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吉普赛人,不同年龄段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大体说来,人们对于吉普赛人的整体概念大都来自于文学、绘画、影视剧、舞台剧,或其它艺术门类的作品。
  墨西哥电影《叶塞妮娅》、印度电影《大篷车》、西洋歌剧《卡门》、小提琴名曲《吉普赛流浪者之歌》,以及舞风独特的西班牙“弗拉门戈”热舞等等,都是表现吉普赛人的作品,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略知大概。
  以上作品所勾勒出的吉普赛人的大体轮廓不外乎:这是一个居无定所、一年四季驾着大篷车到处流浪、既潇洒又浪漫的游牧民族。其性格特点是热情奔放、乐观随性。对待朋友,他们会两肋插刀,而对待敌人却像严冬一样冷酷无情。此外,他们不仅在集体行进的路途上载歌载舞,还怀揣着水晶球和塔罗牌,无时不刻为他人算命占卜……
  我的感觉亦如此,吉普赛人一直是以乐观、豁达、奔放、率真的正面形象留存于我记忆中的。
  
  二
  可是,当我生平头一次在意大利的罗马乘坐地铁时,却发现凡是出没在我身边的吉普赛人,与我脑中吉普赛人的美好形象风马牛不相及!他们几乎都是不折不扣的扒手!
  那天,当我来到了位于罗马市中心的地铁入口处时,刚刚踏上通往地铁站的台阶,就听到身旁响起一声问候声,“你好!请问,你是要乘坐地铁吗?”
  定睛一看,问话出自一位与我擦肩而过的意大利中年女士。
  “是的,我是要乘坐地铁!”
  “小心扒手!罗马地铁里的扒手,可不是一般的猖獗,他们几乎都是吉普赛人。而且,专偷像你这样的外来客!”
  “是吗?”听了这位素昧平生的好心女士如此提醒,对她表示感谢的同时,我连忙检查了一下身上的相关部位,在确认了自身的安全系数都达标后,才小心翼翼地进入了通往地铁站台的地下通道中。
  罗马的地铁站台看上去,较之北京地铁站稍显宽大,但等车的人流,却没北京那么多,周围也不过30余人。当地铁呼啸而至时,上下车的乘客也显得错落有致、井然有序。唯一感觉不同的是,我身体的一侧有被人挤压的感觉。出于“未卜先知”的第一反应,我警觉地闪身的同时,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有两位个子矮小的女士紧跟在我身后。而当我大步跨入车厢内并站立在车厢门旁后,她们二位也一先一后,迅速站定在我身体的一侧。
  我扫视了一下这两位女士:一位40多岁,另一位20岁出头,看上去,她们是一对母女。且她们个头都很矮,也就一米五上下,除了肤色发黑、体型消瘦外,或多或少,还有点儿弱不禁风。
  然而,我刚刚把脸扭转过来,我眼角的余光便扫视到了以下情形:这位紧挨着我的年轻女士抬起了左手,从身上抽出一条黑颜色的围巾,然后,她那只一直垂悬于身体右则的手,轻轻地贴在了我的侧身旁……
  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位年轻女士双眼紧盯着我的同时,她的右手正跟随着地铁车厢晃动的节奏,时不时地轻轻触碰着我的裤兜外缘。而她的母亲,则面无表情地目视着前方……
  得嘞,我被人家盯上了!不过,也用不着担心!因为裤兜里装的,除了一个用于炎热夏季喷口腔用的、内装着薄荷清凉液的小扁塑料瓶,别的什么也没有。而兜里的其它东西,刚才都被我统统锁进了双肩背包里,且我一直将包儿挎在我的胸前。
  估计对方很快就探明了我的底细,于是乎,在地铁到达下一站后,这对母女便一前一后晃动着矮小的身躯,一拽一拽地下车离去。
  望着这对母女的背影,我不禁心存疑窦:刚才那位女士不是说,地铁里的扒手大都是吉普赛人吗?可有关吉普赛女郎的定义,是墨西哥电影《叶塞妮娅》里的主人公——叶塞妮娅,或根据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改编的同名电影中的女主角——艾丝梅拉达,以及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歌剧《卡门》里的女一号——卡门那样的,个个都是既泼辣活泼,又洒脱靓丽的大美女。然而,刚才这两位其貌不扬的意大利母女,怎么可以和上述几位女神级别的美人归类到一起呢?她们是吉普赛人吗?!
  
  三
  不过,这次经历也让我提高了警惕。我第二天再次乘坐地铁时,还像昨天那样,一直将背包紧挎在胸前。而且,除了裤兜里装的那个又小又薄的薄荷喷雾瓶,身上没敢带别的东西。而且,刚一走进地铁车厢,我便倚靠在了门旁一侧。
  刚一站定,我就注意到,一个年轻女子站在了我身旁。她的个头、体型、肤色,及神色,都与昨日那对母女相似。巧的是,这位年轻女孩的手里,也攥着一条黑颜色的围巾……
  说时迟,那时快,没过了几秒钟,我便感到这个女子在用她的手背,轻轻触碰着我的裤兜……
  我当然知道她要干嘛!为了不浪费人家的宝贵时间,也为了快点儿结束我的窘迫处境,我扭转过头,猛然将自己的一只手伸进了裤兜里,“噌”的一下,抽出了那个小扁塑料瓶儿,故意夸张地大张开嘴,快速按动了几下小瓶子上方的喷嘴开关,冲着口腔内连续喷了几下后,又将其装回到了裤兜内。
  很显然,我的这一动作是故意而为之,彻底打消了该女子的行窃念头。还没等地铁到站,她便转身走向了门旁等候下车。
  几天后,当我再次乘坐罗马地铁前,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有意思的想法。假如我无法阻止那些扒手在地铁上打我的主意,那我何不利用这一难得机会,索性助他们一臂之力?我想事先为他们准备一份礼物。如能让他们顺利得手,而我也能为此感到开心的话,那不等于彼此双赢吗?
  此刻,我又站在了罗马地铁的站台上。举目环视候车的人群,没发现有谁的长相看上去像吉普赛人。不过,我相信今天肯定能再次遇到他们。
  地铁进站后,我带着气定神闲、若无其事般的神态上了车。还像前两次那样,一上车,我便站定在了门旁一侧。
  也就在我刚刚站定并抬起眼皮的一刹那间,第一眼看到的,是坐在面前斜对面的,一男两女三个吉普赛青年人!而且,其中一位女孩的手里,居然也紧攥着一块黑颜色的围巾……
  哇塞,就连我这个外乡人,都能通过她们手里的黒围巾辨别她们的身份,难道同行的意大利乘客会没感觉吗?而且,她们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此招摇,意大利的那些警察大老爷们,怎么会视而不见呢?是因为警力不够而不得不任其所为,还是觉着无伤大雅而如此恣意纵容她们呢?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得嘞,我早打算好了,今天只要一碰到他们,我肯定会主动出击,而不会像前两次那样坐以待毙,我要主动迎上去,让他们扒个痛快!
  正欲迈步上前,发现有一位小伙子冷不丁站在了我的身旁。定神一看,原来是一位看上去20多岁的吉普赛青年,他不但站得离我十分靠近,且胳膊上还搭着一件薄薄的汗衫……
  嘿!汗衫、黑围巾。黑围巾、汗衫……我突然明白了,同时,忍不住下意识地抬眼望向斜对面,但见那三位男女青年正盯着我看呢,看到我用眼瞄他们时,三人急速将脸扭向了一旁。
  嚯,原来他们是一伙的!好厉害,这些人也太胆大包天、丧心病狂了吧!
  行,既然这位小哥们作为代表前来献艺,那我就没必要再往那三位跟前凑了。
  为了能让这哥们办事儿时可以从心所欲,我拿出了手机,快速打开一段视频。我耷拉着脑袋认真观赏视频的样子,和嘴里偶尔发出的轻微笑声,完全给人一种全身心沉浸在观赏视频画面里的假象。与此同时,我又佯装着于不经意间挪动了一下身子,有意将我一侧裤兜内装着的那个露着边角的白颜色大信封,暴露给这位吉普赛小哥。不过,我眼角的余光,一直没离开过他……
  然而,大约过了有一分多钟,他一直没有任何动静。正当我怀疑自己是不是错看他了的当口,地铁到站了。就在地铁即将停稳并打开车门的一瞬那,能明显感觉到,对方搭着汗衫的那只胳膊快速垂了下来的同时,我裤兜里的那个大信封被一下子“顺”走了。几乎在同一时刻内,斜对面那三个吉普赛青年,也快速起身,紧随在这位小哥的身后下了车,扬长而去。
  
  四
  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真愚昧、真下作、真弱智、真小儿科!这帮专业江洋大盗所用的行窃手段,居然连小学生都能读得懂!
  而当我想象着他们四个人走出了地铁站,兴奋地打开那个白颜色大信封后,却猛然发现,信封内塞着的不是钞票,而是一大叠手纸时,我禁不住哑然失笑……
  出了地铁赶回酒店的一路上,我的脑子里一直回放着记忆中的墨西哥电影《叶塞妮娅》的相关片段。那部影片我看过好几次,每次都被吉普赛女郎——叶塞妮亚那奔放不羁的性格折服。再有,就是那迷人的音乐主旋律。每当节奏明亮欢快的弹拨乐器“尤克里里”的合奏乐声响起,外加穿插于其间的小号所发出的,轻盈而悠扬的对天长啸,就如同一曲可以净化人心灵的天籁之音,美妙无比。而随着音乐旋律的张弛与变换,我的心中也会涌出一阵阵难以掩抑的激动……
  可再想想往返于罗马地铁上这些靠行窃维生的男男女女,无论是从五官长相,还是身形气质,他们都与风姿绰约的叶塞妮娅,以及那撩人魂魄的优美音乐,扯不上任何干系。
  当晚,我带着一探究竟的感觉,特意上网查询了一下吉普赛人的相关资料后才发现,尽管“吉普赛人”这几个字看上去偏于中性,可有关这个民族的起源、经历、过往及特性,却远非我此前想象的那样简单。
  据相关资料记载,英国人称吉普赛人为吉卜赛人,法国称其为波希米亚人,西班牙称其为弗拉门戈人,俄罗斯人称其为茨冈人,阿尔巴尼亚称之为埃弗吉特人,希腊人称他们为阿金加诺人,伊朗人称他们为罗里人,斯里兰卡人称他们为塔卡人等等。而吉普赛人却自称为“罗姆人”(Romani)。在吉普塞人的语言中,“罗姆”是“人”的意思。
  瞧吧,仅一个民族的冠名,居然会如此繁杂!
  而说到吉普赛人的起源,时至今日也说法不一、莫衷一是。有说起源于印度,也有说起源于波斯,还有人认为“吉普赛人”这几个字的发音,与英语“埃及人”的发音相近,所以,他们的祖先应当是埃及人。
  不过,有关吉普赛人有史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的迁徙过程,说法倒比较接近:他们首先离开印度,于11世纪到达波斯,14世纪又到了东南欧,15世纪再到达西欧,而到了20世纪下半叶,吉普赛人的踪迹已经扩展到了北美和南美洲,及澳大利亚……
  此外,对于吉普赛人的共性,也有着较为明确的归结——
  作为一个居无定所、浪迹天涯的民族,他们既浪漫,又有着保守的内心。因此,不管流浪到何处,他们都很难融入到身处的社会环境。除了打卦算命外,他们不是乞讨,就是贩卖人口,要不就是小偷小摸。不过,也有的吉普赛人选择了不同的生存方式。比如,在罗马尼亚的吉普赛人,他们就是依靠从祖先那里传承下来的“铜匠技艺”为生,不仅在生活上能够自给自足,甚至还以此而致富。
  综上所述,吉普赛人留给世人的印象好坏参半。好的是:浪漫、奔放、率真、热情;缺点是:狡黠、放浪,贩卖人口,外加小偷小摸……
  看到这里,我才如梦初醒:无怪乎这些吉普赛人会在罗马的地铁上,如入无人之境般行窃呢,皆因其祖上遗传于他们的某种DNA在起作用!
  可以说,经由网络上查询到的这些详实资料,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我对吉普赛人的原有想象与认知,因而,也让我对罗马地铁望而却步。
  
  五
  在我离开意大利的头天晚上,我漫步到了位于罗马市中心的一处街心喷泉,想领略一下五彩缤纷、灯光璀璨的罗马城市夜景。
  无意中,突然发现,喷泉一侧的边缘上,围坐着几个吉普赛男女青年。他们的外形看上去,都和我在地铁里碰到的那些吉普赛人一样,又黑、又小、又瘦,且丝毫看不到有任何电影里,或舞台上的那些吉普赛人的洒脱外形。不过,他们那旁若无人般的大声喧哗声,听上去,倒还真有着一股子普赛人所特有的、狂傲不羁的个性……
  在他们那不停歇的笑谈声中,我的耳边,突然隐隐约约响起了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萨拉萨蒂那首脍炙人口的小题琴名篇《吉普赛流浪者之歌》。这是一首根据匈牙利吉普赛民歌谱写而就的既奔放豪迈、又充盈着哀怨色彩,且令人欣赏时,顿觉心荡神驰的绝妙小提琴独奏曲……
  我忍不住在心中叹息道:真可惜!这优美的琴声所颂扬的宏大主题,无论怎样,也跟眼前的这些吉普赛人很难联系到一起。
  此时,只见一位女青年站起身来,与身旁的几个吉普赛伙伴打过招呼后,转身走开了。而且,她一边在手里不停地挥动着一块儿黑围巾,一边在嘴中哼哼着一首节奏欢快的圆舞曲,径直朝着远处走去。
  就在她挪动脚步的瞬间,我忽然意识到,她身上所特有的一股子轻佻气息,较之西洋歌剧《卡门》里的女主角——卡门,在舞台上演唱那首著名的《爱情是一只难以驯服的小鸟》时的感觉,如出一辙。歌词中是这样的——
  爱情是流浪的小孩,
  他从不知道应该不应该。
  如果你不爱我,我偏要爱,
  你可要小心,我的乖乖!
  如果你不爱我,我偏要爱。
  如果我要爱,
  你可要小心,
  我的乖乖!
  ……
  我不禁感慨。是的,尽管我们大家与这些穿行于罗马地铁里的吉普赛女郎,及小青年们没任何关联,且跟爱情更不搭边,但别管是谁,如果你有幸来到了意大利,并被罗马地铁里的这些吉普赛人爱上了的话,那你可千万要当心!要知道,他们爱的可不是你本人,而是你身上的钱财!
  想到此,电影《叶塞妮娅》中,叶塞妮娅与母亲和外婆三人之间的对白,又响起在我耳边——
  妈妈:你不要去偷了!
  叶塞妮娅:谁欺负吉普赛人,就便宜不了他!
  妈妈:我怕那个白人把你带走!因为你偷了他的东西!
  叶塞妮娅:这不是偷,这是报复!
  外婆:干得好!这才像个吉普赛人!
  叶塞妮娅(对老爷和仆人吼叫着):你忘了,我们吉普赛人有偷东西的坏名声!
  外婆(冷笑道):吉普赛人是不饶人的!”
  很明显,这段对白具有双重含义。当年听上去,感觉吉普赛人之所以会时而小偷小摸,那完全是出于报复。或是因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仅凭这几句简洁的三人对白,便可将他们之前的不端行为最大程度的合理化了。而今,随着时空的延续,生活在意大利的一些吉普赛人,却依然在罗马的地铁里干着同样的营生,这无异于积重难返、自暴自弃。我在想,还会有哪些听上去更为合理的道白或言辞,能亮出来,为他们当今的行为辩解和洗白呢?
  我凝望着那位普赛女郎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在手中晃动着黑围巾并渐渐远去的身影,《吉普赛流浪者之歌》那雄越激昂、扰人心扉的音乐旋律,将驻足在我脑子里的那些形形色色的吉普赛人,特别是吉普赛女郎的影像一一拖拽到我的面前,这些影像在我眼前不停地来回舞动翻转,最终停留在了印度影片《大篷车》上。
  我的眼前出现了以《大篷车》中的男主角、吉普赛小伙子——莫汉为首的大篷车队,他们前呼后拥地行进在一望无际的荒原上。簇拥在车队四周的那些数不清的吉普赛男男女女们,一边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无休止地载歌载舞,一边缓缓地、浩浩荡荡地向着前方的地平线蠕动。
  随着耳边的《爱情是一只难以驯服的小鸟》那华丽飘逸、充满着挑逗意味的歌声在萦绕回荡,他们的身影逐渐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淡,直至消失在迷茫的远方…….
  
  原创首发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众所周知,北京的皇家遗址遍地皆是,唯有一处既不是以金碧辉煌的建筑而闻名,也不是以雍荣华贵的园林而著称,而是以断壁残垣的衰落而声震中外。 一 红五月,是国人对这个特殊月份的礼赞,...

1973年冬天,我在射洪县柳树中学读初一,临近寒假,班主任宋德芝老师向全班学生每人退了3角钱学杂费(当年每学期3一4元)。宋老师一再叮嘱大家,一定要把钱拿回家交到父母手中,千万不要乱花...

一 十六岁之前,我一直生活在东北农村。那时,也许是生活苦寒的缘故,总觉得天空很低,很暗,尤其早春,难得见到太阳。 这时洗衣服,母亲就一定要选一个好天,就是有太阳的天气,最好是个...

紧随《国歌》的旋律,一个厚重、铿锵、清亮的声音从足球场边的舞台上传出: “同学们好!……” 这是华美学校义教部校长吴展政在中小学学生表彰大会上向同学们问好。 吴校长是省优教师、...

偶尔突发的兴致决定去舟山游玩,对于说看大海还是看风景,我兴致不算高昂,但说能吃海鲜我还是饶有兴趣,我称不上是一个吃货,喜欢吃的不是很多,比如河虾我没有什么欲望,但对于大螃蟹...

久旱逢甘霖。一场状元雨的如约而至,为饥渴难耐的大地迎来一线生机,也给考场外翘首等待的父母送去一丝安慰。 儿子,你会不会因老天的垂怜就此从繁重的学业中站起来?冯颖想着,又给面前...

虽然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但想起当年的高考仍然是无限心酸,无限感慨! 91年农历正月初四,病了九年之久的父亲留下无尽的遗憾,撒手去了另一个世界,留下来的债务直到94年秋季才还清。而我当...

离了田间地垅劳作,品尝亲自劳动收获的果实的日子已有多年。比如夏天的黄瓜桃子,那是可生吃的瓜果,等着瓜秧果苗时到季到,挂实累累,劳作休息时,摘了洗罢,送进嘴里,香甜可口,能止...

夏天里,喜欢的事很多。比如:用勺子大块大块地挖半个西瓜吃,每天为穿什么样的裙子提前在心里琢磨很久,以午休之便躺在凉席上看一下午书,去有溪水的地方消遣,穿着凉鞋踩在草坪上……...

“你这次到了长沙,一定要去橘子洲头看一看,替我拍几张照片回来看看吧!”我临出家门,妻子这样嘱托我。 橘子洲在长沙市郊,是湘江下游的一个狭长沙洲,因四面环水而为孤岛,因盛产柑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