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以非常佩服和仰慕何建明,是因为他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的副主席职务,仍然是那样的勤奋,不为事务性工作所累,能够挤出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采访去写作。发表也好,评奖也好,你总得写出东西来,什么东西也不写,拿什么去发表?拿什么去评奖?而他这些年几乎每年都能写出一些作品来,而且频频获奖。这可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他作为一个身兼数职相当繁忙的领导,这可是很难做到的呀!须知一些走上领导岗位的作家,常常是忙于事务忙于应酬,就顾不上去采访去创作了。
  何建明,之前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副主席,我与他的接触一共有三次。第一次是2011年2月23日,在北京参加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陈廷一的长篇报告文学《天地良心——万里在安徽》作品研讨会,那次会议是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组织召开的,有十几位著名作家、评论家和北京的一些大学教授参加研讨会,时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何建明应邀参加会议并发言。我在会上做了重点评论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一曲关于良心的赞歌——读陈廷一长篇报告文学<天地良心——万里在安徽>》。第二次是2014年10月26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参加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廷一的百部报告文学作品庆典活动,那次会议也是中国国土资源作协主办的,多位著名作家、评论家和北京的一些大学教授、学者,以及多个文学团体出版部门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十几家媒体派员与会,共有80多人参加。时为中国作协副主席的何建明、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等参加会议。我在会上做了重点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一个中国作家的自觉担当——写在陈廷百部报告文学作品庆典之际》。第三次是2020年9月22日至25日,由中国作家协会报告委员会和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共大连金普新区工作委员会、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辽宁出版集团承办的“大连文学周——百名作家看金普”采访活动在辽宁大连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作为活动的主持人与会。此次活动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位作家、诗人、学者(与会人员大部分是省、市的作协主席或副主席)参加活动。与会者还参观了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大窑湾港区、金普新区重点企业、城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石河东沟五坊、金石滩地质公园等,并举办了作家论坛、“我看金普”作家座谈会等活动。我作为会议代表,全程参加了活动。
  上述几次活动,我与何建明老师均有过交谈,听到过他关于文学创作特别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些宏论。这一次参观采访过程中,我与何建明老师有过几次的交谈交流。刚一见面,何建明老师就说:“我知道,你是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修成国,我们见面不止一次了,是老熟人了。加个微信吧。”之后,我们加了微信,留了手机号码。
  应该说这三次都是工作上的接触,此外,有几点原因让我们相互感到亲近:一是何建明在到中国作家协会工作之前,是地矿系统的人,也是原矿业作家协会的。后来,国家土地局与地矿部合并成立了中国国土资源部,作家协会也就成为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因此说原来还曾经是一个系统的,一个作家协会的。二是我们都是军旅出身,都在团、师、军的政治机关工作过,又都是搞新闻报道等文字工作出身的。三是我们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的工作多年来一直是十几个行业作家协会中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因此,作为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走出去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何建明,一直对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的工作比较鼓励比较支持,多次亲自参加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的一些会议和活动。
  何建明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的领导,不是挂名的,也不是外行领导内行,应该说是纯粹的内行领导内行。请看何建明的简介:男,汉族,生于1956年,江苏苏州人。1976年参军,历任团、师、军、兵种新闻干事,报社记者。1989年转业到中央某机关报社当记者、编辑。1993年任文学杂志《新生界》主编。1996年历任《中国作家》总编室主任、副主编、执行副主编。2005年任《中国作家》主编。2008年任作家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后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茅盾文学院院长。全国劳动模范。新时期最重要的报告文学作家之一。七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其中三获鲁迅文学奖、三获正泰杯报告文学奖、四获徐迟报告文学奖、五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何建明的代表作有《革命者》《雨花台》《诗在远方》《浦东史诗》《大桥》《南京大屠杀全纪实》《爆炸现场》《国家》《忠诚与背叛》《国家行动》《共和国告急》《中国高考报告》《落泪是金》等。
  自2020年9月份我们加上微信后,我们在年节的时候都互致问候。我在朋友圈经常看到他发来他的一些活动情况,大部分是他在全国各地参加的一些文学活动。2021年10月,何建明的首部散文集《行香之情》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集何建明40余年间所写数百篇散文随笔中挑选出的58篇精美之作,讴歌国土与大自然、与亲人友人之间的带着浓浓感情的亲历之情、随心所思,优美而真挚、深刻而炽烈、飘逸与迷漫着文字的醉人芳香。有的篇目已成为了高考、中考考生们的辅导文章,并成为流传于世的美文,更多地进入了“年度文学精选”和大众阅读范文之列。
  何建明在书中写道,“一个人‘行万里’,在今天已经不算什么事。但一个人能够直面和采访一万人,几乎很少有人做得到。毫不夸张地说,我做到了。这还没算我在部队和在某报社工作25年新闻职业生涯中的采访人数。从十八九岁开始文学创作到现在的40多年时间,与各式各样的人面对面进行采访,超过了万人,这个记录我想是可以以一本书来纪念的……我因此把这些过程称之为‘行香之情’。《行香之情》,其中‘行’为行走之意,‘香’是美好与爱之意,‘情’则是人生中一些值得记忆或回味的往事与情感的闪光点。希望它能随着岁月变换,飘出一股清香之味,留下一段段优美而真挚、深刻而炽烈的‘情’或自勉,或与读者共勉。”
  采访人数能够超过一万人,我真的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人能够做到,即使有,恐怕也是凤毛麟角,不会很多。这种精神,这种毅力,是一般的人难以具备的,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是多么的值得景慕呀!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上小学时,正赶上文革。除了参加各种劳动之外,最喜欢、最美好的记忆,莫过于每年一次的集体演出——庆祝“六一”儿童节。 那时,同家庄乡有两个演出点:新堡和同家庄。新堡的演出点就在...

关中流行一句“胡基垒墙不如砖,疼娃不如疼老汉,吃啥不如吃搅团”的俚语。 盖房、娶媳妇、抬埋老人,是农村的三件大事。一天的工分三毛钱,攒个鸡蛋换针线,过去农村盖房,谁家能盖得起...

焉支山的倩影是是历史的若影若现,焉支山的倩影是穿透迷雾的淡淡晨曦! 焉支山的美丽宛如溯四岁月源头的彩虹,焉支山的美丽是大漠的彩幕! 数千年来,两条大河孕育的农耕文明和富庶,对那些...

从寒意顿起的800米海拔的黄龙山林场下车,便有种魂归故里的感觉,老黄牛、鸡鸣、乡村楼房舍、以及相亲相熟的青笋,让人恍惚间蒙生出对乡土气息的迷恋。夕阳格外好,同来的红木老师说那是...

花,是青春的使者,也是青春的过客。朝花遗落,满天飞霞,没有了哀伤,徒留一段往事擦肩而过。春,是飞鸟的王国,也是飞鸟的天堂。自由的天空像极了青春,尽情挥霍,不要为昨天的过错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忘却了小时候的许多事情。然而十五岁那年的往事,我却依然清晰地记得。因为在那一年,我终于有资格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来给家里挣工分了。 那时候,家里的境况是非常...

一 她是我来温州遇见的第一个女孩,她叫阿真。 当初我从永嘉农村来到温州这座城市,是带着一种执拗来的。我本来完全可以遵从母亲的意愿,早早地在农村娶个媳妇,然后生几个孩子,过一种脸...

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一只老鼠,眼睛贼溜溜的。 上个月某一日我从外地赶回家中。 时至下午四点,我入厨房打算做饭填饱肚子。眼见一直贼鼠从暖气管上哧溜哧溜地爬过,边走边歪头看我举...

这块地,有四亩,如同一个半岛,北面、东面,是相连的两个水坑,L型,西面,隔一条窄窄的土路,还是一个水坑,南面,则连着一条大街。这个半岛,明显高,是这个村的制高点,几家人的自留...

一 一场突发的疾病,于4月2日夜晚袭击了我。翌晨起床,竟然发现自己右边的手脚无力,浑身疼痛,想穿衣下床,可怎么也使不上劲,最终在妻子的帮助下,勉强穿好衣服下了床,但已经站立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