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纠结了很久,也考虑了很久,就是迟迟不敢动笔。想起这些事,我的心情难以平静,就像撕开旧时的伤疤。无论怎么后悔和怨恨也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无论怎么遗憾和可惜也是改写不了的人生。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的父母,姐姐便是我最疼爱的人了。我们兄妹四人,姐姐排行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妹妹。姐姐的脾气和我大不相同,她脾气柔和,待人宽厚。知道付出,懂得忍让,处处为别人着想,是我所不能及的。她十五六岁就开始跟母亲学做的一手好针线,十八岁进了我们村办的绣花厂,用缝纫机绣花,被罩、枕头、门帘,画上花样后,姐姐绣得栩栩如生!姐姐不仅手巧,模样长得也漂亮。中等身材,不胖不瘦,梳着两条乌黑的大辫子,小圆脸,张嘴一笑,露出一颗小虎牙显得可爱又俏皮。在我幼年岁里,姐姐那开心的笑声像银铃一样回响在我的记忆深处。
  听我奶奶和父母说姐姐从小就特别乖巧听话,大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父母年轻的时候日子比较贫穷,整天忙着家里地里的活计,没有功夫天天陪伴孩子,母亲干活的时候就让姐姐睡觉。当时三四岁的姐姐不管困不困,就老实地去上炕躺下睡觉,不哭也不闹。后来父母经常说起姐姐小时候多么懂事多么听话,其实现在姐姐特别不愿意听到这些。姐姐说,我那时听话现在看起来不就是就是傻吗,现在哪有这么听话的孩子呀。
  改变一生命运的分水岭出现在姐姐十九岁那年。大哥二十六七了还没娶上媳妇,在农村绝对算得上大龄了。几次说媒无果,一拖再拖错过了最好的年纪。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说实话,大哥也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应届毕业生,一米七多的个头,瘦瘦的身材,模样也不丑,我当时太小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婚事不顺利。父母去世后,大哥大嫂对我和姐姐都很好,我也不好意思问这件事,当时大哥的婚事成了父母的一块心病。
  在传统封建思想的驱使下,父辈的亲戚朋友们想法设法的,不惜一切代价地给哥哥说媳妇。他们想到了姐姐,让姐姐给大哥转亲。
  所谓的转亲,就是三家转着做亲。大多数都是家里的儿子不好说媳妇的。也有换亲的,换亲太局限,有了孩子之后称谓上别扭,有姑姑没姑父,有舅舅没舅妈。因为换亲后姑父是自己的舅舅,舅妈是自己的姑姑。所谓的转亲,表面上看着和普通婚姻一样,称呼是不受局限。
  姐姐开始不同意,可是招架不住来自家族长辈开导和劝说。姑姑说,为了父母答应了吧,假如哥哥娶不上媳妇,你也得记挂一辈子,你也不会安心。舅舅也说,为了家庭要做出牺牲,总不能看着哥哥打光棍啊。母亲也劝,三家转亲,谁家也碍不着和正常婚姻一样。一个十九岁的女孩子怎么禁得住这些糖衣炮弹轮番轰炸。在如今这个年代看来这就是典型的道德绑架,不答应就是不顾全大局,不答应就是不为体谅父母,不答应就是看着哥哥打光棍不管。父母拿定主意的事,做女儿的只有应承别无选择。
  传统的糟粕,腐朽的观念,轻而易举的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言谈话语之间毁掉了一个女孩子一生的幸福。
  转亲的三家数着大哥大嫂合适,他们年龄相当,模样也般配。大嫂的哥哥娶的是姐夫的姐姐,大嫂的哥哥模样一般还有点结巴,姐夫的姐姐相貌平平,他们年龄相当也算般配。最不合适的就是姐姐和姐夫,姐夫太丑了,岁数又大,模样和姐姐真是天地之隔。
  天下的父母没有一个不疼自己的孩子的,十个手指头咬哪个都疼。儿子娶不到媳妇父母不安心,委屈的闺女父母更揪心。为了所谓的两全,出此下策,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在大哥婚后半年,姐姐也结婚了。纵然有万般不舍,一切都成了定数。也要按当时说好的如约把闺女嫁出去。姐姐出嫁那天一家子心情都不好。接亲的走后我们都哭了,奶奶和父亲母亲一天都没有吃饭。
  姐姐结婚后,奶奶和父母十分挂念。那个年代也没有电话,姐姐时间长了不回来,母亲不是托人捎口信,就是让我骑着自行车赶紧去看看。那年秋天,姐姐又十来天没回来了,母亲赶紧让我去看看顺便接姐姐一起回来。下午我就去了,来到她家村南,正好看见姐姐在地里摘棉花。姐姐听到我的呼喊,赶紧从地里出来。我说,姐姐,回家吧,咱奶奶和咱娘都想你了。姐姐温柔地笑了笑,轻轻地帮我把松散的头巾重新给我围好。然后拍拍我的后背,说到,你今天先自己回去吧,我摘完了棉花过两天就回去。我当时失望极了,我特别希望姐姐和我一起回家。因为姐姐回去一家子的心情就会好很多,可是我又找不到立刻让她跟我回去的理由。于是我一路哭着回来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委屈。直到现在我想起这个画面泪水立刻模糊双眼。
  几年后随着侄女侄子相继出生,大哥大嫂过得温馨幸福。日子虽然清贫,有了一双儿女却也其乐融融。大嫂和我们一家相处的也很融洽,父母那颗为儿子悬着的心,终于安稳下来了。
  相对而言姐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姐夫家穷人丑脾气不好,身体还有病,婚后八年没有孩子。经多方治疗,第九年生下大闺女,又过了五年生下二闺女。本来姐夫就比姐姐大七八岁,家里经济条件又不好,根本没有条件生三胎。姐夫却因为没有儿子特别自卑,性格的劣性逐渐显现出来。他不像别人家的丈夫一样,懂得忍让知道包容。也不懂得,无论怎么做亲,自己娶上了年轻又漂亮的媳妇而感到知足和感恩。却常年因为家庭琐事吵架生气,甚至对姐姐拳脚相加。他扭曲着心理处处打压着姐姐,不让姐姐因为自己条件好有任何优越感。每次吵架他都嚣张地说,你嫁给我是为了你哥哥,不是心甘情愿的。要是不是这样成亲,你愿意嫁给我,我每天跟你下跪都愿意。这样我不领你的情,我该和你吵就吵,我一点也不让你。你甭觉得你比我强,我就是欺负你。
  起初无论生多大的气,姐姐回来只字不提。一家子关起门来过日子,自己不出我们怎么会知道。后来我问姐姐,开始生气的时候问什么不告诉家里人?姐姐说,这样做亲,本来就低人一等,回家告诉父母,怕他们内疚,怕大哥有负罪感,更怕外人笑话。善良的姐姐为了顾全大局,为了所谓的面子,放弃了争取平等的权利。她选择的忍气吞声。姐姐的忍耐并没有唤醒他的良知,多年来他更是变本加厉,脾气越来越大,只要不顺着他,他就没完没了。不管值得不值得的事,也会成为吵架的理由。
  有一次村里来个串乡卖绳子的,邻居们觉得实惠都买了。姐姐觉得快秋收了,用得着绳子捆绑粮食什么的,也买了一盘。姐夫回来后特别不高兴嘟嘟囔囔地埋怨,姐姐还几句嘴,他拿起斧头把绳子剁成了好几段,这都是姐夫的嫂子偷偷告诉我的。姐姐要是买件新衣服,他顺心还好,要是不顺心的时候,就把家里的衣服都翻出来扔的满屋子都是,一面扔一面说,你看看家里都是你的衣服,因为这个,姐姐从来都没有穿过色彩艳丽的新式衣服。免得自己打扮漂亮了,衬托着姐夫更加丑陋苍老,更看着不般配了
  还有一次二嫂住院了,得的是大病,乳腺癌需要手术。我们姐几个都带着钱去医院了,用得上,用不上,于情于理应该这么做。姐姐也想拿二千块钱,尽姐弟之情。姐夫说,拿吧,拿吧,我有钱,说着就把抽屉里的钱拿出来撒得满地都是。姐姐空着手去医院了,大是大非面前他至姐姐不仁不义之地。
  常年过着这种不堪的日子,姐姐在任何场合中没有埋怨过父母,没有抱怨过大哥。姐姐说,孩子们都大了,也改变不了什么,都知道了都跟着生气。直到有一次姐姐实在受气不过,打电话给二哥,话没说完,姐夫抢电话挂断了。二哥觉得势头不对赶紧借个摩托车过去了,二哥给他好一顿揍,你太欺负我们娘家没人了,不是没人打得了你的。从那以后随着岁数越来越大,他才收敛一点。虽然秉性难移,他挨了打也是起到震慑做用的。
  如今姐夫六十多了,得了两次血栓。都是姐姐跑前然后,事无巨细地精心照顾,直到康复出院没有留下一点后遗症。但凡姐姐有一点私心坏心一松手,哪有你的命在。
  委屈贫寒的日子里,姐姐忍辱负重。和姐夫开了个馒头房,他上来脾气就不干活,不是摔东西,就是躺床上睡觉,生意上的事不管不顾。姐姐自己蒸馒头自己卖。酷暑寒冬里,姐姐挣几个辛苦钱养大了两个孩子,供她俩大学毕业。大闺女工作优秀,独立干练,是单位一个部门的主管,自己买车买房。二闺女二本毕业工作顺利,有幸遇见了爱情,去年小夫妻买房买车,有了自己的小家。姐姐和姐夫也不再受累卖馒头了,离开农村来到市里居住生活。姐姐他俩也找个干保洁的活,每月挣几千块钱,也比卖馒头轻省。
  按常理说,如今他们也算苦尽甘来,到了相互扶持相互照顾的年龄了。念惜多年不易,顾及夫妻之情,也该和睦相处。可是环境的变迁生活质量的提高,并没有让他改掉恶习。前一阵又吵起来了,吃饭的时候,姐夫把筷子放在菜盘子上。姐姐说让他拿开筷子,我夹菜不方便。姐夫拿来手机掐着钟点,说三分钟了你也没有夹盘子里的菜,你试试不耽误你夹菜,你怎么这么事多。姐姐说你真无聊,拌了几句嘴就各自上班去了。中午回来姐姐做饭吃饭,姐夫以姐姐没给他拿筷子为由,又开始吵架,并且把盘子摔得稀碎,还打了姐姐。最后他还拿着家里的现金和存折回老家去了。写到这里我气得手都哆嗦,天底下怎么还有这种人?他还算个正常的人吗?
  多年来他的脾气性格,伤透了姐姐和孩子们的心。这糟糕的婚姻耗尽了姐姐的青春,消磨殆尽了一个女人对生活所有的期待。更颠覆了一个女人对家庭对爱情,所有的憧憬和美好向往!姐姐为了娘家有个完整的家,嫁给了自己不喜欢的人。后来为了孩子有个完整的家,受尽了心里委屈和身心折磨,一生的幸福都白白地葬送了。假如不是这该死的转亲,凭姐姐的人品、相貌,肯定能找到一个知疼、知热、疼爱她的人。不是这该死的转亲,姐姐的人生就是另个版本!偶尔和她说起这些伤心事,姐姐失声痛哭,姐姐说,要是重新选择,她肯定不会答应这门亲事的。她肯定以死抗争的。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人生最好的岁月就那么短短几十年。这糟糕的婚姻,毁掉了姐姐一生的幸福,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孩子们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和呵护,看不到父母之间相亲相爱,婚姻的美好,大闺女对婚姻充满了失望和恐惧,至今不敢恋爱结婚。到底是谁操控了这一切?谁能让孩子从家庭的阴影里走出来?谁能偿还姐姐这些年失去的一切?那个叫命运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哪位高人给解释一下?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上小学时,正赶上文革。除了参加各种劳动之外,最喜欢、最美好的记忆,莫过于每年一次的集体演出——庆祝“六一”儿童节。 那时,同家庄乡有两个演出点:新堡和同家庄。新堡的演出点就在...

关中流行一句“胡基垒墙不如砖,疼娃不如疼老汉,吃啥不如吃搅团”的俚语。 盖房、娶媳妇、抬埋老人,是农村的三件大事。一天的工分三毛钱,攒个鸡蛋换针线,过去农村盖房,谁家能盖得起...

焉支山的倩影是是历史的若影若现,焉支山的倩影是穿透迷雾的淡淡晨曦! 焉支山的美丽宛如溯四岁月源头的彩虹,焉支山的美丽是大漠的彩幕! 数千年来,两条大河孕育的农耕文明和富庶,对那些...

从寒意顿起的800米海拔的黄龙山林场下车,便有种魂归故里的感觉,老黄牛、鸡鸣、乡村楼房舍、以及相亲相熟的青笋,让人恍惚间蒙生出对乡土气息的迷恋。夕阳格外好,同来的红木老师说那是...

花,是青春的使者,也是青春的过客。朝花遗落,满天飞霞,没有了哀伤,徒留一段往事擦肩而过。春,是飞鸟的王国,也是飞鸟的天堂。自由的天空像极了青春,尽情挥霍,不要为昨天的过错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忘却了小时候的许多事情。然而十五岁那年的往事,我却依然清晰地记得。因为在那一年,我终于有资格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来给家里挣工分了。 那时候,家里的境况是非常...

一 她是我来温州遇见的第一个女孩,她叫阿真。 当初我从永嘉农村来到温州这座城市,是带着一种执拗来的。我本来完全可以遵从母亲的意愿,早早地在农村娶个媳妇,然后生几个孩子,过一种脸...

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一只老鼠,眼睛贼溜溜的。 上个月某一日我从外地赶回家中。 时至下午四点,我入厨房打算做饭填饱肚子。眼见一直贼鼠从暖气管上哧溜哧溜地爬过,边走边歪头看我举...

这块地,有四亩,如同一个半岛,北面、东面,是相连的两个水坑,L型,西面,隔一条窄窄的土路,还是一个水坑,南面,则连着一条大街。这个半岛,明显高,是这个村的制高点,几家人的自留...

一 一场突发的疾病,于4月2日夜晚袭击了我。翌晨起床,竟然发现自己右边的手脚无力,浑身疼痛,想穿衣下床,可怎么也使不上劲,最终在妻子的帮助下,勉强穿好衣服下了床,但已经站立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