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筐黄瓜
  
  天气预报今天有雨,冰箱里空空如也,疾步奔向坂下菜市场。
  还没入市场口,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喇叭声响成一片,红红火火好不热闹。
  进入市场,各种新鲜蔬菜水果映入眼帘。鲜红的西红柿、樱桃、圣女果争相闪亮,绿莹莹的豆角、黄瓜、菠菜、韮菜青翠欲滴,黄澄澄的柿子、紫色的茄子还带着露水……
  时针指向6:30,菜农朋友们大概凌晨4:00开始摘菜装车运输了。心中充满感激:没有菜农朋友的辛勤劳作,城市居民哪能每天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啊!
  琳琅满目的菜蔬,并没能引起我的青睐。我在寻找那对老夫妇。他们摆个小菜摊,卖的是自家小院里种的菜,不打农药,纯绿色。最稀罕他家菜摊上时不时有新鲜野菜:蒲公英、苦苦菜、捻捻菜、白毫等等。
  听老妇人说过,儿子身体不好,成年吃药。儿媳妇带着两个孙子过日子,种了几亩地,农闲时进城打零工,大孙子上了初中,小孙子上小学。儿子的医药费远远超过俩孙子的学费。老俩口种些菜,卖点钱补贴家用,帮儿媳减轻点负担。
  老妇人木讷的表情、满脸一动不动的皱纹,时时在我心中浮现,并隐隐作痛。
  我站在他们摆摊的地段,等俩老人。天空飘洒着雨星,驱散了炙热的空气,轻轻扫过脸颊,凉凉的柔柔的,很愜意。
  一辆三轮车缓慢地爬着小坡,老汉躬腰吃力地蹬着,老妪伏身推车,他们身上的塑料布被风吹起,露出被雨淋湿的衣衫。我赶紧上前推了一把,三轮车稳稳停在摊位前。帮他们卸下车里两个筐子,揭开布子:两筐黄瓜,黄瓜两筐。
  我有些失望。
  老妇人擦着脸上的雨水汗水,满含期望的双眼里分明溢出昏浊的泪水。
  我扭过头,不忍说出已到唇边的那句话。
  “买不买?买几根黄瓜吃什么饭?吃凉面,下雨天,立秋了,不宜!”很快否定。“再说,买几根也解决不了俩老人的问题啊!”
  徘徊中,看到我们小区的几位大姐,向这边走来。
  女人的心大多是善良的,劝劝她们买黄瓜吧!
  “大姐,你们也来买菜啊?您看这黄瓜多鲜嫩,刺儿还没退,顶上的黄花儿还没谢呢!”
  几位大姐拥过来,像一群叽叽喳喳的鸟儿:“这黄瓜真不错,买几根,我家孩子们爱生吃黄瓜。”王大姐边挑边说。
  “唉哟!黄瓜刺扎了我的手喽!好新鲜啊。”卫大姐尖声叫起来。
  “立秋了,天凉了,能腌黄瓜条了。我腌黄瓜条的方子还在,回头买两个大玻璃瓶子。多称些黄瓜,我家里的人最爱吃黄瓜条了!哈哈哈,择日不如撞日啊!”退休女教师瓮老师不紧不慢地说着。
  “瓮老师持家有方,会调理伙食。难怪儿媳妇儿不愿搬到新楼房去。哈哈哈,今天可知道您家的奥秘了。”心直口快的李姐打趣瓮老师。
  卖黄瓜的老妇人说:“谢谢姐妹们。看这样行吗?你们报个数,让老汉给你们送到小区。”
  我拿出手机记下姓名与斤数。唉呀!这一车不够啊。
  “没事没事,园子里还有,明天给你们送到小区。”老妇人高兴地说。
  “好的!好的!走了走了。”一伙人簇拥着三轮车里的两筐黄瓜向小区走去……
  星星点点的小雨停了,太阳露出笑脸……
  
  一碗老豆腐
  
  “老豆腐”也叫“豆腐脑”,北方人的早餐:老豆腐+油条,美味绝配。
  因身体原因,好长时间没吃老豆腐+油条了。
  今天从早餐店路过,老豆腐+韮花+油条的独特香味儿直往鼻子里钻,肚子里的馋虫被勾了出来,两只脚不由自主踏进店门。
  唉哟,满座啊!小店生意真红火。80%是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其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占多数。
  “一定要学功夫!女孩儿防身。”一位大嗓门的白发老妪在教育孙女,全然不顾店内其他人的存在,说话声像吵架。扫视一圈没空座,只好坐在老妪对面空位上。
  “听见没有?就知道吃,像头猪一样。要从小学功夫,我花了800元给你报了班,你要不学,学费不退,不是糟蹋钱吗?”
  “不让交钱您不听,不退活该,反正我不去学打拳,那个班里都是男生。”
  孙女低声反驳。
  “女孩不学功夫,将来要吃亏的!”奶奶声音提高了。
  孙女抵触的眼神斜视着奶奶。
  奶奶灰白的头发,胡乱地拧在后脑勺,好像几年没梳洗过一样,穿一身不合时的旧衣服,在顾客群里有点显眼。
  我小心地问了一声“您孙女是上八中的初一吗?”
  “双语学校,五年级了。”
  “那是个私立学校吧?听说学费挺贵的啊!”
  “是啊!一年学费1万2千8百元,五年交了6万多,还不算其他开销。唉!她的父母在外地打工,过年都不回家,省路费哩。为了孩子能成才,砸锅卖铁也要供!她还有一哥哥在另一个私立学校上高中,一年学费要交两万多呢。”奶奶愁苦的脸上皱纹一动不动。
  她们面前只有一碗老豆腐。孙女用勺子往嘴里送,奶奶看着她吃。
  “一碗老豆腐2元,老人家来一碗吧!”店老板殷勤地说道。
  老奶奶摆摆手。
  我示意老板给老人端一碗,老人家千恩万谢地接了过去。
  我付完款匆匆离开早餐店,心中只默念着一句话“五年6万学费,2元一碗老豆腐。”
  
  后记:农村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农村学校连年招不到学生,有一所学校,6位老师教17名学生,为了节省教育资源,农村学校合并。大多数家长把孩子送到城市学校,城市公立学校实行义务教育,但规定只收片内,农民的孩子没资格进。私立学校大门畅开,学费却昂贵。家长租房陪读,又增加一笔费用。一个农村家庭,夫妻俩靠打工供两个孩子进城上学,经济压力可想而知.小学--中学--大学,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忽然就想起网上的一篇文章《寒门再难出贵子》。
  
  2023.9.1于临汾
  
  (原创首发)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一、一定不要在对方身上获取你所缺失的东西 回上海快三年了,因为我这个人比较宅,跟年轻时的心态判若两人,所识朋友不多,有一两个谈得来的,算是很难得了。叶子是我小姑娘同学的妈妈,...

当一缕微风吹散了夏日的酷热,当天空变得又高又远,当雨丝变得缠绵。我知道秋天它来了,来的悄无声息,来的触不及防。一夜之间,夜晚不再闷热。一夜之间,秋虫开始唧唧。不知道为什么对...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在我后面坐的一位女生叫齐瑞,她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作风也很正派,是班里男生追求的对象。我则不一样,口齿木讷,没有男生的绅士感,也没有男生的幽默感,不会谈情说...

农村里,有句俗语叫富不离书,穷不离猪。意思是说要想过上富裕的生活,就要多读书。而要摆脱贫穷的日子就要勤养猪。父亲倒是将这个俗语进行得很彻底,尤其是“穷不离猪”。 回忆父亲在说...

今年农历九月初一,是母亲离世十三周年的纪念日,回想母亲的音容笑貌,尤其是兄弟姊妹热热闹闹为母亲过九十大寿的情景,不禁潸然泪下。 由于生活拮据,加上母亲朴实的性格,我们兄弟姊妹...

小时候我住在偏远的小山村,老家的很多人别说火车,连客车都没坐过。平时出行最多也就是去县城或者附近的镇上赶个集。那时候自行车很少,绝大部分人是步行,大人们偶尔要拉东西的时候,...

每个山脉都会有一条或者那么几条河,像巨蟒一样盘卧在崇山峻岭里。它们弯弯拐拐,曲折回绕,像彩带一样飘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由西向东,蜿蜒着无穷的生命力。 水自天上来,有彩有云,给大...

写生风景,是画家的术语,就是创作风景,是将风景搬到画板上,艺术地再现风景。我不是画家,我要用文学情怀来为一座“福园”创作风景,给福园加注灵魂,让风景以不一样的姿态摇曳在园中...

毛蜡烛,别名香蒲、水蜡烛,是多年生或沼生草本,主要生长在湖泊、池塘、沟渠、沼泽及河流缓流带。毛蜡烛味甘、微辛,性平,具有止血、袪瘀、利尿等功效。 一 都知道,从小多次接触并用过...

浪漫诗秋(散文) 悠悠我心,浪漫诗秋。悠悠我意,采菊空山。悠悠我醉,倾听浊漳河。悠悠我笑,汀洲之上风筝。悠悠我望,雁丘儿没芦苇。悠悠我梦,婵娟与星宿。悠悠不止,诗意不停。 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