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夏天拖着绿色长裙渐行渐远。一转身,它就成了记忆里的夏天。而秋天,在瞬间的回眸中,便成为眼里的风景。我乐此不疲地走进秋天,行在秋色里,陶醉于此。
  如果说春天是活力四射、充满生机的季节,夏天是热情奔放的季节,那么秋天则是成熟的、含蓄的、内敛的、极具个性的季节。
  “一场秋雨一场寒。”雨是最知时节的,秋雨绵绵,我喜欢听秋雨敲窗,尤其是夜雨敲窗。寂静的夜,如果有秋雨随秋风潜入夜,我是不会厌烦的。相反,当窗外细雨簌簌,滴滴嗒嗒地敲着窗的那一刻,我觉得那雨是有生命的,那是它不同凡响的生命在律动。你听,仿佛有人在诉说他的故事,秋天的故事。我在窗内,隔窗而望。雨顺着玻璃窗流下,那是诉说者的眼泪么?我分辨不出,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抚摸着窗。奈何,我触摸不到窗外的雨。站在窗前,就那样看着那雨不停地顺着窗流下。奇怪,那一刻的我并不是以悲伤的心情在赏雨、听雨,我眼前的雨富有诗意,而不是一首悲歌。
  那一刻,我便会念起儿时故乡的秋雨。
  记忆的橱窗里,趴在窗前看檐前雨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土坯老屋、房檐上的一排灰瓦,它们诉说着四季的故事。
  记忆里,唯有雨天母亲才不去田里干活。或许老天爷是看到如同母亲一样每天辛苦劳作的人们太辛苦了,来一场雨将他们留在家里歇一歇。虽说母亲不用去田里干活了,但勤劳的母亲也总是以忙忙碌碌的身影于我的眼前。母亲手里总有干不完的活,做鞋、缝制衣服、纺线、织布、搓麻绳等等,母亲的针线笸箩里的那些针头线脑、顶针、针锥子、线板等,是最懂母亲的,也是欣然接受母亲与它们的亲近的。
  “妈妈,下雨天你终于可以不去地里干活了,我想听你给我讲瞎话(故事)。”儿时,听母亲讲着各种各样的故事长大。那是记忆里最温馨的画面,手里摇着纺车的母亲,纺车声“嗡嗡”作响。依偎在母亲的身旁,我怀里抱着一只可爱的小花猫与我一起听瞎话。那只可爱的小花猫似乎也听懂了母亲的瞎话,乖巧地偶尔一声“喵喵”,多么温馨和谐的情景啊!
  有雨敲窗。窗外的秋风,将一片黄叶吹在窗上,黄叶裹挟着雨水粘贴在窗上,眼前的那扇窗立刻有了灵性。像极了一幅画框里镶嵌着一片黄叶的画挂于眼前,是那么的静美。
  “妈妈,你看,好美的黄叶呀!”那一刻,与母亲的瞎话比起来,一片黄叶显然更令我陶醉。
  “一场秋雨一场寒。”母亲望了一眼窗外,母亲的话语虽然有些轻微,但母亲的目光里有期盼,也有牵挂。我晓得母亲在期盼着秋粮丰收,母亲也在牵挂着在我那在远在他乡工作的父亲是否添衣防秋寒。
  “妈妈,你看,檐前雨像不像水帘呀?”我趴在窗前,竭力用小手抹去玻璃窗上的那层水雾。
  “好美的水帘呀!”我静静地看着窗外的檐前雨。
  “在我丫头的眼里,啥都是美的。”母亲自是懂我的。
  推开窗,我用小手接着丝丝凉凉的秋雨,愉悦在心。探出头,张开嘴,伸出舌头,刚巧一串檐前雨滴在舌尖,我贪婪地卷动一下舌头,雨水瞬间浸润我的唇、我的喉咙。
  “妈妈,这秋雨是甜的噢。”其他姊妹也来效仿我,一时间,我们几个仿佛是一只只口渴的小燕子,张开嘴吸吮起秋雨来。而躲在檐下燕子窝的小燕子们叽叽喳喳,像是在嘲笑我们。不去理会它们,玩味的乐趣抵过万千。
  “瞧,雨水的水珠把地面砸出一个个小窝窝。”
  “你看,雨水在跳舞呢。”
  ……
  秋雨绵绵,滴滴嗒嗒。一年又一年,在秋雨声中有我们长大的童年。再后来,在秋雨的相送中,我离开了眷恋的故乡。而那一场场迷人的秋雨,成了记忆中的永恒。
  如果说秋雨是富有诗意的,那么秋天的落叶便是豁达的、乐观的。喜欢秋天,不需要理由。若是非要问我喜欢秋天的理由是什么,我的答案很简单:秋天是调色板。色彩斑斓的秋叶,就是调色板的杰作。
  有人说:“落叶是秋天的使者。”落叶知秋,我喜欢看秋天的落叶随风起舞和飘落,即便是坠落也以乐观、豁达的姿态,那是它对根的情思的最好诠释。若说秋天醒目的黄叶,当属最具特色的银杏叶。那一片片银杏叶的清影,宛若一只只翻飞的蝴蝶,舞动着秋之韵。婀娜多姿的银杏叶,在郭沫若的笔下是那样的传神:“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
  是啊,秋天的银杏树满树金黄,秋风阵阵,远远望去犹如一树金色的蝴蝶翩翩起舞。最先经不起风的,在空中飞舞着、飘着,然后落下。而那些坚韧的,在树的枝头摇曳着,一片片扇形的叶子扑簌着,发出沙沙地声音,像是在窃窃私语。我喜欢站在银杏树下,仰望着满树金黄在舞动。秋阳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一缕缕明媚的光,就连光影都是金黄色的。我眯起眼睛,眼前都是翻飞的金黄色的蝴蝶向我涌来。伸手接住一片翻飞而落的叶子,闭眼亲吻它的那一刻,一股清香潜入鼻翼,瞬间令我心旷神怡。再把它举向阳光,秋日的暖阳附加于它的暖色调令它更加妩媚动人,让你爱不释手。我常常把金黄色的银杏叶做成书签,学习疲倦的时候,它便成为鼓励我坚持不懈的一位好朋友。
  比起醒目的银杏叶,秋天的枫叶丹丹也是秋天里的耀眼,摇曳在秋风里更具神韵。山路弯弯,漫山遍野层林尽染令人陶醉。大自然就是调画师,秋天的调色板在它的手里变幻无穷,把山林、原野染成色彩斑斓。拾级而上,脚下各种颜色的落叶积蓄在一起,像是织成的花毯子。经过露水的浸染,踩在上面湿漉漉、软塌塌的感觉。这相比踩在干落叶上发出沙沙作响的声音,倒也有了别样的情趣。台阶两侧花花草草上的露珠,不时地偷吻一下脚踝。感觉到了一丝凉意,停下脚步。附身与那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打个招呼,又或是轻抚它们一下,与大自然的亲近中倍感身心之愉悦。行走间,山间不时传来秋虫唧唧和林间鸟儿们的鸣叫,野果飘香。摘一颗野酸枣入口,酸到牙却也欢畅无比。站在山巅放眼四望,眼前是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竟显秋韵之华章。秋天,就在眼前。与之拥抱,醉了!
  每每站在秋的一隅,看着秋叶之静美,不禁感叹。是啊,每一片叶子,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和使命。一片春之绿,历经了炎热的夏之繁茂,直至秋天变成落叶。零落成泥后归于尘,依然为大地母亲积蓄养分。当它默默地完成了它的使命之时,也把它的绚烂留于人世间。它豁达、乐观地奉献一生,从不索取于人世间。其品性,不仅让我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更让我懂得珍惜当下的意义之所在。
  走进秋天,赏过秋雨、看过秋的落叶飘零,怎么会遗忘秋的天空呢。始终觉得,一年四季之中,唯有秋天的天空最辽阔、最深远。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才是秋天该有的样子,也是我喜欢的景致。秋天的天空,碧空如洗,高天上南归的大雁排成人字形渐行渐远。那是谁放飞的一支风筝,在追逐着雁叫声声碎的踪影。我仰望着辽阔的天空,耳边回荡着雁叫声。纵是留不住的,就让它去吧。
  比起秋天白天的天空,秋天夜晚的天空更深邃,更令人陶醉。我时常怀念儿时故乡秋天的夜空,那深邃的夜空,明月高悬、星河灿烂,是站在城市一隅难以赏到的美景。
  “月是故乡明。”儿时的我就有晚睡的习惯,这个习惯至今都不曾改变。秋夜,其他姊妹早已枕着月色入梦,唯独我醒着陪着做针线活的母亲。母亲在幽暗的煤油灯下忙碌的身影,投影在土坯墙上是一幅动态画。而我喜欢趴在窗前看窗外的夜空,一轮明月高悬在合欢树上,星星眨着眼睛。
  “妈妈,月亮咋爬上树梢啦!我能不能把它摘下来啊?”
  “妈妈,星星一闪一闪地冲我眨眼睛呢。”
  每个秋夜,总有不同的夜色闯入我好奇的眼中。
  母亲总是和蔼可亲地对我笑着说:“傻丫头,天上的月亮咋可能摘得下来啊。”
  就这样,摘不下来的月亮,就成为我遥远的梦。做着梦,我慢慢地长大,最后走出了故乡。可是故乡的夜空,只能永远留在了梦里。
  我多想再次走进故乡的秋天,看田野里随风摇曳的红高粱,和笑弯了腰的谷子说说话,又或是站在白花花的棉田里,摸一摸像云朵一样柔柔的棉花,感觉它的温度。我还想去看看那一望无际的盐碱滩上长满的碱蓬草,随风起伏着的红波。我还想像儿时一样,躺在红色的碱蓬草上,看天上的流云游走。兴致来了,数着高空上飞翔的大雁,一只、两只、三只……身下是柔柔的碱蓬草与泥土的芳香,那是只有故乡的秋天才有的味道,至今都难以忘怀。我最想摘一片马绊草的叶子,吹一曲故乡的秋天。
  只是,故乡的秋天已成为遥远的故事。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一 秋雨过后,秋风渐起,空气中隐隐传来桂花的第一缕清香。走过鸿渐路,街市两旁商铺林立,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忙着采购各种节庆物资。中秋节的气氛渐渐氤氲开来。随桂花一起飘来的...

大雨一般是在夏天来造访,在北方,如果有大雨,天气预报提前十几小时就播报了。在我家,父亲的老寒腿,便是预知未来两天天气的钟表。大雨没来,父亲的老寒腿,有无数只蚂蚁在爬,弄得父...

有时以为偶遇是需要缘份的。没有既定的目标,没有预设的结果,只是遇见了,而且一旦遇见,也就有了抹不掉的印记。 大好的秋色,大好的周末,呆在家里实在有点浪费光阴,捡拾秋色也许能捡...

第一次知道“左公柳”还是父亲告许的。 父亲生于1910年,虽然没有读多少书,但爱看戏,爱听故事,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也就文革期间,每次随父亲进泾川城,一过泾河,到甘家沟就上了西兰公...

三秦大地是一块好地方,是秦的发源地,也是汉的发源地。用当地的话说:那真是——聊咋咧!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是江南。而这里却是一马平川,无遮无拦,早晨太阳刚一...

广袤的鲁西北平原,浩浩大运河穿流而过,贝州古城武城就坐落在它的臂弯里。俗话说好水出好酒,获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以盛产古贝春美酒而闻名。“千年大运河,万年古贝春。”作...

文友,顾名思义就是以文会友,以文成友。我在江山文学网站待了十多年,认识很多文友,但交流并不多,聊天涉及文学更是微乎其微。大家都忙,我的文友生活中又比较优秀,平时有时间问声好...

曾记得这里以前全是田,名叫“蔬菜队”。九十年代上高中时,来沿江两岸玩过,只知道一片片的田种上一片片的蔬菜,真是绿的可爱。十几年后的今天,田消失的无影无踪,还在这里建起了一条...

我们山区在收割稻谷时的农具叫拌桶。围在插入拌桶三方的挡遮是由竹篾编制而成,打稻子用的竹齿耙子是由木头和竹片构造而成,被放在拌桶出口内侧。打稻子在通过竹齿耙子时,就可以把稻谷...

一 暮色降临,太阳的光辉照耀下的草原,好似涂了一层金色,灿烂,辉煌。在望天空看去,暮色下的草原上空,多彩而美丽,看呢,草原的上空一片辉煌夺目,真是令人目不暇给。各种色彩好似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