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鼓楼,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钟楼湾胡同临字9号,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北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北京鼓楼坐北朝南,四周砌有矮砖墙,门前有石狮一对,楼通高46.7米,通面宽34米,通进深22.4米。北京鼓楼由台及楼两部分组成,楼基称台,台高4米,台的南北侧各有券门三座,左、右侧各有券门一座,台内为十字形券洞,系无梁式砖石结构。
  1996年11月20日,包括北京钟楼在内的北京鼓楼、钟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啊,不知从几何起,京城的鼓楼成为了当今的打卡地。于是乎,一时间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和水泄不通的呀!为何?不知也。于是,在下也就想起了住在鼓楼时的点点滴滴的读书和生活及家长里短的呀?
  那是1973年吧。
  父母,将我和胞妹带回了京城。还好,老外婆跟着我们一起来的。否则,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样生活的呀?
  每个月,父母只回来3、4天了。那时,母亲在延庆的部队;父亲在津门的部队。每次父母回来,才带着我们去游玩了故宫、中山公园和民族文化宫,以及,景山、天坛和颐和园等等地。那么,北海的呢?对不起啊,那时还没有开放的呀。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地方的呢?好像似乎都没有了。为何?
  三个月之后,老外婆就要回老家了。没有办法的呀!老家要分房子了……那么,老外婆只得回去了。站台上,在送老外婆时,我是哭得来是很伤心的呀?!为何?我以为:此生,再也见不到老外婆了——生离死别的呀?返回之后,我常常独自在夜里、一旦想起我的老外婆时,定会嚎啕大哭起来的啦……谁也不知道的。等哭完之后,我才好受一些、振作起来和面对未来的呀!
  那么,京城,我们来过几次的呢?两次也。第一次1967年。那时,母亲在空军大院。后来,等我再来时,就在温泉的部队了。那么,这一次,就是在鼓楼了?是的。我是甚费解的呀!后来,母亲,也没有和我说起过了?今天,我要想问问母亲的时候……只可惜,我的父母早就不在了,且都过去了十多年的呢!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呀?!是的。这,就是我最最伤心的啦……
  当父亲带我来到国旺小学的时候,班主任刘老师起初是很不以为然的。为何?那时的教材都没有全国统一的;读书的季节也是不一致的。于是,刘老师就叫了四个女同学,帮我补习语文和算术了(各两个女同学),只可惜,女同学的大名,我都不记得了……经过几个月的补习,加上我自己的不懈努力等等,那么,我的成绩也就很快的跟上班级的中等水平了。待到下半年的时候,我的成绩,就成为了班上的名列前茅的啦?
  后来,我们就换班主任了,换成了梁老师?是的。当梁老师知道我的情况之后,就通知我的同桌莉莉、叫我到学校去一次的啦?于是,梁老师动情的拉着我的小手告诉我:今后,有啥困难,就直接找他的呀……是的。我是记忆犹新、无法忘却和特别的感动的啦!至今?是的。
  1978年,当我从津门来看望刘老师和梁老师的时候,刘老师甫一见面我就问:
  现在,你在哪所大学读书?
  对不起啊,刘老师!我工作了。
  哎呀……太可惜啦!根据你当时的成绩,清华、北大,随便你挑呀!
  哦……
  一时语塞,我竟不知道如何来回答我的刘老师啦?!是啊,次年,1974年,当初的离开京城,我也是很不情愿的呀!为何?母亲,实在是很不放心、也放心不下我们独自在鼓楼的生活呀。于是,改行(俄语专业),调至父亲天津的部队了。
  那时,我们的邻居郑阿姨(北京市少体校/篮球教练),邀请我到少体校打球(乒乓球)去?是的。我也是特别的欢喜的、也是非常想去的呀……可是,我的老父亲坚决的不同意:
  打球,有啥出息的?
  是的。那么,今天,我也是、还是没有啥出息的呀……特别是来沪之后(1980/为了大学梦),我是一共考了6次的呀?结果,六六大顺未必顺的呀!最后一次,仅以总分一分之差的、再次名落孙山的呀?那么,您说:我还要考的么?是的。不考了!我知、深深的知道了:此生,大学与我无缘的呢。从此,我也就再也不去考了。要知道,我是多么的伤心、不甘心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对不起,扯远了。收!
  那么,反之,我的情况将会是怎样的呢?
  自从老外婆走后,那么,所有的读书、学习和生活自理等等,都是由我独自来完成的啦……还是?
  好在,有老师、同学们和邻居们的帮助和照顾的呀!否则,我是肯定完不成学业、生活亦是无法自理和带不好我的胞妹(比我小2岁)的呀?
  是的。刘老师和梁老师都是非常的关心我的。只要有空,都会照顾我的;叫我早点回家;经常询问我的生活情况怎么样了等等的啦。还是?是的。我始终没有感到有何不适、不妥和不悦的呀?反而更加的自在、独立和自由的呀!
  每天的饮食起居,都是非常的有规律的;平日里,除去上学和买菜、买东西等等,一般的情况下,我是足不出户的。独自呆在家里,做作业和做家务等等,实在没事可做的时候,我就会拿出毛笔来练练的。还有就是听听广播(“美多”牌收音机)了:《小喇叭》和一些个相声,以及,淮剧《捡煤渣》和二人转的啦……
  同学们,也是。有个男同学(很可惜/大名忘之),每天上学、放学,他都要来接送我的呀……每天上学,不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和酷暑严寒,他一天都不会落下的。他总是早早的来叫我?那么,他住哪里,我是不知的、我也没有去过他家的。我估计:还是很远很远的;他都是绕道过来的等等。那么,他每天为何都要来叫我、陪着我和护送着我上下学的呢?至今,我也不知道的呀!那么,我还是不是有这个机会搞搞清楚的呢?这个么,我就不知道了。这个还要看我在有生之年里,是不是还有这个机会去京城、寻找到我的老同学们的啦……还是?
  放学,也是?我们总是排好队才走的。都是根据离家的远近和方向,排成几支队伍的,然后,到了谁家之后,说声——再见!就离开队伍了。那么,他肯定不是和我们一个小队的啦?那么,他都要和我们排在一起的呀……送我到家之后,他才走的呀?
  是的。今天回想起来,我都是感到特别的感动和内疚了!为何?坚持一天、几天的不难;难的是每天、天天都是如此这般的呀!这,都是难能可贵的呀?
  由于学校太小,好像是没有操场的?于是,我们有时的体育课都要到校外、小胡同和小马路上去上了。记得有一回,我们是练长跑,其实,最多也就几百米远的吧?如果,我还没有记错的话。
  快要到达终点的时候,可是,此时,我再也跑不动了、就连那个两条腿都迈不开了。此时,我就想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了:那么,几时,我再克隆一个出来的呢?那么,我还是我、我就可以大胆的再出发、在冲刺的啦……还是?这样,有多好的呢?
  是的。我不知道:我这样的设想,在未来的几年、几十年和几百年里面,会不会出现的呢?还有,孰是孰非的呢?还有,合法么?合情和合理的么?还是——
  我们学校的下面,还有一个防空洞的。这是那时的必修课呀?是的。每天下午,一位劳动老师(特像陈铎的),就会到班上来点名、要人的。于是,同学们都会高高的举起右手来、甚至立起来高喊:
  我去!
  我去——
  我去吧……老师,叫我呀!
  ……
  是的。我也下去过的。通过学校大门口的井口,从井口上吊着的轱辘中、坐在柳条筐里下去的。大概有十几米深吧?井下,全是很干、很粉的泥土;有个独轮车;挖出泥土之后,装在独轮车里,然后由轱辘拉着箩筐拉上去的;挖多少,我就不知了;挖多久,也是;最后,天黑了,或是我们放学了,我们才上来了。其实,我们不是去干活的;我们都是去旅游的?都是去玩耍的?都是去闹着玩的呀……还是?也许,都是;也许,不是;也许,什么都不是的呀……还是?
  还有一次,很晚了。胞妹,又跑回学校里来找我?是的。我还没有走,而是在打球(乒乓球)的呀!
  小牛,我饿呀……
  哦,知道了!
  于是,我立马就收拾好、不打了,马上就回家去做饭了……还是?这是第一次么?不知道了。这是最后一次么?也不知道了。那么,这,到底是第几次的呢?!还是——我更加的不知道了。
  我们还要学工、学农劳动的。学工,是到旁边的101印刷厂劳动的。我们都被分配到各个车间。那时,好像正在印刷“批林批孔”的白色小册子了。那个纸张,都是很锋利的?是的。我的手指,也是被划破过的啦,鲜血直流的呀?是的。我也是第一次知道了、感受到了纸张的锋利的呀。
  我们还学会了用牛皮纸来打包、包装了?是的。成捆成捆的书籍,我们包装好了之后,还要装车、推出去,以及,进库、或是推到外面去装车送走了?是的。不过,在车间的休息室里,我们还要学习的、看书的和做作业的?是的。当时,我们觉得特别的开心、都不觉得累呢……为何?都是在闹着玩似的!
  学农,就是到我们的后面、如今的二环以外的农田里。有一次,我记得最最清楚的:收高粮。是的。我记得特别的清楚了。我们早早的来到学校,背着书包。不过,书包里装的不是书、都是我们自带的干粮。其实,也没啥?最多两个馒头和一块咸菜疙瘩,一壶白开水了。完了?完了。我们排着队、整整齐齐的走出校门?是的。我们唱着歌、歌声嘹亮?是的。不过,唱的什么歌,对不起,我不记得了!我们拿着镰刀,将那高粱穗一个一个的割下来、放在一起,也就完事儿了……同学们干得来都是热火朝天的呀!你追我赶、我追你赶,好不热闹、很不开心和好不忘情的呀?可能,还有劳动竞赛了?也许。具体的,我都没有记住了。
  吃完午饭之后,我们就返回了。随后,刘老师要求我们:回去,写一篇作文的呀……是的。到家之后,我立马就写了。
  等作文本发下来之后,我的文字下面有许许多多的红刚刚、红圈圈的呀?这是……是的。那时,我还不知是啥意思的呀?后来,莉莉告诉我:那是好句、好词的呀!
  哦……
  这个呀,都是他们邻居帮着写的!
  邻居?
  是的。
  可笑么?这个邻居,我几乎都没有见过几次了。为何?他们是不住的。后来,我才知道:这位邻居,也是某校的老师、或是校长?我就不得而知的了。您说:我都不认识她、她也不住在这里(他们的房间空着),那么,她怎么帮我写的呢?最最使我不解的是:那位说我的同学,他又是怎么知道我们邻居的呢?是的。这,成为了我的一个——千年之谜的呀!
  那时,我们还要向黄帅学习了。学习她的日记,如同学习雷锋日记一样的呀……还有我们的班会等等。是的。当我们小学毕业的时候,我们班,成为了全校惟一的红领巾班了!
  今天,每当我再次听见《少先队队歌》的时候,特别是——“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的时候,我就特别的激动、动情和情不自禁的呀?尽管,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还是历历在目、仿佛昨日一般的呀?!
  尽管,我在班上的时间,也不是最长的,满打满算、前后加在一起,也就一年多一点点的呀?但是,给我的印象、最深和极深的呀,始终都无法忘怀的呀……是的。我是三天三夜都无法讲完的啦!还是?
  其实,鼓楼和钟楼,我都是没有进去过的。为何?当时,尚未修复、开发和展出的啦……还是?那口又高又大的大钟,还是在墙外倒扣着的呢……还是?那么,她是几时搬进去的呢?还是——我还是一无所知的呀!
  那么,我们的邻居们呢?当时,可能有五家吧!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中一家郑阿姨了。郑阿姨的爱人张叔(天津人),系我母亲的战友。郑阿姨刚刚生产完小伟。郑阿姨的三婶来帮她带着小伟。三婶,还叫我给小伟写来一幅“幸福”二字。不久,三婶就用黑丝线锈在了一个红肚兜上?三婶,还教会我发面、做馒头和擀面条,以及,包饺子和烙饼等等。总之,我的面食的手艺,都是三婶教会的呀!后来,三婶身体不好回老家养病去了。她的女儿三姨来了……从此,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三婶了!那么,今天,三婶儿,您老还好么?
  还是——如果,我还没有记错的话:那地址应该是——旧鼓楼大街玉阁二巷12号了!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众所周知,北京的皇家遗址遍地皆是,唯有一处既不是以金碧辉煌的建筑而闻名,也不是以雍荣华贵的园林而著称,而是以断壁残垣的衰落而声震中外。 一 红五月,是国人对这个特殊月份的礼赞,...

1973年冬天,我在射洪县柳树中学读初一,临近寒假,班主任宋德芝老师向全班学生每人退了3角钱学杂费(当年每学期3一4元)。宋老师一再叮嘱大家,一定要把钱拿回家交到父母手中,千万不要乱花...

一 十六岁之前,我一直生活在东北农村。那时,也许是生活苦寒的缘故,总觉得天空很低,很暗,尤其早春,难得见到太阳。 这时洗衣服,母亲就一定要选一个好天,就是有太阳的天气,最好是个...

紧随《国歌》的旋律,一个厚重、铿锵、清亮的声音从足球场边的舞台上传出: “同学们好!……” 这是华美学校义教部校长吴展政在中小学学生表彰大会上向同学们问好。 吴校长是省优教师、...

偶尔突发的兴致决定去舟山游玩,对于说看大海还是看风景,我兴致不算高昂,但说能吃海鲜我还是饶有兴趣,我称不上是一个吃货,喜欢吃的不是很多,比如河虾我没有什么欲望,但对于大螃蟹...

久旱逢甘霖。一场状元雨的如约而至,为饥渴难耐的大地迎来一线生机,也给考场外翘首等待的父母送去一丝安慰。 儿子,你会不会因老天的垂怜就此从繁重的学业中站起来?冯颖想着,又给面前...

虽然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但想起当年的高考仍然是无限心酸,无限感慨! 91年农历正月初四,病了九年之久的父亲留下无尽的遗憾,撒手去了另一个世界,留下来的债务直到94年秋季才还清。而我当...

离了田间地垅劳作,品尝亲自劳动收获的果实的日子已有多年。比如夏天的黄瓜桃子,那是可生吃的瓜果,等着瓜秧果苗时到季到,挂实累累,劳作休息时,摘了洗罢,送进嘴里,香甜可口,能止...

夏天里,喜欢的事很多。比如:用勺子大块大块地挖半个西瓜吃,每天为穿什么样的裙子提前在心里琢磨很久,以午休之便躺在凉席上看一下午书,去有溪水的地方消遣,穿着凉鞋踩在草坪上……...

“你这次到了长沙,一定要去橘子洲头看一看,替我拍几张照片回来看看吧!”我临出家门,妻子这样嘱托我。 橘子洲在长沙市郊,是湘江下游的一个狭长沙洲,因四面环水而为孤岛,因盛产柑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