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修,请你上台讲一讲。”他特意要我在大会上发言,讲一讲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且事先根本没有和我打招呼,我一点准备也没有。好在我在部队一直做宣传工作,当了多年的政治理论教员,到地方也是搞文字宣传工作,又当局里的宣传部部长,讲话对我来说,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也绝对没有任何的紧张和拘束。于是我在会上即席讲了大约15分钟,就国土资源作协的发展建设谈了几点意见。我讲完后,他说:“你讲得不错,你的意见很有价值。你的演讲表达能力也很好。”这个人就是原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主席常江。
   常江,是我所在的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的第一任主席,先前是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的前身中国矿业作协主席,是他在国家机关机构改革中,在行业作家协会生存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把这个作家协会保存了下来,他在这件事情上可谓劳苦功高。
   2005年10月份,我在北京参加中国国土资源部宣传工作会议时,认识了与会的常江老师,细聊才知道他的家乡也在吉林省长春市,还是老乡亲呢。也正是那一次,他知道我喜欢文学,而且已经出版了七八文学作品集,于是,他便建议我加入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并说由他来做我的入会介绍人,我当然很乐意,于是我就成了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的会员。到了2009年12月份,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举行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我在那次会上可谓双喜临门,一是我的新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田园恋歌》获得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中华宝石文学奖长篇小说奖,二是我当选为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自此,与常江老师共事达10年之久。
   常江老师是满族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1967年参加工作,历任青海地质局物探队干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全国地质图书馆教授。青海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地质作家协会副主席、第二届主席团成员。中国楹联学会首届秘书长及第二、三、四届副会长,第五届常务副会长,在中国楹联学会六代会上聘为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2009年出任《百家联稿》丛书顾问。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庐山放歌》《大山醒来吧》《流浪歌》。编纂工具书《名联鉴赏词典》《中国对联大词典》(主编之一)《中华名胜对联大典》《北京名胜楹联》《名湾名胜楹联》《古今联语选萃》《楹联集翰》《中国楹联大典》。专著《中国对联谭概》《成名禄集》《幽默诗文小品1001》《奇趣妙绝对联1001》《对联知识手册》《奇趣妙绝对联》《中华对联大观》等。2018年,达600多万字的12卷《常江文集》由中国大地出版社出版,我有幸获得一套。
   常江老师还获得很多项文学奖励。诗集《大山醒来吧》获全国地质系统文学创作特别奖,长诗《帐篷村》《桂林水》分别获1983年地质部、全国科学文艺优秀作品奖,歌词《篝火歌》《流浪歌》《葬礼歌》均获首届宝石文学奖,组诗《信,帐篷文化圈纪事》获第二届宝石文学奖,专著《中国地联谭概》获全国首届满族文学奖。
   常江老师担任第四届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主席不到两年,便主动退下来,做了名誉主席,由《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社长、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国栋接任,他是从作协的长期发展来考虑的,这充分体现了他老人家不重名利,顾全大局的良好品质。之后的每一次主席团会议,都邀请他参加,他都积极到会,不仅为作协工作出了一些妙方良策,而且发挥他的书法和楹联专家的特长,为会议和会议所到之处,增加了生动和色彩。
   我与常江老师的交往,印象深刻的是在南京会议上。那次南京会议,是我第一次参加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的会议,由于作协主席团成员和作协会员绝大部分都是地质矿产系统的,我认识的不是很多。会议期间,常江主席让我在大会上发言,讲一讲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是为了让大家认识我了解我。也是在那次会议上,我被选为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进入主席团。我知道,虽然有几位副主席的热心推荐,但是,常江是主席,他若是不同意,也是不可以的。实际上,常江是同意我担任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的,这和之前他对我有了比较多的了解相关。
   还有一件事是我们合作写一篇关于土地庙楹联文化的文章。2015年元旦刚过,常江老师给我来电话说:“中国地质图书馆新创刊一本《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杂志,新年第一期是土地专号,要刊登一篇土地庙文化的文章,以土地庙楹联为主线。”常江还说:“我想由来你来写这篇文章最合适。如你同意,我把收集到的一些全国各地土地庙的一些对联从邮箱发过去,由你选用。”他还特别强调说:“当然,要和土地文化联系起来。这就是我认为你老兄能够胜任的理由。如果可以的话,春节前完成如何?”常江老师把完成作品的时间表也同时给我订了下来。我确实比较喜欢楹联,20世纪80年代我就加入了大连市楹联学会,后来还做了一段时间的一个楹联分会的副会长。虽然多年来一直断断续续地写一点对联,也参加一些报刊的征联活动并有联作被刊用。但实话实说,我对楹联知识学习研究得很不够,还停留在很一般的水平上。对于写这样关于楹联方面很专业的命题作文,还真是有点底气不足。
   我知道常江还曾是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名誉会长,且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做楹联知识讲座,是我国楹联界泰斗级人物。他的书法也写得很好。我们一起参加中国国土资源作协主席团会议或文学采风活动时,他曾经多次撰联并挥毫,给相关单位留下一些墨宝。于是,我建议还是由他来写,可他还是坚持要我来写,恭敬不如从命,想来这也是一次学习提高楹联知识的极好机会,于是我便答应试试看。
   常江老师很快从网上把他收集到的全国各地数百副土地庙楹联给我发了过来,我逐一认真品读。那些土地庙楹联真的是内容丰富,角度新奇,趣味横生,有的令人读来胸添正气,有的令人读来忍俊不禁,可谓美美地享用了一道土地庙楹联文化的大餐。学习后方才知道,原来,作为楹联领域的一个小小的分支——土地庙楹联,其内涵也这么丰富这么深邃。这时,我写这篇文章的信心大大增强,底气也觉得足了。我在全面阅读欣赏了那几百首土地庙楹联的基础上,根据其内容,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探析,即祈福、惜地、劝耕、儆戒、崇孝、反贪、守土、赞颂。我写完后,以《意蕴深邃妙趣横生——土地庙楹联的文化解读》为题,发给了常江老师,他进行了个别的修改,并加了三个小题目。之后,以我们两个人的署名发给了那家刊物,很快就刊登了出来。发表时,常江老师还把我名字放在了前头,其谦虚低调可见一斑。通过这次撰写土地庙楹联的文章,使我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感谢这些土地庙楹联的作者,也感谢常江老师,给了我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
   我和常江老师在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后为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主席团共事11年之久,交往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我感到他是一位忠厚亲和的长兄,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是一位谦虚随和的好人,堪称大家做人做事的榜样。他出版的那套12卷的《常江文集》,其中还收进我们合作的那篇《意蕴深邃妙趣横生——土地庙楹联的文化解读》的文章。
   常江老师是吉林人,他喜欢吃东北的黏豆包,那年我从吉林老家去北京参加国土作协主席团会议,特意买了一些带给他,他非常高兴地跟我说:“家乡的黏豆包很好吃。”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一 老家屋子东面一条河,屋影摇曳不进潺潺的河,唯记得叠过纸船,漂流于河,纸船行到何处,至今还在想。 首先想那纸张有如此神力,可以乘风破浪。 纸,在孩子的眼中,最初不是好写最美的...

一 惊蛰那天,家住“廿八楼”的老朱兄请我们到他家里吃饭。他割了一个土猪的猪蹄,用文火闷烂了,拎出两瓶2012年产的飞天茅台,颇为伤感地说,这是我压箱底的酒了,就两瓶,今晚咱们把它干...

这个季节,风比日月星辰忙碌。它从一个村子出来,又拐进另一个村子。把春天的消息,告诉岸上站着的杨树柳树,树枝就悄悄绿了。经过村庄那条河的时候,一头牛在树下立着,听风,闭着眼让...

一位脑瘫女婴被医生宣判终生躺在床榻上度过,她却奇迹般地学会了走路、写字和读书——你信吗?一位只读过初中二年级的脑瘫青年女子,她用两根手指头奇迹般的写出了精彩分呈、跌宕起伏的...

在内蒙古西北边陲的阿拉善盟,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镇——吉兰泰,生活着来自全国各地寻宝发财的人们。然而,这里恶劣的风沙环境,使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大都放弃了各自的追魂梦想,回归到...

那年,大舅开着拖拉机从市里卖羊回来,车上躺着睡得昏沉沉的二妮。 大舅妈看见大舅背着二妮进屋,急火火奔上前,泪眼汪汪叫着:“闺女呀,你想死我了!” 哭过之后,她问大舅:“那个混蛋...

“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人间三月,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偷得浮生半日闲,3月19日,我们尧舜文学会几个趣味相投的文友,来到洋湖仁龙家庭农场范总的桃花园赏花观景,尽情享受绚丽春...

群山唱响 2022年冬奥会的开幕式上,马兰小乐队是非常靓丽惹眼的一束花朵。那群来自太行山的孩子,就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扇动着翅膀亮开了歌喉,为着辉煌盛大的美好,他们歌唱,歌唱! 他...

又到了周末,晚七点多,我和爱人开车从泰州回到兴化家中。 车到路岔口,老远就瞅见妈妈站在家门口,朝我们挥着手,示意把车子停在她下午就守候在屋前花台边上的空着车位里。 一下车,马上...

搁笔太久,坐在电脑旁的我,怎么也敲不出有情有意的文字,可心里有许多的感慨想一吐为快,或悲伤,或感动。曾经逃避的,害怕的,激越的,都让我的心有了历经苦痛后的澄明与平静。我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