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雨还在滴滴答答的下个不停,让初秋的清晨变得凉爽,但是内心偶尔还是会被一股莫名的情绪控制。今天已是如此,因为看了几篇网文,因为看到了一些和诗与文字有关的话题,让自己不禁又走到了曾经的那段岁月。
  几年前因为社团关停我对于社团网站之类的编审已然失去了兴趣,从那时开始我便游走在各个微信文学群里,看着他们激情澎湃的写着,发着。感觉那份激情自己仿佛在也找不回来了。没想到几年后的今天我还是重新回到江山,而且又开始了我做这团编辑的事。这次我在柳岸社团担任的是散文主编的工作。
  自那以后我又开始看起了网络里的长篇大论。因此,又想到很多往事,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自己对旧事记意是如此深刻,才发现那些过往已深入骨髓。跟着文字再次陷入记忆深处。亦勾回了自己很多曾经纠结过的往日的痕迹。
  回首再看,最初的遇见,让我的心在文字的梦里无限扩大,几年过去了,我们却只能以分别画了句号。虽然很不舍,但是却无法挽回,也许这就是缘已尽的味道吧。
  但是,文字像罂粟一样诱惑着我,我每天都会习惯性的观看、浏览。有问题也总会不由自主的去找自认为可以找到答案的地儿或合适的人去问。偶尔觉得自己累了,我就会去看场电影或是看个电视剧来调节一下自己。
  一个不经意间我看到了《我的前半生》中贺涵看到唐晶对子君无微不至的照顾对唐晶说:“菩萨心肠金刚手段,才是对待朋友的态度。”觉得很有道理,此话让我更清楚的知道了朋友是能信赖的,但绝对不能依赖,文字应该也是。
  因此,对于那些进退两难的友情,我选择放弃,尽管这个人是自己曾经认为应该珍惜的很多年的人,但是我发现我们三观不合我也是会疏远这个人的。更不能再把这些人请进我的生命里延长,虽然这个结论让我感觉很伤心,因为我曾那么的珍惜过,但是,我还是会选择放弃,因为我觉得不良的情绪肯定会过去。有人听了和我说,认识那么久了,多可惜,但是,我却认为有些人认识于陌生,止于了解是最合适的选择。
  偶尔想起那些曾经的日子,想起那些因为三观不合分手的文友,也会问,是自己太绝对了还是我们确实不是一路有人呢?但结果告诉我:我必须要向前走,对于那些消耗自己心情与情绪的人自己还是远离的好,越远越好。就在那一刻,我便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那次一个朋友和我说:“你写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什么都写,因为有些人会拿那些文字祸害你。”听到此话,我吓了一跳,甚至出了一身的冷汗,因为这是我没想到的。因此我曾尝试改变自己,想把自己丢进随大溜的文字里。也许自己生就一分宁折不弯的性格吧,当看到那些文字里的迎合与奉承以后,我还是做不到。因为,我喜欢看,也喜欢向那些心里流出的文字学习,喜欢那些文字里流动的孤独、温暖、安稳,每次看到我都会在那些文字里品味那份真心相待的温暖或被孤立的冷包围的感受。更喜欢那里的点滴偶触动我灵感的时刻,那是我就会反复咀嚼自己的曾经,是否遇到、见到、听到过此类的故事,因而也会用键盘敲击出那些曾经的片段。
  但是,时间久了,我仿佛感觉自己被那些文字筑起的城堡困住了。但是,我却依然不愿走出那个被风刀霜剑占据的城堡,一次次的去品味,一次次去捕捉那里的瞬间,在一次次的问自己:里面的哪一点是自己需要借鉴和学习的,偶尔也想用自己的文字去获取如自己一样痴迷于文字里的那些灵魂的共鸣。因此,这十余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和文字认输,它总会把我打得节节败退。但是,我却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我知道这是我最初的选择。
  慢慢的我看到很多热爱文字仿佛疯子一般的人,他们在最后很多都活成了悲剧的结局。
  我也深深地爱着文字,疯不疯我根本不在乎。但是,我在乎悲剧,我不希望自己成为悲剧的主角。我希望自己能有个幸福的未来。因此我在躲避一些遇见了,对于悲剧性的文字不再热衷,无论它有多高,我不去故意制造遇见的机会,偶尔有人推荐,我看几眼以后如果看出它的阴郁、沮丧,我就会放弃对它的继续阅读,因此也删除了很多别人推荐的文件。我不想自己活成悲剧的样子,也不想自己抑郁而死,因此,我开始阅读那些幸福的文字,因为如此的阅读会让自己随着文字的幸福而幸福。因此,我就会觉得那些悲情的故事在我这里就不会发生,虽然有些盲目乐观,但是我情愿相信它是真的。
  一次有个女人莫名其妙的在群里公开挑畔,说了好多莫名其妙的话。那一刻,我觉得也许真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因此我退出了那里,如此的事件不知发生过多少次,我退出过多少群我也记不清了。那时我会劝自己要看淡一切,要真的让过往随风,不要联系才是最理想的办法。如果一个人的离开可以换一群人的安宁,我情愿离开的那个人是我。
  此后,面对再次邀约我就会一次次的拒绝,多少次我已经记不清了,其实真的很想去可又不愿再和那些人做过多的争执,最终还是选择了不去。因为我不愿意把自己置身于矛盾之中,那样的结果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虽说那时的邀约是个未知的结果,但是我还是在尽力避免。因此,我只能让自己一次次的在拒绝中把希望变得透凉,以至绝望。再在绝望里重新找回自己。
  一次我看到了关于诗歌数据分析的文字,我便问了苗雨时老师一个问题,那也是我在以前问过两位老师而没得到准确答案的问题,所以我只能去问比我们水平更高的苗雨时老师了。我问:“老师,有人总喜欢用情感、理性来评判诗歌的好与不好,我想知道诗歌里的这些元素如何分割整体的布局才可以写好?”。也许老师没有在线,或没看到吧,过了很久苗老师回复说:“其实文学要的不是排斥而是融合,中外相融,古今相融,民族文化相融,借鉴,像打牌,推倒重来,重塑。才是我们自己的,不失本质的。”看到这条消息,我顿时觉得这个标准简直难如登天,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全知的。所以,我觉得目前精品诗歌匮乏可以理解了。
  就这样我在文字以外的群体里走过了几年,直到那次遇到柳岸刘柳琴老师,和她的几次简短交流中,又让我动了再次回归江山的念想。因此,我这个曾经在江山的两个社团做过两次网编的人又回来了,只是这次不同,社长给了我一个散文主编的工作。
  因此,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看了不少散文,在那些细节里游走,感觉他们都写得很好很真,那些文字有的让我看到了摆脱纠缠困惑、有的也让我看到了情感上坚贞不渝的、也有的让我领略了孤高清冷。在诸多文字里我在品味着家长里短的乐趣,展望未来的大气,情感纠缠的缘分。在这些与亲情、友情、爱情、爱国情的文字中我仿佛又找回了曾经那个自己。
  但是当我再次想起曾经的那些凉,那些不能完全放下,今天再次去触摸那些曾经让自己觉得好累好累的感觉,已然是天壤之别了。
  再看那些本想放下的东西,却一次次敲着自己的记忆,让我进退两难的故事。再次品味爱好带给我的考验,取舍之间同样疼痛已然化作了淡淡的一幅不艳不妖的水墨画。
  现在,外面的雨坠落的速速已经慢了下来。好像告诉我,那些回味,那些曾经已经随它们浸润到地下。因此,我又对自己重复了一次曾经不止一次的告诉自己的那句话:一定要努力做到属于自己的自己,对于过去,该告别的一定要忘记,该记住的一定要铭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一、一定不要在对方身上获取你所缺失的东西 回上海快三年了,因为我这个人比较宅,跟年轻时的心态判若两人,所识朋友不多,有一两个谈得来的,算是很难得了。叶子是我小姑娘同学的妈妈,...

当一缕微风吹散了夏日的酷热,当天空变得又高又远,当雨丝变得缠绵。我知道秋天它来了,来的悄无声息,来的触不及防。一夜之间,夜晚不再闷热。一夜之间,秋虫开始唧唧。不知道为什么对...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在我后面坐的一位女生叫齐瑞,她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作风也很正派,是班里男生追求的对象。我则不一样,口齿木讷,没有男生的绅士感,也没有男生的幽默感,不会谈情说...

农村里,有句俗语叫富不离书,穷不离猪。意思是说要想过上富裕的生活,就要多读书。而要摆脱贫穷的日子就要勤养猪。父亲倒是将这个俗语进行得很彻底,尤其是“穷不离猪”。 回忆父亲在说...

今年农历九月初一,是母亲离世十三周年的纪念日,回想母亲的音容笑貌,尤其是兄弟姊妹热热闹闹为母亲过九十大寿的情景,不禁潸然泪下。 由于生活拮据,加上母亲朴实的性格,我们兄弟姊妹...

小时候我住在偏远的小山村,老家的很多人别说火车,连客车都没坐过。平时出行最多也就是去县城或者附近的镇上赶个集。那时候自行车很少,绝大部分人是步行,大人们偶尔要拉东西的时候,...

每个山脉都会有一条或者那么几条河,像巨蟒一样盘卧在崇山峻岭里。它们弯弯拐拐,曲折回绕,像彩带一样飘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由西向东,蜿蜒着无穷的生命力。 水自天上来,有彩有云,给大...

写生风景,是画家的术语,就是创作风景,是将风景搬到画板上,艺术地再现风景。我不是画家,我要用文学情怀来为一座“福园”创作风景,给福园加注灵魂,让风景以不一样的姿态摇曳在园中...

毛蜡烛,别名香蒲、水蜡烛,是多年生或沼生草本,主要生长在湖泊、池塘、沟渠、沼泽及河流缓流带。毛蜡烛味甘、微辛,性平,具有止血、袪瘀、利尿等功效。 一 都知道,从小多次接触并用过...

浪漫诗秋(散文) 悠悠我心,浪漫诗秋。悠悠我意,采菊空山。悠悠我醉,倾听浊漳河。悠悠我笑,汀洲之上风筝。悠悠我望,雁丘儿没芦苇。悠悠我梦,婵娟与星宿。悠悠不止,诗意不停。 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