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轮红日早早地爬上了楼顶。火红的霞光洒在小宅的屋顶,与那棵独自妖艳的桃树相映成一幅图画,告诉我,春天已经来到我家了。
  已经退休的妻子,依然有着少女般的激情,她像照顾我和家人一样,精心呵护着花园里的每一株花草。打开电脑、微信,女神节的祝福扑面而来。疫情三年,长期压抑的心情,亟待释放。平常都非常忙碌的我给妻说,我们去看桃花。妻子有点舍不得家里五颜六色的“多肉”。我连哄带骗,拉着妻子一道,走出了钢筋混凝土铸就的小屋,前往心中每年都向往的云顶山,想来一场与桃花共舞,与春天相拥的漫游。
  从天府水城出发,沿蜿蜒的盘山公路,我们向着云顶山进发。初春时节,大自然已经被五彩斑斓的鲜花绿树染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金黄色油菜花铺满大地,雪白的梨花依然笑着春风。大地已经春色满园了,妻的心情被眼前的美景激荡了起来。
  当车子喘着粗气,缓缓登上我们心中向往的那片桃花山的时候,山顶却飘着薄雾,空气有点湿润,能见度也不远,好像还在寒冬季节。停下车来,走进桃园,没有见到盛开的花朵,只见树枝上顶着的一个个花苞,好像在梦中一样,没有绽放的迹象。心中想着家中“多肉”的妻子,那曾经兴奋激动的脸色,一下子就沉重起来了,步履缓慢地行走在桃园里,不情愿地让我拍了一张与光秃秃的桃树枝为背景的照片,静待心中的桃花开放。
  妻子不高兴,我的心情也好不起来,由于自己的仓促,不知桃花盛放的时节,惹得妻子大人不高兴。愧疚感让我连车子发动的力气都消失了。站在山顶,放声大吼:“桃花啊,你还在怀孕吗?害得我们白跑了一趟。”妻子听到我自责而又幽默的吼声,愁云逐渐消散,我们开始往回走。
  车子缓慢地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行驶,很不情愿地离开。这时阳光驱散了薄雾,洒在云顶山间,山间美景尽在眼前。转过一道弯后,来到祈福岩,一片雪白的景象,就铺展在祈福岩下的一片缓坡地上,好像一朵白云落在了山间,四周的绿柏和苍翠的草木,映衬着这片雪白。
  “停车,停车,老几,你看那一片雪白的云。”在山路上行驶,我特别小心,不敢东张西望,听到妻子兴奋的声音,我顺她的手指望去,车子的左边半坡上果然有一片雪白的景象。
  “那是李花,俗话说,桃红李白。好漂亮啊!”这下对了,终于看到花了,不管是桃花还是李花,妻子应该高兴了。我靠边将车子停下来,来到雪白的李花中间,与妻一道融入这片白云之中。远看绵绵雪白的李花,就像一朵白云,铺展在山坡上;近看,洁白如雪,素雅清新的李花,挤满李树枝头,笑饮春风,给鹅黄嫩绿的枝头上添了一层雪白的纱帘。蜜蜂扇着翅膀,“嗡嗡”地在雪白的花间飞来飞去,在金黄的花蕊上贪婪地采蜜,也不顾远道而来的我们的惊扰。
  妻子也像蜜蜂一样融入白云间,穿梭在雪白的李花中。不时拿出手机,把三年疫情带来的烦恼全部抛开,神清气爽地留下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漫步白云间,花香、白云醉入心田,我们两个老年的心仿佛年轻起来。
  我端着手机,搜寻着白云间的精彩画面。突然,一辆电动三轮货车悄然无声地驶入了过来,进入我手机镜框画面。
  身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的老者,从驾驶位艰难地下到地面。坐在车箱的老妇女,从车厢拿着一根塑料管子,一只脚先下来,由于车子的高度远高于老妇女的那只脚。老妇女右脚不断地在车厢边晃动,好像是寻找支撑点。几个回合后,老妇女踏在了车轮中轴上,踏稳后,另一只脚,一个反“扫荡”,麻利地站在了地面。拿着管子,农妇又顺坡梭到坡下的那块开得正艳的李子地里,胶鞋搓起的泥土全然不顾,直接拿起管子开始浇灌。“老头子,搞快点啊,这么多树子,今天要浇完啊!”老妇扯起嗓子吼了起来,声音惊动着雪白的李花。
  行动缓慢的老者,赶紧从后车门翻入货箱。那两只高低不平的腿脚,在车筐上,不停地镐着,几次下来右脚都没有勾到车厢。老者用上吃奶的力气,才站在车厢里面。我觉得很奇怪,想看看他们怎么将几桶粪水灌到坡下的地里。“老头子,对了啊,放水。”老妇女发出号令。原来这两位老者用我们初中学到的虹吸原理,轻松地将粪水灌入嗷嗷待抚的李子树兜里,滋润着干枯的土地,呵护着他们的希望。
  我们见这夫妇是这片白云的主人,便与他们拉起家常来。
  老男人姓钟,七十有多,是个上门女婿,来到这山上有四十多年了。与老伴一道辛苦养育了两个儿子,儿子成家后就下山,到城里打工去了,丢下二老在家种地,夫妇响应政府的号召,种植十几亩的李子树,期盼与其他农户的李子树成片,成为一道风景,可惜其他农户并没有种植成功,只留下他们这一片孤独的白云。辛苦一年的劳作,有好几万的收入。夫妇也很满足。可是,长年累月地劳作,让老汉患了严重的骨质增生,双腿已经变形,行走都走了困难,所以要爬上三轮车就更加困难了。胡子巴喳、满脸笑容的钟老汉,说话有点腼腆,望着老伴说:“我老伴也有风湿顾关节炎,没有办法,我们停不下来,只有悠着做,今年还算好点,干旱不算好严重,往年树子都要干死,全靠我们从山下一车一车拉水上来,才保住树子,今年的李子是个丰收年。”
  说到这里,老妇笑着说:“你们五月间来吃李子,我们的李子最大的有二三两,清脆,泯甜。你们来买我们也增加点收入。”说话间,坡边的一排李子树就浇灌完成了。老妇收拾好管子,扛在那矮小的肩头,很吃力地往路边攀爬。这时,钟老汉赶紧从车厢下来,来到了坡边,向老妇伸出那长满老茧的手,老妇用脚一蹬,右手就抓住了老汉的手,钟老汉一用力,老妇就爬上了坡坎。老妇很不好意思,向我们笑了笑说:“你们莫见笑,我们农村人就是这样干活的,莫看钟老汉腿脚不便,嫁到我屋里,四十多年了,对我好得很啊!”
  “你没有欺负过他吧,人家说上门女婿都很吃亏,你们是不是?”妻子和他们开起了玩笑。
  “我给你讲,我们是鸭子脚板一联的,我们几十年都没有吵过架啊,这些李子树,主要活路都是他干的,我就打下手,每年的收入也可观。现在政府好,给我们安装了自来水,吃水就不再跑下山了。政府还在给我们安装灌溉系统,以后,给李子树浇水就不辛苦了,打开开关就行了。”
  说完,钟老汉要留我的电话,说到五月间就给我打电话,请我们上山吃李子。我爽快地答应了,后来我们成了微信朋友。
  车子穿过白云间,欢快地往家的方向驶去。我和妻的心,通过白云的浸染,通过在大山上播种白云的夫妇艰苦乐观的心态的影响,变得更加敞亮了。
  云顶山上的桃花让我认识了善良的小芳,而这片李花铺展的白云,更加浸入我的心扉,逐渐沉淀为我心中的那片圣洁的云彩。
  
  二〇二三年三月十一日于竹韵书院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我的一生里有两个“娘”,一个是我的亲生母亲,另一个是我的大嫂。我一直在心里称呼大嫂为“嫂娘”。 母亲的暮年是在大嫂的院子里度过的。母亲有脑梗和脑出血的老毛病,到了晚年大脑萎缩...

 相遇福星纯属偶然,三年前我陪省市作协几位朋友到汉川乡下采风。原本以为沉湖地处湿地穷乡僻壤,乃荒芜之地,谁知竟让我一见倾心,乐不思蜀,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真的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聚会,我参加的多了,也见的多了,如同学聚会、战友聚会、乡党聚会、文友聚会等等,昨天晚上我参加了一次聚会,真是大开了眼界,增长了许多见识。 阳春三月,空气清新,柳絮飘洒着白白的...

如果可以,我想去流浪。放下所有羁绊,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从清晨,到夜晚,跨南域,穿北疆,经四季轮回,阅世间万象,即便风餐露宿,踏破芒鞋。 一路流浪,我无需背负沉重的行囊,天可为...

“白芽奇兰”茶是平和的一道风景,也是一张名片。 与“琯溪蜜柚”齐名,平和的两张名片,平和亦称“中国柚都”。 小的时候,在家乡,是播种水稻的,分“早稻”和“晚稻”两熟。 两季各收...

清明节将至,思念故人的心情足以用沉重二字来形容。每当记忆轻轻打开,心就会隐隐作痛。原来时间并不能让人忘记所有,相反只会让人越记越深。亲爱的小妹你抛下家人,抛下了一双儿女狠心...

自去年“众阳”以后,原本身体不好的母亲脾气变得更加暴躁了。时而怒吼,时而狂飙,时而出走。春日温暖的阳光,好像与她无缘,与我们无缘,我们心里只想着怎样让辛苦一生的母亲安度晚年...

无论时光如何远去,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有些记忆,始终留存在脑海里,一个瞬间,犹如一片光,感恩着、怀念着、回味着。于是,我认为光和瞬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不用肉眼看,而是在记忆中找...

珍惜拥有,莫负韶华 /介非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不经意间,我们就来到了草长莺飞,柳暗花明的春天。 人们常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形容时光匆匆,脚步不停,最是无情。 这只是一个方面...

起了个大早,迈着慵懒的步伐在小园漫步。太阳的颜色还是温柔的淡黄,风还是有些许凉意,猛然撞见墙角一株杏花,伸着花枝招展的身姿和我不期而遇。春意盎然的季节,心情应该是明朗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