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父亲送上山的那天晚上,母亲收拾父亲的衣物与床被,在他的枕头底下,发现了父亲常用的那个绿色钱包,方方正正地躺在那里,好像正等着有人把它打开。母亲疑惑地拾了起来,打开一看,是一小沓钱。母亲数了数,是四张五十的,一共是两百元钱。
  父亲最后这几年,一直遭受病痛折磨,他的开支、零用钱,都是我们兄妹几人直接支付的。父亲哪来的两百元钱?三姐边说边好奇地抽出其中一张来,透着灯光查看,没有金黄色的防伪标记条。她再用两个手指一捻一搓,纸张粗糙绵软。三姐肯定地说,是假币!二嫂、五姐也接过来仔细辨认,是的,四张纸币全是假钱
  母亲终于哭出声来:老头子,你说你呀!什么时候收到这两百元假钱,你也不告诉我!什么苦呀累呀,痛与泪呀,你都装着忍着,咽进肚子里。老头子呀,好日子来了,你却撇下儿女,先我而去了呢!随着母亲的哭声,我们兄妹六人也开始啜泣起来。尤其是我哭得更厉害,我哽咽着,接过这四张假钱,一口气冲到后面的小山包上去,朝着父亲所在的方向,大声地喊了一声,爹呀,我的爹呀!静谧的山恋中,风林无声,只有回音在不同的地方叠加:爹呀——爹呀——
  泪眼朦胧中,我仔细地辨认着,1688,四张钱的尾数都是1688。看着这四张假钱,记忆的闸门被打开,耳旁好像又听到父亲的叮嘱,六啊,你妈的血压高,收到假钱的事,不要让你妈知道了,省得她着急上火……记好了啊!
  记得那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大哥、二哥相继成了家,三姐出嫁到了新圩,四哥入赘到了沿江,五姐也定亲了。父亲把新盖的两间大房全分给大哥与二哥,由他们带着孩子另起灶舍,独立生活。父亲、母亲、五姐和上学的我则退避到老屋里。这间老屋有一半是我大爹家的。一楼有两间猪圈和两间灶屋。在那种弟兄巴不得弟兄穷,妯娌巴不得妯娌怂的年代,属于大爹家的那一半被堂哥拆得七零八落,破烂不堪。我们四人只好生活在约二十多个平方的二楼上。怕影响我学习,父亲在二楼上方又搭出一个小阁楼,在上面铺了一张床,他与母亲就睡在那低矮得直不起腰的小阁楼上,我与五姐在二楼的角落里搭了一张床。一张木桌子,六个草墩、一套锅碗家私就是我们所有的家当了。除了吃饭在一楼自家灶屋内完成外,大多时间是在二楼上度过。这时父亲已经六十三岁了。
  高二那年的暑假,为凑足我上学的费用。父亲带着我到离曲靖城郊一片梨园里,等梨进城里去卖。我的家乡在中所营村,离曲靖约有12公里远。每天凌晨两点左右,父亲带着我从家里出发,走四十分钟的路到那家梨园里。梨园的主人是一位七十来岁的老人,每次我们一来,他总是热情接待,然后按最低的价钱等给我们。只是每次他都把我父亲说成是我的爷爷,纠正了好多次却总也记不住。一见面就接下父亲肩上的担子和我的背篓,说,大兄弟,又带着孙囡来了。我可以头天找人给你摘好的,你偏要自己来摘,这黑灯瞎火的,真不知道你是咋想的,是不信任我还是咋滴。父亲笑着说,不信你我还来做啥嘛!老哥的心意我懂,你是心疼我,想让我们多有时间休息。只是现摘的梨好吃又好卖,特别是这带着露水珠子的梨。然后父亲拉着我告诉他:老哥,这不是孙囡,是小囡,家里最小的那个。可老人总是记不住,一见面还是那样问。
  摘梨时,父亲爬到树上摘,我站在一个高凳上摘,老人也帮着我们用梨兜摘。两个小时后,就摘满了两箩筐,两蛇皮袋,还有一背篓。我背着背篓,父亲挑着两箩筐,箩筐上又码上了两蛇皮袋梨,将近一百多公斤的重担,六十多岁的父亲怎么就能轻松地挑起来啊。跟着父亲颤颤巍巍地来到了市场里,正如父亲所言,一歇下担子、背篓来,好多人就围住了抢买,他们一边吃一边叫,好吃!然后就是一边吃一边买。多数情况下,他们甚至吃着梨顾不上拣,让我与父亲帮着他们拣。这期间,父亲总是要检查一下我拣的梨,然后,把我故意放在袋子底下的孬梨拣出来重新换上个头好的梨,再称给对方。一次两次后,我再也不敢了,好好地、老老实实地帮着拣上他们满意的梨,递给父亲称。每天上午几乎不到10点钟就全部卖完了。
  第一天卖完梨后,父亲挑着空箩,带着我到一家东风小吃店。那应该是我生平第一次下馆子吧。父亲叫了一盘番茄炒豆腐,两碗米饭。父亲一碗,我一碗。父亲先把我面前的那碗米饭抬起来,用筷子把米饭用力地按了按,把米饭压到一边,抬起那盘番茄炒豆腐倒了一大半入在米饭凹里,然后递给我。真是饿了,我快速地吃着,我刚吃了一半。抬头见父亲已把他面前的那碗饭吃完了,番茄炒豆腐还剩下四分之一在盘子里。父亲欲把剩下的菜倒在我碗里。我知道父亲肯定还没吃饱,就假装说,爹,我吃不下了,吃撑了!父亲说,多吃点,别浪费了!我故意搂住肚子说,真饱了。于是,父亲就把那剩余的番茄豆腐全倒进我吃剩下的饭碗里,稀里哗啦几下就扒光了。吃完饭我与父亲来到城效公路上(现在叫紫云路),搭上回村的车就回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再到那家饭店,我让店老板多给我一个碗,然后拨一半留给父亲吃。那时就想,等将来我有一天出息了,一定带父亲再到这东风小吃来,叫上满桌子的菜,最好全都是肉,然后上四满碗饭,父亲吃两碗,我也要吃两碗,吃得肚皮撑才行。
  这样持续了近二十天,临近开学时,父亲数了数,除去学费,还余下五百多元。最后这天,父亲有意识地把收到的零钱全带上,想找机会换几张整票。我和父亲仍然在市场口卖,小心的父亲平时都不收一百、五十的大票。尽管小心小心翼翼了一整天,还是收了四张绿皮假“青蛙”。就这还是在东风小吃店里,父亲请店老板在他的验钞机上查验了才发现的。慈祥的店老板让父亲回忆一下,这几张钱是在哪里收的,让谁给挑换的。可父亲哪里知道是谁兑换的假钱呀!一急,父亲连眼泪都流出来了,我也心疼得不得了。难道是我收的假钱,可仔细回忆,哪想得到呀!那么多的人来买梨,谁记得住呀!一急,我也跟着抹起了眼泪,两百元,相当于我与父亲近四至五天是白忙活了。父亲难受,双手捂住眼睛无声地哭泣,我心里也责怪自己没能认真去辨别。和蔼的店老板连忙安慰我们,钱没了可以再赚,可不能因为钱没了再把身体气坏了,权当是生病抓药吃去了,以后小心些就是了。最后还说,今天的饭钱不收了,就当是补偿。可父亲说什么也不答应,父亲说,一码归一码,每次饭菜充足,已经是对我们最好的款待和帮助了,怎能再让老板贴钱。
  我接过父亲手里的钱,仔细的看,却没能看出真假,只发现四张钱的编号是一模一样的,尾数为1688,倒也是个吉利数。那天,吃过饭付过钱后,父亲没有带我到路边坐车回家。他带着我慢慢地走路回去。父亲一路没怎么说话,他默默地在前面走,我跟着他,只是感觉他的腰更佝了,走路好几次腿脚打绊。我知道父亲心里痛,200元钱,可以买30公斤猪肉,15头小猪仔,够我一年的伙食费了。临进家门时,父亲把那四张假钱收在他内衣袋里,然后对我说,小六,今儿收到假钱的事莫让你妈知道,千万记好了,这事让我们俩知道就是了。我答应道,好,我不会说的。
  那天的第二天,父亲让我在家准备上学的事,他自己又挑着箩筐独自去到了那家梨园,几天后我揣着足够的学费回到了校园。那段时光是我们生活最辛苦的几年,也是父亲、母亲和我最开心、最幸福、最难忘的时光。因为父母亲年纪大了,哥哥姐姐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我知道每分钱都来之不易,我更清楚我能坐在学校里上学背后的代价,所以我省吃俭用地计划着每一分钱。每次放假,我怀着内疚的心情,把家里的重活累活都抢着做完。几次打稻谷,我替换父亲上场。那时用的是脚踩式打谷机,一场稻谷打尽,我几乎全身虚脱,可我仍咬牙挺住。母亲心疼极了,给我递水递毛巾的。很多时候我想,如果我不上学,早点嫁人,是不是父母亲就不会这么辛苦。偶尔我提及,父亲便宽慰我说:小囡,你知不知村里人都夸你呢!说咱们村读出书的女娃能有几个?我们老赵家,你是第一个考出去的娃,你给我们老赵家长脸了呢!看着父亲那乐呵呵的脸庞,我心里酸楚极了。其实在咱们村比我优秀的女孩多得是,只是她们没有我幸运,因为我有一双好父母,而她们没有!
  那四张假绿皮“青蛙”,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淡忘,如果不是母亲翻出来,估计我已不记得它们了。当重新看到它们时,我的思想好像受到的一次重锤,灵魂受到了一次洗礼。父亲的教诲,犹如历历在耳:六啊,你能有个工作不容易,要好好干。在任何时候要凭良心做事,不是自己的东西,咱一分一利也不要,记好了,胡子上的饭吃不饱。
  在这多金而又浮躁社会中,多少人为了一夜暴富,他们偷工减料、弄虚作假不惜损坏国家的、人民的,甚至是亲人的利益。自己作为一个执法者,是不是该为这个社会多做一些事情呢?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我的一生里有两个“娘”,一个是我的亲生母亲,另一个是我的大嫂。我一直在心里称呼大嫂为“嫂娘”。 母亲的暮年是在大嫂的院子里度过的。母亲有脑梗和脑出血的老毛病,到了晚年大脑萎缩...

 相遇福星纯属偶然,三年前我陪省市作协几位朋友到汉川乡下采风。原本以为沉湖地处湿地穷乡僻壤,乃荒芜之地,谁知竟让我一见倾心,乐不思蜀,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真的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聚会,我参加的多了,也见的多了,如同学聚会、战友聚会、乡党聚会、文友聚会等等,昨天晚上我参加了一次聚会,真是大开了眼界,增长了许多见识。 阳春三月,空气清新,柳絮飘洒着白白的...

如果可以,我想去流浪。放下所有羁绊,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从清晨,到夜晚,跨南域,穿北疆,经四季轮回,阅世间万象,即便风餐露宿,踏破芒鞋。 一路流浪,我无需背负沉重的行囊,天可为...

“白芽奇兰”茶是平和的一道风景,也是一张名片。 与“琯溪蜜柚”齐名,平和的两张名片,平和亦称“中国柚都”。 小的时候,在家乡,是播种水稻的,分“早稻”和“晚稻”两熟。 两季各收...

清明节将至,思念故人的心情足以用沉重二字来形容。每当记忆轻轻打开,心就会隐隐作痛。原来时间并不能让人忘记所有,相反只会让人越记越深。亲爱的小妹你抛下家人,抛下了一双儿女狠心...

自去年“众阳”以后,原本身体不好的母亲脾气变得更加暴躁了。时而怒吼,时而狂飙,时而出走。春日温暖的阳光,好像与她无缘,与我们无缘,我们心里只想着怎样让辛苦一生的母亲安度晚年...

无论时光如何远去,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有些记忆,始终留存在脑海里,一个瞬间,犹如一片光,感恩着、怀念着、回味着。于是,我认为光和瞬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不用肉眼看,而是在记忆中找...

珍惜拥有,莫负韶华 /介非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不经意间,我们就来到了草长莺飞,柳暗花明的春天。 人们常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形容时光匆匆,脚步不停,最是无情。 这只是一个方面...

起了个大早,迈着慵懒的步伐在小园漫步。太阳的颜色还是温柔的淡黄,风还是有些许凉意,猛然撞见墙角一株杏花,伸着花枝招展的身姿和我不期而遇。春意盎然的季节,心情应该是明朗的才能...