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各种零食品种繁多,想吃什么都有。特别是方便面,种类琳琅满目,各类品牌都有,有干吃的、泡着吃的、煮着吃的、拌着吃的。不过,现在的方便面,一般是不会吃它的,毕竟比它好吃的零食太多了。但是,在小时候,如果能吃到一袋方便面,简直像过年。小时候,方便面品牌不多,我们豫东地区吃的有天方牌、冠生园牌,最出名的就数冠生园方便面了。当时小孩子手里要是能有一块钱,绝对会炫耀道:“俺爸给我一块钱,让我去代销点买冠生园吃呢。”当时方便面五毛钱一袋,如果买两块钱的话还送一袋,所以如果钱充足的话,绝对会买两块钱的,就是五袋冠生园,那简直是幸福得不得了。
当时家里条件差,没吃过什么零食,就连日常蔬菜都很少买。起初,能吃到方便面,要托舅舅的福。当时姥爷干着泥瓦工的活,姥爷姥姥又是勤快人,把家里的十几亩地伺候的很好,所以当时他家的条件算是好的。家里的钱,随便舅舅花,舅舅也是大方人,对我们很亲,经常买上零食去看我们。每次去我们家,至少买十块、二十块钱的零食。那个时候,十块钱对一个家庭来说算是一大笔钱了。当时,母亲给我买一个秋衣才两块钱。当时方便面在我们那也才开始流行不久,能吃一袋方便面算是改善生活。舅舅每次去我家,买的最多的就是冠生园方便面,都是给我们十块钱的方便面,有很大一兜,再买些饼干、糖之类的零食。所以,舅舅每次去我们家,我和妹妹都很高兴,因为又可以吃到冠生园方便面了。方便面现在是再常见不过的零食了,但是那年月,零食对我们小孩子来说,简直是凤髓龙肝。
当时,记忆中母亲拿钱,让我们去买冠生园方便面只有一次。那次我们虽然很开心地吃上了方便面,但是长大后每当想起来那袋方便面都不禁潸然泪下。当时,我和妹妹也就三四岁的样子。那天,母亲生病了,肚子疼得躺床上不能下地,父亲当时也在外面打工,没有人管我们。
我哭着说:“妈,不然我拉着架子车带你去街上看病吧?”
“小蛋儿,好孩子,你拉不动妈啊。”
“那怎么办啊?”我和妹妹都哭了。
“好孩子,别哭了,我躺着歇歇就好了。”
“嗯,妈,那我饿了。”
“妈也不能下地给你们做饭,我给你两块钱,你带你妹妹去北地代销点买几袋方便吧。”
“好。”听说可以吃方便面,马上就不哭了,毕竟是小孩子啊。
两块钱,买了五袋冠生园方便面,那天我们三个就吃了些方便面充饥。当时邻居小伙伴看到我们吃方便面,还羡慕得不得了,前后跟着我跑,吃不嘴里,过过眼瘾也是好的。等到晚上,母亲稍微好点了能下床了,就去街上买点药吃,后来病就好了。吃上方便面,当时是幸福的,后来再回忆起来满满的辛酸。
再后来,吃上冠生园方便面,是那年的中元节。当时赶上中元节,几个姑姑都来给奶奶上坟烧纸。但是,那年天气比较旱,棉花都要渴死了。父亲不在家,母亲一个人没法发动小四轮(拖拉机)去浇地,姥姥就让舅舅来帮母亲浇地。当时机井太少了,所以为了抢机井都要很早去。头天晚上舅舅就来我家了,睡在东地一夜就是为了抢机井。爷爷种的一小块甘蔗地就在机井旁边,当时爷爷告诉舅舅说要帮舅舅排管子浇地,然后让舅舅给他浇浇甘蔗地。舅舅说这都是举手之劳,不费什么劲,等给我家浇完棉花地,收管子的时候顺手就给他浇了。机井离我家地大概有300米远,中间正好路过大娘家,爷爷排了几节到大娘家门口,丢下管子就去大娘家,一早上没有出来。剩下的管子舅舅排好后,母亲来送早饭了。
吃过饭,准备浇地的时候,母亲在棉花地等着,舅舅发动拖拉机,机井正常出水后才去地里。没想到刚到地里,水管不出水了,舅舅赶紧跑回机井边查看。到地方一看,原来爷爷把水管第一节拧开了,正在在浇他的甘蔗地。等他浇完甘蔗后,舅舅又把管子接好才开始浇我家的棉花地,然后爷爷扬长而去了,也没有帮忙浇地,这件事把母亲气得够呛。长大后,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我每次上学或者上班回去都买点东西去看看爷爷,逢年过节给他点钱。虽然他从来没有管过我们家,但是总感觉他年纪大了也不容易。母亲虽然嘴上说:“要是跟你爷一样,就不值得搭理他,更别说给他钱了。”但是一听说爷爷病了,她心里还是挺难过的。
那天,姑姑都来了,想着能不给母亲送点饭吗?就是不送饭也会让我和妹妹在家吃饭啊。等到快中午的时候,却让我和妹妹去地里找母亲了,母亲又是一顿生气。为了抢时间浇地,母亲跟舅舅说不回去做饭了,加班浇,不然一天浇不完。她去代销点买了几袋方便面,烧的有开水,那天中午,我们四个就在地里吃的方便面,喝的开水。简单吃点,母亲和舅舅就接着浇地了。托姑姑的福,我和妹妹又吃了一次美味的冠生园方便面。虽然几个姑姑对我们也不好,但是她们谁家有个事,父亲宁愿放下自家的活也得去给他们帮忙。不过慢慢失望多了,父亲也累了,各过各的,挺好!
另一次吃上冠生园,是凭我自己的辛勤劳动挣来的。以前也不知道地里为啥那么多草,要经常锄草。现在打一遍除草剂就行了,再也不用天天锄草了。当时,正赶上给玉米锄草,玉米已经高过人了。当时锄草,用的是旧自行车把改装的小犁子,下面焊一个犁头,装上自行车轮子和自行车把,就是一个锄草的小犁子。
那天,母亲给我说:“申光,今天跟我去玉米地里锄草吧?你扶犁子,我拉犁子,晚上回来给你买五袋冠生园方便面。”
一听说能吃上冠生园,我马上爽快地答应了。但是到了地里才知道,这方便面不是好挣的。玉米很高很密,整个玉米地密不透风,要一道一道挨着犁。母亲在前面拉,我在后面扶,玉米叶剌得浑身又痒又疼。刚干一会儿,就热得大汗淋漓了。六亩地,我和母亲干了一整天,傍晚回去的时候,已是夕阳西下了,看到夕阳映照着成片的玉米地,心想终于干完了,感觉一身轻松。但是我和母亲,我两个的脸和胳膊都被剌得又红又肿。到家,母亲立刻去代销点买了五袋冠生园回来了。吃着美味的冠生园方便面,感觉再辛苦也值了,小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话说,妹妹没有干活也吃上了冠生园,算是沾了我的光。哈哈……
冠生园的方便面开始只有一种包装,是绿色的包装袋,里面的料包是咸的;后来又生产了一种新包装,是红色的包装袋,里面的料包全是辣椒粉。可能是新包装,当时感觉红色的比绿色的好吃。冠生园方便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早已见不到了,估计是停产了。网上说由于2001年冠生园生产的月饼出现了问题,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冠生园方便面已移交科迪生产公司生产,可以网购。可是,在市场上已经见不到了。
冠生园虽然见不到了,但是它承载了我们的整个童年。那年月,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是偶尔能吃上一袋冠生园,就能高兴一整天,现在想想都是满满的回忆。
话说网上要是能买到的话,回来网购几袋,尝一下还是不是童年的味道,顺便也找找童年的快乐。
当时家里条件差,没吃过什么零食,就连日常蔬菜都很少买。起初,能吃到方便面,要托舅舅的福。当时姥爷干着泥瓦工的活,姥爷姥姥又是勤快人,把家里的十几亩地伺候的很好,所以当时他家的条件算是好的。家里的钱,随便舅舅花,舅舅也是大方人,对我们很亲,经常买上零食去看我们。每次去我们家,至少买十块、二十块钱的零食。那个时候,十块钱对一个家庭来说算是一大笔钱了。当时,母亲给我买一个秋衣才两块钱。当时方便面在我们那也才开始流行不久,能吃一袋方便面算是改善生活。舅舅每次去我家,买的最多的就是冠生园方便面,都是给我们十块钱的方便面,有很大一兜,再买些饼干、糖之类的零食。所以,舅舅每次去我们家,我和妹妹都很高兴,因为又可以吃到冠生园方便面了。方便面现在是再常见不过的零食了,但是那年月,零食对我们小孩子来说,简直是凤髓龙肝。
当时,记忆中母亲拿钱,让我们去买冠生园方便面只有一次。那次我们虽然很开心地吃上了方便面,但是长大后每当想起来那袋方便面都不禁潸然泪下。当时,我和妹妹也就三四岁的样子。那天,母亲生病了,肚子疼得躺床上不能下地,父亲当时也在外面打工,没有人管我们。
我哭着说:“妈,不然我拉着架子车带你去街上看病吧?”
“小蛋儿,好孩子,你拉不动妈啊。”
“那怎么办啊?”我和妹妹都哭了。
“好孩子,别哭了,我躺着歇歇就好了。”
“嗯,妈,那我饿了。”
“妈也不能下地给你们做饭,我给你两块钱,你带你妹妹去北地代销点买几袋方便吧。”
“好。”听说可以吃方便面,马上就不哭了,毕竟是小孩子啊。
两块钱,买了五袋冠生园方便面,那天我们三个就吃了些方便面充饥。当时邻居小伙伴看到我们吃方便面,还羡慕得不得了,前后跟着我跑,吃不嘴里,过过眼瘾也是好的。等到晚上,母亲稍微好点了能下床了,就去街上买点药吃,后来病就好了。吃上方便面,当时是幸福的,后来再回忆起来满满的辛酸。
再后来,吃上冠生园方便面,是那年的中元节。当时赶上中元节,几个姑姑都来给奶奶上坟烧纸。但是,那年天气比较旱,棉花都要渴死了。父亲不在家,母亲一个人没法发动小四轮(拖拉机)去浇地,姥姥就让舅舅来帮母亲浇地。当时机井太少了,所以为了抢机井都要很早去。头天晚上舅舅就来我家了,睡在东地一夜就是为了抢机井。爷爷种的一小块甘蔗地就在机井旁边,当时爷爷告诉舅舅说要帮舅舅排管子浇地,然后让舅舅给他浇浇甘蔗地。舅舅说这都是举手之劳,不费什么劲,等给我家浇完棉花地,收管子的时候顺手就给他浇了。机井离我家地大概有300米远,中间正好路过大娘家,爷爷排了几节到大娘家门口,丢下管子就去大娘家,一早上没有出来。剩下的管子舅舅排好后,母亲来送早饭了。
吃过饭,准备浇地的时候,母亲在棉花地等着,舅舅发动拖拉机,机井正常出水后才去地里。没想到刚到地里,水管不出水了,舅舅赶紧跑回机井边查看。到地方一看,原来爷爷把水管第一节拧开了,正在在浇他的甘蔗地。等他浇完甘蔗后,舅舅又把管子接好才开始浇我家的棉花地,然后爷爷扬长而去了,也没有帮忙浇地,这件事把母亲气得够呛。长大后,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我每次上学或者上班回去都买点东西去看看爷爷,逢年过节给他点钱。虽然他从来没有管过我们家,但是总感觉他年纪大了也不容易。母亲虽然嘴上说:“要是跟你爷一样,就不值得搭理他,更别说给他钱了。”但是一听说爷爷病了,她心里还是挺难过的。
那天,姑姑都来了,想着能不给母亲送点饭吗?就是不送饭也会让我和妹妹在家吃饭啊。等到快中午的时候,却让我和妹妹去地里找母亲了,母亲又是一顿生气。为了抢时间浇地,母亲跟舅舅说不回去做饭了,加班浇,不然一天浇不完。她去代销点买了几袋方便面,烧的有开水,那天中午,我们四个就在地里吃的方便面,喝的开水。简单吃点,母亲和舅舅就接着浇地了。托姑姑的福,我和妹妹又吃了一次美味的冠生园方便面。虽然几个姑姑对我们也不好,但是她们谁家有个事,父亲宁愿放下自家的活也得去给他们帮忙。不过慢慢失望多了,父亲也累了,各过各的,挺好!
另一次吃上冠生园,是凭我自己的辛勤劳动挣来的。以前也不知道地里为啥那么多草,要经常锄草。现在打一遍除草剂就行了,再也不用天天锄草了。当时,正赶上给玉米锄草,玉米已经高过人了。当时锄草,用的是旧自行车把改装的小犁子,下面焊一个犁头,装上自行车轮子和自行车把,就是一个锄草的小犁子。
那天,母亲给我说:“申光,今天跟我去玉米地里锄草吧?你扶犁子,我拉犁子,晚上回来给你买五袋冠生园方便面。”
一听说能吃上冠生园,我马上爽快地答应了。但是到了地里才知道,这方便面不是好挣的。玉米很高很密,整个玉米地密不透风,要一道一道挨着犁。母亲在前面拉,我在后面扶,玉米叶剌得浑身又痒又疼。刚干一会儿,就热得大汗淋漓了。六亩地,我和母亲干了一整天,傍晚回去的时候,已是夕阳西下了,看到夕阳映照着成片的玉米地,心想终于干完了,感觉一身轻松。但是我和母亲,我两个的脸和胳膊都被剌得又红又肿。到家,母亲立刻去代销点买了五袋冠生园回来了。吃着美味的冠生园方便面,感觉再辛苦也值了,小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话说,妹妹没有干活也吃上了冠生园,算是沾了我的光。哈哈……
冠生园的方便面开始只有一种包装,是绿色的包装袋,里面的料包是咸的;后来又生产了一种新包装,是红色的包装袋,里面的料包全是辣椒粉。可能是新包装,当时感觉红色的比绿色的好吃。冠生园方便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早已见不到了,估计是停产了。网上说由于2001年冠生园生产的月饼出现了问题,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冠生园方便面已移交科迪生产公司生产,可以网购。可是,在市场上已经见不到了。
冠生园虽然见不到了,但是它承载了我们的整个童年。那年月,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是偶尔能吃上一袋冠生园,就能高兴一整天,现在想想都是满满的回忆。
话说网上要是能买到的话,回来网购几袋,尝一下还是不是童年的味道,顺便也找找童年的快乐。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