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这个季节,是姥爷晾晒红薯干的时候。姥爷和姥姥家里有块一亩三分地,但自从开饺子馆就没空再去经营那块地了。那时母亲正在离家很远的一所卫校上学,姥爷每周会坐两个多小时车去学校看母亲。姥爷性格倔强,他认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但对他唯一的这个女儿却言听计从。他打小就疼爱母亲,村里人家都重男轻女而姥爷却不然,他只对母亲好,对大舅和二舅他可不那么上心。他说男孩子出门在外可以随便闯,而闺女这个小棉袄可要宠着养。本身姥爷坐车是晕车的,每次他去看母亲回来,都会脸色苍白倒头便卧。姥姥说姥爷:“反正闺女也一个月能回来一次,你就别来回折腾了。闺女不说了嘛,学校挺好的,啥吃的都不缺,你来回折腾个啥呀?”
  姥爷听姥姥说都会闷闷地答道:“一个月太长了,我不放心呀!”
  后来姥爷再去看母亲,姥姥就特意托人给他买了晕车药。吃了晕车药,姥爷会犯困,有两次还睡过了站,搞得姥爷耽误了很多时间浪费在路上,姥爷就不再吃晕车药,硬顶着。后来他不知听谁说,临上车时肚脐贴块姜和膏药就管用。姥爷特意贴膏药和姜片,别说这回还真管用,但贴时间久了,姥爷还皮肤过敏了,回到家起了不少红疙瘩,痒了好几天。
  秋天的一个周末,姥爷拎着大包小包的去了学校,母亲看见姥爷来了把东西放回寝室,就拉着姥爷的手去了附近的饭店。每次姥爷来看母亲,姥爷都会用平时省下的抽烟钱请母亲搓一顿。为了看母亲请母亲下饭店,姥爷还把多年烟瘾戒掉了。吃过饭,母亲从兜里掏出两块红薯干说:“爸,我同学给我的,老好吃了。”
  姥爷说:“不就是红薯干吗?有那么好吃吗?小时候你经常吃,你不说吃腻了吗?”
  母亲说:“我现在又想吃了,你快尝尝呀,有你晾晒的味道呢!悲痛欲绝”母亲还说:“同学家晾晒的不那么硬,里面还没干透,可以吃一层扒一层,然后放在寝室窗台上晾晒再扒着吃。”
  姥爷回到家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第二天一早就去了集上,买了十斤红薯,洗干净切成了小块,用大铁锅蒸好,然后拿到阳光下晒满了一院子。刚开始两天他一门心思盯在那些晾晒的红薯干上,也不去饭馆了,就守在家里,隔两个小时去翻一下。姥姥饭店忙不过来,三番五次叫他,他才不得不去了饭店帮忙,但也心里像长了草一样。中午忙过一阵,他就小跑着回家,去看他那些红薯干。
  第五天的头晌,姥爷的几个朋友来家里找姥爷,姥爷就领着他们中午去自家店里吃饺子就酒,一时兴起就喝到了晚上。姥爷喝的有些过量就在饺子馆睡了一觉,醒来发现天上电闪雷鸣的大雨倾盆而下。他一下想起院子里就要晾晒好的红薯干,急忙冒雨往家跑,结果跑回家把红薯干收到屋,已经晾晒的差不多的红薯干都浇湿了。他不得不一边洗着,一边数落自己的贪杯。
  本来他想看母亲时给母亲一个惊喜,结果下了一场雨让他的计划全泡汤了。为了让红薯干味道更好,第二天不得不去集市又重新买了红薯,回家洗干净、切好、蒸熟,然后晾晒。把淋过雨的重新晾晒好的,分给了那天和他一起喝酒的朋友。这次他晾晒红薯干,看天气不好,他会把它们提前放回屋里。晾晒好红薯干,姥爷第一时间就去了母亲学校。看着母亲吃,姥爷脸上也笑出了花。母亲把姥爷晾晒好的红薯干分给同学,看着同学们都喜欢吃,母亲高兴地说:“我爸给我晾晒的,你们随便吃,我家有的是。”
  为了母亲吃红薯干方便,不再出去买红薯。第二年5月中旬种植红薯季节,姥爷则留在家里鼓捣起他那一亩三分地。
  姥爷种地是个行家,尤其是种植母亲喜欢吃的红薯他更是煞费苦心。姥爷开始整地施肥,对田块进行打整,将泥土打碎耙细,然后挖沟起垄,为了给红薯提供肥沃的生长环境,他撒了专用有机复合肥。直接到市场上购买苗株,然后对红薯苗进行消毒修剪,栽种到地里。
  他每天长在地里,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他都拿个小本记在本本里。红薯丰收的季节,姥爷高兴地把红薯扛回家,放在家里的地窖里。放置一段时间出过汗,他说:“出过汗的红薯才甜呢,我闺女才爱吃。”
  出过汗的红薯,他就挑拣一些洗干净蒸好,开始晾晒红薯干。晾晒红薯干过程,可以说是姥爷最用心也是最开心的。他说:“想着我闺女吃上红薯干那一刻的开心笑容,我就打心眼里乐。”
  大舅和二舅有时会说姥爷偏疼母亲,姥爷直接会喊一嗓子:“我就一个闺女,我偏疼我闺女了咋了?你们管不着!告诉你们呀,我给茉莉晾好的红薯干,你俩谁都不许吃啊!我闺女吃剩下了,不爱吃了你俩再吃!”
  母亲喜欢吃姥爷晾晒的红薯干,姥爷就做。每到红薯丰收季节,姥爷都会满院子晾晒红薯干,然后姥爷会把晾晒好的用布口袋收好,给母亲送到学校。母亲每次回来临走时,一些需要拿的东西,一些红薯干姥爷也不让母亲自己拿,他说那样太沉,都是他随后坐车送去。他实际更多的是想一个礼拜,见母亲一面。
  红薯晾晒太多了,吃不了的姥爷还会拿到市里街市上卖。红薯干在城里是稀罕物,每次姥爷背一口袋去,保准都被城里人一抢而空。母亲夸赞他:“我爸晾晒的红薯干好吃,红薯晾晒的好,又甜,还是我爸能干!”姥爷听闺女夸他,止不住抿着嘴乐。他说,他用爱种出的东西肯定错不了。
  那年,姥姥饺子馆生意一度不是太好,姥姥急得满嘴都起了水泡。母亲就和姥姥说:“我爸晾晒的红薯干那么好吃又吃不了,你们这样,谁去吃饺子就送红薯干。也学学一些做买卖商家,搞活动那样。”
  姥姥听了,觉得闺女说的有道理,就让姥爷把晾晒的红薯干拿到了饭馆,凡是来饭店吃饺子的,都会送一些红薯干。后来逐渐的来吃饺子的人慢慢地多了起来,姥爷说,一定是他的红薯干好吃才招来了食客。
  二
  姥爷疼母亲是村里有名的,认识姥爷的都说姥爷是“宠女狂”。
  母亲七岁那年的冬天和姥爷去集上逛,母亲看见了一个人卖冻酸梨就跑过去看。卖冻酸梨的婆婆看母亲乖巧可爱,就拿起一个解冻好的冻酸梨给母亲,母亲拿着梨还没等吃呢,姥爷就跑过来喊道:“不能吃!”
  他对那个婆婆说:“你家酸梨干净吗?就给我闺女吃。”
  说完拉着母亲就回了家。回到家后,母亲一直撅着嘴不高兴。姥爷哄着母亲:“闺女呀,别不高兴。咱家也有酸梨,你如果想吃,我也给你冻。”上冻前,姥爷都会买一篓苹果一篓酸梨。姥爷就领着母亲去了地窖,洗了一大盆酸梨,然后放在了外面的缸里。告诉母亲:“吃自己家的冻酸梨干净还放心呀。”
  酸梨冻成了硬邦邦的黑色,姥爷就用凉水泡上。冰出来后,姥爷细心地把冻酸梨用刀切去核,端到母亲面前。母亲高兴地吃着,酸梨汁溢满了嘴边。母亲吃了两个,还想吃。姥爷却说啥不让吃了,姥爷说吃多了凉的会闹肚子的。那天姥爷记住了母亲爱吃冻酸梨,每天都会给母亲洗两个。那个冬天冻酸梨成了母亲每天的水果。
  从那后,每年冬天姥爷开始买两大篓酸梨。姥姥爱吃不冻的酸梨,而且吃不够,她说冻酸梨太冰牙,她吃不惯。而另一篓酸梨,姥爷洗干净放在外面的大缸里冻上,冻成硬邦邦黑色皮留给母亲吃。
  母亲卫校毕业后,去了一家医院当护士。冬天去医院上班,兜子里都会有一些红薯干和两个冻酸梨,那是姥爷给母亲装的。说值班休息时红薯干就当嚼咕了,犯困时,吃一个冻酸梨就当提神了。
  母亲和父亲搞对象时,第一次和父亲去影院看电影,母亲装了一口袋红薯干。两个人一边看电影一边吃红薯干,电影忘了看,光研究起红薯干了。母亲说,她就喜欢吃姥爷种的红薯晾晒的红薯干。父亲说,正好他家每年也种红薯,母亲也晾晒,他也喜欢吃不说也会制作,以后两个人结婚了他会每年给母亲晾晒的。
  母亲和父亲结婚时,姥爷把我母亲交给父亲手一刻哭了。他嘱咐父亲说:“我把闺女交给你了,反正咱们都离着不远,如果你欺负我闺女了,对我闺女不好,我会随时赶过去找你的!”
  姥爷和姥姥之所以同意母亲嫁给父亲,是因为父亲家也是东北的,住的地方离得还近。因为一开始姥爷和姥姥就对母亲说过:“你以后结婚不能远嫁,那样我和你妈会不放心的!”
  还好的是父亲家虽然不咋富裕还有一个厉害的妈,可是至少家就在本地。姥爷可不舍得让自己闺女远离他们,不想让她受半点委屈。
  母亲和父亲结婚那几年一直在东北,住的地方也离娘家近。母亲那时一直在医院做护士,即使再忙也有空经常回家看姥爷和姥姥,隔三差五姥爷和姥姥做点好吃的都会去给母亲送,姥爷还会每年给母亲晾晒红薯干,冻一篓冻酸梨。每次晾晒好姥爷都会去给母亲装一些送家里,冻酸梨姥姥不让送,姥姥迷信说送梨不好是分离。就等着母亲回娘家姥爷洗好去核切上一盘。姥爷看着母亲吃,他在一边吃着饺子喝着酒,眉目里都是笑意。
  父亲由于工作关系,母亲不得不和父亲来到了承德。还记得我们一家人上了火车一刻,姥爷和姥姥拎着晾晒好的红薯干抱着一塑料袋冻酸梨递给母亲手里时,那种难舍难分的神态。姥爷和姥姥紧紧抓住母亲的手,眼神里都是疼爱。他们一句话都没说,就那么四目相望。只有在火车启动一刻,我看见姥爷和姥姥嘴唇颤抖,泪水顺着面颊即刻就流了下来,姥爷甚至挥着手,喊着:“闺女!到了承德想吃红薯干了我再给你邮呀!冻好的酸梨别多吃,一次只能吃两个呀!”
  到了承德后,姥爷还经营他的一亩三分地,到种红薯的季节种上红薯,然后红薯丰收了晾晒红薯干,一并把冬天冻好的酸梨让开火车的老叔给我们送来。
  姥爷有时会和母亲说姥姥不让他给送冻酸梨,母亲就问他:“为啥我妈会说你呀?”
  姥爷说:“那还不是你妈迷信,说送梨不好。我可不听你妈的,我闺女爱吃,我就尽可能的满足。”
  母亲也说:“哪有多穷讲究呀,你别听我妈的,我就爱吃你冻的酸梨。”
  那年母亲没有预兆的去世了,姥姥狠劲地揪打着姥爷哭喊着:“你还我闺女!我当初就不让你给闺女送冻酸梨,你偏不听。你看闺女没了不?”
  姥爷听着姥姥的数落,泪如雨下,他一个劲自责地说:“闺女呀!或许你妈说的对呀,我真不应该给你送冻酸梨呀!”
  母亲去世后,姥爷的一亩三分地也荒芜了,他不再种红薯,也不再冻酸梨。姥爷也一下苍老得如枯草,没有了生机。
  每到母亲忌日,他都会和姥姥一起来承德,在母亲墓地一坐就是一整天。他对母亲有说不完的话,他会嘱咐母亲,想吃什么了就给他托个梦。然后,他会把母亲生前爱吃的食物一一摆在母亲墓前,其中最多的是红薯干和冻酸梨。
  姥爷嘴不停地蠕动着,呜咽地哭着,脸上的褶子里,爬满了老泪……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一、一定不要在对方身上获取你所缺失的东西 回上海快三年了,因为我这个人比较宅,跟年轻时的心态判若两人,所识朋友不多,有一两个谈得来的,算是很难得了。叶子是我小姑娘同学的妈妈,...

当一缕微风吹散了夏日的酷热,当天空变得又高又远,当雨丝变得缠绵。我知道秋天它来了,来的悄无声息,来的触不及防。一夜之间,夜晚不再闷热。一夜之间,秋虫开始唧唧。不知道为什么对...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在我后面坐的一位女生叫齐瑞,她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作风也很正派,是班里男生追求的对象。我则不一样,口齿木讷,没有男生的绅士感,也没有男生的幽默感,不会谈情说...

农村里,有句俗语叫富不离书,穷不离猪。意思是说要想过上富裕的生活,就要多读书。而要摆脱贫穷的日子就要勤养猪。父亲倒是将这个俗语进行得很彻底,尤其是“穷不离猪”。 回忆父亲在说...

今年农历九月初一,是母亲离世十三周年的纪念日,回想母亲的音容笑貌,尤其是兄弟姊妹热热闹闹为母亲过九十大寿的情景,不禁潸然泪下。 由于生活拮据,加上母亲朴实的性格,我们兄弟姊妹...

小时候我住在偏远的小山村,老家的很多人别说火车,连客车都没坐过。平时出行最多也就是去县城或者附近的镇上赶个集。那时候自行车很少,绝大部分人是步行,大人们偶尔要拉东西的时候,...

每个山脉都会有一条或者那么几条河,像巨蟒一样盘卧在崇山峻岭里。它们弯弯拐拐,曲折回绕,像彩带一样飘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由西向东,蜿蜒着无穷的生命力。 水自天上来,有彩有云,给大...

写生风景,是画家的术语,就是创作风景,是将风景搬到画板上,艺术地再现风景。我不是画家,我要用文学情怀来为一座“福园”创作风景,给福园加注灵魂,让风景以不一样的姿态摇曳在园中...

毛蜡烛,别名香蒲、水蜡烛,是多年生或沼生草本,主要生长在湖泊、池塘、沟渠、沼泽及河流缓流带。毛蜡烛味甘、微辛,性平,具有止血、袪瘀、利尿等功效。 一 都知道,从小多次接触并用过...

浪漫诗秋(散文) 悠悠我心,浪漫诗秋。悠悠我意,采菊空山。悠悠我醉,倾听浊漳河。悠悠我笑,汀洲之上风筝。悠悠我望,雁丘儿没芦苇。悠悠我梦,婵娟与星宿。悠悠不止,诗意不停。 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