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点啦,起床,上班啦。”
  母亲响亮的声音惊醒了午睡中的我,于是赶紧起床,胡乱拢了拢头发,习惯性地在饭桌上的果篮中拿起母亲削了皮的苹果,咬上一口,酸酸甜甜,于是美滋滋地冲她笑了笑,出门而去。
  母亲今年七十五岁,中等身材,花白了头发,背有点驼,腿脚还好。
  我常对她说,你是我们家的“饲养员”。
  她嘿嘿一笑说:“也没见把你们养胖。”
  母亲做了一手很地道的面食,什么长寿面、撅面、棋花面、片片面、还有老瓜头、米面……
  先说米面。烧开一锅水,先后煮上黄豆、花生、小米、干豆角、南瓜,还有白萝卜条。然后在和面盆中舀上适量干白面粉,再用温水把面粉打成絮絮,再把面絮来回揉成面团,边揉边用手沾上水,一直揉到面、盆、手“三光”。再用洋瓷碗扣上面团,让面醒。然后把醒好后的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边擀边用手转动面团,还不时地往上面撒一些包谷面,防止面粘在一块。面擀到圆而且薄厚均匀时,展开晾上一会,再用擀仗卷起,像叠扇子一样来回折叠。之后,左手的五个手指头放面的一头,右手拿刀紧挨着左手指甲盖,右手向前左手向后,相互配合。这样,宽窄、薄厚均匀的长寿面就做好了。再用一只手很整齐的把面条提起来,抖落上面的包谷面,下在煮好的豆、菜锅中再煮。面快熟时候,再下些青菜。之后,把油倒进盛饭的勺子,给勺子加热,至油冒烟时,把准备好的葱花、调料粉、红辣椒面等混合倒入勺子中,然后把勺子往煮好的面锅汤中一放,只听“嗤啦”一声,葱花、面、豆、菜的味道混合而出,那叫一个香啊。
  片片面和米面的做饭相同,只是下的面不是白面条,而是玉米面片。玉米面是做不成薄薄的面条的,只能擀到半厘米后,用刀切成菱形块。记忆中,片片是小时候吃的最多的。因为家里穷,母亲一个人辛苦劳动一年,到了年末,工分算下来倒是能分上几斤白面,要分给爷爷奶奶,还有上学的小叔和小姑,玉米面就是我们家的主食。吃饭的时候,村里人都端着饭碗蹲在自家的大门口,有的坐在巷道的石头上。小孩的我总看着别人吃白面条,一次,就很生气地端着碗回家找母亲:“别人都吃白面,咱们总吃片片。”母亲用苦涩的眼神看着我,没有说一句话。
  第二天,我很高兴地吃上了汤的白面条,爷爷和奶奶也吃了,母亲却没吃。
  以后母亲就用玉米面变着花样给我们做饭,老瓜头、搅团、鱼粉……
  现在,这些饭已经成了各家改善生活中的稀罕饭了。
  长大后母亲告诉我,为了小时候的那次白面条,她整整哭了一个下午。晚上,她悄悄拿了一个粗瓷碗,去了邻居八婆家,借了一碗白面粉,所以我和爷爷奶奶第二天才能吃上那碗汤的白面条。
  看着母亲略带羞涩的眼神,我的眼睛湿润啦。
  父亲兄姐九个,他是老大,在外地上班。作为大媳妇的母亲,虽然已经分了家,爷爷奶奶还有小叔小姑她还得照顾。爷爷奶奶去世后,小姑和两个小叔成家生孩子一切事情还是她和父亲操心办理。善良的她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父亲去世五个月后,母亲查出疑似食管早癌。于是去了西京医院,确诊后我们瞒着她给她做了腹腔镜手术。五年的保养治疗,病情还算稳定。去年,她的右手臂麻木右脑疼痛被确诊为淋巴结转移,住进了韩城医院肿瘤科。
  小叔悄悄地给我说:“多亏你母亲不认识字,要认识了,看了肿瘤科三个字都害怕!”
  是的,父亲肺癌手术后化疗了一个疗程,反应很大,母亲是知道一些情况的。这次住院,还是瞒着她,说她只是淋巴发炎,打些消炎针并用激光照一照就好,并且阻止了所有亲戚朋友看她,怕她起疑心。
  三天之后,为了配合放疗效果,在有其他药物作保证的情况下,医生开了小剂量的化疗药。主管护士给她换药时,她顺便问了一句:“这一瓶完了我们就可以回家吧?”
  “你还有化疗药要用。”小护士没有思索。
  我进了病房,母亲像小孩似的委屈地给我告状说:“她要给我打化疗针!”
  我用愤怒的眼光瞪了护士一眼后俯下身哄她说:“咱们没有化疗药,可能护士弄错啦,是另一床的。”
  “医生说了,你们有化疗药。”小护士很固执。
  护士走后,不管我怎么说,她都不相信,并吵着:“如果我真是烂烂病,就不要看啦,省得到最后人财两空。”
  “走,咱们回家。”她耍起了小孩脾气。
  没办法,我找来了主任给她再次做了“解释”,并叫来护士“承认”是说错啦,这才稍稍稳定了她的情绪。
  后来在一次一次的放疗过程中,有的病人“走了”,母亲察觉到一些,但她依然将信将疑。因为,她锁骨的肿块慢慢变小,痛疼程度减弱,手臂也不很麻木。
  两个月的治疗后,医生建议,要用完整的化疗药。
  经过再三考虑,我们拒绝了,母亲七十斤重的身体是完全经受不起化疗药物的冲击的!
  于是,回家保守治疗。
  我很坦然地对母亲说:“不管别人怎么说,你自己的身体状况你自己最清楚,你的抵抗能力强了,病自然就会慢慢好转的!”
  这次母亲很勇敢地相信了我:
  坚持喝阿胶加蜂蜜水、蛋白粉。
  坚持吃红枣、黄豆、水果、各种蔬菜。
  坚持推背、刮痧。
  坚持散步、泡脚、搓脚。
  现在,母亲的病情时好时坏,药不能停止。但勤劳善良的她依然坚强地每天给我们洗衣服做饭抹桌子拖地——
  她疼爱地对我说:“你们都上班,我能干了什么?就屋里这点活!”
  我心疼地望着母,母亲在身边真好
  
  2014年4月20日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一、一定不要在对方身上获取你所缺失的东西 回上海快三年了,因为我这个人比较宅,跟年轻时的心态判若两人,所识朋友不多,有一两个谈得来的,算是很难得了。叶子是我小姑娘同学的妈妈,...

当一缕微风吹散了夏日的酷热,当天空变得又高又远,当雨丝变得缠绵。我知道秋天它来了,来的悄无声息,来的触不及防。一夜之间,夜晚不再闷热。一夜之间,秋虫开始唧唧。不知道为什么对...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在我后面坐的一位女生叫齐瑞,她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作风也很正派,是班里男生追求的对象。我则不一样,口齿木讷,没有男生的绅士感,也没有男生的幽默感,不会谈情说...

农村里,有句俗语叫富不离书,穷不离猪。意思是说要想过上富裕的生活,就要多读书。而要摆脱贫穷的日子就要勤养猪。父亲倒是将这个俗语进行得很彻底,尤其是“穷不离猪”。 回忆父亲在说...

今年农历九月初一,是母亲离世十三周年的纪念日,回想母亲的音容笑貌,尤其是兄弟姊妹热热闹闹为母亲过九十大寿的情景,不禁潸然泪下。 由于生活拮据,加上母亲朴实的性格,我们兄弟姊妹...

小时候我住在偏远的小山村,老家的很多人别说火车,连客车都没坐过。平时出行最多也就是去县城或者附近的镇上赶个集。那时候自行车很少,绝大部分人是步行,大人们偶尔要拉东西的时候,...

每个山脉都会有一条或者那么几条河,像巨蟒一样盘卧在崇山峻岭里。它们弯弯拐拐,曲折回绕,像彩带一样飘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由西向东,蜿蜒着无穷的生命力。 水自天上来,有彩有云,给大...

写生风景,是画家的术语,就是创作风景,是将风景搬到画板上,艺术地再现风景。我不是画家,我要用文学情怀来为一座“福园”创作风景,给福园加注灵魂,让风景以不一样的姿态摇曳在园中...

毛蜡烛,别名香蒲、水蜡烛,是多年生或沼生草本,主要生长在湖泊、池塘、沟渠、沼泽及河流缓流带。毛蜡烛味甘、微辛,性平,具有止血、袪瘀、利尿等功效。 一 都知道,从小多次接触并用过...

浪漫诗秋(散文) 悠悠我心,浪漫诗秋。悠悠我意,采菊空山。悠悠我醉,倾听浊漳河。悠悠我笑,汀洲之上风筝。悠悠我望,雁丘儿没芦苇。悠悠我梦,婵娟与星宿。悠悠不止,诗意不停。 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