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几个兄弟凑在一起,特别查了百度,说八九十岁就是“耄耋”,父母都到了耄耋之年了,再往上就奔着期颐之年了,我们很向往。可惜父亲没有坚持住,剩下母亲这个“耄耋之宝”,我们要把母亲这个宝捧在手心里。
  
  一
  去年腊月初八,老父亲走了,走得很平静,像睡觉一样,享年90岁。荆楚叫这是“白喜事”。
  老母亲也90岁,听觉、视觉,腿、脚,都好,食宿都可自理。多年前,我跟邓嗣明老师讲我老父母,他说老了“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意思是男怕腿脚肿,女怕头肿。老母亲这一样也没沾边。
  大概最后个把月,父亲就卧床不起了,很少吃东西了。父亲身材高大,老母亲帮他翻身,擦洗,喂食,实际上是帮我们儿子行孝心。“久病床前无孝子”,老母亲替我们经受住了考验。我们敬重老母亲,感谢老母亲,把老母亲当个“宝”。不然,我们哪个子孙能像老母亲那样体贴入微?施放细心?充满爱心?持之恒心?她自己也颇欣慰,说父亲幸亏走她前面了。
  多少个问号,好像是自责,其实是一种庆幸和满足。90岁而终,90岁相伴。我们还有什么要期待的,还有什么更多的想法。
  
  二
  因为疫情,都谨慎,早早关门回家过年。炎国选北港小区平时交情较厚的一家,说请这家餐馆年前年后不关门。像银贵妲妲这些老亲,几家,疫情期间几年没往来,炎国又趁老父亲丧事,把她们接来,陪老母亲玩,讲话。年后又连续几天,一个兄弟主持一天,天天团年。这家餐馆居然天天都有客。
  平常的日子,好像淡得如白水,我们却享受到了甘味,真的,别人如果看见我们如此,肯定会伸出拇指点赞一番的。我常常这样想。
  “少年夫妻老来伴”。一般状态,如果哪个先“走”了,不久,另一个也跟着“走”了,荆楚说是“赶伴”去了。母亲常常这样唠叨着,要去追父亲,我们悲伤,母亲一脸的恬淡。
  母亲叹息,说没有个姑娘在身边很心疼,妹妹嫁德远了,难免让母亲惦记。和父亲一辈子没分过床,父亲走后,儿子们深怕老母亲孤单,希望,去陪母亲睡觉。儿子都过了60岁,值班,轮流,有时还几个儿子同时。母亲睡里面,儿子睡外边,睡着儿时的香甜,睡着天下儿女的母子深情。
  我们知道母亲很向往女儿回家陪着她在炕头,也说一百个儿子也不如小棉袄,母亲也不否定,也不认可,她是怕儿子们伤心。
  
  三
  孙女中,肖雪是最有孝心的。老太太在时,住她们家,肖雪竟能定期为她洗澡,换衣服。我曾当面感谢肖雪,她说,孙女可以给奶奶尽孝,那才是天下最大的幸福。
  北港小区有几家超市,吃喝玩乐、稀奇古怪的东西样样都有。小孙女们赶上了好时代,都很时髦,沾父辈农民的光,整体搬迁,都住在森林般的“洋房”里。常常就买那些时髦玩意,让奶奶都觉得自己没赶上随便吃东西的好时代。孙女就把好东西凑她嘴边,更让奶奶开心,更让奶奶难受一阵子。
  她们现在最大的快乐,就是前后簇拥着,陪90岁老奶奶逛超市。她们还经常开车把她老人家载到岑河古镇去逛街,逛超市。老母亲一辈子勤俭持家,精打细算,从不乱花钱。我们给她点零用钱,她总是积积攒攒,心疼这个,又给点那个,所以常常批评那些好心的孙女们,说她们太浪费。
  二弟是哑巴,有些事,我们都不攀他,不要他出钱。他女婿王伟做点小贩生意,很辛苦,很节省,却硬气,也争着出钱。说,爹爹奶奶还不是抚养了我爸?我们这个门户,在爹爹奶奶一手扶持下,还不是开开了?我也有责任敬孝心。
  初一早晨,王伟拿个铝盆,率妻儿来奶奶家,请奶奶正坐其上,先送小红包,再比赛“磕响头”,看谁响些。把兄弟姐妹前辈都吸引来了,排队,搞比赛,把盆底撞凹进去了,撞得嘭嘭地响。全场哈哈大笑,我老母亲也笑了,笑出了高兴的泪。孙姑娘冬莲给她擦了又擦。
  
  四
  老父亲这次办丧事,收入和付出后,基本平账。他还有社区养老保险补偿的一万多元安葬费,就有了赢余。三弟妹、六弟炎国等,共同决定,就不分了,留下来,给老母亲以后办事时用。老母亲听了,非常满意,笑微微地点头。
  老父母合葬墓地有了,安葬费有了,什么也不愁了。照说,应该是安安逸逸,悠哉游哉,可她还在担心这个,记挂那个。
  庙兴村整体搬迁,有政府补助,老兄弟们手里还有几个钱。逢年过节,即使平时,我老母亲点心水果吃不完,衣服也穿不完,没有什么“亲不待”的后悔和怅惘。
  母亲是榜样。在儿多母苦、家大口阔年月,那么艰难的日子里,我母亲和奶奶从未吵过架。荆楚习俗,逢年过节给至亲长者“端早茶”,即一碗糖水鸡蛋。实在没有鸡蛋,也端一碗糖水煮“靠饺子”,作为孝心,把穷日子过出了温暖甜蜜与长长久久。
  老父亲一辈子都是那么乐观,常说“一根草一根露水”,意思是知足了。母亲的榜样,传染着家里六房媳妇,人人“端早茶”敬孝心,直端到现在,把“露水”滴到“草根”上,把平凡小日子过出了和气、和谐与甜蜜。
  老母亲现在90岁,也算熬过了太多的不凡岁月。我是抱养的儿子,要格外加倍敬孝心。虽然大家庭里个个是农民,没有大富大贵的,却都把我老母亲当个宝,当孝心标高,当“孝心活佛”,当“教育基地”,暗暗比着敬孝心,创造花样敬孝心。
  母亲从不说哪个不敬不孝,只是用微笑告诉我们,她是幸福的,或者用点头的方式表示满意。
  人生几人可耄耋?母亲活到这个年纪,满心都是喜欢。我们这些儿女,满意什么可自豪的,无荣誉,无财富,只有老母亲这个“耄耋之宝”。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一 老家屋子东面一条河,屋影摇曳不进潺潺的河,唯记得叠过纸船,漂流于河,纸船行到何处,至今还在想。 首先想那纸张有如此神力,可以乘风破浪。 纸,在孩子的眼中,最初不是好写最美的...

一 惊蛰那天,家住“廿八楼”的老朱兄请我们到他家里吃饭。他割了一个土猪的猪蹄,用文火闷烂了,拎出两瓶2012年产的飞天茅台,颇为伤感地说,这是我压箱底的酒了,就两瓶,今晚咱们把它干...

这个季节,风比日月星辰忙碌。它从一个村子出来,又拐进另一个村子。把春天的消息,告诉岸上站着的杨树柳树,树枝就悄悄绿了。经过村庄那条河的时候,一头牛在树下立着,听风,闭着眼让...

一位脑瘫女婴被医生宣判终生躺在床榻上度过,她却奇迹般地学会了走路、写字和读书——你信吗?一位只读过初中二年级的脑瘫青年女子,她用两根手指头奇迹般的写出了精彩分呈、跌宕起伏的...

在内蒙古西北边陲的阿拉善盟,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镇——吉兰泰,生活着来自全国各地寻宝发财的人们。然而,这里恶劣的风沙环境,使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大都放弃了各自的追魂梦想,回归到...

那年,大舅开着拖拉机从市里卖羊回来,车上躺着睡得昏沉沉的二妮。 大舅妈看见大舅背着二妮进屋,急火火奔上前,泪眼汪汪叫着:“闺女呀,你想死我了!” 哭过之后,她问大舅:“那个混蛋...

“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人间三月,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偷得浮生半日闲,3月19日,我们尧舜文学会几个趣味相投的文友,来到洋湖仁龙家庭农场范总的桃花园赏花观景,尽情享受绚丽春...

群山唱响 2022年冬奥会的开幕式上,马兰小乐队是非常靓丽惹眼的一束花朵。那群来自太行山的孩子,就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扇动着翅膀亮开了歌喉,为着辉煌盛大的美好,他们歌唱,歌唱! 他...

又到了周末,晚七点多,我和爱人开车从泰州回到兴化家中。 车到路岔口,老远就瞅见妈妈站在家门口,朝我们挥着手,示意把车子停在她下午就守候在屋前花台边上的空着车位里。 一下车,马上...

搁笔太久,坐在电脑旁的我,怎么也敲不出有情有意的文字,可心里有许多的感慨想一吐为快,或悲伤,或感动。曾经逃避的,害怕的,激越的,都让我的心有了历经苦痛后的澄明与平静。我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