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降大雪,我站在窗前,看着雪花洋洋洒洒飘落在楼宇之间,洁白而又纯净,心底不由得生出无限的美好来。平日里忙忙碌碌,心身禁锢在这一方小天地之中还未曾觉得,在这雪花飘飘的日子,仿佛世界因此而敞亮了起来。此刻若一个人立于旷野,放开胸怀,和着飘雪的韵律徜徉在这洁白的世界里那该是何等的惬意呢。于是,我拿起相机,北上皇甫,一个人开始登山。雪花一阵阵卷来,在眼前肆意挥洒,白茫茫一片。树枝裹满白雪,条条低垂,沟沟坎坎高高低低,一片洁白,银色的光线与天际线弥合在一起,天地一色,好不壮观。
  说是观雪,其实目之所及不及数百米,周围银装素裹,除开漫天的雪花在眼前飘飞之外,所有一切都是静止的。在洁白的氛围中,惟有自己咯吱咯吱的踏雪声回环在旷野之中。平常,皇甫山是各种鸟雀的乐园,此刻它们踪迹全无。偶尔,刷啦啦几声,也是树枝撑不住越积越多的积雪,掉在地上的声音。静,一种让人有些心悸的那种静谧。
  我调整好相机,准备拍几张事先就构思好的皇甫雪景。怎奈光线昏暗,无论怎么调整都没办法拍出满意的照片,颇为沮丧。百无聊赖,将拍出的几张照片发给远在江南的朋友,他们竟连呼漂亮,我不禁哑然失笑:这样糟糕的光线,这样糟糕的照片,师傅他们是不屑一顾的。在我是鸡肋,在他们却觉得漂亮。远在江南的他们从未见到过雪,只因新奇,平时那种严苛得不容一丝渣滓的眼光竟出奇地宽厚。如此想想,又不觉脸红:他们哪里是说照片漂亮,分明是说雪景,而我还自以为是地自我陶醉呢!此后,相继接到他们的随手拍,也让我惊掉了下巴:江南此刻竟是绿意盎然,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一南一北的差别真是太大了。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早先读白居易的《忆江南》,“春来”二字总是一带而过,觉得江南的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而此刻却特别在意这二字了。同样的时刻,北方寒风刺骨,皑皑白雪,江南则暖风氤氲,绿肥红瘦。站在仍然张开怀抱尽情挥洒雪花的旷野上,脑海里装满了江南如诗如画的盛景。
  最早对江南有些感性认识还是二十三年前的事。那年,因为所教科目高考成绩突出,作为奖励,教育局组织我们去往华东五市旅游。正值八月,坐在蒸笼一样的火车里,煞是难熬。一过郑州,同事们就迫不及待地在窗前张望,一点点地比较着眼前的景致与家乡的不同来。一个去过华东的同事颇为不屑地告诉我们,还早,好好睡觉,天亮之后就差不多了。好不容易挨到天亮,眼前的景象果然一改。车窗前飞过的植物中好些是我们宝贝一般供在花盆里养着,一不小心就犯公主病,闹得人手忙脚乱、小心翼翼,生怕半路夭折的东西,此刻却俯拾皆是,长得半人高,开出让人羡煞的红的粉的花朵儿来。稻田、鱼塘、水牛一应只在画册里见过的物事一一呈现在眼前,爬在窗前眼睛一眨不眨,生怕漏掉一草一物,也更是对要去的地方无限地向往起来。
  坐十七个小时的火车,本该是人困马乏,可一下火车,便马不停蹄冒着烈日,背着大包小包,如难民般走在南京的长街上,引来无数人好奇的眼光。导游是一位姑娘,很是热情。简单安置后,便开始了长跑般的旅游。一路走来,夫子庙、莫愁湖、栖霞山,湖如处子,山如长蛇,豪华而又沧桑;鼋头渚的山水园林,拙政园、留园的巧夺天工,山水人文交相辉映;杭州,珠帘玉带,烟柳画廊,灵隐寺、六和塔、飞来峰、三潭印月、花港观鱼,一个西湖三面环山,一面濒城,两堤卧波,三岛浮水,真个叫人赏心悦目,惊如天外。二十多年过去,但至今如刻在脑中,一点一滴都印象深刻。
  西北人对于地域的划分没有那么严苛,印象中秦岭以南便是江南,所以好长一段时间,我也将那些葱茏如春,柔媚似水的所在都认为是江南了。记得一二年深秋,我们一行应邀去自贡考察旅游业,一出秦岭,气候大变,原先所着衣装太厚,一路脱去,到得自贡已是只剩衬衫。景况也一路变得葱葱茏茏,走过恐龙博物馆、自流井、尖山景区、仙市古镇、五彩荷园,釜溪河畔,碧波荡漾;四街、四栈、五庙三码头、一鲤三牌坊、九碑、十土地,古色古香;尖山湖索桥横空,凌空飞渡,水天一色,拾级而上,层林叠翠,树荫蔽日;身处其中,大有寄情山水,息尘忘忧的情怀。几个没有到过南方的伙伴不胜唏嘘,而我知道,这不是真正的江南,也不是南方的盛景,只有真正游历过江南,才能体味到她的温润如玉、光彩如锦、绵长似水的不同来。
  江南的美在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江南的水柔若无骨,在柔柔的风里,轻轻地皴成淡淡的波,西湖、太湖,烟波浩渺,池塘小溪,澄澈潋滟,岸边风物倒影水中,相映成趣。若如周庄、乌镇、西塘之类,夹水而居,碧水潺潺间,一叶孤舟,蓑衣斗笠,水墨淡彩,在一方波光潋滟中恰如随机的写意。江南人爱水,若北方人之爱山,都是刻在骨子里的。独居小院,引一股小溪从门前流过,在灵动中享受沉静。江南多雨,水与江南的人一体共生,所以从未觉得水之特别,只有北方人才能深切地体味这种雅淡与适意。
  江南石奇。南京雨花石,冠名花者,在于它是花形的石,也是石质的花。花而冠雨,又蕴含诗意,它石质细腻,颜色艳丽,晶莹剔透,温润柔滑。一颗美丽的雨花石兼带文韵、神韵与意韵,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山水、人物、鸟兽、树木形态,引人产生无限遐思。太湖石则玲珑剔透,曲折圆润,层峦叠嶂,形奇、色艳、纹美,瘦、皱、漏、透。或灵秀飘逸,或浑穆古朴,置之园林曲径,于秀色中现沧桑,于规整中现意趣。
  江南的山俊。江南多丘陵,山形低矮,往往山水相依,“苍藤翠木江南山,激激流水两山间”,山水缠绵,水成就了山的伟岸,山成就了水的柔美。往往山缠玉带,飞瀑高挂,溪流淙淙,如歌如泣;冠带云雾,“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与北方的山的险峻、伟岸、挺拔的硬汉形象不同,江南的山恰如饱含文弱书生般气质的秀才,在葱葱郁郁中吟咏着诗意的篇章。
  江南的景是没有棱角的青玉般精致。五里不同调,十里不同景,甜甜腻腻而又恬淡文静,如国画的高手将山水村落错落搭配,而后将一片片绿植点缀其间。若说北方的山水如岁月般苍凉厚重,那江南的山水就如流云般的飘逸洒脱了。走在南方的山川河流,少了那种不羁和张扬,更多的是那种静谧和柔顺。
  屈指算来,到过江南的次数并不多,但江南留给我的大抵都是美好的如羊脂白玉般柔美的印象,也许那一点点渣滓都被自动过滤掉了吧。
  从来没有见过江南冬天的样子,也无法想象披上冬雪的银装的江南又会是怎样的婀娜多姿。此刻在西北的旷野,我脑补着江南的冬景,如一位画家,心里想的是七彩缤纷的颜色,笔头饱蘸的却是皑皑白雪,画出的东西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了。
  于2022年1月26日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众所周知,北京的皇家遗址遍地皆是,唯有一处既不是以金碧辉煌的建筑而闻名,也不是以雍荣华贵的园林而著称,而是以断壁残垣的衰落而声震中外。 一 红五月,是国人对这个特殊月份的礼赞,...

1973年冬天,我在射洪县柳树中学读初一,临近寒假,班主任宋德芝老师向全班学生每人退了3角钱学杂费(当年每学期3一4元)。宋老师一再叮嘱大家,一定要把钱拿回家交到父母手中,千万不要乱花...

一 十六岁之前,我一直生活在东北农村。那时,也许是生活苦寒的缘故,总觉得天空很低,很暗,尤其早春,难得见到太阳。 这时洗衣服,母亲就一定要选一个好天,就是有太阳的天气,最好是个...

紧随《国歌》的旋律,一个厚重、铿锵、清亮的声音从足球场边的舞台上传出: “同学们好!……” 这是华美学校义教部校长吴展政在中小学学生表彰大会上向同学们问好。 吴校长是省优教师、...

偶尔突发的兴致决定去舟山游玩,对于说看大海还是看风景,我兴致不算高昂,但说能吃海鲜我还是饶有兴趣,我称不上是一个吃货,喜欢吃的不是很多,比如河虾我没有什么欲望,但对于大螃蟹...

久旱逢甘霖。一场状元雨的如约而至,为饥渴难耐的大地迎来一线生机,也给考场外翘首等待的父母送去一丝安慰。 儿子,你会不会因老天的垂怜就此从繁重的学业中站起来?冯颖想着,又给面前...

虽然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但想起当年的高考仍然是无限心酸,无限感慨! 91年农历正月初四,病了九年之久的父亲留下无尽的遗憾,撒手去了另一个世界,留下来的债务直到94年秋季才还清。而我当...

离了田间地垅劳作,品尝亲自劳动收获的果实的日子已有多年。比如夏天的黄瓜桃子,那是可生吃的瓜果,等着瓜秧果苗时到季到,挂实累累,劳作休息时,摘了洗罢,送进嘴里,香甜可口,能止...

夏天里,喜欢的事很多。比如:用勺子大块大块地挖半个西瓜吃,每天为穿什么样的裙子提前在心里琢磨很久,以午休之便躺在凉席上看一下午书,去有溪水的地方消遣,穿着凉鞋踩在草坪上……...

“你这次到了长沙,一定要去橘子洲头看一看,替我拍几张照片回来看看吧!”我临出家门,妻子这样嘱托我。 橘子洲在长沙市郊,是湘江下游的一个狭长沙洲,因四面环水而为孤岛,因盛产柑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