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文化大革命大联合了,这一年的冬天,我从故乡福建省平和县霞寨公社钟腾大队横路下小队回到霞寨圩,就读小学一年级,当年就叫霞寨小学。
  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我和周永强同桌学习,也就是后来成为厦门大学教授的周永强同学。
  霞寨小学要爬一个大约将近一百米的石阶梯路,霞寨小学的门口种着很多树,我们则常在树上攀来攀去,玩尽了童年的故事和顽皮。
  在霞寨小学的小石阶底部旁,还有一个防空洞,据说那是要防原子弹光辐射的,我们常在里面爬进爬出,洞里面空气稀薄,充满红泥土味。
  在霞寨小学后面,有一堵围墙,并不是很高,我们一跃一爬就能爬过去,跳下来,旁边种着一株龙眼树,入夜了,万般寂静,旁边的村民都入睡了,夜晚九点种左右,我们就爬上龙眼树,偷摘些龙眼吃。
  白天的时候,我们就去龙眼树上,抓一种俗称“臭屁猪”的昆虫玩,很是具备童趣。
  这一年,我虚岁七岁,也就是就读小学一年级的年龄。
  我有两个弟弟,一个叫辉,一个叫滨,反正妈妈和两个姐姐都是这样叫的,显得既简单又亲切。
  后来我们都考出来了,相继参加了工作,并分别折腾到漳州厦门。
  我最后一个工作单位是漳州市体育中心,2022年11月,我到龄退休了,并在2022年12月份领到退休工资。
  周永强教授早我几个月退休,他跟我同龄,都属虎。
  岁月就是一首歌,奠尽了风雨与悲伤,也奠尽了人生的落寞与韶华,时光易逝,往事如歌,但却磋砣,磋砣岁月也磋砣出我的磋砣人生。
  苦也罢、泪也罢,反正一路走过来,风雨人生,眼泪多于欢笑,悲伤多于欣喜。
  跌跌撞撞,也染上了头上的青霜。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铁人王进喜这句铮铮铁言印证了我一生的起起落落、伏伏跌跌的人生经历、人生境况。
  前一些日子,两个台风,一起共舞,我们被两次暴雨如注的疯狂颠坏了,我的“横路下学校”也惨遭肆虐。
  塌方、山体滑坡,道路受阻,本来就山道弯弯的山路,更弯出了村民们抗洪救灾的故事,因此,我三次回到了故乡。
  “横天之上,横路之下!”这是我提出来的,就是蓝天底下,一个“横路下”村民小组诞生在这里,我学校对面是堂堂正正的五峰山,也叫望月山,她聆听了我无尽的歌声、琴声,还有一篇篇小说、一篇篇散文、一首首诗作在这里应运而生,这是天赋与宁静的结合物。
  而今天,我所要褒奖和歌颂的就是村民的抗洪精神,路堵了,大家用锄头挖,用铁锹铲,终于,摩托车可以过了、小汽车可以过了……
  黄六味、黄亦存、黄日升……这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却诞生了一个个英雄的壮举。
  今天是九月18日,漳州拉响了防空警报,也就是警笛,这是在愤怒声伐和讨伐日寇的侵华罪恶呀!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老百姓……”这是一首我童年耳熟能详,也是很爱唱的歌,它唱出振奋民族、振奋人心的志气歌。
  众志成城、群众的力量真如铁,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同仇敌忾、人民群众筑起来可真的是铜墙铁壁呀!
  修万里长城,抵外患,这得大家的同心同德,同心协力、并甘苦与共、同舟共济!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这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填的词。
  “天灾并不可怕!”、“人定胜天!”“人民脚下挥银锄,定把堵路重新开!”我们有这个志气、也有这份努力和辛勤,坚持就是胜利。
  “把日寇赶出中国去!”八年抗战,我们血洗了这个耻辱,也谱写了全民抗战曲曲丰歌,《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
  “人心齐、泰山移!”、“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门前的两座大山,一座谓之:“王屋山”、一座谓之:“太行山”,我们又何惧之呢?
  “东方巨龙”、“东方醒狮”是啊!中国人总有睡醒的时候,总有苏醒的时候。
  我深信:强大的民族是靠强大的凝聚力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的就是民心的振奋,靠的就是众志成城、人民构置起来的万里长城、这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是啊!灾难面前,人人有责,寇围横行霸道,剿匪反侵略,更人人有责,守土有责,抗天灾,也人人有责:“每人献寸心,报得三春晖。”……
  “铲除天灾学剿寇,众志成城齐声吼。当年小日呈凶恶,怎耐大国剿心周。万众一心平倭寇,百姓同德写春秋。而今听了航空警,九月一八史犹谋。”
  这就是我今天写这篇散文的缘由。
  愿大家:齐奋起,团结紧,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等到康庄大道复通日,我们再摆庆功酒,大家齐祝贺!
  谢谢大家!谢谢乡亲们!到时,我一定回故乡:“福建省平和县霞寨镇钟腾村横路下组”,给乡亲献上一首《父老乡亲》,让:“胡子里长满故事”的横路下,歌满园,诗满天!……
  
  2023.9.18.
  
  写于漳州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一 秋雨过后,秋风渐起,空气中隐隐传来桂花的第一缕清香。走过鸿渐路,街市两旁商铺林立,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忙着采购各种节庆物资。中秋节的气氛渐渐氤氲开来。随桂花一起飘来的...

大雨一般是在夏天来造访,在北方,如果有大雨,天气预报提前十几小时就播报了。在我家,父亲的老寒腿,便是预知未来两天天气的钟表。大雨没来,父亲的老寒腿,有无数只蚂蚁在爬,弄得父...

有时以为偶遇是需要缘份的。没有既定的目标,没有预设的结果,只是遇见了,而且一旦遇见,也就有了抹不掉的印记。 大好的秋色,大好的周末,呆在家里实在有点浪费光阴,捡拾秋色也许能捡...

第一次知道“左公柳”还是父亲告许的。 父亲生于1910年,虽然没有读多少书,但爱看戏,爱听故事,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也就文革期间,每次随父亲进泾川城,一过泾河,到甘家沟就上了西兰公...

三秦大地是一块好地方,是秦的发源地,也是汉的发源地。用当地的话说:那真是——聊咋咧!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是江南。而这里却是一马平川,无遮无拦,早晨太阳刚一...

广袤的鲁西北平原,浩浩大运河穿流而过,贝州古城武城就坐落在它的臂弯里。俗话说好水出好酒,获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以盛产古贝春美酒而闻名。“千年大运河,万年古贝春。”作...

文友,顾名思义就是以文会友,以文成友。我在江山文学网站待了十多年,认识很多文友,但交流并不多,聊天涉及文学更是微乎其微。大家都忙,我的文友生活中又比较优秀,平时有时间问声好...

曾记得这里以前全是田,名叫“蔬菜队”。九十年代上高中时,来沿江两岸玩过,只知道一片片的田种上一片片的蔬菜,真是绿的可爱。十几年后的今天,田消失的无影无踪,还在这里建起了一条...

我们山区在收割稻谷时的农具叫拌桶。围在插入拌桶三方的挡遮是由竹篾编制而成,打稻子用的竹齿耙子是由木头和竹片构造而成,被放在拌桶出口内侧。打稻子在通过竹齿耙子时,就可以把稻谷...

一 暮色降临,太阳的光辉照耀下的草原,好似涂了一层金色,灿烂,辉煌。在望天空看去,暮色下的草原上空,多彩而美丽,看呢,草原的上空一片辉煌夺目,真是令人目不暇给。各种色彩好似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