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远房叔是村学校的校长,一走路腰上的钥匙串哗啦哗啦响,好像不太会笑,脸板得像块黑板。他教过我六、七年级物理,一次期末考试,他看到我计算纪念碑压强的题目算不出来,急得在我身边转了几次。他一般出现在课间操上,广播体操结束,他会站在操场一个木台上讲话,木台抬高了他的身高。多半强调课堂纪律、个人及教室卫生,讲话有口头禅,每隔几句话,就要说句“是吧?”以求得对方认可。婶子是叔的爱人,夫妻俩都在村学校教学,她教数学,一般从三、四年级教到七年级。在学校里,我没见过他俩说话,他们只和学生说话。她沙哑嗓子,有人叫公鸭嗓,讲课很用力气,但发出的声音还是不够响亮,听课的人会觉得累,其实,她更累。但如果有人在下面搞小动作,她也会厉声警告。她个子矮,写板书的时候总是翘起脚尖。她做过我的班主任,到我家家访几次,当着母亲面隆重地表扬过我。
村学校里,我印象最深的是老舅和方清舅,他们均姓木子李。
老舅,就是姥爷家中男孩子里老末那个,老疙瘩,排行是我的三舅,两个词一揉搓,估计就叫老舅了。宝贝疙瘩,连母亲都有点宠他,父亲和姨父们一喝酒,就叫他上桌,一喝酒,他就坚决脸红。也因此,我跟他私下里比较熟。从三年级起他教我数学,偶尔做我的班主任。亲戚归亲戚,他对我要求只有严格。一次同学利用墙角的一堆碎煤,玩起“踩雷”游戏。一块木板,中间垫块砖头,用煤面埋上,然后叫调皮的男同学轮流上去踩踏,煤面就“砰砰”地溅起来,逼真似电影里地雷爆炸的场景,教室里立刻就乌烟瘴气。恰巧被检查自习课的老舅碰上。我是班长,第一责任人,挨了一顿猛批后,留下接受处罚,记得是将一些生词反复抄写若干遍。我就当和那些词有仇,用铅笔将它们一个个刻在纸上。记得是初春,那天放学回家晚了,路上飘着零星的雪花,我在姥姥家附近,一脚踩进路边的粪坑里,一只鞋湿透。回到家里,见到母亲,我满眼委屈的泪花,瞬间纷纷凋零。
老舅在我面前是威严的,但也有慈爱的一面。五年级时春游回来,在后山玩过“找宝”的游戏,别提大家有多开心。那些藏在灌木丛、树枝上、草窠里、石头缝里的铅笔、橡皮、铅笔刀、格尺、作业本等悉数被找到,几乎没人空手而归。我的高兴劲还没过,发现不对头了,左脚脚腕处奇痒。下了课,我撸起裤脚一看,吓我一跳,一只蜱虫,俗称草爬子,钻进了肉里,只露出大半个屁股在体外,它的头正扎在我的血肉里胡吃海喝呢。同学叫来了老舅,只见他马上点上一支烟,用力抽了几口,然后叫我坐下,把左脚翘起来,脚跟搭在一只凳子上,他把烟头对准草爬子的臀部烘烤。结果,他也经验不足,见草爬子没有悔改的意思,一支烟快燃尽了,它还没有后退,老舅轻轻一拉,这可不像他的学生,随时接受他的教育帮助,草爬子拒绝,断了,拉出来部分没见头。后来,头烂在里面,伤口化脓,是当时在镇医院工作的老姨夫,一次次用自行车带我去医院治疗,一个多月,伤口才平复,但已经留疤,如一枚奖章,我珍藏至今。为此,我对老姨父心存感激,现在每次回去,我都要登门去看望他。
2018年盛夏,回老家,去看望老舅。老舅样子没变,就是头发白了,知道他癌症手术后不久,我带了营养品,并给他包了个红包,祝贺他战胜病魔。我说,他的名字里有个“石”字,命硬。他爽朗地笑了,这一笑,擦亮了我已封存多年的乳名,他和亲戚们一样,还是喜欢叫我的乳名,觉得亲。从血缘上讲,他是我的舅舅,从身份上讲,他是我的老师,我给他恭恭敬敬倒了杯酒。退休前这些年,他一直在镇中学做会计,成了我的同行,这大大出我的意料,可我想做老师的愿望,却终未如愿,没人知道,我的理想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回到上海后,他一改以前的沉默寡言,经常微信和我聊天,问这问那,嘱咐这嘱咐那,常说的一句话是:“还啥时候回来?”我跟妹妹说,妹妹说,自从他生病后,他一直这样,一会儿惦记这个,一会儿放不下那个。
二
按理,村里的学校只能读到小学五年级,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又增设了初中六年和七年级。方清舅舅,就是我七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课老师。我们那里,往往一个村子里,亲戚套亲戚,其中关联,我现在也没搞清楚。小时候,见到亲戚,大人告诉叫舅舅就叫舅舅,叫叔叔就叫叔叔,远近也不管,一个巴掌大的村子,前后左右住着,近自不必说,远又能远到哪里。方清舅个子瘦高,脸十分白净,就是城里人也难有那么好的皮肤,头发剪得跟麦茬似的,一律向上挺着,这好像和他当时的年龄不太相符。
我们的教室和老师的办公室只隔着一扇门,就是说,去老师的办公室要经过我们教室。全校老师都在一个房间办公,捉对摆着一长排的办公桌,办公桌样式、新旧各异,看上去,别扭,仿佛一副不对仗的春联。
当时,我十五岁的年纪,个子偏矮,可能发育晚,青春期后移,心里总是憋着一股与时间为敌的劲。一天下午,班级上自习,很多同学不守纪律,说话,打闹。由于所处环境的原因,很多同学还抱着陈腐的观念,为父母读书,光宗耀祖,所以,学习劲头不足。只要离开了老师的视线,自己就放飞自我,扔纸飞机。不知谁扔的飞机,落到我的头上,我顺手将它投了回去,正巧方清舅舅推门进来。他立马把我叫到办公室,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始批评我,说我是班长(一到七年级我连任班长),又是三好学生,怎么能带头在课堂上打闹?我牛劲上来,边哭着边据理力争,不服从批评。方清舅舅气得拍了桌子,我也以拍桌子回应。一个男孩子从小喜欢哭,莫名其妙地哭,现在我才琢磨清楚,是不是因自己觉得来到这个世界太委屈。因为哭,父亲有次气得要打我,好在被母亲拦住,我因此哭得更凶了。滴水石穿,说的是水的力量,因为泪水的冲刷,我长了一双大眼睛。
我就是这样,发完脾气就后悔,这性格至今没有改变,父母好像都不是这样的性格。哪个基因变异了,能将这个基因手术切除吗?此后,只要见到方清舅舅,我都低着头,只要是他的语文课,我都不敢正眼看他,像偷窥般偶尔瞄他两眼。据我观察,老师都有个习惯,讲课时喜欢盯着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我是尖子生,他的目光不时地射像我,像抛飞镖一样精准,我躲不开。母亲说,这孩子“要脸”,我搞不懂这是批评还是表扬。我倔,绝不开口跟方清舅说“对不起!”我决定用优异的表现道歉。一次课堂提问,前面两个同学都没回答出“弥漫”一词的含义,果然,他叫到我,“遍布。”我人还没完全站起来,答案就已脱口而出。他的脸上,俨然有一片云絮飘过,立刻就现出晴空的澄澈。
他并没记恨我,是我心眼小了。阳春三月,我们正埋头自习,突然方清舅舅推门而进,边走他边说着:“大家停一停,我给大家读篇作文,没想到,我们这里还有作文写得这么好的!”笑意从嘴角开始向他的脸上辐射,汇聚到他的眼中。他一读开头,我就知道,那是我的作文,题目我忘了,但开篇前四句:“‘朝霞放异彩,红旗迎风摆。’五届人大胜利召开,喜讯传遍了五湖四海。”显然是引用了报纸上的诗句,还押韵。后面的记不清了。他反复将这篇作文读了两遍,但感觉他表扬的是这篇作文,而不是我。我有点不满足,尽管我家的山墙上贴满了我的各种奖状。
后来碰到母亲,他跟母亲评价我:“挺有才,就是脾气有点倔。”谢谢方清舅舅,他的鼓励一直让我勇敢面对文字。遗憾的是,我这点才,一辈子用于做了“财务”工作,但好歹还能见到一点“才”,算是没违背他的期望,甚慰。
三
八年级,我就到三里以外的镇中学读了。镇中学建在一块缓坡上,脚下都是黄沙地,离运动场不远处,能看到大面积裸露的黄沙。我喜欢站在那儿看,这黄沙给单调的日子调色。两排教室,前排为砖房,后排为土坯房,我的教室,54班,在土坯房从左数第二间。我入学考时,全镇200多人第一名,备受瞩目,入学后,学习成绩依旧坚挺,虽然我课堂上不怎么用功。同学都说我是鸭子凫水,暗中使劲,我觉得有点道理,课外我还是蛮努力的,比如,每天我都迎着朝阳,去到校园朗读英语,给四周的白杨林听。
教数学的是大哥,强调一下,是亲大哥。大哥刚从县师范毕业。大哥的性格和我秉性接近,比较老实,有一点差别明显,大哥好动,在镇运动会上,他的短跑总能拿到奖项,我一直以此为荣。我则喜欢静,体育课是我最不喜欢的课。大哥那年21岁,比我大5岁。
当时,我的座位经常在前三排内移动,所以,有任何小动作,老师都看得清楚。学习成绩优异,我自然有点忘乎所以。一次数学课,我觉得大哥讲的题目,我都会,甚至他刚写好题目,我心中已经有了答案。精力过剩,发现同桌的宋,不知何故理了个光头。这令我兴奋,像夜晚走在马路上,身边亮起一盏浑圆的路灯,就没忍住,在他头上摸了几下。这举动,被大哥发现,我本以为,他顶多事后批评教育。没想到,他罚站我直至下课,宋陪站,在弄不清原因的情况下,两人同责,学校教育中一直存在这样的现象,没人提出异议。也许就是从那次罚站开始,我长高了,八年级一毕业,我的身高很快就超过了170公分。
我感激大哥的是,课堂上的所谓“淘气事件”,他跟父母一个字都没有提过。
后来,在县林业局工作那三年,我见过宋。一次我怀疑肝疼,去人民医院,在走廊里遇见他,他已是内科的医生。他开玩笑说:“你长肝了吗?”“我不但长肝了,还长心了,那年你为我罚站的事,我还记着呢。”我立马回答道。他哈哈大笑:“去去去,都猴年马月的事儿了……”
大哥后来去了县教育局,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但一直没离开教育口,直到退休。所以,严格来讲,他没有在社会上历练过,不谙世道。因为从事教育的人,大多单纯,终生和孩子打交道,人不会复杂的。
十年前,侄子大学毕业,就业成为难题。想找一个理想的去处,被逼无奈,大哥思前想后才给远在深圳的学生徐打电话,徐是某知名建筑集团的副总设计师。八年级时,徐和我曾同班,他的数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大哥教数学,自然非常喜欢他,他也非常欣赏大哥,彼此惺惺相惜。大哥当我面,不知表扬徐多少次。徐竭尽全力帮忙,牵线搭桥,侄子也如愿以偿。
为答谢徐,正巧徐回家探亲,大哥张罗了一桌饭,包括我、徐和其他几位都是大哥的学生。学生们轮流给大哥敬酒,场面感人。最后,大哥以为,虽然有师道之尊,但礼数不可违背,应该对徐表示感谢,便对着徐举起酒杯,刚开口,硬是被徐摁在了座位上,而是拉着我们几人,一起又给大哥敬了一杯酒。大哥把杯中酒一饮而尽,看着自己的学生,半天说不出一句话,眼里似有泪光。酒中有情,六十度,就能煮沸一腔热血。
三人行,必有我师。如今,在群里交流,才惊喜地发现,东篱文友有这么多位都是老师,怀才老师、罗老师、吴孟友老师、淡墨花开老师等等,本身都从事过或正在从事教育工作,他们悉心教诲培育,教鞭上结出硕果累累。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可贵的做人品质,尤其怀才老师,对待文友,那个认真仔细劲儿,那个和蔼可亲的劲儿,一直使我如沐春风,如临课堂。还有其他江山文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我一律尊称“老师”。在他们身上,我汲取到了宝贵的文学营养,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江山是一所温暖的学校,没有围墙,传出的都是“江山好声音”,我想好了,余生就在这里学习下去,不想毕业。
师恩难忘。我时常想起这些亲人老师,有的在每次探亲的时候,偶尔能见到,有的音讯杳然,不知去向,有的可能今生只能见字如面,不会相见。不管他们在哪里,我都希望他们能听到,我这句真诚的祝福——老师好!
远房叔是村学校的校长,一走路腰上的钥匙串哗啦哗啦响,好像不太会笑,脸板得像块黑板。他教过我六、七年级物理,一次期末考试,他看到我计算纪念碑压强的题目算不出来,急得在我身边转了几次。他一般出现在课间操上,广播体操结束,他会站在操场一个木台上讲话,木台抬高了他的身高。多半强调课堂纪律、个人及教室卫生,讲话有口头禅,每隔几句话,就要说句“是吧?”以求得对方认可。婶子是叔的爱人,夫妻俩都在村学校教学,她教数学,一般从三、四年级教到七年级。在学校里,我没见过他俩说话,他们只和学生说话。她沙哑嗓子,有人叫公鸭嗓,讲课很用力气,但发出的声音还是不够响亮,听课的人会觉得累,其实,她更累。但如果有人在下面搞小动作,她也会厉声警告。她个子矮,写板书的时候总是翘起脚尖。她做过我的班主任,到我家家访几次,当着母亲面隆重地表扬过我。
村学校里,我印象最深的是老舅和方清舅,他们均姓木子李。
老舅,就是姥爷家中男孩子里老末那个,老疙瘩,排行是我的三舅,两个词一揉搓,估计就叫老舅了。宝贝疙瘩,连母亲都有点宠他,父亲和姨父们一喝酒,就叫他上桌,一喝酒,他就坚决脸红。也因此,我跟他私下里比较熟。从三年级起他教我数学,偶尔做我的班主任。亲戚归亲戚,他对我要求只有严格。一次同学利用墙角的一堆碎煤,玩起“踩雷”游戏。一块木板,中间垫块砖头,用煤面埋上,然后叫调皮的男同学轮流上去踩踏,煤面就“砰砰”地溅起来,逼真似电影里地雷爆炸的场景,教室里立刻就乌烟瘴气。恰巧被检查自习课的老舅碰上。我是班长,第一责任人,挨了一顿猛批后,留下接受处罚,记得是将一些生词反复抄写若干遍。我就当和那些词有仇,用铅笔将它们一个个刻在纸上。记得是初春,那天放学回家晚了,路上飘着零星的雪花,我在姥姥家附近,一脚踩进路边的粪坑里,一只鞋湿透。回到家里,见到母亲,我满眼委屈的泪花,瞬间纷纷凋零。
老舅在我面前是威严的,但也有慈爱的一面。五年级时春游回来,在后山玩过“找宝”的游戏,别提大家有多开心。那些藏在灌木丛、树枝上、草窠里、石头缝里的铅笔、橡皮、铅笔刀、格尺、作业本等悉数被找到,几乎没人空手而归。我的高兴劲还没过,发现不对头了,左脚脚腕处奇痒。下了课,我撸起裤脚一看,吓我一跳,一只蜱虫,俗称草爬子,钻进了肉里,只露出大半个屁股在体外,它的头正扎在我的血肉里胡吃海喝呢。同学叫来了老舅,只见他马上点上一支烟,用力抽了几口,然后叫我坐下,把左脚翘起来,脚跟搭在一只凳子上,他把烟头对准草爬子的臀部烘烤。结果,他也经验不足,见草爬子没有悔改的意思,一支烟快燃尽了,它还没有后退,老舅轻轻一拉,这可不像他的学生,随时接受他的教育帮助,草爬子拒绝,断了,拉出来部分没见头。后来,头烂在里面,伤口化脓,是当时在镇医院工作的老姨夫,一次次用自行车带我去医院治疗,一个多月,伤口才平复,但已经留疤,如一枚奖章,我珍藏至今。为此,我对老姨父心存感激,现在每次回去,我都要登门去看望他。
2018年盛夏,回老家,去看望老舅。老舅样子没变,就是头发白了,知道他癌症手术后不久,我带了营养品,并给他包了个红包,祝贺他战胜病魔。我说,他的名字里有个“石”字,命硬。他爽朗地笑了,这一笑,擦亮了我已封存多年的乳名,他和亲戚们一样,还是喜欢叫我的乳名,觉得亲。从血缘上讲,他是我的舅舅,从身份上讲,他是我的老师,我给他恭恭敬敬倒了杯酒。退休前这些年,他一直在镇中学做会计,成了我的同行,这大大出我的意料,可我想做老师的愿望,却终未如愿,没人知道,我的理想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回到上海后,他一改以前的沉默寡言,经常微信和我聊天,问这问那,嘱咐这嘱咐那,常说的一句话是:“还啥时候回来?”我跟妹妹说,妹妹说,自从他生病后,他一直这样,一会儿惦记这个,一会儿放不下那个。
二
按理,村里的学校只能读到小学五年级,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又增设了初中六年和七年级。方清舅舅,就是我七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课老师。我们那里,往往一个村子里,亲戚套亲戚,其中关联,我现在也没搞清楚。小时候,见到亲戚,大人告诉叫舅舅就叫舅舅,叫叔叔就叫叔叔,远近也不管,一个巴掌大的村子,前后左右住着,近自不必说,远又能远到哪里。方清舅个子瘦高,脸十分白净,就是城里人也难有那么好的皮肤,头发剪得跟麦茬似的,一律向上挺着,这好像和他当时的年龄不太相符。
我们的教室和老师的办公室只隔着一扇门,就是说,去老师的办公室要经过我们教室。全校老师都在一个房间办公,捉对摆着一长排的办公桌,办公桌样式、新旧各异,看上去,别扭,仿佛一副不对仗的春联。
当时,我十五岁的年纪,个子偏矮,可能发育晚,青春期后移,心里总是憋着一股与时间为敌的劲。一天下午,班级上自习,很多同学不守纪律,说话,打闹。由于所处环境的原因,很多同学还抱着陈腐的观念,为父母读书,光宗耀祖,所以,学习劲头不足。只要离开了老师的视线,自己就放飞自我,扔纸飞机。不知谁扔的飞机,落到我的头上,我顺手将它投了回去,正巧方清舅舅推门进来。他立马把我叫到办公室,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始批评我,说我是班长(一到七年级我连任班长),又是三好学生,怎么能带头在课堂上打闹?我牛劲上来,边哭着边据理力争,不服从批评。方清舅舅气得拍了桌子,我也以拍桌子回应。一个男孩子从小喜欢哭,莫名其妙地哭,现在我才琢磨清楚,是不是因自己觉得来到这个世界太委屈。因为哭,父亲有次气得要打我,好在被母亲拦住,我因此哭得更凶了。滴水石穿,说的是水的力量,因为泪水的冲刷,我长了一双大眼睛。
我就是这样,发完脾气就后悔,这性格至今没有改变,父母好像都不是这样的性格。哪个基因变异了,能将这个基因手术切除吗?此后,只要见到方清舅舅,我都低着头,只要是他的语文课,我都不敢正眼看他,像偷窥般偶尔瞄他两眼。据我观察,老师都有个习惯,讲课时喜欢盯着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我是尖子生,他的目光不时地射像我,像抛飞镖一样精准,我躲不开。母亲说,这孩子“要脸”,我搞不懂这是批评还是表扬。我倔,绝不开口跟方清舅说“对不起!”我决定用优异的表现道歉。一次课堂提问,前面两个同学都没回答出“弥漫”一词的含义,果然,他叫到我,“遍布。”我人还没完全站起来,答案就已脱口而出。他的脸上,俨然有一片云絮飘过,立刻就现出晴空的澄澈。
他并没记恨我,是我心眼小了。阳春三月,我们正埋头自习,突然方清舅舅推门而进,边走他边说着:“大家停一停,我给大家读篇作文,没想到,我们这里还有作文写得这么好的!”笑意从嘴角开始向他的脸上辐射,汇聚到他的眼中。他一读开头,我就知道,那是我的作文,题目我忘了,但开篇前四句:“‘朝霞放异彩,红旗迎风摆。’五届人大胜利召开,喜讯传遍了五湖四海。”显然是引用了报纸上的诗句,还押韵。后面的记不清了。他反复将这篇作文读了两遍,但感觉他表扬的是这篇作文,而不是我。我有点不满足,尽管我家的山墙上贴满了我的各种奖状。
后来碰到母亲,他跟母亲评价我:“挺有才,就是脾气有点倔。”谢谢方清舅舅,他的鼓励一直让我勇敢面对文字。遗憾的是,我这点才,一辈子用于做了“财务”工作,但好歹还能见到一点“才”,算是没违背他的期望,甚慰。
三
八年级,我就到三里以外的镇中学读了。镇中学建在一块缓坡上,脚下都是黄沙地,离运动场不远处,能看到大面积裸露的黄沙。我喜欢站在那儿看,这黄沙给单调的日子调色。两排教室,前排为砖房,后排为土坯房,我的教室,54班,在土坯房从左数第二间。我入学考时,全镇200多人第一名,备受瞩目,入学后,学习成绩依旧坚挺,虽然我课堂上不怎么用功。同学都说我是鸭子凫水,暗中使劲,我觉得有点道理,课外我还是蛮努力的,比如,每天我都迎着朝阳,去到校园朗读英语,给四周的白杨林听。
教数学的是大哥,强调一下,是亲大哥。大哥刚从县师范毕业。大哥的性格和我秉性接近,比较老实,有一点差别明显,大哥好动,在镇运动会上,他的短跑总能拿到奖项,我一直以此为荣。我则喜欢静,体育课是我最不喜欢的课。大哥那年21岁,比我大5岁。
当时,我的座位经常在前三排内移动,所以,有任何小动作,老师都看得清楚。学习成绩优异,我自然有点忘乎所以。一次数学课,我觉得大哥讲的题目,我都会,甚至他刚写好题目,我心中已经有了答案。精力过剩,发现同桌的宋,不知何故理了个光头。这令我兴奋,像夜晚走在马路上,身边亮起一盏浑圆的路灯,就没忍住,在他头上摸了几下。这举动,被大哥发现,我本以为,他顶多事后批评教育。没想到,他罚站我直至下课,宋陪站,在弄不清原因的情况下,两人同责,学校教育中一直存在这样的现象,没人提出异议。也许就是从那次罚站开始,我长高了,八年级一毕业,我的身高很快就超过了170公分。
我感激大哥的是,课堂上的所谓“淘气事件”,他跟父母一个字都没有提过。
后来,在县林业局工作那三年,我见过宋。一次我怀疑肝疼,去人民医院,在走廊里遇见他,他已是内科的医生。他开玩笑说:“你长肝了吗?”“我不但长肝了,还长心了,那年你为我罚站的事,我还记着呢。”我立马回答道。他哈哈大笑:“去去去,都猴年马月的事儿了……”
大哥后来去了县教育局,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但一直没离开教育口,直到退休。所以,严格来讲,他没有在社会上历练过,不谙世道。因为从事教育的人,大多单纯,终生和孩子打交道,人不会复杂的。
十年前,侄子大学毕业,就业成为难题。想找一个理想的去处,被逼无奈,大哥思前想后才给远在深圳的学生徐打电话,徐是某知名建筑集团的副总设计师。八年级时,徐和我曾同班,他的数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大哥教数学,自然非常喜欢他,他也非常欣赏大哥,彼此惺惺相惜。大哥当我面,不知表扬徐多少次。徐竭尽全力帮忙,牵线搭桥,侄子也如愿以偿。
为答谢徐,正巧徐回家探亲,大哥张罗了一桌饭,包括我、徐和其他几位都是大哥的学生。学生们轮流给大哥敬酒,场面感人。最后,大哥以为,虽然有师道之尊,但礼数不可违背,应该对徐表示感谢,便对着徐举起酒杯,刚开口,硬是被徐摁在了座位上,而是拉着我们几人,一起又给大哥敬了一杯酒。大哥把杯中酒一饮而尽,看着自己的学生,半天说不出一句话,眼里似有泪光。酒中有情,六十度,就能煮沸一腔热血。
三人行,必有我师。如今,在群里交流,才惊喜地发现,东篱文友有这么多位都是老师,怀才老师、罗老师、吴孟友老师、淡墨花开老师等等,本身都从事过或正在从事教育工作,他们悉心教诲培育,教鞭上结出硕果累累。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可贵的做人品质,尤其怀才老师,对待文友,那个认真仔细劲儿,那个和蔼可亲的劲儿,一直使我如沐春风,如临课堂。还有其他江山文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我一律尊称“老师”。在他们身上,我汲取到了宝贵的文学营养,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江山是一所温暖的学校,没有围墙,传出的都是“江山好声音”,我想好了,余生就在这里学习下去,不想毕业。
师恩难忘。我时常想起这些亲人老师,有的在每次探亲的时候,偶尔能见到,有的音讯杳然,不知去向,有的可能今生只能见字如面,不会相见。不管他们在哪里,我都希望他们能听到,我这句真诚的祝福——老师好!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