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的季节,我去了橘子洲头、天心阁、烈士公园,来到岳麓山已是立夏了。昨天是这一周第二次前往岳麓山了,周日那天雨后初晴,体感很冷,到了岳麓山下,行走在树木苍翠的山涧,身体没有发热,不敢恋战,匆匆打道回府。昨天清晨过江到了岳麓山,气温舒适,适宜于爬山,我决定一鼓作气去麓山寺。
我走近爱晚亭前面碧绿的水塘,拍摄树木掩映中的爱晚亭,很多游人和我一样只想占据最佳位置拍摄。绿色琉璃瓦、朱红柱子的爱晚亭重檐八柱,顶如宝塔,红底鎏金匾额的三个字“爱晚亭”很醒目,这可是爱晚亭重建时,由湖南大学的校长李达专函请毛泽东主席题写的。爱晚亭位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东侧的清风峡中,原名红叶亭,是根据杜牧的诗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取名的。爱晚亭始建于清代,是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的。爱晚亭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
毛泽东主席青年时代经常与蔡和森、萧子升等同学来爱晚亭聚集,谈论革命理想。那时他们也常去对岸的天心阁和江中心的橘子洲头。毛泽东主席在第一师范旧址就读时,常徒步去天心阁读书,他和蔡和森为天心阁改写对联,妙趣横生。毛泽东主席写出民间流传的下联“天心阁,阁栖鸽,鸽飞阁不飞”,蔡和森对出上联“岳麓松,松伴僧,僧舞松也舞”。毛泽东主席听了大赞,又提出可以把其中的“也”改为“同”,就更符合韵律了。
解放后,上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主席回长沙,周恩来总理建议先去天心阁。他们从湘江边走向天心阁,毛泽东主席触景生情,感叹“旧事难忘”。
他们漫步橘子洲头时,毛泽东主席想起了自己写《沁园春·长沙》时正风华正茂,真是韶华易逝啊。他那次即兴出了对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周恩来总理立马对出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现在我站在爱晚亭,又见亭中刻写的《沁园春·长沙》,看到那龙飞凤舞的诗句,不由轻吟“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那时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毛泽东主席写出了这大气磅礴的诗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脑海里浮现出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的剧情,毛泽东主席和同学们恰同学少年,踌躇满志,经常爬天心阁,去橘子洲头,来爱晚亭,在一起读书、激扬文字、商讨国家大事、探讨革命真理。
如今岳麓山成了长沙的网红打卡点,我们不能忘记曾经的历史。离开爱晚亭,我徒步到清风峡的六角亭——放鹤亭,亭内的二南石刻字迹清晰,原为清代修葺爱晚亭竣工后所刻,刻宋岳麓书院山长张栻《清风峡诗》和清代湖南学政钱澧《九日岳麓山诗》于爱晚亭内方石,因张栻字南轩、钱澧字南园,故称为“二南石刻”。抗战时期,爱晚亭被毁,1952年重修时,把石刻移至放鹤亭。
移步换景,我来到兰涧。江南多雨水,溪涧多生兰,这是最有名的麓山春兰景点。空谷幽兰,清香远飘。清风峡原有三溪奔涌下山,合流向前。“承鹤泉之素源,敷湘兰之紫跗”,说的是兰涧最富盛名。宋朱熹曾作《兰涧》“老风浮碧涧,兰杜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熏只自知”。
在花草的芳香中,远远听到山泉奔流的声音,我到了泉水叮咚的石濑景点。因为清风峡的山泉飞跃而下触到山石,发出铮铮的巨声,故名石濑。激流飞奔到潭中,可见水边的防空洞,这是抗战时期临时指挥所遗址。1941年12月,日军发动第三次进犯长沙的战争,12月30日,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为便于就近指挥督战,将指挥部从城内二里牌迁至岳麓山中,设立临时指挥所,取得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重大胜利。
经过清风峡的清风轩边,来到清风泉古井,古井上修有凉亭,旁边石碑刻着清风泉的由来。读着对联“难得此清凉境界,岂忘乎风月山泉”,联想其含义。走近亭里,观看有名的清风泉古井,井里有一老者正佝偻着身子接水,滴滴清泉流得缓慢,沧海桑田,清风泉再也不是当年的大股泉涌了。
看路标,我返回石濑景点,沿着石级攀援而上,准备去麓山寺。山风轻抚,古树参天,鸟鸣山间,泉水淙淙。在一片绿色中爬山,第一次感觉有点轻松。路经几处墓地,方知为抗战时期阵亡的将士墓地及蔡锷的墓地。
到了古树边的翊武亭,驻足观看。翊武亭又名半山亭、蒋公亭,在岳麓山半山腰,这六方形凉亭始建于清代,民国初年迁葬辛亥革命先烈蒋翊武至岳麓山,将该亭命名为“蒋公亭”,后改名“翊武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其处在半山腰,改名为“半山亭”。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时,又恢复为“翊武亭”。途径蒋翊武墓,石碑上刻有蒋翊武的生平事迹,他1905年入同盟会,1911年组织发动武昌起义,11月底代任战时总司令。后出兵讨伐袁世凯,在广西被捕,殉难于桂林,1916年移葬于此。
在林间穿梭,见树林中露出古建筑的飞檐,我断定就要到麓山寺了。麓山寺位于岳麓山碧虚山中,寺前可俯瞰清风峡。麓山寺的匾额写有“古麓山寺”,对联“汉魏最初明胜,湖湘第一道场”,写出它的前世今生。麓山寺是入湘最早的佛教境地,始建于晋初,进寺前,我拍摄了寺门两边的雕刻,栩栩如生的画面印入脑海。古香古色的寺内古树参天,传说有一对仙鹤常飞到寺后泉边,因此清凉甜润的泉水被命名为白鹤泉了。对白鹤泉描绘得入木三分的是《岳麓书院志》中的句子“泉出石中,甘洁不枯”。
走在山间,觉得每处景点都是让我重温长沙历史的窗口。具有两千多年的长沙古城虽因抗战时期的“文夕大火”毁于一旦,但新中国成立后,长沙城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观景长廊对长沙城可以一览无余,得看天公是否作美。今天烟雨迷蒙,隐约能看见橘子洲头这艘永不沉没的航母,那里有朱张渡口让人回味远去的历史,有梅、竹、桃、橘等五园景点观赏四季美景,有毛泽东主席青年时代的雕塑像让我们忆起他和同学们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
原创首发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