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是我的领导与同事,校友加朋友,关系非同一般。
  李总的父亲去世了,心梗突发。年龄不算太大,七十二岁。我一直管李总的父亲叫“李叔”。
  我与李总一家人关系都很亲近,和李总父亲有过几次接触,对李总父亲印象颇深。李总父亲突然去世,虽不是很震惊,却也让我心头一颤,掂念了好一阵子。
  二000年李总在一家中泰合资饲料公司做主任业务员,我四月份进入公司,结识了李总。大学期间,我们接触过几次,印象不深,没有记忆,进入公司说起来,我俩才加深了回忆,倍感亲热,逐渐拉近了许多,接触多关系自然非同一般。后来李总一直升到公司副总,我也做到助理的位置。一起合作共事十六年,于二零一六年我俩同时辞职,离开公司。之后也经常联系,相处二十三年了。
  最早认识李总父亲是一次去他家,因为我们做业务,比较自由。李总那时候是主任业务员,资格比我老点。我俩是校友,能谈的来,很多地方照顾我。闲暇时间我去他家玩,在他家吃饭。他妈比较热心,一到他家就给我拿吃的,喝的。诸如瓜子,花生,苹果,香蕉之类的东西。开始我比较拘谨,放不开,他妈一个劲把花生苹果往我手里塞,我也只好拿在手里,不敢吃。
  他爸从外面进来,说:“你给拿刀切开,娃不敢吃,你看不见吗?”。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李总的父亲。面无表情,比较死板,说话生硬,但好心好意我能听出来。
  他妈笑嘻嘻的从我手里拿过苹果,削了皮,切成四瓣,每瓣插一只新牙签,放在盘子里,端到面前。我拿过来,大口咬着苹果吃起来。
  李总的父亲,微笑着问:“甜不甜,咱自家地里的苹果,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绝对是绿色食品”,我不停地点头,不停地说:“甜,甜,甜”。看着李总父亲严肃的面孔,还是放不开。
  
  二
  李总的父亲七十大寿的时候,我去参加了祝寿活动。李总父亲就像换里个人似的,话匣子滔滔不绝。
  “小刘,来咱爷俩碰一杯,听说你和峰娃(李总)是校友,你比他高两届,是师哥,你要多帮助他。他自恃清高不把人放在眼里,你要多提醒他点,不要飘飘然,到头来碰一鼻子灰。”
  “哪能呢?他是我领导啊。”我受宠若惊的回答。
  “什么狗屁领导,我能看出来,你俩很能合得来。他听你的话,闲下来多开导开导他,让他不要太强势,会吃亏的。要和同事们打成一片,互相帮助,不要老是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我训过他多少次了,就是不听劝。”
  我说:“叔,祝你身体健康,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永远年轻。”
  “好,好。健康是最重要的。福气是修来的,要多做好事,善事。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情,才能福如东海长流水。细水长流才能积下福气,洪水往往和猛兽联系在一起,没有人说猛兽能带来福气的,你说是不是?”叔口惹悬河,滔滔不绝,一篇高谈宏轮,迎来我们热烈响亮的鼓掌声。
  李总的父亲是个幽默的人,不说则以,开口就有引人深思的论断,一句接一句,爆料迭出。
  
  三
  后来由于工作关系,李总调到太原总部升任副总。我还在侯马分公司做业务,已升任销售主任,带领四五十个业务员,继续奉献青春,为公司的销量,不懈努力奋斗。有时候去太原开会,也能见到李总。他很忙,也没有多少时间像以前一样聊天。
  有一次也记不清是什么时间,李总让我去他老家侯马,接叔到太原现在的家里。顺路我和叔聊一路,才知道李总小时候,特别倔,那时候家庭也不富裕,弟弟妹妹小,家里有点好吃的,弟妹俩抢完了,总是没有峰娃(李总)的份。叔说的心里非常内疚,我能感觉到。
  大些的时候,叔对李总要求特别严格,比如穿衣服要把扣子系好,吃饭碗里不能剩米等之类的事情。那时叔年轻,脾气也不是很好,学习方面,要求李总考试必须进入前三名,否则就是一顿挨骂挨打,对弟弟妹妹则不像对他这样严格。这让李总认为父亲故意刁难他,和他过不去,心里的委屈一直装到现在,都解不开。
  李总幼小的心里一直记着这些事情,和父亲间离间远,关系一直很僵,好长时间父子二人不说话。现在说起来,很内疚,说到伤心处,叔的眼窝湿润起来,哽咽住好一段时间,说不出话来。后来我把这些内容委婉告诉李总,李总听后,眼窝也有些湿润,沉默许久,什么也没有说。我能感觉到,李总对这件事情也很愧疚,但就是他爷俩谁也不对谁认错,一直死磕着。
  
  四
  李总父亲的去世,让我很难过。来到灵前。我双手擎香,恭恭敬敬鞠了三个躬,望着灵前的遗像,叔的音容笑貌,宛如眼前。
  李总的弟弟早认出我,双手把我挽住,扶进屋里,又是倒水,又是递烟,弟媳妇也跑前跑后的拿纸杯,取茶叶。我说:“不用忙了,你们也要注意身体,这几天忙下来你们也很累,太熬人。我是自家人,不用招呼,我需要什么会自己动手拿的。”
  李总的妹妹也是热心的很,哥长哥短,不停忙碌,多年不见,亲热异常。
  李总两眼通红,他媳妇搀着他,一脸疲惫的状态,胡子拉着,头发已现花白。李总比我小一岁,看起来他比我老许多。周围的人们都说:“你李哥长,你李哥短。”
  我说:“我比李总大一岁呢。”众人皆露出惊鄂的感觉,随后都改口说:“你李老弟怎么怎么之类的话。”
  李总父亲的去世,对李总打击很大。我清楚的知道,李总和父亲的恩怨长时间难以解开。
  “这不怪峰娃(李总),怪他爸,俩人都是犟死牛,谁也不服输。老的更犟,谁也说服不了他。”李婶如是说。
  
  五
  吃过午饭,我告别李总和李婶,一家人送我到门口:“哥,村里风俗,不能送客人。你辛苦了,路上注意安全。”
  我点头称是,连连摆手:“不要送,不要送,节哀顺变,你们也要注意保重身体。”
  我开车离开了,一回头发现一家人还在门口,望着我的车慢慢走远。心头一热,好像看见李叔也在向我招手示意,叔以前一幕幕幽默话语,犹言在耳。令我遗憾是:我至今没能帮助,解开李叔与李总的心结。李叔就这样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想:李总一定会痛断心肠,后悔万分的。
  没有多久,手机收到微信:刘哥,感谢你能在百忙之中,放下工作,请假参加父亲的葬礼。
  我与父亲的间隙已解开,你不用担心。父亲临终前,我单独和父亲畅谈这些年的恩恩怨怨,父亲原谅了我的幼稚和任性。他是带着微笑离开的。我知道你一直为我和父亲和解不懈努力,做了许多事情。
  最后父亲说了一句话:小刘好长时间没有来咱家了,他是我认识的,你朋友中最善良热心肠的,不要和朋友闹别扭。从前的朋友离开一个,就会少一个。
  我是你父亲,“虎毒不食子”,你再淘气,也是我孩子,我不会和你计较。如果不逼你一把,你是不会有出息的,男人立于世,必须胸阔若海,容纳各种委屈与误解。
  这是我看到“李叔”给李总和我的最后诤言。
  
  2023年5月4日于运城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众所周知,北京的皇家遗址遍地皆是,唯有一处既不是以金碧辉煌的建筑而闻名,也不是以雍荣华贵的园林而著称,而是以断壁残垣的衰落而声震中外。 一 红五月,是国人对这个特殊月份的礼赞,...

1973年冬天,我在射洪县柳树中学读初一,临近寒假,班主任宋德芝老师向全班学生每人退了3角钱学杂费(当年每学期3一4元)。宋老师一再叮嘱大家,一定要把钱拿回家交到父母手中,千万不要乱花...

一 十六岁之前,我一直生活在东北农村。那时,也许是生活苦寒的缘故,总觉得天空很低,很暗,尤其早春,难得见到太阳。 这时洗衣服,母亲就一定要选一个好天,就是有太阳的天气,最好是个...

紧随《国歌》的旋律,一个厚重、铿锵、清亮的声音从足球场边的舞台上传出: “同学们好!……” 这是华美学校义教部校长吴展政在中小学学生表彰大会上向同学们问好。 吴校长是省优教师、...

偶尔突发的兴致决定去舟山游玩,对于说看大海还是看风景,我兴致不算高昂,但说能吃海鲜我还是饶有兴趣,我称不上是一个吃货,喜欢吃的不是很多,比如河虾我没有什么欲望,但对于大螃蟹...

久旱逢甘霖。一场状元雨的如约而至,为饥渴难耐的大地迎来一线生机,也给考场外翘首等待的父母送去一丝安慰。 儿子,你会不会因老天的垂怜就此从繁重的学业中站起来?冯颖想着,又给面前...

虽然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但想起当年的高考仍然是无限心酸,无限感慨! 91年农历正月初四,病了九年之久的父亲留下无尽的遗憾,撒手去了另一个世界,留下来的债务直到94年秋季才还清。而我当...

离了田间地垅劳作,品尝亲自劳动收获的果实的日子已有多年。比如夏天的黄瓜桃子,那是可生吃的瓜果,等着瓜秧果苗时到季到,挂实累累,劳作休息时,摘了洗罢,送进嘴里,香甜可口,能止...

夏天里,喜欢的事很多。比如:用勺子大块大块地挖半个西瓜吃,每天为穿什么样的裙子提前在心里琢磨很久,以午休之便躺在凉席上看一下午书,去有溪水的地方消遣,穿着凉鞋踩在草坪上……...

“你这次到了长沙,一定要去橘子洲头看一看,替我拍几张照片回来看看吧!”我临出家门,妻子这样嘱托我。 橘子洲在长沙市郊,是湘江下游的一个狭长沙洲,因四面环水而为孤岛,因盛产柑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