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妻子是要疯一阵子的。尤其是今年这个癸卯春天,她说,来之不易。疫情消遁,春来皆新。出去走走,看看花儿,不为别的,只想配得上这个春天。对待春天有这样的态度,我一百个赞成。
  她的手机图像空间差不多爆满了,全是春天的样子。
  “一朵花,哪怕是一朵阡陌小花,都要用心地看,才会看出点东西来。”这是她百看不厌的门道。比如,那种叫“堇菜”的花儿,人看了马上害羞,紫色的瓣儿低垂。这个还真没有发现,这是含羞?
  为了一朵不起眼的小花野花,她蹲下来就像慰问一个弱者,不知说没说体恤的话。
  周围哪里有春花来得早,她都知道。好在有汽车做她的腿,但又不能走马观花。春天,是给花留出了宽敞的通道的,花儿可以掀翻一个春,万紫千红是高潮,到那时,好像只要想象一下就可以,完全可以停下脚步,缱绻在迎春巡花之礼的美妙感觉中,因为太缤纷,太过繁盛,就绊住了脚步。
  
  二
  只想配得上这个春天,多少理由都成立,什么样的行为都可以理解,哪怕是疯狂之举,仿佛也是顺理成章。
  八河港北岸,是一面铺着锦色的绸缎,远观就像风吹锦霞浮动,将红粉鼓起。她跟朋友借了舢板,到海里看。她说感觉不一样。人在船上,扶摇如随风,晕乎乎的,看岸上千锦色如缎,围着自己起舞。不就是那种叫“天蓝小叶绣球”么?我曾描写为“一地锦”的铺地野花。喝酒的人都觉得微醺好,飘飘欲仙,到海里看,就是那样的感觉,微醺,有着想上前抓一把的狂。唐人称“秋千”是“半仙之戏”,我突然觉得船于波澜中,才是“全仙之戏”,不必临凡,自在仙境。同是一处风景,付以情怀,选择一个角度,一种方式,风景就对得起赏景的人。
  妻说,迎春花不如连翘。迎春花的名字不带一点儿想象,道破了花的灵魂,也不好。真难伺候。原来她是想去看赤山深处的“天目湖”围岸的连翘了。她认为连翘是迎春花的最高表现形式。我不能去说她知识性的错误。看了连翘就配得上这个春天?我反诘。她说,迎春一枝秀,是一藤黄;而连翘则是一簇蓬勃,一丛奔放。看了才有春一样的旷野奔放的心情。
  我真不知。连翘在春里看,那是“梅开二度”,如此才表达出盼春的热切和热望,还有不甘。
  也是啊。不一样的花,总有不同的诗句来歌咏。随便一写就给春天的花,花儿不收。配不上。
  人的很多想法来自花儿的启迪。花从来无需修饰自己,修辞在花前失色,也无用,把花比做什么都不合适。修辞,配不上。
  谁会去响应春风?第一是花儿,第二是农时。那片油菜花,可以把大地铺上锦色,皇帝的龙袍那叫“一点黄”,大地是肆无忌惮的黄。所以,所有的锦,都逊色,配不上。
  记得,作家朱成玉曾在他的文章里说:“我要在春天死去,那样,裹尸布上就会铺满鲜花!”千万不要觉得他在说丧气话,他的假设是说,可以全身心地死心塌地地融入春天,无悔。如此的情感,才配得上。
  三年的春天被疫情歪曲了,我们也没有给春天一个仪式感去用心看看春天的花,今年是必须补偿的。被压抑的心情已经炸开,就是为了配得上这自由洒脱的春色。
  
  三
  她说,张家埠的山茶花熟了。我马上在“高德地图”里搜索,原来在文登区,距家120里。她说,这个春天应该远行,已经准备好了心情。
  她说,想到“吉兴商场”挑几件春装。是啊,三年了,她对衣装的省让我大跌眼镜,一件自织的毛衣,就是出门也披上,对时光的不在乎,实在超过从前。而且,一贯崇尚素雅淡泊的妻子,居然也有俗气的时候,我疑惑不解。反正买衣装,从来都是点点头,也不能给个参考。尤其财权在握,征询意见也就是寻求是语言上的迎合与支持,不然买了衣装也不来情绪,鼓足勇气,奢侈一次,我们这个年龄是最需要鼓励的时候。
  她再次强调理由——只想配得上这个春天。言外之意,不能寒酸了,她给穿衣也找到了天经地义的理由了。
  人老了,可能就剩下了回忆也不好。就像打开衣柜,好像打开尘封的记忆。那些整齐排列在衣架上的,西服,中山装;夏衣,面包服;大氅,皮衣;休闲的,礼服,夹克……都像是在等待自己检阅,我有我的方式,知道它们在等着我说出它们的故事,让我从笔尖流出时光的光鲜来。可我从未去想一柜子衣装跟春天有什么关系,我笑自己心中还有没有春天呢。
  而妻子看衣柜则不一样了。所有的样式,都无法般配春天,所有的颜色都黯淡了,不能跟上春天的多彩。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女人的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换句话说,时髦属于过去,没有一件配得上当下的春天啊。再多的旧衣,哪怕从未穿上身的,要丢掉,又不舍。多么矛盾!妻子说,那些代表了老时光,不能扔,就是衣柜爆炸了,也要继续塞满。说完“配得上这个春天”的话,她就把衣柜的门全打开,一件一件地检视,我明白,这是在做我的工作,她习惯“用事实说话”。理由这么充足,积极地配合春天,谁也无法找出丝毫的理由来反驳,更不能拒绝。是春天不满足,还是人心不满足?我弄不清了。
  我甚至可以找到支持她的理由。我的忘年交老友“老海”,每年的春天来临前,都要把上一年写的书法和宣纸找出来,整理一番,不能留下的,就卖掉,尽管重量轻如鸿毛,但还是不舍,他的写字台要重新堆一摞新写的书法。这和购衣迎春一样吧?老海说,要配得上一年之始。
  妻子的理由更充分。补充说,所有的美都有有效期。可拿来回忆,但不可以还觉得可以延续,需重新制造美,否则就对春天不够敬畏了。我不知春天听了她的话,会不会寄来一封感谢信。
  
  四
  我说去了张家埠,再想往哪里去?她说,春天也不是放在某一个地方。
  去了张家埠,原来只为了买一株山茶花。不值得?值得,足够奢侈的,这是情调,情调是生活里的奢侈品,不能用普通的价值观去衡量。我很理解。你为春天写一首诗,我不能为春天买一朵花?是啊,每个人都有表达对春天喜欢的方式。就像我不能问,我配给春天写诗吗?我不能伤害她去问你配买一朵给春天吗?她的心情已经许配给了春天,配得上,即使是单相思,是暗恋,也无可挑剔。她说,赶在春天里,我们买回一朵花,春去花落,我们曾经握住了一朵花。她对得失观有着这么玄妙的理解,让我觉得自己在真正的禅意面前有点俗了。
  忘记是谁说的,别忘记,春天给自己买一束花吧。别只待什么情人节,铭记着,最好的自己就配得上一束花,灿烂的心情才配得上也给春天。
  车行柏油路,出口很多,不去看了。我们就那样漫行着,此时属于让灵魂走在去往乌托邦的路上。也问我究竟去哪里?我说,我就带着你去迷路,不管出口,出口是为了不愉快的人设置的。迷失在春天里,不必清醒,春天肯定喜欢我们这个状态。
  如果一个人真正到了让自己迷路的境界,所获得的感觉,就不是奔忙了。所有的路边树后,都可能放着一个桃花源;每一个出口外,可能都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谁也不会说,自己配不上,都想躲进去,获得鸟一样的自由和飞翔。
  真正在春天里,到山野小径走走,去公园散散步,在一片空地弯弯腰的,除了热爱不舍春的人,还有就是忙着减肥的。我发现了这个秘密。妻子已经脱离了这个实用目的,我们都认为,胖与不胖,完全不是身体储存的脂肪的多与寡。在乎脂肪的人,最容易失掉春天。走进春天,就应该用精彩束腰,以情趣为腹带,看上去没有一个不苗条的,每个人在春天里的样子都是很美的,很可观的。
  此时,如果碰见自己的朋友也一起在春天里,最希望朋友说一句,这么苗条,真配得上这个春天啊。即使句子表达不出这个意思,交谈着,也会把谈话拉到这个意思上,不怕不就范,因为心中感觉自己和春天那么般配,别人不能不读懂。人都需要认可。
  记得作家汪曾祺曾说过:“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之前,我理解这句话是肤浅的,以为他只是个有情趣的人,很幽默。其实,再仔细琢磨,还有深意。春天来了,我不能在家,你如果走累了,就和花坐一会,与是否来访无关。配得上春天,就要走进春天。
  
  五
  配得上,于是就有了比喻,本体都是自己,一个配得上春天的人。
  路边陡壁上垂下一穗穗的迎春花,那是迎接自己的彩锦,它璀璨迷人的样子永远记得住。
  山脚地堰下的丁香,突然从一条逼仄的小巷跑到眼前吧,莫非就是来比喻自己丁香一样的心情。
  伟德山山路两侧的野茉莉,绣着白色如玉的流苏,多么像四五十年前曾经穿过的小碎花布衫的样子。
  明知那些躲在渠边开放的虞美人花就是罂粟科花种,却还是忍不住拿来玩味,玩味出符合心境的滋味来。做一个虞姬,不要垓下死,只唱“垓下歌”。每个女子心底,都抹着虞姬的泪,笑着流泪,哪怕流出的是血,也愿做那雪亮的剑锋上的一滴血。辜负,不是人愿意选择的方式,也不是配不上,是无奈,没有赶上绽放的日子。
  杏花俗了,桃花时短。只愿今日如花,满身飘雪,做一个冷美人;只愿今日从衣装到心底都缤纷,哪怕做一次红地毯上的撒花也愿意。
  妻子说,春天就没有一种花不是美的。
  为什么?
  她们都在努力地绽放着自己,毫无保留地释放着自己的芳香,她们都觉得自己配得上这个春天。
  一个楼住的李大姐去了养老院,前天,她突然回到我们的小院,拿个凳子坐在院子里。衣着新鲜,满面春光。我问为什么回来?她说,还是我们院子里的春天好。我关注的是她的打扮,反复问,她说,这样才可能配得上这个难得的春天。是啊,她的话里带着伤感的色彩,她自知春天对于她不会太多。只为给春天一个好形象,令我生敬,我给她鞠个躬,她笑了,说我还是那么让人喜欢,我说我是代你给春天鞠躬的。
  我配得上春天吗?我突然无声地问自己。我就不在意园边开着的老白菜花。往深处想,它是在为了明年的春天育种,也配得上春天,配得上第二个春天。多么遥远的梦想啊!
  我还配得上春天吗?春天不问我的身份,不管我骨子里是否对春天里的花还有什么微词,一样地接纳了我的脚步,踏一路无边的春,也把最美的眼光给了春,春给我一个声音:配得上了。
  理由很简单,用不着措辞分析,春天的花,都倾向我,妩媚地笑着,不然,闭花羞月也弃我。
  
  2023年3月18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生活可以是一半烟火,一半诗意。 朋友强宁特别喜欢打太极拳,每次见面,不吐槽自家男人不抱怨工作,儿女学习成长的烦恼统统屏蔽。师傅张瑛,各路拳友永远永远是她话题的两大版块。甲流来...

我不喜欢喝酒,可时势硬是把我拉进满装着美酒的深潭里。让酒在我的头脑里发酵,孕育出晩年同伴间的友情,和亲人间的期盼。然而人生总是不如意,朋友们先后排队,走进了历史的永恒,与天...

春天了,万物复苏。最是一年春好处,更是读书的节气。我家的书橱珍藏着许多杂志和书籍。其中有一大摞《佛山文艺》尤其引人注目。 八九年,我在镇上中学读书。那时候的学校很陈旧,一排红...

还会想起你住过的老房子吗?提到老房子,你会想到什么?土墙青瓦,松木门窗,微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淡淡的草香味!是啊,一径、一狗、一院,一灯,变成了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一个故事...

一 我从小就喜欢睡懒觉,上中学时,因睡懒觉上课迟到,我没少挨班主任训。没想到,我睡懒觉的顽疾在军校里竟没有发作过。军校纪律严明,作风紧张,军号就是命令,听到号声就得令行禁止。...

今天,去给父母扫墓。 有人说闰二月,不能去上坟,否则祸事临门,起码不能在清明当天去。我觉得这没什么道理。清明祭祖,缅怀先人,传播孝道,这是民族习俗,人之真情,怎一个闰二月就能...

整整半个世纪已如风一样悄然飞逝,但那个重阳风起的秋日却一直留在记忆的深处,现在想起来应该是我人生中非常特别的一课。 天公从不作假,重阳一到,整夜的狂风便夹着零星的冷雨,摧枯拉...

(一)自然生态篇 这些天,一有时间,我都是在捧读一本书——《鸟知道》。截止到昨晚23:58分为止,这本书我已全部读完。时至深夜,掩卷长思,心潮起伏,思绪难平。那些物欲横流,灯红酒绿...

阳春三月,桃花灼灼。当我身在他乡欣赏着桃花的时候,就想起老家肥城的佛桃花。家乡的佛桃花花期要比一般的桃花晚5至10天,我多想立刻飞回到家乡,去赴一场春天的约会,陶醉在那阡陌间盛...

由桥上而岭上,车在盘旋的山间采林道上起伏,一段隐逸的过往渐渐映出本来面目。 大山深处众多山坑中的一条。芭茅坑,其实很土的一个名字,却因了九十多年前的那声霹雳“暴动”,多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