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爬了一面山坡,爬坡的身体几乎与山坡在贴近时,一只手还拿着镰刀,一只手还在擦拭着满脸的汗水。在汗水湿润了一只手的时候,一把又一把龙须草在父亲手里已经成为了数量不等的小捆。父亲把捆在一起的小捆龙须草背回家,坐在太阳底下还要对龙须草细致地清理一次,接着连续在太阳下面晾晒才挂在我家堂屋的墙壁上。挂在堂屋墙壁上的龙须草仍然是一小捆排列开来,从龙须草排列数量看上去不是有很多,但在我幼小的视野里被挂在墙壁上龙须草整齐的形象,不亚于出现在庄稼地里一道风景线越看越产生美感。因为我没有记错的话,父亲当时背回家的每一根龙须草几乎都是弯弯的,它们却弯曲得那样可敬可爱逗人喜欢。现在经过父亲精心打理每一根龙须草,挂在墙壁上已经都变成是一条条直线了。当时对于一个还没有走进学校孩子来说,根本无法想象它具备了一种什么样的科学道理。
  父亲用龙须草编织出来的草鞋不光是自己在穿,还有母亲也经常穿着草鞋做家务参加劳动。父亲穿草鞋过程中很是爱惜,在地里劳动回家时,不管有无太阳总要把穿在脚上的龙须草鞋换下来晾晒。要是父亲挑水粪播种庄稼打湿了龙须草鞋,一到晚上休息时,父亲一定会用清水洗净龙须草鞋上的污泽之后,就要挂在屋檐下透风处晾晒着。要是父亲连续多日在地里劳动最忙碌的时候,也忘不了对龙须草鞋的打理,如擦去泥尘晾晒摆放整齐等做法。父亲对龙须草鞋特别钟爱,是人的一贯品质修养,还是对生活带着一份满腔热忱的情怀,在我孩提时代对父亲这种积极表现态度大概是无法理解的。
  当父亲在煤油灯光下编织草鞋的情景我也经常看到;当父亲在吃饭的间隙坐在长条板凳上,架上草鞋耙编织草鞋的画面经常也在我面前出现着;当父亲在寒冷的天气里家人都坐在火炉边取暖,他却独自把草鞋耙架在长条板凳上,编织着草鞋的画面感被深深铭记在我的心间。在我面对父亲编织下的草鞋被挂在堂屋墙壁上时,在心中有时不免要产生许多联想:比如当初人类在发展史上是谁发明了人与草鞋的关系,也许当初人类最大智慧却是想到了与自然界之间的密切联系,而且也不断地利用了自然界美好的东西来为人类服务。可见人类不但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同时,却也遵循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律。但在当时我作为孩子的眼光,还看到父亲把辛辛苦苦编制出来的草鞋送给别人,一次我有口无心问了父亲:“草鞋又不好看,送给别人干啥?多不好!”。父亲不去责怪我的不是,只是微笑着看着我的脸说道:“小孩子懂啥,农村人都喜欢穿草鞋走路和劳动!”。父亲这么一说我才恍然大悟,刹那间我想到在平日里不管是在劳动或者走亲访友上,农村大部分人都是穿着草鞋的画面历历在目。
  后来,我发现父亲编织草鞋的原材料,不光是来自龙须草,还有稻谷草、苎麻、构皮、乱布条等。所以在我家堂屋墙壁上不仅挂有龙须草,还常常挂有整理好的稻谷草、苎麻、构皮、乱布条等打草鞋的原材料。父亲看到孩子们一天天在长大,为了让孩子们不延长穿布鞋的时间,来减轻母亲纳鞋底做布鞋的劳动量,决定也为大一点的孩子编织草鞋穿。我穿在脚上的草鞋,其实父亲是用苎麻和乱布条混合在一起的原材料,因为穿上这种草鞋不仅舒服也不伤脚。我穿上草鞋到了学校之后,我们班语文老师看到我穿着它既好看又美观,就掏钱给我让父亲编织一双草鞋。当然父亲一分钱也不收取,反而给语文老师每年还要送去两双最满意的草鞋。父亲也不断地教育孩子在不穿草鞋时,要习惯晾晒草鞋避免上潮,甚至教我穿过的草鞋在必要时清洗干净晾晒。我已经懂得了父亲既在教育孩子,也要对他话中有话的一种理解。其实一双草鞋的成形不仅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而且有时父亲还要放下劳动时间为孩子们编织草鞋。在一年四季里,家里人所穿的草鞋都是父亲一手编制的,不仅给每一人随时留存草鞋提供方便,而且父亲在为家里人编制草鞋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由苎麻、龙须草、乱布条、加工的构皮等原材料。因为这种草鞋既耐磨又柔软而且也更吸人眼球。在那时只要穿草鞋的季节一到,尤其是孩子们就早早地换上草鞋上学,上山砍柴,打猪草,做家务,参加劳动等有趣的自由活动。当时好像不管什么样的草鞋穿在孩子们一双脚上,大家跑啊跳啊蹦啊都觉得是一种时尚,似乎觉得都不影响自己的美观了。
  我在上完小学的时候,每当看到在电影里反映革命战斗英雄人物的故事和情节时,久而久之不断地激发出了我强烈的思想感情。尤其是电影里反映我党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红军队伍穿上草鞋与反动派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战斗场面,其中被涌现出来的那些革命英雄人物,在我心中不断地闪耀着他们的光辉形象。一双最平凡的最普通的草鞋穿在红军脚上,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代革命者的英雄足迹,而且也是代表了伟大红军精神力量的一种象征。
  回想起草鞋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它却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党为人民留下了光辉的足迹。这是因为我每当看电影时,在荧幕上却感受到了红军队伍穿上草鞋为穷苦百姓打天下,被他们那种英勇无畏不怕流血牺牲可歌可泣的红军精神所震撼;当我穿上草鞋时,更是想到了以父亲为代表的在生活和劳动中编制草鞋的勤劳精神所感动。同样如此,在我孩提时代深深记得一家人,不仅穿过草鞋劳动生活享受过它的温暖与幸福,而且让我穿过草鞋也度过了上学读书、上山砍柴、参加劳动等幸福的童年生活。虽然草鞋在现实生活中将会退出历史舞台,但让我始终不能够忘记对我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因为它伴随过我走过一段童年生活的快乐世界。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左宗棠由泾州进驻平凉,接陕甘总督印。他和当地人民关系融洽,百姓称赞他有“孔子之雅风”。《清史稿》亦载:“(左宗棠)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

我每天早晚打开手机里的收音机,将频率调到100兆赫,就听到一个非常熟悉的呼号——“利川人民广播电台”!这个久违了的呼号,这个音质优美清晰、带有磁性的播音,唤起了我在40多年前与广播...

这张照片陈旧、泛黄,甚至隐约看得出因潮湿留下的斑渍,一切都在说明这是年代久远、之间经历诸多变故、辗转等的缘故造成的。但是这些都丝毫不减照片上那位军人英武帅气、潇洒俊朗的形象...

离开故乡差不多快二十余年,我的脑海中一直装满了儿时的记忆,这么多年来,走南闯北,寄居异乡,都未曾与故乡脱过节,故乡的每一处山坡沟壑,田间地头,老屋禾场,男女老幼,小桥流水…...

赵家沟秋日的天,就像被人捅破了一样,下着绵绵不断的细雨。 第二天一早,隔房老辈子赵东尧来到远斌家,进门就说:“东祥老弟啊,听说你家大崽回来了,我女今天结婚,请你们吃酒,还有你...

人生在世,总会出现与某人或与某物的一次不期而遇。当我再次看到土豆花开的那一刻,我宁愿相信是命运的安排。 夏日的风,把我吹到郊外。漫步在田埂上,放眼望去田野一片郁郁葱葱,空气中...

一 延安有个享誉海内外的“枣园”,那是中国红色革命的发源地。我说的是“枣院”,在我的老家老街上,一处散石墙,没有院门,一棵大枣树,生在散石墙根,是老街的第二风景,人们都称这里...

一 2017年国庆曾去到敦煌鸣沙山,让我一直意犹未尽那次的沙漠之旅。在2023初秋时节,来到响沙湾,说偶然,也不偶然。 响沙湾位于库布其沙漠的最东端。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而响沙...

如果说每个地方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那么湘西天雷山的大山里就有那么一口水井,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天泉。天泉就位于天雷山的半山腰上,是一口全年不干也不会溢出去的泉眼。传说清朝中...

一 癸卯年八月十四,太阳只剩下小半拉脸,,留下最后一丝光辉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老杨开着黑色轿车沿105省道直行,路过华英村时,坐在副驾驶的江大师提醒老杨“右拐,慢点……” 我的身体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