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台山,一个富有禅意的地方。
姑洗时节,参加省散文学会笔会,第一次走进莲台山风景区,领略其洞幽、石奇、水秀和花美。
求学期间,几乎踏遍了“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爬过千佛山、燕子山、英雄山、大峰山、小华山、郎茂山、匡山、鹊山和鲍山等,还到过“大佛头”,唯独没有登过莲台山。
“天机不可泄露”。因地形颇似莲花、山形酷似佛座而得名的莲台山,南与四大名刹之一——灵岩寺相邻,西与道教圣地——五峰山相望。
“两山一寺”巧夺天工安排,可谓玄机!鬼斧不知神工着意,真有点“禅缘”。
莲台,佛教用语,又称“莲花台”,亦作“莲华台”,意指诸佛的莲花座位。杜甫《山寺》云:“吾知多罗树,却倚莲华台。“莲”字,会让我们想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禅意词句。“台”字,则会想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禅语古诗。
饭后茶余,立于景区入口处第一个景点无梁殿前,向北仰望越过5号楼,一朵酷似莲花的“佛座”呈现在眼前。
世上,梅花贞洁,傲霜斗雪;兰花幽香,清丽典雅;竹高有节,青翠碧绿;菊花孤傲,千姿百态。然繁花万朵,佛祖却独钟情于莲花,自古以来莲花就和佛教有着不解之缘。
听门口的老者说,无梁殿又名三元宫,其前身为观音堂,是供奉“西方三圣”观世音菩萨的场所。清康熙三十一年(1693年)在此创立了三元宫,即供奉道教传说的“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位大神。但“三元”在百姓大众心中的地位远不如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不知何故后人又在这仅仅三间硬山式殿堂内重新塑上了端坐莲花台的观世音菩萨,这位被民间称为“送子观音”的菩萨手执莲花,脚踏莲花或做莲花手势,足见观世音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莲台山请回“菩萨”,应该说是一种民意,莲台山有了“菩萨”才真正名至实归!
没有千佛山的“心悦虔诚”,没有泰山的“接踵比肩”。晨起独自爬到山腰,未遇几人同行。步行渡仙桥,瞻仰吕祖祠,拜访老君洞,攀登梯子崖,爬进王母洞,我不信洞口镌刻的那副“壶中灵药山中采,宴内蟠桃洞中寻”对联所言,但登上洞顶可饱览全景,群山拱围,环抱如城,山清水秀,杏花飘香,真是惬意!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我登莲台“小”济南,不算是妄自尊大、招摇撞骗吧。
莲台山自古有七十二洞之说,有的深不可测,有的洞连着洞,洞洞有景,洞洞有仙。民间传说范蠡隐居于此,张良、娄敬常在洞口下棋,石棋盘尚在,未必可信。但极盛时山上“殿宇峻起,神像璀璨、金碧辉煌,山谷生色,到此者悦如人居天上,境入桃源……”可能真有其事。《长清县志》载:“烛其石纹,有如莲花者,如灵芝者,如玉如盖,即良工巧匠弗能状焉,洞之绝胜处尽此矣。
吕祖祠东北、莲台山下有一酷似菩萨的巨石,亦或参禅,亦或打坐,好似静思禅观,参悟世界真谛,又如长空飞雁,回归本真生活。
我对佛教没有专门研究,《六祖坛经》中说,禅者,静虑也。静就是定,是原来的状态和本性;虑就是慧。常与禅定、参禅、禅修、坐禅等名词连用。人们普遍认为禅是源于印度的一种禅定方法,随着佛教传入并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后,逐渐形成了佛教儒道文化信仰体系中普遍施用的一种“开悟见性”之法。
我却不以为然,大家都知道上古五帝时期是实行禅让制的,可以说帝尧是“禅”的鼻祖,是他创立了禅修方法。所谓禅,就是摒弃外界的影响,让精神回归到了本原。因此,禅让,其实就是要将人类这种静的精神传递下去。可见,当初的禅让制就是最早的一种禅修。
“禅”并不玄虚,存在人们普遍生活之中,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参禅就是通过静修来开启慧根。有句话叫作“如来神定处,无一不是禅”。
禅在心中,而不是在外界。我想,一个人如果能够让心宁静,那么将会事事洞明。远离喧嚣的城市,静下心来,应该是码字垒文的最佳外部环境。组织者两次选在日照,两次选在莲台山,个中原因不敢贸然揣度,或许是基于此吧。
“禅机空寂寞,雅趣赖招携”。领悟禅机需要静心,饱览美景最怕寂寞,文学交流实属情趣高雅之举,有赖于招邀偕行,也就是说更需要大家一同欣赏共同参与,这种自然而然升起的欢喜之心,同样也是禅,正可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更坚定自己的研判。
“禅是生活,禅是生命。禅是生生不息的无生。”可见,生活是禅,生命是禅。人的一生,处处无不蕴藏着禅机。
看来三十年前未登莲台山亦是劫数注定,不是不见,禅机未现。今日山上重见老朋友,结识新朋友,聆听大师讲座亦是缘分。可能和“百年修得共船渡,千年修的共枕眠”说辞一样,都是禅缘吧。
江子、王冰、李木生等几位大师的心性修养给了我直觉闪现,引起了顿悟,唤起心灵深处的共鸣,这就是禅宗所说的“大自在”吧!
随手打开任妙音的一首禅音歌曲《心净如水》:
心净如水
像荷塘月色一样美
恩怨沉浮
一切都变得无所谓
心净如水
似蓬莱云海一样美
聚散离合
一切都变得无所谓
只听见自己舒缓的心跳
如此清爽不再疲惫啊
看见自己坦然的表情
如此祥和滋润心扉
……
任妙音的禅音歌曲唱得太好了,转发给有缘人,亦是同感。身在莲台山,心情真淡然,心向莲花台,陶醉禅意间,顿悟生智慧,快乐永相伴。
二〇二三年三月二十日
(原创首发)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