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童年时代,父亲很喜欢叫他的朋友来家里喝酒,也没有什么好酒,就是一瓶牛栏山二锅头。母亲会用几个小菜招待父亲的朋友,一般是西红柿炒鸡蛋、炝土豆丝、爆炒羊杂,还有粉条炖豆腐。当时的经济条件很差,这就算得上美味佳肴了。酒足饭饱之后,母亲还会给客人沏一壶茶。当时最好的也就是茉莉花茶。我们家只有茉莉花茶。母亲将茶叶放在一只漂亮的茶叶盒里,藏在带着锁的柜子里,不让我们品尝,专门留着招待父亲的朋友。
  父亲的朋友来吃饭,我们这些孩子以及母亲自己都不许上桌的,我们只能在院子里蹲在石头上吃,而且吃的是粗粮、咸菜。更没有上茶水。所以,母亲的茉莉花茶一直是专门为父亲准备的。我很想品尝一下。
  母亲沏茶用的是一个紫泥茶壶,擦拭的乌黑油亮,清香的茶水从紫泥壶里倒出来,有一股沁人肺腑的香气,总让我想起庙里的和尚。他们彬彬有礼、慈眉善目的样子,总让我感觉只有那些有文化、有品位的师父才配得上“茶叶”这种高档的饮品。可是父亲的那些朋友远不像有文化的人,他们长相粗鲁、谈吐不雅,经常说一些粗俗的笑话。我心里有点埋怨父亲,怎么结交了这样一些朋友。
  母亲说:“这些人,虽说是“粗人”,但是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都是你爸爸的“哥们”。我们用茉莉花茶接待他们,是感谢他们对你父亲的帮助。”
  听了母亲的话,我慢慢地发现父亲总是一边喝茶,一边给那些“哥们”讲故事,讲孙悟空对师父的赤胆忠心,讲唐僧对求得真经的执著。
  有个人问:“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十万八千里,那不是就可以到西天去回真经了,还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干啥?”
  父亲喝一口茶,说:“按照你这么说的话,人生来就是向着死亡而去的,那还要出生干什么?就是要经历人生的过程;唐僧师徒的取经之路,就是修行的过程,结果不重要,经书有没有字也不重要,重要的就是修行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徒弟们由妖怪变成了佛。西方世界叫做‘神’,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修成正果,都可以成‘佛’,必须经历修行的过程。”
  那些“哥们”听了父亲的故事,对其中的道理佩服得五体投地。我真佩服父亲讲故事的能力,一杯茉莉花茶,一个品茶的过程,父亲说服了这些单位领导们管不了的“惹事先生。”这些人最后都在父亲的教导下成了单位的技术工人和能工巧匠。那以前,他们都是“力工。”后来都有一门技术。他们能够进步,应该谢谢父亲的故事和我母亲的茉莉花茶。
  父亲喜欢喝酒,更喜欢喝茶,但是他自己从不独饮;经常是在“讲故事”的时候才与朋友共饮。父亲说:“二锅头,不可多饮,多则乱性;而茉莉花茶,多多益善,越多饮茶,心里越清净。”
  有一次,父亲请朋友饮茶,朋友走了,茶壶里还有不少茶水,我趁机喝了剩下的茶,晚上失眠了,起身写诗歌,诗歌写得激情澎湃,非常好,我第二天投稿到当地的日报,结果发表出来了,我没看见,是父亲把报纸带回家的。父亲说:“茉莉花茶兴奋了你的神经,使得你灵感触发。”于是乎,我长大以后,自己就经常在在写作之前饮茶助兴。
  父亲退休以后,回到了农村,生活环境虽然变了,可父亲仍然喜欢喝茉莉花茶,母亲仍旧是沏一壶茉莉花茶招待父亲的朋友,父亲的朋友也不是那些江湖中人了,而是朴实无华的发小、村人。这样,母亲也参与他们的说笑,母亲也上炕桌喝茶。他们自始至终保持着茉莉花茶一样的清香人生。在我心中,茉莉花茶是母亲的茶,它只招待我们的父亲,招待父亲的朋友和村里的乡亲。仔细想想母亲就是一杯茉莉花茶,她的清香陪伴了我们的父亲,父亲的朋友,也滋润了我们的心,作为女儿,我耳闻目染了父亲和母亲的相亲相爱,聆听了父亲的故事,了解了父亲他们的进步故事,自己也好像猪八戒一样走出了一条“修行”的人生路。
  母亲78岁的时候,她走完了人生的这最后一步,安静的睡去了,我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整个人都垮了,血压高到180/120,被亲人们送进医院进行输液治疗。我的爱人来医院看我,说:“你想吃点什么?”我说:“什么也不想吃,我只想喝一杯茉莉花茶。”爱人去楼下的超市买了一瓶瓶装的茉莉花茶,我只喝一口,就再也止不住眼泪了,我的母亲不在了,母亲的茉莉花茶我再也喝不到了!可是我还有许多话要对母亲说呀。祈求上天,如果有来世,我还做母亲的女儿,把心里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讲给母亲听一听,我也许会心里好受点。
  母亲节快到了,想起母亲老年以后,小脑萎缩失去了记忆力,经常胡思乱想,自说自话,心里多么孤独。如果这短文能给母亲带去一丝温情,让母亲孤独的心里温暖一点,那多好啊!
  母亲的茉莉花茶,我心中永远的思念。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上小学时,正赶上文革。除了参加各种劳动之外,最喜欢、最美好的记忆,莫过于每年一次的集体演出——庆祝“六一”儿童节。 那时,同家庄乡有两个演出点:新堡和同家庄。新堡的演出点就在...

关中流行一句“胡基垒墙不如砖,疼娃不如疼老汉,吃啥不如吃搅团”的俚语。 盖房、娶媳妇、抬埋老人,是农村的三件大事。一天的工分三毛钱,攒个鸡蛋换针线,过去农村盖房,谁家能盖得起...

焉支山的倩影是是历史的若影若现,焉支山的倩影是穿透迷雾的淡淡晨曦! 焉支山的美丽宛如溯四岁月源头的彩虹,焉支山的美丽是大漠的彩幕! 数千年来,两条大河孕育的农耕文明和富庶,对那些...

从寒意顿起的800米海拔的黄龙山林场下车,便有种魂归故里的感觉,老黄牛、鸡鸣、乡村楼房舍、以及相亲相熟的青笋,让人恍惚间蒙生出对乡土气息的迷恋。夕阳格外好,同来的红木老师说那是...

花,是青春的使者,也是青春的过客。朝花遗落,满天飞霞,没有了哀伤,徒留一段往事擦肩而过。春,是飞鸟的王国,也是飞鸟的天堂。自由的天空像极了青春,尽情挥霍,不要为昨天的过错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忘却了小时候的许多事情。然而十五岁那年的往事,我却依然清晰地记得。因为在那一年,我终于有资格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来给家里挣工分了。 那时候,家里的境况是非常...

一 她是我来温州遇见的第一个女孩,她叫阿真。 当初我从永嘉农村来到温州这座城市,是带着一种执拗来的。我本来完全可以遵从母亲的意愿,早早地在农村娶个媳妇,然后生几个孩子,过一种脸...

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一只老鼠,眼睛贼溜溜的。 上个月某一日我从外地赶回家中。 时至下午四点,我入厨房打算做饭填饱肚子。眼见一直贼鼠从暖气管上哧溜哧溜地爬过,边走边歪头看我举...

这块地,有四亩,如同一个半岛,北面、东面,是相连的两个水坑,L型,西面,隔一条窄窄的土路,还是一个水坑,南面,则连着一条大街。这个半岛,明显高,是这个村的制高点,几家人的自留...

一 一场突发的疾病,于4月2日夜晚袭击了我。翌晨起床,竟然发现自己右边的手脚无力,浑身疼痛,想穿衣下床,可怎么也使不上劲,最终在妻子的帮助下,勉强穿好衣服下了床,但已经站立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