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走进江南的春天,草长莺飞,花香鸟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暖阳很快让河边、道旁热闹生动起来,踏青、赏花、放风筝……窝了一个冬天的人们纷纷出来活动活动筋骨,抖擞精神,欢笑洋溢在脸上。对于我这个乡下妹子来说,这个季度除了踏春游玩,永远少不了一项重要的活动——打野菜
  生长在大自然界中的野菜,整个生长过程无人管理,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纯天然、绿色、无污染是个闪亮招牌,更是当今人们喜爱它们的根源。家居皖南小城,东至,竹笋、马齿笕、蕨菜、马兰、藜蒿、鲶鱼苔……田间地头各种野菜随处可见。山里山外,不同的环境孕育不同的野菜品种,多的数不过来。不同的野菜也有着不同的吃法,凉拌、清炒、晒干,但每一样都足以让你赞其芬香,叹其美味。
  我打野菜师从老妈,是从掐马兰开始的。按照农村里老习俗,清明之时,每一家都必须做糯米粑“粑魂”,吃了糯米粑才能将自己的灵魂与身体牢牢粘合在一起,永不分开,这是每年保障自己生活安全稳定的关键一步。此举为古时习俗,很久有之,现在的我们持续为之,原因就是做粑与吃粑整个过程中可享受的无处不在的欢乐。糯米粑的美味是由馅决定的,马兰少不了。小时候,在做糯米粑的前一天,老妈就会带着我们姐妹仨拿着竹篮到水沟边掐马兰。因为马兰很小,且只能掐起中间的嫩头食用,所以一大片马兰仅能掐到一小把,半天下来几个人也只能掐到一小篮子。回家之后将马兰焯水,和我们当地的招牌豆腐干放在一起切碎后,加入佐料拌匀,做出来的糯米粑软糯鲜香,它会让你摇头,只不过,是因为你急着想吃它被烫得直摇头。另外,马兰包饺子鲜美爽口,唇齿生香,也是一道绝佳美味。
  在掐马兰的过程中,老妈会详细为我介绍路上遇到的每一种野菜,了解了它们的采摘时间以及吃法后,第二年,我打野菜的目标和数量就会增加很多。
  蕨菜是我最爱吃的一种野菜,一条长杆上布满细细的黑毛,未长开的杆头卷成小饼状,看起来特别可爱。之前在乡镇上班,要求周一到周五都必须住镇,周末才可以回家。上班之时忙忙碌碌,下班之后却百无聊赖。每年春天,我就会和几位同事约着周五中午一起去黄湓河边逛一逛,放松心情的同时摘一些蕨菜回来,下午下班之后带回家。走进厨房,先用水清洗干净蕨菜杆上的小黑毛,再加入辣椒粉大火清炒或者是伴着腊肉一起炒,味道都超绝。过周末的小菜就这样完美解决了。如果天气晴朗,老家有的村民就趁农闲之时采好几筐蕨菜回家,焯水之后晒干,冬天用来煮火锅也是一道特有的美味。
  所有的野菜想要被称之为美味均必须遵从同一个标准——嫩,所以,野菜的季节性很强,打不同的野菜必须要把握好不同的时间点。
  今年的打野菜之旅是从上周六开始的。平时除了打篮球之外,就窝在家里玩手机的超哥竟然主动开车带我出去玩,目的地是尧渡河边。为什么心无旁骛要直奔那里呢?因为藜蒿出来啦!现在的这个时间点是藜蒿嫩美之时。两人各自换上一身运动装,拿上一塑料袋,便开始了精彩刺激的“打藜大战”。
  采摘藜蒿考验的是胆大心细不怕脏,因为藜蒿喜阴,一般成片生长在水边烂泥地里的杂草丛中,需要拨开草丛用心寻找才能发现,打藜蒿的过程中,如果运气不好还会看到很多的小虫子和小蛇,至于刺果什么的也必须注意。藜蒿采摘时,用手指去掐根部,可以直接掐断的才足够嫩,这时你的手也会被藜蒿浓浓的汁水染成黑色。不过这丝毫不影响采摘黎蒿的热情和好心情,毕竟季节不等人,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得抓紧时间采摘。
  我打野菜的流程大体都差不多。先认真寻找,发现之后情不自禁欢呼一声“哇哦,找到了!”赶紧拿出手机留影后开摘,在一次次的循环中,心情嗨到爆。如果碰到平时里看不到的小虫小花肯定也忘不了要给它们拍个特写,顺便给旁边闷着头打野菜的超哥一个镜头。回到家立马将美时美景发到朋友圈里,提前为几十年后年老的生活储存回忆的美好素材。整个小河边,只有我一个人像一只鸟叽叽喳喳。一个多小时后,收获满满,一人一大袋藜蒿以及两双被藜蒿汁染得漆黑的手。
  回到家,第一时间处理藜蒿,我负责摘掉叶子,超哥负责切腊肉,藜蒿炒腊肉,两者独自特有的香味完美融合在一起铸就一道无人能抗拒的美食,晚饭每个人都多吃了一大碗。
  晚上,看到发在朋友圈的照片,我打野菜的师傅老妈抗拒不了诱惑,直接发视频过来要求周日陪她一起打野菜,一直腰部不舒服、不愿意出门的老爸也主动要求加入。于是,第二天,老爸老妈、妹妹、小侄女和我五个人一起出发,大侄女没有参加是被迫的,因为车子实在装不下了。地点仍然是尧渡河边,只不过要比昨天离家更远一点,因为昨天那片地里肥嫩的藜蒿已经被我和超哥掐光了。
  “大姑,我在这里发现了好多,你赶快过来哦!”“小姑,这朵小花好漂亮哦,送给你!”……今天叽叽喳喳营造欢快氛围的负责人由我变成了在草地上像蝴蝶一样不停飞舞的小侄女。老爸老妈一边干活一边为我们讲述他们小时候打野菜吃野菜的故事。只不过,那时的他们是因为饥饿被迫去用野菜填饱肚子,而现在的我们是在享受幸福生活之余寻找别样的快乐。整个打黎蒿过程,老爸一直在向我们强调他们儿时的辛酸,劝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老爸老妈的肺腑之言让我更加真切意识到,原来,时间不同,需求不同,做同一件事情的心情和感受就会不同,如果想要让自己始终保持好的心境,唯有不断努力,去发现,去付诸行动,才能拥有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接下来,要去长江边上掐马兰、回黄湓河边打蕨菜,今年的打野菜之旅已经有序安排上了,期待下一个周末!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我的一生里有两个“娘”,一个是我的亲生母亲,另一个是我的大嫂。我一直在心里称呼大嫂为“嫂娘”。 母亲的暮年是在大嫂的院子里度过的。母亲有脑梗和脑出血的老毛病,到了晚年大脑萎缩...

 相遇福星纯属偶然,三年前我陪省市作协几位朋友到汉川乡下采风。原本以为沉湖地处湿地穷乡僻壤,乃荒芜之地,谁知竟让我一见倾心,乐不思蜀,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真的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聚会,我参加的多了,也见的多了,如同学聚会、战友聚会、乡党聚会、文友聚会等等,昨天晚上我参加了一次聚会,真是大开了眼界,增长了许多见识。 阳春三月,空气清新,柳絮飘洒着白白的...

如果可以,我想去流浪。放下所有羁绊,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从清晨,到夜晚,跨南域,穿北疆,经四季轮回,阅世间万象,即便风餐露宿,踏破芒鞋。 一路流浪,我无需背负沉重的行囊,天可为...

“白芽奇兰”茶是平和的一道风景,也是一张名片。 与“琯溪蜜柚”齐名,平和的两张名片,平和亦称“中国柚都”。 小的时候,在家乡,是播种水稻的,分“早稻”和“晚稻”两熟。 两季各收...

清明节将至,思念故人的心情足以用沉重二字来形容。每当记忆轻轻打开,心就会隐隐作痛。原来时间并不能让人忘记所有,相反只会让人越记越深。亲爱的小妹你抛下家人,抛下了一双儿女狠心...

自去年“众阳”以后,原本身体不好的母亲脾气变得更加暴躁了。时而怒吼,时而狂飙,时而出走。春日温暖的阳光,好像与她无缘,与我们无缘,我们心里只想着怎样让辛苦一生的母亲安度晚年...

无论时光如何远去,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有些记忆,始终留存在脑海里,一个瞬间,犹如一片光,感恩着、怀念着、回味着。于是,我认为光和瞬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不用肉眼看,而是在记忆中找...

珍惜拥有,莫负韶华 /介非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不经意间,我们就来到了草长莺飞,柳暗花明的春天。 人们常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形容时光匆匆,脚步不停,最是无情。 这只是一个方面...

起了个大早,迈着慵懒的步伐在小园漫步。太阳的颜色还是温柔的淡黄,风还是有些许凉意,猛然撞见墙角一株杏花,伸着花枝招展的身姿和我不期而遇。春意盎然的季节,心情应该是明朗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