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先德后化,感化,教化。
  参加孩提德化学校的一场家长会
  一一题记
  
  九月十六日,上午8:30,我在德化学校参加了一场家校共育,别开生面,实实在在、内容详实、颇具创意、有特色的一次家长会。
  金秋八月,丹桂飘香。我沿着森林公园与中基一号之间的一条宽阔的柏油路,经过濂溪区第二幼儿园,走向面对中基一号的德化学校的正门,和陆续来学校开会的家长一起拾级而上。走进校区,我寻找曦孙所在的趣雅楼。一栋栋高大耸立的教学楼,宽敞,亮丽,充盈着书香气的教室,清晰地展现在我的视线之中。这所学校给我的印象,似乎不像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反倒是一所成熟,丰满,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老牌学校,只是里面稚嫩的花圃,树木才暴露出其年轻的年龄秘密。
  我找到了趣雅楼,在上一楼的踏步处,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正微笑着作导引。我一直走到了四楼,刚好有三四位老师模样的人在走廊,我还没有来得及发问,就有一种温暖的声音传了过来:“你好!你是找哪个班?”我回道:“四(6)班。”“一直往前走,再向右拐就行。”
  儿子周末要值班,儿媳妇又有事外出,我还是第一次走进德化学校,参加曦孙的家长会。按照老师刚才讲的,我走到了四(6)班的教室门口,左手边墙上一个方框,有班级,班主任,科任老师姓名,简介;进门左手边四方柱子上贴着班级功课表,右手边墙上贴着上下两张大的表格,记载着学生的语文背诵,阅读情况;干净,整洁,大方的教室,靠走廊一边,一个个小小的橱柜上,摆放着一盆盆翠绿的吊兰,生机盎然;教室后面的黑板,关于九一八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不忘历史,砥砺前进"八个字赫然在目,在幼小的心灵扎根,爱国就要从娃娃抓起;黑板报的左边第一,第二,第三名的奖状,用事实告诉参会的家长们,这个班级有非常优秀的团队,优秀的老师和优秀的学生。
  教室的正前方,一位身穿白色套装裙,肩背扩音器的,手拿多媒体遥控器的老师,在调试着黑板的屏面,上面“欢迎家长,我们的努力是你的关爱,是孩子的成功,家校共育家长会静待花开”在一遍又一遍地播放。
  对照着进门挂在左手边的班主任相片,她就是四(6)班的班主任周老师。8:30,家长也陆陆续续到齐了,家长会也开始了!首先是班主任致欢迎词“加强家校沟通,实现家校共育。”随后弹出了一个家长会目录"一、班级情况及制度;二、老师介绍;三、在校日常;四、上学准备;五、学生有话说;六、建议和期望;七、成长锦囊。"
  班主任按照目录,一项又一项耐心、细致地介绍,特别是第五项“孩子有话说”,一位位稚气未脱,纯真,活泼,个个都出彩的孩子心声,一览无余地展示在家长面前,充分表明班主任周老师工作踏实,特别有创意精神。同时也让参加家长会的家长,感到孩子不在自己身边,却能倾听到孩子天真无邪的心迹吐露,确实激动。孩子们一张张面对镜头,略带羞涩的小脸蛋,一声声“爷爷奶奶辛苦了!”“爸爸妈妈辛苦了!”“我在学校会好好读书,听老师的话,你们放心吧……”家长们心情激荡,内心泛起一阵阵涟漪,久久不能平静,孩子们好似一下子长大了。
  接着数学李老师就自己所带的学科,从学生平时在校的学习状况,站在学生的位置,又置身于科任老师的视角,同时又直面家长,做了非常专业的沟通,三位一体,真正的家校共育。特别强调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大练,小练的不同性,以及数学题目的发散性思维,重在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一些题目答案的多样性。
  英语彭老师,也制作了一期精美的“英语老师有话说”的课件,把一个学期的知识点,清楚,简洁地介绍给了参会的每一位家长,一目了然,同时强调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大胆地用英语说出来。
  家长会上,还有家长踊跃发言,分享自己育儿的成长锦囊,气氛异常活跃。
  最后班主任分享了13条建议和期望。其中老师讲的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就喜欢那位老师的课,那门课就会优秀;同时善意地提醒家长,老师不是神,也是人,不是万能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不要在孩子面前去议论老师,即使对某位科任老师教学上有想法,随时可以和老师本人去沟通;班主任还讲有的学生,还是一张纸,一支笔,一个人暑假在家的状态,还没有调整过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早起早睡,没有充足的睡眠,在学校会打瞌睡,影响学习。
  其间班主任周老师,还专门为自己制作了一个视频,向家长介绍自己:家长会周老师精心制作的“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的抖音视频,精彩诠释了家长望子成龙心理,学生有如蜗牛散步般的奇妙状态,如何才能达到教育上的同步声中圆满结束。
  一个班的家长会,它是一所学校班级的缩影;一个班里科任老师教学风格,执教态度,敬业精神,它又是一个学校老师的风貌彰显;一个班级的学风,它又是一所学校总体学风的显现,窥一斑而见全局。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一个优秀的班级小集体,优良的学风,班风,制度化的学校管理,老师辛勤的付出,家长的积极参与,三位一体,家校共育一定会取得的丰硕的成果。德化德化,顾名思义,以德为先,以德教化,立德树人,年轻的德化,有着孩提少年的老成,有着浓浓的书香氛围,有着教学上的创新理念,有着育人先育德的思想。
  正如班主任周老师所讲:“家校共育,何愁静待不花开?”总之,家长会的目的,一切为了孩子健康、快乐、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家校共育"正在孩提德化学校上空唱响、飞扬、践行。看到家长会后,家长们满意的,微笑着走出教室,我的心也像孩子们一样,他们一定会以优异的成绩,昂首阔步地从德化学校的大门走出去,走得更远。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左宗棠由泾州进驻平凉,接陕甘总督印。他和当地人民关系融洽,百姓称赞他有“孔子之雅风”。《清史稿》亦载:“(左宗棠)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

我每天早晚打开手机里的收音机,将频率调到100兆赫,就听到一个非常熟悉的呼号——“利川人民广播电台”!这个久违了的呼号,这个音质优美清晰、带有磁性的播音,唤起了我在40多年前与广播...

这张照片陈旧、泛黄,甚至隐约看得出因潮湿留下的斑渍,一切都在说明这是年代久远、之间经历诸多变故、辗转等的缘故造成的。但是这些都丝毫不减照片上那位军人英武帅气、潇洒俊朗的形象...

离开故乡差不多快二十余年,我的脑海中一直装满了儿时的记忆,这么多年来,走南闯北,寄居异乡,都未曾与故乡脱过节,故乡的每一处山坡沟壑,田间地头,老屋禾场,男女老幼,小桥流水…...

赵家沟秋日的天,就像被人捅破了一样,下着绵绵不断的细雨。 第二天一早,隔房老辈子赵东尧来到远斌家,进门就说:“东祥老弟啊,听说你家大崽回来了,我女今天结婚,请你们吃酒,还有你...

人生在世,总会出现与某人或与某物的一次不期而遇。当我再次看到土豆花开的那一刻,我宁愿相信是命运的安排。 夏日的风,把我吹到郊外。漫步在田埂上,放眼望去田野一片郁郁葱葱,空气中...

一 延安有个享誉海内外的“枣园”,那是中国红色革命的发源地。我说的是“枣院”,在我的老家老街上,一处散石墙,没有院门,一棵大枣树,生在散石墙根,是老街的第二风景,人们都称这里...

一 2017年国庆曾去到敦煌鸣沙山,让我一直意犹未尽那次的沙漠之旅。在2023初秋时节,来到响沙湾,说偶然,也不偶然。 响沙湾位于库布其沙漠的最东端。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而响沙...

如果说每个地方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那么湘西天雷山的大山里就有那么一口水井,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天泉。天泉就位于天雷山的半山腰上,是一口全年不干也不会溢出去的泉眼。传说清朝中...

一 癸卯年八月十四,太阳只剩下小半拉脸,,留下最后一丝光辉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老杨开着黑色轿车沿105省道直行,路过华英村时,坐在副驾驶的江大师提醒老杨“右拐,慢点……” 我的身体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