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书中的文字可以;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书中的文字可以。退居后,我这爱读书之人便如放飞的风筝,总喜欢悠闲地行走于书店、图书馆、书摊之间,阅读名家经典,畅想知识海洋,分享读书感悟,品味生活情趣。在悦读中思接千载、视同万里、感悟人生。
  我喜欢行走进(近)书店、图书馆和书摊那一瞬的感觉。我总会想起哈姆雷特的那句话:“即使把我放在火柴盒里,我也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
  
  一
  
  我走进书店就好像隐身于桃花源。春夏秋冬的外面世界,我总喜欢躲进四季如春的书店。现在的书店不仅环境优美,还香味十足——书香中夹杂着咖啡香,沁人心脾,尽享蹭书、蹭空调的惬意悦读时光。
  行走书店悦读时,让我穿越时空;读着走着,超乎想象遨游。从远古天地的洪荒,到未来字宙的神秘。从热烈奔放的赤道,到旷寒不胜的极地。从最小的物质单位夸克,到最大的生命个体鲸鱼。从人的悲喜情感,到神的难测法则。从工匠精神的零点一秒,到寓言童话的一千零一夜,再到漫无边际的亿万斯年。每本书都是一道打开的幻门,我们的身体无法栖居其间,但心思畅游,我们得以体验魔术般的奇迹与奇迹般的自由。这才是立即兑现的穿越,是妙趣横生的动漫游戏,我们可以英雄驰骋疆场,可以神仙逍遥江湖,甚至体验花的一生、兽的一生、矿物质的一生。何须羡慕孙悟空七十二变?我们可以七百二十变、七千二百变、七万二千变……经历秘密而丰富、从有限向无限的演变。书店悦读,让我们得以进人万花筒般的魔法世界。身体像最缓慢的植物一样安静,头脑像最狂野的动物一样奔行。我们就这样,以文字抵达理解意义的远方。
  行走书店悦读时,让我心花怒放;读着走着,却感自惭形秽。翻翻别人的作品,写得真好。千军万马,排山倒海。炼丹一样炼字,每个字都包浆了,光泽养润。文风蕴藉,偶有滞涩之处,亦存枯笔之妙。好诗!让人狂喜、沉默、肝肠寸断,好诗人简直就是活着的日常的神明。出色的画面还原感,使鱼的鳞彩、鸟的羽光几乎目力可视,写海浪,让我的脚尖几乎触到卷挾着泡沫和散沙的浪涌。他们的想象无所不至,他们的语言如同魔咒。仰望那么多大师,惊叹那么多天才……我鸡立鹤群、难望项背,自己就像个对比之下的笑话。峰峦如聚、波涛如怒,高山大海难道不是因为既美又令人恐惧,才堪称伟大?书山有径,学海无涯---书店是桃花源,也是一条始终敞开的勇气之路。
  
  二
  
  我钻进图书馆就好像潜入知识的海洋。因为在这有海量的资源供你选择,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艺术、文学,应有尽有,任你享用。
  杨绛先生的父亲有一次问杨绛:“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父亲笑了,说:“我也这样。”所以我想,读书便是读书,又何必深究它的意义,难道吃饭睡觉还要问做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吗?这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使是春天的一滴雨,都会充满了诗意。
  我格外喜欢去图书馆读书的。纵然没有午后阳光温暖的照射与一杯袅袅升起热气的香茗,可是转过那一排排书香写意,走过一本本安静祥和,宁静致远的氛围,纸墨香气的萦绕,都让人感到身心舒适。阅读一本书需要什么条件?好书、好环境。无论是记载着隔世烟雨的青衣顾盼,还是推导着晦涩难懂的工科公式,或是几本绘着青砖白瓦间小镇的图册,都那样整整齐齐,分门别类的放在一排排书架上,如此赏心悦目;有着木质纹理的桌椅似乎记载了森林深处一棵树木历尽风霜的磨难,此刻安安静静的在那里与暗蓝色的地板相得益彰,营造着宁静致远的氛围;还有透过玻璃窗调皮跳跃在书本上的阳光,令人不禁莞尔。
  在这窗明几净、墨香围绕的图书馆,所有的声音仿佛都沉寂下来了,灵魂也终于追上了身体,且行且歌。这是灵魂的殿堂,是可以触碰彼此内心的地方,在这里,可以通过通过现有主要学科的一些重要著作来建立对这个复杂世界的一些系统性认识,从而更深入的了解宇宙,了解内心。无论哪种学科,它所流传的形式都是书本,所以我们从书本中了解先辈,了解彼此,了解灵魂。我抬头看看那窗外青芒万丈,舒服的在椅子上换个姿势,复回到那故事的曲折辗转中去。
  
  三
  
  我走近书摊像女人闲逛商场一样,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就是爱在那里站一下,悠闲自由地拿起一本,随便翻翻而己。多数的情况下能买几本,但也有时候看了半天却一本也不买,不是书价太贵,就是没有遇到好书。
  我对逛书摊情有独钟,每周末回老家兴化,白天到八字桥文化广场的书摊看一看,晚上到马桥路夜市上的书摊噍一噍。书店装修华丽,悦读环境舒适,虽说很牛气,但很不实惠,不能讲价,就算费劲打个折,也省不下多少钱。而书摊就不一样,书价吸引人,弄好了还会买到几本好书,只是盗版书多些,其实也无所谓,书店里的未必就是正版,书籍不必衣服,能看就行,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原先马桥路夜市上的书摊,摊主是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妻,看样子是下岗工人,文化不是很高,人却不错,特别是丈夫,红脸膛上透着憨厚和实在,让人不忍心跟他讲价。他们夫妻经营的全是新书,而且都是过期或是流行过的,价格便宜,一般都是三、五元一本,个别的工具书贵些,但比书店里的也便宜许多。每个周六晚上逛夜市时,我都要在书摊前驻足一会儿,翻翻新书或旧书什么的,他们也对我这个戴眼镜的书生格外照顾,有时候买完几十元钱的书,再拿一本送我,都是我感兴趣翻阅过的。几个月来,我还真的在这里买了一些书,都是成套的,象定价二、三百多元的《中国书法临帖大全》《三希堂法帖》《明朝那些事儿》等,我感觉都不错,有的印刷很精美,根本就不像盗版,可是如果不是盗版,价格也让人吃惊,与定价相比,可能打了五折还多。日子长了,我连正常去书店买书的时间也少了。有时候看到新书介绍,就委托他们给代买,他们也总是很认真地帮忙,而且从来都是打折。
  有一次,我看到书摊新进了一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粹选》,书的装祯不错,牛皮纸封皮,印得也精美,价格更便宜。我赶快告诉他们夫妻,这套书价格低了,再提高一下,再进10多套,一定好卖。那个男人半信半疑地听了我的话,就提高了价格又进了书,只两个星期的功夫,20套书销售一空,由于提高了价格,也多挣了钱。这对夫妻对我从此必恭必敬,男的还说,要是大哥你跟我们干就好了,你有文化又爱看书,保证能挣钱。我笑笑,无言应对他们。不过我倒是想过,要是有机会开个书店可不错,自己白看书,还能挣钱,要是真有那么一天,当个书店的大老板,岂不是一举两得呼!
  
  不要觉得自己平凡,写不出好文章,只要你肯努力,你也能把平凡的小事写精彩,但这一切多少也和你的阅读量有关,所以有时间不妨行走于书店、图书馆、书摊之间,读读书,增加阅读量,当量的积累引起质变时,你也可以写出自己的文章了!
  无论身体力行的行千里路,还是手不释卷的读万卷书,我们去靠近与了解……素材和灵感,都在行走悦读的途中。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生活可以是一半烟火,一半诗意。 朋友强宁特别喜欢打太极拳,每次见面,不吐槽自家男人不抱怨工作,儿女学习成长的烦恼统统屏蔽。师傅张瑛,各路拳友永远永远是她话题的两大版块。甲流来...

我不喜欢喝酒,可时势硬是把我拉进满装着美酒的深潭里。让酒在我的头脑里发酵,孕育出晩年同伴间的友情,和亲人间的期盼。然而人生总是不如意,朋友们先后排队,走进了历史的永恒,与天...

春天了,万物复苏。最是一年春好处,更是读书的节气。我家的书橱珍藏着许多杂志和书籍。其中有一大摞《佛山文艺》尤其引人注目。 八九年,我在镇上中学读书。那时候的学校很陈旧,一排红...

还会想起你住过的老房子吗?提到老房子,你会想到什么?土墙青瓦,松木门窗,微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淡淡的草香味!是啊,一径、一狗、一院,一灯,变成了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一个故事...

一 我从小就喜欢睡懒觉,上中学时,因睡懒觉上课迟到,我没少挨班主任训。没想到,我睡懒觉的顽疾在军校里竟没有发作过。军校纪律严明,作风紧张,军号就是命令,听到号声就得令行禁止。...

今天,去给父母扫墓。 有人说闰二月,不能去上坟,否则祸事临门,起码不能在清明当天去。我觉得这没什么道理。清明祭祖,缅怀先人,传播孝道,这是民族习俗,人之真情,怎一个闰二月就能...

整整半个世纪已如风一样悄然飞逝,但那个重阳风起的秋日却一直留在记忆的深处,现在想起来应该是我人生中非常特别的一课。 天公从不作假,重阳一到,整夜的狂风便夹着零星的冷雨,摧枯拉...

(一)自然生态篇 这些天,一有时间,我都是在捧读一本书——《鸟知道》。截止到昨晚23:58分为止,这本书我已全部读完。时至深夜,掩卷长思,心潮起伏,思绪难平。那些物欲横流,灯红酒绿...

阳春三月,桃花灼灼。当我身在他乡欣赏着桃花的时候,就想起老家肥城的佛桃花。家乡的佛桃花花期要比一般的桃花晚5至10天,我多想立刻飞回到家乡,去赴一场春天的约会,陶醉在那阡陌间盛...

由桥上而岭上,车在盘旋的山间采林道上起伏,一段隐逸的过往渐渐映出本来面目。 大山深处众多山坑中的一条。芭茅坑,其实很土的一个名字,却因了九十多年前的那声霹雳“暴动”,多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