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春晖两个字,应该是在小学课本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就是常常被人说起的《游子吟》,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孟郊,留下的不朽之杰作!
  一首诗,如同一条永不枯竭的清泉,流淌了千百年,穿梭了千百年,也让华夏子孙感悟了千百年,更让普天之下的父老乡亲们仿效了千百年。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将儿女比作区区小草,将母亲比作春天的阳光,是何样的一种情怀哟!
  有一个住宅小区,名字就用了春晖二字。而且,在春晖的后面缀了一个里字,全名便是春晖里了。
  乍一看,倒也极其普通,既无高大上之势,又无莫名其妙之嫌。然而,仔细一琢磨,感觉非同一般。
  古诗词里,除了孟郊的《游子吟》,还有很多人写春晖,或是用了春晖两个字作为一首诗的“诗眼”。比如李白,在《学古思边》中有句:“胡地无春晖,征人行不归。”比如韦应物,在《送姚孙还河中》里写下:“留思芳树饮,惜别暮春晖。”比如吴融,在《燕雏》中写了:“衔泥在他日,两两占春晖。”比如张若虚,在《代答闺梦还》中写道:“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可以说,春晖无处不可用,春晖无语胜千言。春晖所表达的情感、意境,丰厚深沉到无以复加。
  春晖,是阳光,是慈母之爱,是普天之云霓。
  春晖里?似乎不用解释。阳光、母爱、云霓,都转化为设计者、建设者的殷殷期望与深沉的寄托了。
  春晖里,坐落在合肥市瑶海区龙岗路与慈湖路交叉处。规模不大,只有13幢楼,一半高层,一半小高层。规划设计上,以敬老、养亲、有趣味的生活为宗旨,把生活的温馨与生命的安全放在必须考量的首位。建筑也颇具特色,采用了现代与徽派互相渗透的格调,层楼重叠,线条分明,棱角清晰。楼顶巧施宝顶斜面,脊瓦如云,露台平展,既浪漫又朴实,既有内涵又融汇于一个区域的格局之中,真正地有趣。
  敬老养亲,是人性化的思考,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地面不安排停车位,停车场全部设计在地下,保持了地面的整洁有序,道路、绿化等设施不易损坏。其次,以穿廊的方式,实现了楼宇间的互联互通。穿廊的主廊,长龙似的贯穿在小区的南北中轴线上,每栋楼的一侧,或延伸或分列出一条支廊。从南到北,自东向西,无论到哪个门、哪栋楼、哪个单元,都可以循着长廊,畅通直达。穿廊是钢架结构,钢柱支撑,钢梁横跨,玻璃盖顶,花阁廊窗,遮阳避雨,透明清润,既与主体建筑互相衔接,又把风霜雨雪等不利因素阻隔在担忧之外。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日月翻转,光荫交替,无论什么时候,不管什么状态,在长廊下漫步、闲聊、下棋、打牌,甚至唱歌跳舞,都可以无阻无碍,随心所欲,放浪形骸。
  长廊内,灯笼高挂,彩贴鲜艳。十步一个座椅,百步一个花坛,间隔还有一个茶吧厅,把单一的穿廊变成了绚烂的游廊。可以展览美术作品,可以组织乐队演奏,可以举行拔河比赛,可以……
  长廊两侧的绿化带,高的是树,低的是花,平铺的是草,错落有致,万紫千红,五彩缤纷,昼夜地净化着区域的空气,常年地美化着生活的环境,仿佛一切都变得自然而然了。
  穿廊的两端,还建有喷泉,入门出门,都在水岸绿韵的蕴含之间,都在潺潺叮咚的音符之际,都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之中。
  站在春晖里的任意一处,看前看后,望高望低,景中有景,锦上添花,人在景中,景在人间,人景合一,景观非常,彼此难分。
  春晖里,还有个叫“日照中心”的地方。是在平地下沉了一层楼的一个平面上,建有食堂、小广场。广场上,安装了错落的椅子、运动器械,还有绿树、花儿、草儿。顾名思义,就是让老年一族们,整个冬天都有一处阳光普照,无风可扰的“快乐老家”!
  春晖里的南门,正对着瑶海湿地公园。这个公园依托二十埠河,一湾镶嵌,浪花闪闪;一片葱茏,茂密苍苍,是一座大型的集水域、绿地、多项公共设施为一体的休闲文化娱乐场所。比如青年创业田园,是青年们思考人生的摇篮。比如文化广场,是中老年人们娱乐活动的中心。比如文化宫、七彩花谷、彩虹塔、空中步道等,是少年儿童们放飞的起跑线。春晖里与公园衔接互动,就等于在生活区域的边上,硬生生地安放着一座天然的氧吧,给居民的身心健康,提供了优质的环境资源。
  春晖里的北门外,有一所小学、一所中学、两所幼儿园。小学创办于1933年,原是一所私塾。1965年,转为公办小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以:“明礼、勤奋、健美、创新”为校训,以:“创特色,树品牌,争一流”为目标,以:“为幸福奠基,为明天导航”为理念,创一流的规模,办一流的名校。目前,该校有76个教学班,232名教职工,4000余名在校生。不仅解决了春晖里孩子入学的需要,还缓解了东部城区大部分区域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
  春晖里的西侧,与春晖里相连在一起的,是一家医院。这是一家拥有30多个科宝,350多个床位,380多名医务人员的,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医院。医院与春晖里,看似邻居,实则姊妹关系。医院与住宅区域有门直通,还将为每户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实行网络互连,居民可以随时传送家人的健康状况,随时要求安全救护以及必要的健康服务。也就是说,春晖里的居民,生活在健康安全的保障之内,解除了缺医少药,不能及时就医的后顾之忧。
  古往今来,写春晖的诗词多姿多彩,我最喜欢的还是宋代大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诗句:“花卉正浓风日好,今年已不负春晖。”司马光说,风和日丽的岁月,花儿开得正浓,岂不就是春光的恩赐与施予吗?
  我们生活在一个崭新的时代,春光璀璨,春华秋实。春晖里不负春晖,祖国的万里山河无处不春晖!
              
  2023年4月22日写于合肥瑶海春晖里
              
  (原创首发)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上小学时,正赶上文革。除了参加各种劳动之外,最喜欢、最美好的记忆,莫过于每年一次的集体演出——庆祝“六一”儿童节。 那时,同家庄乡有两个演出点:新堡和同家庄。新堡的演出点就在...

关中流行一句“胡基垒墙不如砖,疼娃不如疼老汉,吃啥不如吃搅团”的俚语。 盖房、娶媳妇、抬埋老人,是农村的三件大事。一天的工分三毛钱,攒个鸡蛋换针线,过去农村盖房,谁家能盖得起...

焉支山的倩影是是历史的若影若现,焉支山的倩影是穿透迷雾的淡淡晨曦! 焉支山的美丽宛如溯四岁月源头的彩虹,焉支山的美丽是大漠的彩幕! 数千年来,两条大河孕育的农耕文明和富庶,对那些...

从寒意顿起的800米海拔的黄龙山林场下车,便有种魂归故里的感觉,老黄牛、鸡鸣、乡村楼房舍、以及相亲相熟的青笋,让人恍惚间蒙生出对乡土气息的迷恋。夕阳格外好,同来的红木老师说那是...

花,是青春的使者,也是青春的过客。朝花遗落,满天飞霞,没有了哀伤,徒留一段往事擦肩而过。春,是飞鸟的王国,也是飞鸟的天堂。自由的天空像极了青春,尽情挥霍,不要为昨天的过错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忘却了小时候的许多事情。然而十五岁那年的往事,我却依然清晰地记得。因为在那一年,我终于有资格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来给家里挣工分了。 那时候,家里的境况是非常...

一 她是我来温州遇见的第一个女孩,她叫阿真。 当初我从永嘉农村来到温州这座城市,是带着一种执拗来的。我本来完全可以遵从母亲的意愿,早早地在农村娶个媳妇,然后生几个孩子,过一种脸...

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一只老鼠,眼睛贼溜溜的。 上个月某一日我从外地赶回家中。 时至下午四点,我入厨房打算做饭填饱肚子。眼见一直贼鼠从暖气管上哧溜哧溜地爬过,边走边歪头看我举...

这块地,有四亩,如同一个半岛,北面、东面,是相连的两个水坑,L型,西面,隔一条窄窄的土路,还是一个水坑,南面,则连着一条大街。这个半岛,明显高,是这个村的制高点,几家人的自留...

一 一场突发的疾病,于4月2日夜晚袭击了我。翌晨起床,竟然发现自己右边的手脚无力,浑身疼痛,想穿衣下床,可怎么也使不上劲,最终在妻子的帮助下,勉强穿好衣服下了床,但已经站立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