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一起吃个饭?”提起饭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饭局,自然离不开吃货。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喜欢饭局,喜欢饭局上的热闹氛围,因为在那里,不管是请的还是邀的,都是友。
  围坐在一起吃个饭,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要说有图谋,可能也只是为图一乐呵。唠唠过去,谈谈曾经,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得以交流,仿佛让彼此之间的距离瞬间拉近了,这真是一种人生美事。
  我喜欢饭局,并不是我有多好吃,主要是我喜欢看饭局上的小雅,看大家围坐在一起谈今论古。大家围坐在一起,相互寒暄,不管来自何方,都是关爱对象。遇上有些投缘的,留下联系方式,加个微信,约定下一场的饭局。
  “把酒思闲事,春愁谁最深。乞钱羁客面,落第举人心。”饭局就少不了要推杯换盏,可别小看这一场场饭局,里面却蕴藏着很多的人生,从每个人敬酒的细节中就能看出这个人素养,在斟酒的先后里,却隐藏着浓浓的敬意,在杯子的深浅中,滴答着地却是深厚的感情。举起一杯酒,敬的是对他人的一份情;碰一碰酒杯,交的是一颗真心。倘若起身弯弯腰,在谦逊礼貌里,饮进腹中的不仅仅是酒,还有一份真诚。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喜欢看饭局上的饮酒者,一个个博古通今,一个个满腹经纶。他们谈吐的不仅仅是酒香文化,还有古老的人生哲理。但我更喜欢看一饮就醉的“酒疯子”,明明知道酒量有限,偏偏就架不住同桌人的几句劝。前三杯像饱读诗书的秀才,思维敏捷,举止优雅,看得清自己,后三杯方向就有点失灵,仿佛全世界都是他的。有人说前三杯喝的是酒,后三杯酒就不再是酒了,而是江湖,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应该就是所谓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吧。不过,尽管在酒精的刺激下,语无伦次中,但他们畅所欲言里的每一句都很经典。都说酒后吐真言,我倒认为是酒醉心自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饭局上,在酒桌中,遇见知己是件幸福的事,当然连饮千杯都会觉得少,因为他们之间喝的是真诚,敬的是朋友,干的是感情。因为在他们的眼中、甚至是心底,能坐到一起便是上天的安排,能走到一起就是兄弟姐妹。在推杯换盏中,他们把酒文化诠释得淋漓尽致,让巷子不怕酒香的文化穿肠入骨,仿佛这不是一场饭局,而是一场高层人士的文化交流。当然,倘若融入酒文化,融入这场饭局,头衔随即加封。单位的,全称领导、老总;返乡的皆是前辈、老版;在饭局里,没有哪一个是平民百姓,皆是社会顶层人物。让原本失去信心的人,瞬间感到自己是多么地“高大上”。
  可惜我很少参与饭局。偶尔上回桌面,也都是家里的亲戚聚会,在饭局里面也只是被称为光吃和观望之人。所以对每一次饭局,我与其被大家说成是围观者,倒不如说我只是一个听众。对他们每一个人说的话都听得认真,就差没有拿纸笔记录下来来了。从他们口中的点点滴滴感知快节奏生活给予的压力,一旦放松了下来,遇上一两位知音,便会让原本严肃的表情稍作调整,仿佛一个半大的孩子,可爱的一面将会再次呈现。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记得那是一场饭局,不善言语的“张三”先生被酒后的“李四”先生取名仙风道骨,当时据我个人认为,可能就是“张三”先生一生都保持这瘦骨嶙峋的好身材,而且又有些许地文质彬彬。没想到仙风道骨刚刚出语,大家都点赞“李四”先生的用词之妙。随之一起聊起道家、儒家学派中的诗圣、酒仙……从古代谈到现在、从黄河聊到长江。仔细去倾听,饭局倒成了百家讲坛,每个人所见、所闻和所感,都是来源于生活的精华,认真去编辑,倒是有可能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肴”。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饭局的格调是比较有时速性的一项运动,记得前些日子围坐在一起,开席前首先大家站起来共举一杯。没想到,酒到中旬,便成了共饮三杯的风俗升级。对此我甚是不解,许是我这个滴酒不沾人的落差太大,跟不上饭局的与时俱进。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每一次饭局,品出的却是百般滋味。有人因平淡知足而快乐,有人因贪求太多而烦忧,也有人因乐观开朗而洒脱,还有人因担心太多而痛苦。看似是在一起品酒作乐,甚至还感受到了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颓废意味,其中却包含着一种正能量的处世哲理。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顺境也好,逆境也罢,小小饭局,每次都让人心潮彭拜,感受颇多,给了我不少的启示和收获。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生活可以是一半烟火,一半诗意。 朋友强宁特别喜欢打太极拳,每次见面,不吐槽自家男人不抱怨工作,儿女学习成长的烦恼统统屏蔽。师傅张瑛,各路拳友永远永远是她话题的两大版块。甲流来...

我不喜欢喝酒,可时势硬是把我拉进满装着美酒的深潭里。让酒在我的头脑里发酵,孕育出晩年同伴间的友情,和亲人间的期盼。然而人生总是不如意,朋友们先后排队,走进了历史的永恒,与天...

春天了,万物复苏。最是一年春好处,更是读书的节气。我家的书橱珍藏着许多杂志和书籍。其中有一大摞《佛山文艺》尤其引人注目。 八九年,我在镇上中学读书。那时候的学校很陈旧,一排红...

还会想起你住过的老房子吗?提到老房子,你会想到什么?土墙青瓦,松木门窗,微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淡淡的草香味!是啊,一径、一狗、一院,一灯,变成了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一个故事...

一 我从小就喜欢睡懒觉,上中学时,因睡懒觉上课迟到,我没少挨班主任训。没想到,我睡懒觉的顽疾在军校里竟没有发作过。军校纪律严明,作风紧张,军号就是命令,听到号声就得令行禁止。...

今天,去给父母扫墓。 有人说闰二月,不能去上坟,否则祸事临门,起码不能在清明当天去。我觉得这没什么道理。清明祭祖,缅怀先人,传播孝道,这是民族习俗,人之真情,怎一个闰二月就能...

整整半个世纪已如风一样悄然飞逝,但那个重阳风起的秋日却一直留在记忆的深处,现在想起来应该是我人生中非常特别的一课。 天公从不作假,重阳一到,整夜的狂风便夹着零星的冷雨,摧枯拉...

(一)自然生态篇 这些天,一有时间,我都是在捧读一本书——《鸟知道》。截止到昨晚23:58分为止,这本书我已全部读完。时至深夜,掩卷长思,心潮起伏,思绪难平。那些物欲横流,灯红酒绿...

阳春三月,桃花灼灼。当我身在他乡欣赏着桃花的时候,就想起老家肥城的佛桃花。家乡的佛桃花花期要比一般的桃花晚5至10天,我多想立刻飞回到家乡,去赴一场春天的约会,陶醉在那阡陌间盛...

由桥上而岭上,车在盘旋的山间采林道上起伏,一段隐逸的过往渐渐映出本来面目。 大山深处众多山坑中的一条。芭茅坑,其实很土的一个名字,却因了九十多年前的那声霹雳“暴动”,多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