,要牵着那头秃尾巴驴去放,不然又会被父亲骂。一起去河东的还有很多小伙伴,他们有的牵驴,有的牵牛,还有赶羊的。我们有说有笑,互相打闹着。河东有一片树林子,那里是我们的天堂,把牲口撒在树林里,我们就可以爬树掏鸟窝,在草丛里捡鸟蛋,捉蚂蚱或者逮了马勺子(蜥蜴)逗着玩,用草棍拨棱它摆动着的断尾。小姑娘们,则去树林里捡蘑菇。我们还做一些游戏,在树林里互相追逐嬉戏,玩累了就坐在树下,听拾粪的老爷爷讲故事。老爷爷有一条腿瘸,那是他参加抗美援朝的时候受的伤。他给我们讲述那个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都聚精会神地听,心中燃起熊熊火焰,发誓以后长大了,也要保家卫国,奋勇杀敌。
一滴雨珠落进我的脖子里,冰凉的雨滴,让我打了个激灵,也让我立刻回到了现实中。小河涓涓,永不停息,但眼前的庄稼地,却变成了一座座工厂,那个小村庄,也早已被高楼大厦埋没。母亲过世多年,那些曾经一起玩耍的小伙们,都早已各奔东西,所有能够记住的,只有脑海里的那些画面。雨后的天空,是那么的蓝,漂浮的白云,带走了我的思绪。眼里故乡的风采已不再,可故乡的身影却定格在心里。
一群仙女在翩翩起舞,她们的衣服五彩缤纷,身体婀娜多姿,衣袂飘飘,如杨柳,如丝绦。她们时而连贯穿梭,像鱼群嬉戏,时而围成圆圈,缩小扩大,像盛开的花朵。一个仙女舞出圈外,落到地面,看到了大柳树放牛的少年郎。两人一见钟情,互诉肝肠,立下海誓山盟。一道闪电,一声闷雷,把牛郎织女分开,也把我从幻境中拉回现实。雨水不再柔柔弱弱,变得急促。下了一会儿,那雨又变得淅淅沥沥起来。
一把雨伞,遮挡了飘落的细雨,踏着涓涓的流水,走出小区,走过繁华的街道,走向镇子。来到郊外,眼前顿然开阔,一片片的庄稼地,映入眼帘。玉米苗只有尺巴高,喝饱了甘甜的雨水,绿油油的叶子支棱起来,精神抖擞,像一排排列队的士兵,威武雄壮。和雨前那耷拉脑袋,病恹恹,死气沉沉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黄澄澄的麦浪,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一年中,农民最开心的时间点就是麦收,也是最劳累,最忙碌的时刻。要赶在雨季到来前赶紧抢收,否则,也许一场大雨,就让人们的辛苦与期盼,化为泡影。过麦秋是最重要的事情,在城里上班也要赶回家帮忙。所有的人都在忙碌,男人女人起早贪黑,割麦打场,一把镰刀一身汗水,夜晚拖着酸疼的双腿倒在炕上,一动不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母亲做熟的晚饭,也不想起来吃,那可是只有麦秋才能吃到的鲜鸡蛋和凉面。
早晨,天还在黑暗中,就被父亲喊起来,揉着惺忪的双眼,伸伸酸疼的腰,又躺下,实在不愿动弹。麦芒上还挂着露珠,打湿了库管和衣袖。手上的水泡昨晚母亲已经用针小心地挑破,浸入露水,钻心得疼。看着望不到边的麦田,极不情愿地弯下酸疼的腰,刷刷刷,一镰镰,一把把,收割着麦子。收完的麦子还要拉到场里晾晒,母亲最累,不但早晨跟着收割小麦,还要做饭,中午毒辣的太阳下,翻晒麦子。父亲中午要睡一觉,然后才套上牛,拉着石碌压场。傍晚的时候,借着徐徐的西南风,开始扬场打麦。最后装进袋子里。看着自己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一家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喜悦,我和哥哥在打完的麦秸上打滚,母亲装完麦子,又回家做饭,父亲坐在石碌上,卷了旱烟,望着那些装满粮食的袋子,慢慢吸烟。
收秋要十来天,在收完麦子晾晒期间,人们没有闲着,赶紧再抢种玉米。骄阳似火,在烈日下的父亲,汗流浃背,一䦆头下去,一个土坑,母亲弯腰点下一粒或者几粒玉米种子。我在后边,用脚把土驱进土坑里踩实。收割后的麦地里布满麦茬,那些土夹杂在麦茬里,不容易再收拢,如果踩不实,玉米就很难发苗,会被父亲一顿臭骂。
麦秋过完了,玉米苗也长出几片叶子,这时候也把麦茬锄掉,把地豁得松散,为的是不长杂草。锄地是非常累的活,为了让那些杂草尽快死亡,因为这时候已经开始下雨,杂草生长很快,农民们大部分要在在太阳高照的时候去地里锄地。现在都用除草剂,但那时候还没有,只能靠人锄地,或者套了牲口豁地。等到锄过三遍地,那玉米也长到了小腿高,农民们便挂了锄,直到收玉米的时候,都不用下地。这是农民一年中难得休闲的一段时光。
继续前行,来到了小河边。雨点大了起来,打在雨伞上啪啪直响,好在雨伞还算结实,没有出现我担心它会被雨水压坏。曾经清澈平静的河面,此时变得浑浊散乱。那些随波摇曳的水草,不觅其踪。那些游弋的小鱼儿,也躲进了水底。河面上只有漂浮的树叶杂草,顺着河道飘向远方。这次的雨水太小,还没有形成洪流,那种波涛滚滚的情景没有出现。
每年的这个季节,雨水频繁,有时候就会产生洪水,河水漫过河堤,倒流进玉米田里,人们都非常焦急,盼望着洪水快点下去。由于靠近海边,除了非常年份,洪水来得快,去的也快,一般两三天就露出河道,地里的水又流进河里。很多来不及逃走的鱼,就被搁浅在地里,或者低洼的小坑里,这时候是我最开心的时期。我能逮到很多鱼,让母亲炖了,给贫苦的生活,带来无限的快乐。
六月的天,像小孩子的脸,说翻脸就翻脸,不知道怎么惹着就哇哇大哭,可一会儿就雨过天晴,喜笑颜开。不知不觉间,雨停了,天空飘着一朵朵白云,慢慢飘向远方的天际。太阳从云朵后边露出来,耀眼的光芒,刺得我睁不开眼。
河里传出蛤蟆的叫声,呱呱呱,此起彼伏,竟然响起一片的歌声。人们都说这是蛤蟆吵湾,平时虽然也有蛤蟆叫,但那是独唱,顶多有几只正在求偶的蛤蟆叫,也掀不起风浪,只有在雨后,这种大合唱,才能让人振奋。我想,不久后,河里就会出现很多蝌蚪,它们成群结队,游弋在浅水草丛里,等待着长大。
树上传来刺耳的蝉鸣,那尖锐的叫声,让我很难想到这是歌唱,在我的脑海里,只有女人歇斯底里的嚎叫,才能和蝉鸣比拟。柳树和杨树,经过雨水的冲刷,绿的晶莹剔透,非常夺目。一阵微风吹过,树叶哗哗直响,把那些沾浮在树叶上的雨珠纷纷抖落,掉在地上,消失不见。地上有几个灌满雨水的小洞,那是昨晚蝉蛹爬出来留下的巢穴。
虽然厌烦蝉鸣,但是却喜欢蝉蛹。每天晚上,我们都拿着手电,在地上树上寻找着,那些小东西看着呆头呆脑,慢悠悠地往树上爬,看到有人靠近,它们就会停在那里,一动不动。我们伸手拿起来,放进罐头瓶子里。一晚上的时间,能抓十几、二十几只。母亲用油炸了,放点盐巴,一口咬下,嘎嘣稀脆,那股焦香的滋味儿,能回味很久。
人们扛着锄头铁锹从村里走来,都怕地里有水。六月酷热的太阳下,很快就能把地里的水晒得滚烫,会把玉米都烫死,所以要尽快把地里流不出去的水放掉。还好,这次的雨不大,地里的雨水差不多都渗入地下。人们的脸上露出笑容,互相问候,违心地指着别人的庄稼夸好,其实内心里充满了嫉妒,都希望自己的庄稼比别人的好,可是看着人家的庄稼粗壮,也比自己家的高,心里就会酸酸的。
我得赶紧回到家里,要牵着那头秃尾巴驴去放,不然又会被父亲骂。一起去河东的还有很多小伙伴,他们有的牵驴,有的牵牛,还有赶羊的。我们有说有笑,互相打闹着。河东有一片树林子,那里是我们的天堂,把牲口撒在树林里,我们就可以爬树掏鸟窝,在草丛里捡鸟蛋,捉蚂蚱或者逮了马勺子(蜥蜴)逗着玩,用草棍拨棱它摆动着的断尾。小姑娘们,则去树林里捡蘑菇。我们还做一些游戏,在树林里互相追逐嬉戏,玩累了就坐在树下,听拾粪的老爷爷讲故事。老爷爷有一条腿瘸,那是他参加抗美援朝的时候受的伤。他给我们讲述那个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都聚精会神地听,心中燃起熊熊火焰,发誓以后长大了,也要保家卫国,奋勇杀敌。
一滴雨珠落进我的脖子里,冰凉的雨滴,让我打了个激灵,也让我立刻回到了现实中。小河涓涓,永不停息,但眼前的庄稼地,却变成了一座座工厂,那个小村庄,也早已被高楼大厦埋没。母亲过世多年,那些曾经一起玩耍的小伙们,都早已各奔东西,所有能够记住的,只有脑海里的那些画面。雨后的天空,是那么的蓝,漂浮的白云,带走了我的思绪。眼里故乡的风采已不再,可故乡的身影却定格在心里。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