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川南小山村,集体生产队时,每到满山遍野包谷快成熟时,生产队里,就必须在山坡上,包谷林中搭“狗向火”草棚棚做睡房,每个草棚棚里分两人一班,晚上去狗向火棚子里睡觉,看包谷。看一季包谷,大概从包谷7、8成成熟到收包谷为止,一个多月时间。
  有时,每一个看包谷棚棚里,分襾组或者三组换班看。这样,每组两人,看一季包谷最多就只有十来个晚上。但还是很艰苦的,虫、咬蚂蚁,更怕蛇、或者半夜三更下大雨等等。生产队都是每家抽出一个男生,编成两人一班,轮流去“狗向火”草棚棚里睡觉看包谷。
  记得我们生产队,从大地一队棺木崖旁边的小塆子出去的坡上搭一个“狗向火”棚起,往小龙沟转至猪家滩坡上搭一个,猪家嘴过去泰山坡对门棕埂进去点小龙沟沙地坎上青杠林旁边再搭一个,再到小龙沟龙塘出去点大石包(凸)处再搭一个,再往九倒拐洞子坡出来点的横山路边搭一个,观音榜搭一个。也就是说,从棺木岩起猪家滩坡至九倒拐观音塝,整个小龙沟坡两山的包谷林,一共要搭建五个“狗向火”棚棚,每晚共有十人在看包谷。
  这个狗向火棚棚,是木头、竹子、谷草或包谷叶子搭成,外形就如狗前两脚站立,后两脚趴在地上,坐着一样。我们用一根约有两卡大一根木头,作棚梁,另用两根稍微小一点的木头撑着棚梁,一个“八”字形的狗向火棚棚框架搭成,再两边搭上竹子,盖上草,内里面钉四个桩,靠上kun(竹子不划破)竹子,作为床,床上铺上草,算是床垫了。这样子,这个狗向火棚棚,我们看包谷的住宿算搭好了。我参加过搭这种看包谷的草棚。‘
  晚上生产队放工了,吃过晚饭,大概8、9点钟,背上蓑衣,带上被单防凉和蚊子蛟,再拿上电筒或者马灯,没有就趁月亮,两人就去狗向火棚子里睡觉(南方干农活背的蓑衣)。
  到包谷林后,先去看管范围转一两圈,并打“响声”,用“哦…哦…哦”的长音发声。这样,一是向其他组看包谷的伙伴们表示,我们来了;二是用声音趋赶那些晚上偷吃包谷的野兽,如野猪(我们称拱猪子)、松鼠(我们称雕连子)、还有其他野物。当然,也预防有些偷鸡摸狗的极个别人顺手牵羊过路掰包谷。路边那种“大提子”(大、长,米鼓鼓的包谷〉包谷最惹人爱,也最易被顺手牵羊的人掰走(我们说缺)。
  如今,我还记忆犹新,在猪家嘴过去的小龙沟大堰沟下青杠林边的包谷林中狗向火草棚棚里与万伯伯一同看过两季包谷,又在小龙沟九倒拐洞子坡横山路边的狗向火棚棚里与李廷泽三哥-起也看过一季包谷。
  生产队时,我们沐义乡新田大队第三生产队,二十二家人,一百多人口,主要劳动力30多人,大小劳动力4、50个。无论春耕还是秋收季,不管办地、播种、栽秧、锄草、割麦子、掰包谷等等,每天几十人劳动场面,干得热火朝天,特别是薅草撵环环,一人一环地(因坡每块地窄,只能种一两窝包谷)薅草,上面的锄起前面去了,你一个人在那块地里(只种一两窝包谷这么大一块地)拖着老远后面,别人就要笑你了。因此都是你追我赶,害怕落后。
  更值得一提的是,队上还有会唱山歌的,如万光云、李明双、李天顺等他们都边薅草边唱山歌。
  在泰山坡、小龙沟两边坡上薅草,大太阳天,他们胸前衣服敞开,草帽子戴起,手里紧握锄头薅草,口里唱着
  山歌:对山唱来对山看,哪家嫂子美如仙,想来嫂家帮帮你,又怕嫂嫂嫌我懒。
  山歌歌曲环绕音在小龙沟回荡,好不热闹。如過一队、二队的社员也在这沟另一坡薅草,也唱山歌,这就更加热闹了,歌手们也唱的更加努力起劲,你一首、我一首,对唱。这种场面,至今还在脑海回荡!
  如今,我们沐义乡新田大队三生产队,已经改为沐爱镇沐荫村十组了。
  从棺木岩转至小龙沟,到九倒捌、观音塝,整个一沟两坡全进行植树、栽竹,已经不再种包谷了,也没有再看包谷了。
  生产队搭“狗向火”棚棚派人看包谷、几山几十人薅草唱山歌的场景,再没有了。但却成了我美好的记忆!
  
  (非首发)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生活可以是一半烟火,一半诗意。 朋友强宁特别喜欢打太极拳,每次见面,不吐槽自家男人不抱怨工作,儿女学习成长的烦恼统统屏蔽。师傅张瑛,各路拳友永远永远是她话题的两大版块。甲流来...

我不喜欢喝酒,可时势硬是把我拉进满装着美酒的深潭里。让酒在我的头脑里发酵,孕育出晩年同伴间的友情,和亲人间的期盼。然而人生总是不如意,朋友们先后排队,走进了历史的永恒,与天...

春天了,万物复苏。最是一年春好处,更是读书的节气。我家的书橱珍藏着许多杂志和书籍。其中有一大摞《佛山文艺》尤其引人注目。 八九年,我在镇上中学读书。那时候的学校很陈旧,一排红...

还会想起你住过的老房子吗?提到老房子,你会想到什么?土墙青瓦,松木门窗,微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淡淡的草香味!是啊,一径、一狗、一院,一灯,变成了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一个故事...

一 我从小就喜欢睡懒觉,上中学时,因睡懒觉上课迟到,我没少挨班主任训。没想到,我睡懒觉的顽疾在军校里竟没有发作过。军校纪律严明,作风紧张,军号就是命令,听到号声就得令行禁止。...

今天,去给父母扫墓。 有人说闰二月,不能去上坟,否则祸事临门,起码不能在清明当天去。我觉得这没什么道理。清明祭祖,缅怀先人,传播孝道,这是民族习俗,人之真情,怎一个闰二月就能...

整整半个世纪已如风一样悄然飞逝,但那个重阳风起的秋日却一直留在记忆的深处,现在想起来应该是我人生中非常特别的一课。 天公从不作假,重阳一到,整夜的狂风便夹着零星的冷雨,摧枯拉...

(一)自然生态篇 这些天,一有时间,我都是在捧读一本书——《鸟知道》。截止到昨晚23:58分为止,这本书我已全部读完。时至深夜,掩卷长思,心潮起伏,思绪难平。那些物欲横流,灯红酒绿...

阳春三月,桃花灼灼。当我身在他乡欣赏着桃花的时候,就想起老家肥城的佛桃花。家乡的佛桃花花期要比一般的桃花晚5至10天,我多想立刻飞回到家乡,去赴一场春天的约会,陶醉在那阡陌间盛...

由桥上而岭上,车在盘旋的山间采林道上起伏,一段隐逸的过往渐渐映出本来面目。 大山深处众多山坑中的一条。芭茅坑,其实很土的一个名字,却因了九十多年前的那声霹雳“暴动”,多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